|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新冠疫情 > 阅读信息
江宇:为什么战旗美如画——白衣战士礼赞
点击:  作者:江宇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0-08-19 12:04:07

 

2020年的白衣天使,和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士一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人民共和国解除了危机,赢得了国运。他们是天使,更是战士。

1.jpg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白衣战士礼赞》点击视频观看

 

从今年1月底武汉进入紧急状态开始,我一直被一种东西感动着。虽然过去因为工作,我也到过许多医院,听过许多关于医生的动人故事。但是我仍然觉得,很难找到一个词、一句话、一首诗,来礼赞2020年那些奔向疫区和坚守岗位的白衣战士。

 

直到偶然想到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英雄赞歌》: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对!在中文世界无数首歌曲当中,这首歌来形容2020年的白衣战士是最贴切的。

 

因为,这是一首战歌,歌颂的是战士,唱歌的也是战士。这是中华民族在危急存亡关头的呐喊,这是对大无畏牺牲精神的礼赞。

 

2020年的白衣天使,和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士一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人民共和国解除了危机,赢得了国运。

 

他们是天使,更是战士。

 

一、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今天,世界疫情还在肆虐,但中华大地已经回归平安祥和,人们可能已经开始慢慢淡忘了几个月前的紧张。今天的人们已经知道,在中国“新冠”可控可治、病死率较低、援助武汉的医务人员零感染。似乎没有那么可怕。

 

但是,在2020年1月和2月,奔向武汉的那些白衣战士,是不知道这些信息的。那时,他们面对的是完全未知的病毒,和非常可能的牺牲。

 

因为,那时最能作为参照物的就是“非典”。2003年的“非典”,病死率为11%,而“非典”死亡病例,有三分之一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医务人员。“非典”初期,医护人员更是成批地倒下。这是多么惊人的记忆。

 

看到这些数字,你就可以明白,2020年年初,当那些白衣天使们写下请战书,辞别白发苍苍的父母,放下嗷嗷待哺的幼儿,拥抱依依不舍的爱人时,他们内心经历了多大的斗争,下了多大的决心。

 

他们自己不知道前路如何——

 

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医师于孟泉出征武汉时,悄悄给父母写了一封信,藏在枕头下面。母亲读完信后,不经意发现信纸背面还有一行小字:“如果没回来,下辈子报答二老,儿子不孝”。母亲泪如泉涌。

 

援助武汉的大部分医务人员正值青壮年,上有老下有小。因为疫情的巨大不确定性,他们许多人都没有告诉父母子女自己的真实去向。他们在武汉,对待每位老人和孩童都像自己的亲人,而留下自家的老人忧心地牵挂,自己年幼的孩子深夜躲在被窝里,哭着要爸爸妈妈。

 

甚至他们的领导也不知道前路如何——

 

一位省领导在送别援鄂医疗队时,深情地说: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我已经记不起我有多少次,在机场送医疗队员……但是,这一次有一点特别……我不像送以前的队员一样,送去汶川,我知道他们大概一个月能回来;送到印尼去救助海啸的,我知道他们两个礼拜能回来,这次我很难预计你们要在武汉呆多少时间……

 

我们的白衣战士,就是在这样生死未卜的时刻,走上的战场。

 

2.png

3.png

 

1月底的一天,我和协和医院的一位朋友发信息,他告诉我,协和医院已经有四千人写了请战书。实际上,四千人已经是协和医院职工的总人数了。所以,就是几乎每个人都要求上战场了。

 

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

 

《英雄儿女》中,最悲壮的情节就是,志愿军战士王成把敌人引向自己周围,手握爆破筒冲向敌人之前,通过电话向指挥部大喊:你们不要顾及我。我已经被敌人包围,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2020年春天,那些逆行的白衣战士,分明是上甘岭阵地上千千万万的冒着炮火前进的王成。每个人都在大声呼喊——

 

同志们,我已经被病毒包围,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二、谁是最可爱的人

 

目前,世界各国疫情有一个初步规律。一旦一个国家的病死率加速上升,就意味着医疗资源被击穿,死亡率将一发不可收,进入加速通道。而我国在没有任何先例参考的情况下,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西方国家陷入疫情陷阱不可自拔,就更加显示出“全民战疫”胜利的重大战略意义。

 

中国和西方的对比,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我们是举全国之力,硬生生地逆转了自然规律,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在党中央领导下,白衣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把悬崖边上的疫情挡住了,把即将崩塌的雪山摁住了。

 

他们拯救的不仅是八万多名确诊患者,而是四亿多个家庭,是十四亿同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这一切,是在大年除夕、连煮好的年夜饭还没有吃完,就放下碗筷,披上战袍。

 

他们在冰天雪地中来到湖北,给心悬一线的湖北人民送来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隔着防护服与口罩,多少患者看不到救命恩人的容颜,但把他们牢牢记在了心里;

 

你来时,是冰天雪地,人心惶惶;归去时,春暖花开,国泰民安。

 

中华民族多少次从万劫不复的深渊里站了起来。每次读历史,都会感觉许多次到了悬崖边上,走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而2020年春天,正是在习总书记亲自指挥下,在白衣天使的奋斗牺牲下,中华民族又一次闯过了激流险滩、惊涛骇浪。

 

这胜利的背后,则是医护人员博大的爱心和无私的牺牲。

 

在疫情爆发初期,无论是武汉前线,还是全国各地,医护人员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他们承担着工作的压力。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初期繁重的救治任务,白衣天使跟死神抢时间,忍受高强度的工作和穿戴防护服带来的巨大不适,医护人员一次进入病房要待6-8个小时,靠带尿不湿解决上厕所问题。为更好地利用口罩、防护服等,为了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尽一切可能“压榨”自己的时间。夜里只要是能睡着的地方,就躺下就着了,那会分什么桌子、椅子、还是地板。

 

——他们承担着精神的压力。“生理上很困,但是躺下去睡不着。压力很大,脑子里很多事,人员调配、抢救、病人的求救,同事们的连轴转,很多画面像电影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在脑子里过。”

 

——他们承担着道义的压力。27岁的上海医师魏礼群在对他进行气管插管的时候,病人的病情急转直下,最终病逝。魏礼群瞬间痛哭崩溃,迟迟无法释怀,同事们劝导也难以平抑悲伤和失败感。他说:病人身后可是一个家庭啊!隔着玻璃,同事为他举着纸希望大家理解,纸上写着:“对不起,他很难过。尽力了!!!”

 

英雄猛跳出战壕,一道电光裂长空。
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只手擎。

 

除了在武汉前线,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11900多家公立医院,95万多家公办基层卫生机构,540多万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和职工,都变成了战士。

 

吉林四平市四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车彤轩,是个大嗓门、急脾气。1月底,基层防疫人手不够、压力很大,车主任经常和我通电话,反映基层的情况,呼吁我提出有关建议。有一次打电话时,我父母在边上问,你们打电话怎么像吵架一样。我说,不是吵架,现在是战时状态,是打仗了。躬身未敢忘忧国,他们为国家心忧如焚,为人民鞠躬尽瘁,这就是我们的白衣战士。从国家和部委领导、到最基层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莫不如此。

 

每一个医生都是血肉之躯,但是,在患者面前,他们把自己柔弱的一面完全掩盖起来,为患者撑起了安全的天空。

 

4.png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因为我们有大医精诚的历史积淀,有白求恩精神的革命传统,有公立医院主导的先进制度,有世界上最吃苦耐劳、最无私奉献的医疗卫生队伍。

 

习总书记深情地说: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最辛苦,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许多同志脸上和手上被磨出了血,令人感动,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三、把你的名字写在手心里

 

医生不仅治愈身体,也抚慰着患者的灵魂。武汉新冠肺炎患者陈女士入院时症状重,2月15日,她因害怕而情绪失控、精神崩溃。江苏医生朱亚军紧握住她的手安慰一个多小时:“相信我,我不会让你死的”。2月18日,陈女士治愈出院,送给朱医生一段感谢视频。

 

“新冠”疫情导致许多家庭天各一方、不能团聚,这时的医务人员便充当起患者亲人的角色。有的高龄患者,子女不在身边,医护人员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有的儿童患者,父母不在身边,医护人员就变成了家长和老师。武汉儿童医院内科楼18楼新冠肺炎患儿确诊病区,7名资深护士在照顾患儿同时,临时充当起老师的角色,辅导他们写作业、做游戏。

 

武汉人民医院一名患有危重症新冠肺炎的87岁老先生称“一个月没看到过太阳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医生刘凯在护送老人出病房做CT的途中,停留了五分钟,让病床上的老先生欣赏了久违的晚霞。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如果把医疗卫生变成纯粹的商品,那么不论是“按项目付费”还是“按病种付费”,“手拉手安慰一小时”值多少钱呢?

 

医务人员的巨大付出,换来了患者无尽的感恩之心。2020年上半年,这是多少年来医患关系最为融洽、白衣天使的自豪感最为高昂的时期,这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重要启示。

 

一位武汉患者治愈之后,在医院久久不肯离去,不停向医护人员鞠躬致谢。吉林援助武汉医疗队的护士王嘉琪感动得不能自己,她说“武汉最美的不是樱花,是武汉人感恩的心。就凭这一点,我就觉得这一次来得值。我作为医护,她们对我们的褒奖和肯定,就是我们来最大的动力”。

 

一位汉阳的患者陈先生,足足花了一小小时,用三页纸写下了自己在协和西院救治的经历和对所有医护人员的感谢。

 

一位自称记性不好的老年患者,为了记住所有医生和护士的名字,把医生和护士的名字写在手心上,每天温习和念叨。

 

一位患重症患者,使用着高流量氧疗,不能下床活动。山大二院援鄂护士杨新娜给患者打好水,想给她擦脸时,她突然特别严厉的说,护士你离我远点。然后自己快速摘下口罩,低着头,擦了擦。她害怕摘下口罩万一感染了护士。

 

5.png

6.png

 

湖南中医附二援鄂医疗队员陈琼说:短短十来天的相处,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抗疫战,医患之间,更是结下了浓浓的患难之情。不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方舱患者,这一段彼此帮扶,彼此鼓励的日子,都成为大家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经历。

 

“全民战疫”的经验充分证明,公益性是医疗卫生制度的本质属性,只有排除市场化、商品化对医疗卫生的干扰,让医疗卫生回归公益性,才能真正构建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

 

四、依依惜别的深情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因为我们有社会主义的制度,因为党和人民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2020年4月,各省援鄂医疗队撤离时,湖北人民像当年老区人民送红军一样,十里相送、依依惜别。

 

7.png

 

湖北鄂州街头出现了感人至深的一幕。一位老人对着医疗队乘坐的大巴车,双膝跪下,开始不停地磕头,直到车队远去。原来,这位老人全家11口罹患新冠肺炎,其中3人为重症,但全部被贵州医疗队治疗康复了。老人用中华民族最崇高、最厚重的礼节,感谢白衣天使。

 

对口援助鄂州市的是贵州省。面对老人的厚礼,贵州的医疗队员们十分不安。他们流着泪说,这个礼节太重了,他们在车里起立鞠躬,向老人致意。这幅画面,是2020年中国最感人的记忆之一。

 

贵州曾经是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2020年是全国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贵州自然肩负着更大的压力。而在这个难忘的春天,贵州这个曾经贫困的省份,慷慨地派出一千多名优秀医疗队员援助湖北,这是脱贫攻坚战多么好的一个注脚啊。

 

所以,贵州省委领导在送医疗队时说:你们是带着感恩的心,去援助湖北人民的。

 

只有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做到举全国之力抓脱贫攻坚,才能举全国之力援助湖北战疫。美国等西方国家防疫不力,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党把人民放到最高位置,人民又是那样体谅党和国家。

 

武汉协和医院一位90岁老人确诊后,认为浪费医疗资源,要拔针拒绝治疗。医护人员耐心劝说:“老爷爷,您当年为我们下一代打江山咧,”老爷爷说:“那是过去”;医护人员:“过去也是历史呀,也要记住,所以我们要把你们保护进来,现在我们就要好起来”

 

对此有网友评论说:老一辈人的觉悟真的太高了,我们需要把他们这种精神继承下来,只要这种精神永存,我们中华民族就不会再衰落。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队接管的武汉某医院,医护人员为患者发放晚饭时,一位老奶奶拒绝了,她从抽屉里拿出上一顿的剩饭。医护人员劝她吃新鲜的,她说:“我们这次来看病不花一分钱。虽说不掏钱,但这是国家花的钱。你叫我把吃剩的倒了,我舍不得倒,我要给国家省点粮食。”医护人员说:“奶奶,我们国家现在强大了,有钱给大家治病。国家希望你健健康康的,希望你每顿都能吃上新鲜的饭”。

 

这才是我们的军队,这才是我们的人民。他们守望相助,鱼水情深。

 

 

谁说免费医疗一定会导致“福利陷阱”?尽管任何制度都有漏洞,但我们设计制度的时候,不能把大部分群众是落后的作为出发点。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因为这次疫情再次表明,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党,我们也有着世界上最好的人民。这样的党离不开这样的人民,这样的人民也离不开这样的党。所以,我们一定有能力设计出世界上最好的医疗制度,既解除全体人民看病的后顾之忧,又完全可以避免“福利陷阱”。

 

五、四位院士 四段历史

 

在疫情中,涌现出一批感人至深的英雄人物。李兰娟、张伯礼、陈薇、钟南山四位院士,是其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杰出代表。

 

这四位院士,也是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缩影。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这次“战疫”的胜利,不是凭空掉下来的,而是新中国70年坚持先进的制度、沿着正确的道路,一步步奋斗出来的。

 

“英雄猛跳出战壕,一道电光裂长空”。

 

8.png

 

李兰娟院士,73岁。年逾古稀,坚守在最危险的地方,长期出入重症监护室。她脸上重重的压痕,是无声的“勋章”,更是撼人心魄的责任担当。数万网友点赞留言:“李奶奶,辛苦了”,“李奶奶,一定要保重”。

 

李兰娟是毛泽东时代培养出来的赤脚医生。李兰娟出生在浙江绍兴夏履镇夏履桥村,家境贫寒,1962年初中时险些辍学,是靠着国家的助学金完成学业。中学毕业后,她回到家乡浙江省夏履桥乡当代课教师。1968年,毛主席发出“赤脚医生就是好”的号召之后,全国掀起兴办农村合作医疗的热潮,李兰娟也自学了针灸,成为一名赤脚医生。全村400多户人家,只要哪家有人生病,不管刮风下雨,不管深更半夜,李兰娟都会上门诊治。

 

赤脚医生制度,是中国一代农民最温暖的记忆,也是社会主义医疗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见证。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一直影响到今天。

 

几年前一次6月26日,我给年轻时当过军医、当时在广东省发改委分管医改工作的张力军主任发消息纪念“六二六”,他非常高兴地回复说:626指示发布时,他正随着军队医疗队在乡下农田里给农民看病,“直到今天,毛主席的626指示仍然言犹在耳、倍感亲切”。

 

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运动,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医疗卫生史上最为光辉的一页,为普及农村卫生照亮了道路,也打破了医疗教育长期以来的精英化倾向,培养出一大批扎根人民的优秀医务工作者。

 

李兰娟院士还曾担任浙江省卫生厅长,当时的浙江省委书记正是现在的习总书记。浙江省当年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卫生强省”的省份,浙江的卫生工作也长期在全国走在前列,李兰娟对此做出过巨大贡献。从卫生强省到健康中国,习总书记对人民健康的关心和重视一如既往。

 

张伯礼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医药为这次疫情防控做出了决定性的重要贡献。团结中西医,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重要国策,正是这一国策,让中医药在西方文明尚占据优势的时代,获得了同西医公平竞争、发挥作用的机会。

 

张伯礼院士不仅医术高明,而且继承着传统中医“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上医治国、兼济天下”的传统。张伯礼和他儿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张磊都到了前线,但是包括张伯礼患胆囊炎做摘除手术时,父子都未见面。父子终于团聚时,张磊没有称呼“爸爸”,而是叫“校长”,一开口说的还是工作。

 

在武汉战疫中,武汉市前作协主席&方*#方之流大放厥词、胡编乱造、妖言惑众、动摇军心,而主流媒体上对其批评的声音一度极为有限。5月12日,张伯礼院士在一次讲课中,旗帜鲜明批判ff、梁艳萍之流“价值观扭曲”、“家国情怀何在”。

 

张伯礼是各界知名人士中,第一位旗帜鲜明表明态度的人士,真可谓披荆斩棘、一身正气、国士无双!确实当得起“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古训,当得起“人民英雄”的荣誉!

 

陈薇院士是在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多场硬仗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女科学家,也被视作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赛跑中的“种子选手”。2014至2015年间,曾带领相关队伍冒着重重危险,到达西非,完成了埃博拉疫苗的临床试验。因此,陈薇院士也是中国医疗援外的代表性人物。

 

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向71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医疗队员2.6万人次,累计诊治患者2.8亿人次,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无私义举,是中国重义轻利的生动写照。当前,面对新冠疫情,中国不仅给了世界口罩和呼吸机,更给了全世界人民以信心、希望和方向。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也是新时代的中国所正在践行的。

 

钟南山院士既是人们熟悉的医学专家,有人说,钟南山这三个字就是一味良药。老百姓一看到钟南山上电视了,就知道有疫情了,赶快防护起来。同时他也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倡导者。

 

他曾经在全国两会等许多场合,运用自己的影响呼吁:公立医院必须姓公。他大声疾呼:“医院与学校一样,都是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所必需的最为重要的公益事业。既然是公益事业,就应该主要由国家和政府来办,决不能把其主体交由社会,特别是国内外资本来办。如果其主体是由国内外资本来办,资本就很快会用高薪把优秀人才从公立医院和公立学校挖走;那么,这就不会用太长时间,把公立医院和公立学校搞垮。这样下去,普通百姓患了复杂的或难治的病就要到民营医院去看,要读高水平的学校只有去民办学校就读。这些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在我国得不到解决,我们的政权还会巩固吗?我们党还能长期执政吗?”

 

9.png

 

钟南山院士84岁了,他在疫情中的贡献有目共睹。而他关于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的观点,更是老成谋国之言。他作为1936年出生、经历过新旧中国两个时代的人,对此有切身的感受,值得深思和记取。

 

六、让白衣天使永远纯洁无瑕

 

公立医院的数量只占全国医院的36%,可是——

 

全国98%以上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是公立医院(包括军队医院,下同)救治的;

 

在疫情中以身殉职的几位医务人员,全部来自公立医院;

 

除此之外,在祖国960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每个乡镇、每个街道社区,都有公办的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绝大部分的社区疫情防控的专业工作。

 

可以说,公立医院以全国1/3的医院数量、70%多的医疗资源,承担了99%以上的防疫救治任务,承包了全部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承担了全部的殉职和牺牲。

 

公立医院姓“公”,这是最大的优势、最大的特色。

 

如果没有体系完整、技术领先、令行禁止、妙手仁心的公立医院体系,中华民族就不可能以这样强大的力量迅速遏制疫情;

 

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有底线的,不管怎么改,不能改变公立医院绝对主导地位,不能改变卫生健康事业的公益性方向。

 

在这次和“新冠”疫情的战斗中,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的力量被毫无保留地调动起来,这是十分宝贵的。而如何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永恒的力量,更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

 

弘扬救死扶伤的伟大精神,既要靠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艰苦努力,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又要靠社会民众尊重、关爱、理解医疗卫生人员的劳动和奉献。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要立足于建立维护医疗卫生公益性质的体制机制,努力化解体制机制造成医患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把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队伍。

 

“新冠”疫情已经逐渐离中国远去,但是在“全民战疫”中凝聚的民族精神和经验教训永远不能忘记。

 

我们一定要通过自己努力的工作,尽快建立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体制机制,让公立医院公益性方向稳如泰山,让医患情深天长地久,让白衣天使永远洁白无瑕!

初稿 2020年3月

改定 2020年8月19日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载“共和国经济史”微信公号【作者授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