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系列文章发表后,不少读者留言支持或鼓励,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在此深表感谢,并应读者要求,今天专门谈谈林彪的六大战术。
林彪或者说东野的六大战术,包括“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其中最早形成的是“一点两面”和“三三制”,这是在锦州撤退途中,林彪近距离观察上下齐台、开原等小规模战斗后总结出来的,时间大概在1946年1月前后,并在2月13日的秀水河子战斗中首次运用。“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的形成时间,大概是在1946年下半年的东北停战期间,是综合我军进入东北至四平撤退这段时期,东北战场诸多运动战正反两个方面的战例总结出来的。而“四快一慢”、“四组一队”,则是1947年6月四平攻坚失利后总结出来的。
六大战术全是进攻战术,前4个主要针对运动战,后2个主要针对攻坚战。需要说明的是:这六大战术常被冠以“林彪的六大战术”。实际上,这些原则并不全是林彪总结的,前5个是林彪总结的,“四组一队”是东野参谋长刘亚楼总结的。当然,刘亚楼也是按林彪的思路和逻辑总结的,加之林彪是东野司令员,所以说“林彪的六大战术”也无不可。严格地说,叫东野或四野“六大战术”更准确一些。
六大战术,全部是从战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尤其是从一些失利的战例中总结出来的。例如,四平攻坚战(三打四平)失利的主要原因,是攻城前的准备工作严重不足:敌情侦察不充分,外围尚未完全肃清、炮兵尚未进入阵地、友邻部队尚未协同等等,就仓促发起了进攻。这是导致战斗失利最主要原因。战后,林彪针对此战失利的教训,总结出了“四快一慢”战术原则,重点是强调战前的准备工作要慢、要充分准备后再发起进攻。
下面就具体谈谈这六个原则:
一点两面。1946年9月15日,主席曾致电林彪:“你们所说的一点两面的战法是什么意思?”林彪在9月19日专门回电解释说,每次进攻战斗,都需要有多个攻击点:一点,就是将优势兵力集中在主要的攻击点上,而不是在各个进攻点平分兵力;两面,就是要对敌人实施包围,不给敌人以突围的机会,力求全歼。这里说的两面,是指至少两面,主要看兵力多少,兵力多时也可以是三面四面。主攻一点,就是要集中火力和兵力,确保打垮敌人;两面包围,就是不让被打垮的敌人跑掉。林彪还特别说明,这个战术原则,是针对当时部分指挥员不懂得集中兵力、不敢进行迂回而提出来的,强调在进攻作战中,要多点进攻,但主要力量要集中到一个点上,形成尖刀,首先打开一个突破口,再包围全歼敌人。
三三制。这个战术的重点是进攻中的组织形式,是规范最基层单位的进攻队形,是“战术动作的部署问题”。在以班为单位的进攻行动中,1个班要分成3-4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3-4人,由正、副班长并挑选1-2名战斗骨干为小组长。各战斗小组以班长为核心,各小组组长率领各自小组,根据敌情和地形,在班长的指挥下,散开一定的距离进行作战。各小组的间隔距离,以班长口令所能达到的范围为限。这些战斗小组平战结合,平时的训练、生活等都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确保在战斗中能有效配合,灵活运用战术,从而发挥作战效能。
林彪从部队最基层单位开始,以班为基础,建立三三制战术原则。以此为基础,再拓展到排、连、营、团的三三制战术原则,以应对不同规模的作战行动。这样,战术原则就涵盖到战斗、战役到战略的各个层面。林彪强调:“在战略上要集中兵力,战役上一点两面,而在战术上,战术动作却是分散兵力”。这种从最基层抓起的办法,使得东野部队的整体战术水平突飞猛进,并且新成立的部队也能在较短的里内间提高战术水平。从后来的战争实践看,四野还真的没有什么弱旅,新部队只要碰到机会,都能很好地表现。以东野最迟成立的三个纵队之一的5纵(42军)为例,在平津战役中的丰台战斗、在抗美援朝的黄草岭战斗等,都有上佳表现。
三猛战术。即猛打、猛冲、猛追。所谓猛打,就是针对选定的主攻点,将各种火力集中使用,并做适当地配置,听从战斗命令同时开火,集中、猛烈地打击敌人,而不是把有限的火力分散使用。所谓猛冲,就是在主攻点上,在火力突然、猛烈射击后,突击部队乘敌人不知所措时,猛烈冲锋。林彪特别强调:要“以刺刀、手榴弹向前猛冲,以刺刀刺杀敌人,不敢以刺刀刺杀敌人的不算最勇敢的部队与战士”。所谓猛追,就是对已经开始动摇或溃乱的敌人,要果断、猛烈地追击,直到把敌人追垮、把敌人全部消灭。
三种情况三种打法。针对战场上的三种态势:一是敌人防守,一是敌人要退不退,一是敌人退却。对这三种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打法:如果敌人防守,就要经过充分的准备,在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后再攻击,反对仓促进攻;如果敌人要退不退,应该先将敌人包围起来,暂不进攻或做牵制性的小规模进攻,主要抓住敌人,等准备好了再打;如果敌人退却,就要勇猛地追击,这个时候就不需要等命令,不需要任何准备,不管部队多少,也不管情况清不清楚,只管放胆地追。当然,战役指挥员是应该组织好部队之间的协同,有计划地展开追击。
四快一慢。所谓四快,是指:向敌人前进要快,进攻准备要快,扩张战果要快,追击要快。林彪的语言非常通俗,也非常生动,如在解释进攻准备要快时,说要“忙个满头大汗才好”;解释追击要快时,说“这时要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管白天黑夜”。所谓一慢,是指发起总攻的时机要慢,要沉得住气,也不要为上级的催促所影响。后来,林彪担心四快一慢的“慢”字,会产生偏差,强调“一慢”不能成为懒散的托词。也就是说,“一慢”是指发起总攻前要充分准备,不仓促进攻,该快的要快,该慢的要慢,不能“乱用一气”。
四组一队。所谓四组,即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四组一队主要强调是:连队在突击时要有专业分工,每个小组相互配合、相互掩护、逐次推进,并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战术动作。应当说,四组一队战术的发明者是东野6纵17师。该师是东北各部队中攻坚力最强的部队,善于运用爆破手段攻坚,被誉为“攻坚老虎”,曾三次被东总单调担任重要城市(四平、锦州、天津)的攻城总预备队。东野三打四平虽然失利,但17师在进攻中组织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和支援组,互相掩护、密切协同,逐屋争夺,逐街推进,显示了超强的攻坚能力。战后,刘亚楼将17师的战法总结为“四组一队”战术,在东北全军推广,成为东野的六大战术之一。
刘亚楼
当年我军干部战士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林彪用非常朴实的语言,总结归纳出的六大战术,通俗易懂,好记、好学、好理解、也好运用。再通过反复讲解和训练,这些战术很快在部队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东野的战术水平。
作者:桅杆 来源:战旗红今日头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