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涌现了许多将军,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有十位授予元帅军衔,十位大将军衔,还有55位上将军衔,元帅和大将都是出类拔萃的统帅,55位上将也都是解放战争中立下大功的指战员,今天我们要讲的黄永胜,就是林帅麾下的一员虎将,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位常胜将军。
黄永胜
黄永胜出生于1910年湖北咸宁的一个贫困家庭,小时候当过放牛娃,上山捡过柴,下田插过秧。
黄永胜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在那个军阀遍地的乱世,好像只有这样调皮捣蛋,不安分的孩子才会有胆子去闯荡出一番事业。
黄永胜17岁时就跟随罗荣桓闹革命,加入了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同年9月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成为毛主席的直属部下,由于黄永胜作战勇猛,而且头脑灵活思想觉悟较高,在秋收起义三个月之后,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
由于很早期就进了组织,黄永胜和毛主席接触也是比较多的,因为出色的作战指挥能力,黄永胜受到了主席的赏识,毛主席还亲自给黄永胜改了名字。
黄永胜最初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黄叙钱。毛主席为什么要给黄叙钱改名呢?原来在井冈山的一次战斗中,一股敌人摸黑打到了井冈山前敌委员会指挥部,担任警卫班班长的黄叙钱来不及向罗荣桓请示,率领全班战士奋力向敌人发起了反击,因为黄叙钱反应及时,所以避免了前敌指挥部遭到重创,这次战斗中,黄叙钱可以说立下大功。
战斗结束之后,毛泽东亲自接见并表扬了他,并且亲切的询问:“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啊?”
黄叙钱敬了一个军礼,铿锵有力的回答:“报告毛委员,我是湖北咸宁人,我叫黄叙钱。”
毛主席又问:“是哪个叙字啊?”
没读过多少书的黄叙钱只能磕磕巴巴地回答道:“应该是叙述的叙吧!”
毛主席听后,沉吟片刻,跟黄叙钱说:“叙钱,叙钱,还是讲钱呀!那不好,革命战士不能只讲钱,要讲为无产阶级而奋斗。这样吧,我给你改个名字,希望你在革命的道路上永远胜利前进,你就叫黄永胜吧!”就这样,黄永胜的大名很快就传遍了井冈山。
毛主席看书照
由于立下大功,黄永胜调到了中央特务营并担任营长,任务是负责毛主席等党政机关领导人的安全。
随后,黄永胜参加了五次反围剿运动,战功赫赫,很快就升红一师第三团团长,第二年又升任为红31师师长,这一年,黄永胜年仅22岁,22岁当师长,在那个人才辈出的战争年代,这也是罕见的,黄永胜的军事天赋之高,毛主席对黄永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第五次反围剿运动失败之后,黄永胜率领部队参加长征,胜利会师之后,黄永胜调到红一军团第四师当副师长,成为了林帅的部下。
在抗日战争时期,黄永胜担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旅长等职务,在华北敌后战场和日本侵略军周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黄永胜被调到东北野战军中,又再一次的成为了林彪的部下,林彪对黄永胜这个能打硬仗的虎将很是喜爱,在东北野战军期间,黄永胜多次担任要职,历任热河军区司令、东北民众联军八纵司令、东野八纵司令、四野13兵团司令,在解放战争期间,黄永胜已经是大军团指战员级别的将领,许多开国将军都是他的手下,其中《亮剑》中丁伟的原型钟伟将军就是黄永胜的麾下将军。
在黄永胜晚年和儿子的对话中,黄永胜的儿子问道:“现在他们都说林彪最喜欢你?”
黄永胜回答:“喜欢不敢说,我也不知道,但是从红军时他就很欣赏我打仗。第四次反围剿时,林彪说过作战的事情你交给黄永胜以后就可以放心了。”
在解放战争期间,黄永胜果然不负林彪重托,1948年10月,在毛主席的指示下,第四野战军发起了辽沈战役,10月15日攻克锦州;随后,林彪挥兵西进,准备一举围歼廖耀湘的第九兵团,黄永胜与梁兴初一起被赋予阻击廖耀湘兵团的重任。
廖耀湘
在接到命令之后,黄永胜和政委赖传珠商量确定,立即指挥部队西进150里地,在黑山和大虎山一带构筑工事准备阻击廖耀湘兵团向西南撤退。
可是防御工事刚刚构筑完成,上边又下达了命令,命令黄永胜率领六纵向大虎山以东地区的敌人发起进攻,在战场上,战机瞬间即逝,黄永胜来不及给总部回电,亲自率领六纵、第16师和第18师分两路向大虎山包抄过去。
10月26日凌晨4点,黄永胜率领第16师前卫团先行抵达姚家窝棚,冲在最前面的黄永胜二话没说,抢过警卫员手里的冲锋枪就率领部队冲了上去,一举歼灭姚家窝棚守军,占领了姚家窝棚阵地,并且俘虏了廖耀湘的一名少将参谋,经过逼问得知,廖耀湘兵团主力已经聚集在黑山东北侧的胡家窝棚,张家窝棚一带,正准备经过大虎山退往沈阳。
通过这些信息,黄永胜已经基本确定了廖耀湘的撤退路线,和林帅估计的八九不离十,但是八纵已经向大虎山方向驻扎,廖耀湘如果从大虎山以东方向,那是跑不了的,但是如果六纵还按原来的命令越过北宁线向大虎山以东地区攻击,就会放开厉家窝棚,廖耀湘很可能狗急跳墙,途经新民逃往沈阳。
反正大虎山方向,廖耀湘是跑不了了,所以黄永胜当机立断,决定不按照野司的命令和八纵一起去围堵廖耀湘,反而将六纵部署在厉家窝棚、姚家窝棚、姜家屯一带,准备在这里守株待兔堵住廖耀湘兵团。
果然不出黄永胜所料,廖耀湘本来打算从大虎山方向突围,但是被八纵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又被三纵掏了指挥部,腹背受敌的廖耀湘决定从新民方向撤走,渡过辽河向沈阳撤退。
这一下果然被黄永胜猜了个正着,黄永胜的六纵正好堵在廖耀湘兵团东退的必经之路上,与此同时五纵也到达了半拉门一带,两个纵队与廖耀湘兵团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决战。
当时的战斗情况极为险峻,由于姚家窝棚、厉家窝棚和姜家屯都是开阔的平坦平原地带,国民党军队的大炮可以直接拉出来架上,再加上廖耀湘急于撤退到沈阳,所以猛烈的炮火铺天盖地覆盖开来,黄永胜在没有向野司请示的情况下,下令死守姚家窝棚,仅10月26日一天,就与敌人反复争夺数十次阵地,46团团政委、团参谋长、一营营长、二营营长全部战死。
一批战士倒下了,又有一批战士顶上去,面对廖耀湘兵团猛烈炮火的进攻,黄永胜硬是牢牢守住了阵地,成功拖住了廖耀湘兵团撤退的脚步,为大部队的包围争取了有利时间。这一仗,黄永胜的六纵以伤亡三千多人的代价歼敌两万六千多人,成功完成了拖住廖耀湘兵团的战略任务。
在黄永胜做出决策的一开始,根本没来得及和林彪商量,而且还没来得及给林彪发消息,一度处于“失联”状态,林彪一度联系不上黄永胜,不知道他那边的情况,很是恼火,怒道要“军法处置”,但是当战争结束后,林彪则对黄永胜赞不绝口,他对刘亚楼说道:“这个黄永胜,还真没让我失望过!”
建国之后,黄永胜由于功勋卓著,曾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被授予上将军衔,后来在战争时期一直担任军事主官的黄永胜又服从命令担任解放军的总参谋长,但是黄永胜也因为和林彪关系密切,所以卷入了政治漩涡。
晚年林彪
1971年9月,“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黄永胜被隔离审查,撤销一切党内党外职务,被关押了起来,从位高权重的总参谋长,一夜之间就成了阶下囚,黄永胜的心理落差极大,从被关押等了一日起,黄永胜的脸上就没有出现过笑容,而且随着关押的时间越长,黄永胜的身体状况也每日愈下。
1981年,已经关押了十年之久的黄永胜,再度获刑13年,但是此时黄永胜已经是古稀之年的老人,而且狱中的生活肯定不能和外面相比,所以黄永胜的身体很快就吃不消了,由于黄永胜在战争年代战功赫赫,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过汗马功劳,所以组织上决定批准他保外就医,安置在山东青岛生活。
1983年,黄永胜在山东青岛病逝,临终时黄永胜没有别的愿望,就是想要再穿一次军装。
值得一提的是,黄永胜虽然被判为反革命,但是他却对毛主席,对中国共产党无比忠诚,从被关押的那一刻起,一直到弥留去世之际,他一直都在念叨:“我没有反毛主席,我没有反党。”
黄永胜受审画面
而且黄永胜在秦城监狱被关押期间,拒绝儿子们探望,并且放出话来“什么时候不是反革命了,再来相见!”
不过,架不住孩子的苦苦请求,在秦城监狱中时,黄永胜答应过一次儿子的探望,在这次探望中,黄永胜父子有过一段对话,黄永胜的儿子问他:“你最好的上级是谁?”
黄永胜回答:“如果不算毛泽东,那就是罗帅了。还有一个是陶铸,在广东我们配合得很好,我很尊敬他。”
儿子又问:“为什么不是林彪呢?”
黄永胜说:“林彪当然也是我最好的上级。可是,唉……”黄永胜沉默很久,说:“他跑什么跑嘛!”
黄老将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过汗马功劳,也曾因为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而锒铛入狱,他这一生可谓是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战功赫赫,是共和国的大功臣,也有人说他为虎作伥罪大恶极,但是斯人已去,是非功过只待留给后人评说!
作者:海佑老师 来源:海佑讲史微信公众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