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在当下一直是一个大挑战,党的十九大也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怎样把乡村建设成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之地,也着实考验着基层干部的能力。很多人都清楚“治国如烹小鲜”,“揠苗助长”只会导致与“治理”背道而驰。因此,治村立规不应仅局限于“白纸黑字”,基层干部更应该做的是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抓住本村的症结所在,克服主要矛盾。
不允许过满月、一周岁生日、六十岁生日、搬家宴请等,葬礼不准披麻戴孝、一概不准进行祭奠活动、不准送花圈纸扎等等。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会瞠目结舌,这哪里是规矩,多像封建社会家族宗规,虽然我国仍在提倡移风易俗,但这样的规矩村民岂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接受?可能立村规的初衷确实是想着改变农村落后、不文明的风气,但是单靠“一刀切”的不合理禁令来扭转是不现实的,很明显治理目标和治理手段是脱节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章立制是没错的,但基层干部不能仅仅局限于以村规治村。盲目的立村规、大刀阔斧的搞治理,反而会引起群众的不满。我党一直在讲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来贴近人民群众的心,治理乡村的根本目的是治心,是让人民群众获得幸福感、满足感。作为基层干部更应该从此方面入手,若仅仅把立规矩当成治理农村的“法宝”,那将与乡村治理的理念差之千里。
可能有少数的基层干部一提到农村工作就头痛,在农村治理上也缺少办法,很显然这是错误的。我们国家的农民有着很多的优点,我们眼睛不能只盯着他们的缺点去堵,而是应该精准的挖掘他们积极的一面去循循善诱。具备这样的能力就势必要求我们能够沉得下去,能够听群众一言,通过不断学习、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有这样,当你在做群众工作时,群众才从心里服你,才能打开农村工作局面,在治理过程中不脱轨。
简单粗暴的立村规、搞治理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党建的正确引领,以此来逐步转变人民群众的思想,才是真正利于民、益于民的好办法。
作者:王昊 工作单位:河北省泊头市文庙镇政府 来源:昆仑策网;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