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乔新生:重温乔治·凯南的历史性电报
点击:  作者:乔新生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1-02-07 08:47:13

 

1.webp (9).jpg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临时代办乔治·凯南分五次将一次长达8000字的电文发回美国国务院。】


美国外交似乎失去了判断力和想象力。这可能与美国长期坐享霸权红利有关。

1.webp (10).jpg

【大西洋理事会网站截图】

2021年1月28日,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发表一篇重要文章,题目是,《更长的电报——美国对华政策新走向》(Thelonger telegram:Toward a New American China Policy)。这不禁使人想起70年前美国驻苏联临时代办乔治·凯南发出的、改变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的长电报。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准备离任,美国驻苏联外交使馆由临时代办乔治·凯南负责。这位美国普通的外交官卧病在床,可是,他必须代表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回答华盛顿提出的各种问题。

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召开,会议确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决定设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财政部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苏联不想加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在美国财政部官员看来,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金融秩序,组建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苏联作为世界主要国家,理应加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是,为什么苏联抵制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呢?

这封电报充分说明,美国华盛顿的政客们根本不了解苏联的政治体制,也不了解世界格局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美国驻苏联大使馆的最高负责人,乔治·凯南可以通过外交辞令,回答美国财政部提出的问题,因为美国财政部提出的问题实在是愚蠢之极。

英国首相丘吉尔卸任之后,到美国访问,受到美国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1946年3月5日,这位英国著名第二次世界大战领导人无官一身轻,在美国密苏里州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富尔顿一所学校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讲”。这篇镌刻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威斯敏斯特学院的演讲词拉开了东西方对峙的冷战序幕。

当时美国国内政局不稳,美国财政部急切地想知道,苏联对美国的经济政策。因此,发出了这样一封明显带有官样文章的电报。按照美国外交界的通常做法,对于美国联邦政府所属部门发出的电报,美国驻外大使可以委托秘书起草一个官方的答复。可是,作为美国驻苏联的临时代办,乔治·凯南并没有这样做。这位缠绵在病榻上的美国外交官意识到,如果敷衍过去,那么,美国财政部乃至美国联邦政府有可能会作出错误判断。

因此,他委托大使馆秘书做好记录,他在病榻上口述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报。这封电报开头直截了当,强调美国联邦政府财政部询问的问题十分复杂,按照通常的思维方式,很难作出清晰地回答。大使馆认为对当前国际环境深入分析十分重要。因此,如果简单回答,可能带来风险。

这封电报详细分析了俄罗斯社会结构和民族特征,分析了俄罗斯实行的社会主义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之间的区别,强调苏联之所以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苏联解决了当时苏联所面临的历史问题。由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和西方的资本主义不可调和,因此,美国应当放弃在国际事务上与苏联合作的天真想法,通过新闻媒体和国际舆论让美国民众了解苏联的真相,集中精力解决美国国内问题,并且援助欧洲国家尽快重建,以便在国际社会建立遏制苏联社会主义的战略同盟。

这封电报许多内容并不符合实际,但是,得出的结论却发人深省。这封电报完全是小题大做,因此,电报传到华盛顿之后,并没有立刻引起华盛顿政客的注意。

对于乔治·凯南这位职业外交官来说,这是一次职业上的冒险。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绝对胜利之后,美国国内弥漫着乐观主义豪放气氛。美国华盛顿的政客们习惯于用各种“主义”概括政策,美国政府制定的各项措施简单粗暴。对于那些高头讲章,美国华盛顿政客们根本不屑一顾。可是,这封电报就像是一篇论文,大量介绍苏联的历史和现实。如果华盛顿的政客们认为,这是在教育“小学生”,那么,乔治·凯南这位职业外交官有可能会“吃不了兜着走”。所以,这封电报是史无前例的,一方面它不符合职业外交官表达的惯例,另一方面与美国华盛顿的政治气氛格格不入。

若干年后,乔治·凯南回忆这起事件,明确表示,(如果)早发出6个月,美国国务院的政客们会嗤之以鼻,可是,(如果)晚发出6个月,就已经是老生常谈。这是在恰当的时间发出的一份外交文件。这份文件之所以载入史册,就是因为在美国短暂的历史上,这份文件成为转折点。

到目前为止,对这封电报产生的政治影响特别是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影响,仍然众说纷纭。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封电报催生了马歇尔计划。但是,也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封电报催生了杜鲁门主义。不过从历史来看,这封电报传送到美国国务院之后,美国国务卿明确表示赞赏,而美国当时海军部长也高度认同电报的观点。

作为对财政部的答复,电报自然转到财政部部长手中。财政部长阅读之后转给美国总统。美国总统阅读之后两个月,美国国务院通知乔治·凯南回到华盛顿。

或许在美国总统看来,能够写出这份电报的外交官,应该不是一般外交官,应该得到更好的职位。于是,他被任命为美国战争学院主管外交事务的副官,专门用来培训美国中高级军官。

1.webp (11).jpg
【乔治·凯南】

新闻媒体报道这封电报之后,乔治·凯南被认为是美国著名苏联问题专家,因此,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将这位刚刚抵达美国战争学院担任副官的外交官召回,委托他组建美国政策研究室,乔治·凯南直接服务于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不久之后,美国国务院制定了“欧洲复兴计划”,这就是后来被西方国家津津乐道的“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乔治·凯南是演讲稿起草者。这标志着乔治·凯南的电报,催生了美国的“马歇尔计划”。

1949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两周年之际,欧洲国家外交官为了答谢这位著名“马歇尔计划”制定者,在哈佛大学举办晚宴,邀请杜鲁门总统出席。马歇尔将军毫无疑问是宴会的主角。马歇尔非常体贴的邀请乔治·凯南修改自己的演讲稿,并且恳求他出席这次盛会。会后马歇尔专门致信乔治·凯南,感谢他为演讲提供的帮助。这说明乔治·凯南发出的长电报,不仅改变了美国的地缘政治战略,而且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战略格局。

这封电报之所以重要,根本原因就在于,乔治·凯南强调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认为在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没有调和的余地。这一点与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著名演讲不谋而合。可以这样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所领导的西方世界究竟向何处去,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乔治·凯南的这封电报,不仅说服了马歇尔、美国财政部长、美国总统,而且由于催生了美国“马歇尔计划”,进而影响欧洲国家。

回顾这段历史,人们就会发现,为什么大西洋理事会会在此刻发表这样一篇文章,分析中美两国的战略关系。

可以这样说,美国华盛顿的一些政客们,把当年对付苏联的做法,准备用来对付中国。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乔治·凯南发往华盛顿的电报,是美国国家对付苏联的说明书,同时也是西方国家联合对付苏联的冷战纲领性文件。

乔治·凯南电报介绍了苏联许多情况,但核心意思是,东西方社会制度不可调和,不要试图与苏联周旋,改变苏联的政治制度,西方国家必须相互帮助,并在此基础之上,提高自己国家能力,以此来与苏联作斗争。

可以这样说,这封电报实际上是冷战的说明书,同时也是美国与苏联对抗的行为指南。上个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以美国胜利而告终。美国一些知识分子之所以如此重视这封电报,无非是要让历史重演。美国希望西方国家团结起来,就像当年杜鲁门政府一样,通过建立西方军事同盟,不断地瓦解东方国家。(这或许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在中国台湾、西藏、新疆、香港等问题上如此“热心”。)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国家也是如此。这封电报的荒谬之处就在于,看到了苏联与美国政治体制的差异,强调美国援助欧洲国家、建立西方战略同盟的重要性。可是,并没有准确分析苏联所面临的深层次困境

乔治·凯南认为苏联是弱小的国家,苏联内部存在许多问题。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苏联共产党领导的苏联之所以走上穷途末路,根本原因就在于,苏联共产党忽视了个人的基本权利,苏联领导集团内部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腐败问题

苏联共产党实行的一系列特权政策,导致苏联绝大多数民众包括苏联的知识分子心灰意冷。当越来越多的苏联知识分子通过各种途径逃亡西方国家,勇敢揭露苏联腐败现象的时候,苏联共产党就已经为自己敲响丧钟。

苏联垮台不是由于经济问题。经济问题固然重要,但是,苏联作为当时重要的经济体,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国民生产总值,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把苏联作为战略对手,首先是因为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并且试图联合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东方集团,与西方国家分庭抗礼。

苏联是一个军事大国。军备竞赛在一定程度上牵制苏联经济发展,但是,军备竞赛并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之所以崩溃,根本原因在于,苏联共产党长期执政过程中,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缺乏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苏联既得利益集团建立了特殊的分配机制,只要进入苏联统治集团,就可以享受各种特权。

无论是叶利钦还是苏联解体之后一些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都是苏联腐败既得利益集团的受益者。他们一方面享受苏联腐败既得利益集团特殊福利政策,可是另一方面认为苏联的执政集团的整体腐败是不可接受的,政治腐败是不能持续的。正因为如此,当叶利钦站在俄罗斯议会门口的坦克之上振臂高呼,苏联群众揭竿而起,苏联共产党轰然倒塌。

当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灰溜溜地走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大门的时候,他们得到的不是鲜花和掌声,他们得到的是苏联人民的唾弃和咒骂。直到现在,苏联共产党仍然背负着历史的包袱,生活在俄罗斯政治阴影之中。

乔治·凯南作为驻苏联的外交官,当然了解苏联的政治体制,但是,他不可能了解苏联最隐秘的政治生活。他只是从外交官观察角度出发,分析苏联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认为美国不应该指望与苏联合作,(这是回答美国财政部的问题)因为美国和苏联是两个不同的“星球”,二者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乔治·凯南改变了世界历史,长电报是苏联解体的政治预言,同时也是西方国家建立政治军事同盟的策划书。可以这样说,这位大半生不得志的外交官,因为自己一次莽撞行为声名鹊起。可是,马歇尔国务卿离开之后,新任国务卿艾奇逊根本不屑于和这位外交官打交道。1950年,他不得不黯然辞职,到南斯拉夫和苏联担任驻外大使。从南斯拉夫归国后,他加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成为高等研究院历史研究员。

短暂的辉煌,给他带来了晚年的平静。这位曾经创造历史并且见证历史的美国外交官,最终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历史爱好者。

2005年3月17日,乔治·凯南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走到生命的尽头,享年101岁。作为20世纪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他在自己的一生中,做出的唯一贡献是,提出了冷战的理论纲领。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的著名演讲,则把西方国家的冷战公开化。

或许经过半个多世纪之后,人们回顾这段历史,会对美国对外政策产生新的认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苏联的垮台,固化了美国决策者的思维定势。他们认为美国在冷战中赢得了绝对胜利。正是这种高度的战略自信,使美国决策者每当遇到战略对手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提起乔治·凯南,以及他曾经作出的判断。

国内外许多学者分析美国对外政策的时候,习惯于把“60%”作为分水岭,认为每当其他国家经济总量达到美国60%的时候,美国就一定会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起挑战。当年的美国对待苏联是如此,对待日本也是如此。

这究竟是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势,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人们不得而知。或许在美国人的心目中,“60%”的国家是危险的,只要超过“60%”,就会对美国构成威胁,美国就必须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遏制甚至摧毁这个国家。这究竟是美国政客脑海深处的错误思维定势,还是冥冥之中,人类必须经过的磨难,或许只有等到尘埃落定之后,人们才能作出判断。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60%。这是否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借口呢?作为美国驻苏联外交官,乔治·凯南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苏联大获成功,是因为苏联不是一个类似于西方的工业化国家。苏联人民爱好和平,可是,苏联出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考虑,不得不选择削弱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苏联是一个弱小的力量,不会贸然扩张。因此,美国在处理与苏联关系方面,应当放弃幻想,不要谋求与苏联在国际事务上开展合作,而应该致力于解决美国国内的问题,建立遏制苏联的战略同盟。

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接近美国,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中美对抗的条件似乎都已具备。但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中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源配置方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中国希望与美国和平相处,真诚地构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取代美国。中国期望中美两国在联合国宪章确立基本原则框架内,在国际公约和双边条约规范下开展合作。中国始终谋求与美国建立“竞争—合作”关系。因此,把中国和苏联简单类比,把中美关系简单等同于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显然是削足适履。

然而,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发表的这篇文章,显然是旧话重提。言外之意,就是希望美国民主党政府借鉴当年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国家重建,建立国际政治军事外交同盟,共同对付中国

中国并不惧怕美国的合纵连横,并不担心美国建立遏制中国的战略同盟。事实上,无论是美国的欧洲盟友,还是美国的亚洲盟友,在如何处理与中国关系方面,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提出强化与欧洲国家的经济合作构想,欧洲联盟与中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中国加强与亚洲国家经济合作,签署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并且争取与韩国、日本签署多边自由贸易区协定。如果中国、韩国、日本共同自由贸易区协定签署,那么,东北亚地区将会形成统一的自由大市场。中国与新西兰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已经全面升级。中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强化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经贸关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老调重弹,试图用对付苏联的方式来对付中国,那么,美国自身的利益必将会受到严重损害。

大西洋理事会发表这篇文章,说明在地缘政治战略关系研究方面,美国知识界和美国华盛顿政客没有明显的进步。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中国愿意和美国携手合作,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可是,美国民主党政府把中国作为头号战略对手,恨不得将中国置之死地而后快。对于美国的对华政策,中国知识界应该进行深入分析和公开批判。不过,短期内要想改变的美国民主党政府的对华政策非常困难。可以这样说,错误的思维定势和历史上取得的成就,已经遮蔽了美国政客的双眼。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美国自身所面临许多麻烦。如果把眼睛对准中国,以遏制中国为目的制定亚太战略,那么,美国必然会自取其辱。

中国不是积贫积弱的国家,中国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如果美国敢于在中国的家门口挑起事端,中国一定会毫不犹豫作出反击。当年美国兰德公司发布报告,强调美国出兵朝鲜半岛,中国一定会抗美援朝。非常可惜的是,美国麦克阿瑟将军和杜鲁门总统并没有放在心上。如今美国兰德公司已经发布报告,强调中国一定会实现国家统一,美国不应该干涉中国国家统一的进程。但愿美国民主党政府意识到,这是美国兰德公司发出的警告。如果美国民主党政府一意孤行,在处理中美两国关系问题上,秉承冷战思维,唯我独尊,铤而走险,那么,一定会重蹈历史覆辙。

美国不要指望中国解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正朝着现代化的目标奋勇前进。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历史洪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美国华盛顿的政客们,试图从故纸堆中寻找解决中美两国问题的答案,但是,如果固步自封,闭门造车,那么,最终必然会被撞得头破血流。
 
参考文献:
沈诞琦《自由的老虎》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4年4月
         
电报译文摘要:
时间:1946年2月22日。

地点:美国驻苏联大使馆。

人物:大使级代办乔治·凯南和秘书多萝西·海斯曼。

主题:凯南就美国财政部询问苏联会否加入世界银行及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一事回电。

国务院2月3日第284号电令要求回答的问题,既复杂又非常敏感,既与我们常规思考极为不同,又对分析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十分重要,我实在无法将我的回复压缩在一份简单的电文中,又避免造成我认为是非常危险的过分简单化。据此,我希望国务院能够容忍我将我的回复用五个部分提出。

这五部分的小标题分别是:第一,苏联战后战略选择;第二,战略决策背景;第三,苏联政府政策;第四,苏联社会反应;第五,美国政策选择。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乔新生”)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