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李旭之:曹雪芹名字里的秘密
点击:  作者:李旭之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  发布时间:2019-02-03 10:17:29

 

1.webp (19).jpg

 

《红楼梦》这部伟大的文学著作,问世二百多年来,作者是谁,一直猜疑不断,胡适一篇《红楼梦考证》,断定作者是曹雪芹,《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书,甄宝玉和贾宝玉是曹雪芹自己在书中的化身,还断定后四十回是高鹗的续补。胡适的考证派就这样取代了历史上的索隐派,成为了定论,所以现出版的《红楼梦》各个版本,都署名作者为曹雪芹和高鹗。

 

以考证派指导的当代红学,也转入了曹学,即立足研究曹家来研究《红楼梦》。而曹学研究中,最大的难题却无史据证明胡适提出的曹雪芹是曹頫之子,之后红学家又得出曹雪芹是曹寅的另一个儿子曹颙的遗腹子,现成了普遍之说,但同样在曹氏家谱上查无曹雪芹此人,也无更多旁证史料证明曹家有雪芹一人。这是曹学研究上第一大迈不过去的难关,首关难过,《红楼梦》难解,以致现在的红学研究很多在牵强附会而已。

 

《红楼梦》既然作为一个历史存在,就一定会有与它有关的东西或早或晚出现。2008年惊动红学的一件事出现了,即《癸酉本石头记》后二十八回出世,它给出的结局完全颠覆了《红楼梦》通行本的结局。十年来,对它的争议不断,主流红学研究基本持否定态度,言它很多语言粗糙,还有很多现代用语,也未见版本真容,断为是今人伪作,不足为信。而民间红学研究却在逐渐接受,肯定这后二十八回才是《红楼梦》的真结局,不仅给前八十回故事演进给出了比较合理的结局,而且与前八十回的伏笔和判词以及脂砚斋等人的批语几乎完全相吻合,除却某些语词瑕疵外,笼罩在《红楼梦》通行本和脂评本上的各个谜团和研究中的种种困惑均可被《癸酉本石头记》所解开。

 

1.webp (20).jpg

 

现在可以断定《红楼梦》就是一部“昨夜朱(明)楼梦,今宵水(清)国吟。”的悼明文学著作。

 

有了《癸酉本石头记》,对《红楼梦》的研究将会进入另一个方向,而且在这个方向上可以看到,《红楼梦》是一部以家事喻国事的伤时悼明的文学著作,它继承了中国文史一体的传统,是部以文记史的不朽作品。之所以《红楼梦》二百多年来迷雾重重,完全是因为清朝文字狱所造成的。

 

应该可以判断,作者是明末清初之人,是一名遗明士子。明末到“剃发易服”,对于汉民族来说不啻于末世,伤时又怎能不悼明悲世?家破国亡是无比悲惨的,与末世无异,而记录下这段历史,再从中检讨,写下来不能让已屈服在“剃发易服”下的民族忘却亡国的血泪,就是他们那个时代遗明士子的情怀和责任。这应该是小说的创作主旨。但是伤时悼明,必须得冒巨大的政治风险,所以作者只能写书做谜,但谜太深,读书人只看到小说里的风花雪月儿女情长,就遮蔽了史的本意,但谜太浅,不仅小说被禁无命,作者也要被杀头,所以做谜必得合度,这样才能让小说有命也有运。作者做谜,但谜会迷惑人,还需隐约朦胧的逗露出史的本意出来,好给读书人一点腹示,因此就需有人作点拨,这样脂砚斋等人就以批书人的样子出现了,遂有了脂评本,然而评语也不能直言明说,或许也不能尽了作者心意,就有了试评和重评,能透心意处,往往在关键处作评,很多评语也是相当隐晦,虽如此用小谜解大谜的方式,也能使小说史的本意让有心人容易嗅闻到了。

 

举一处为例:

 

脂评本第一回中有这样一段: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甲戌侧批:本名。】再检阅一遍,【甲戌侧批:这空空道人也太小心了,想亦世之一腐儒耳。】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甲戌侧批:亦断不可少。】亦非伤时骂世之旨,【甲戌侧批:要紧句。】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甲戌侧批:要紧句。】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甲戌侧批:要紧句。】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

 

 

上面三句“要紧句”,对言的都有“时”“实”“世”,作者明在避“史”,而批书人却在此地无银三百两地暗示“史”。这类腹示的批语还有很多。

 

《癸酉本石头记》,如果为真,那么就将《红楼梦》这部半残的小说完整了,如果为伪,起码给出了一个感觉更为合理的结局,也给出了破解红楼梦谜的一种方法。但无论真假,《癸酉本石头记》的文字和故事是客观存在了,真假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人有人命,书也有书命,留待未来去考证。

 

以《癸酉本石头记》看《红楼梦》,即使今天距明末已有三百多年,稍通历史之人,依然还能够直觉地看到故事人物身上有明末历史人物的影子。《红楼梦》毕竟是一部小说,有人物四百多人,既不能写成史书,也不能每个人物都有历史原型,它是将历史幻化成小说,把历史藏进去,但主要人物的历史影子应该是有的,否则这部小说就变成纯粹的风情小说了,目的也就落空了。所以从前八十回连上《癸酉本石头记》看,主要人物宝黛钗影射的历史人物是清晰的,无需详细推析,林黛玉是明思宗崇祯帝的幻影,薛宝钗是满清的化身,而贾宝玉不是指人,而是中国历朝历代视为至宝的传国玺的人形变身。其他人物的历史影射,可任凭读者自由想象和争论了,已无关根本,影射清晰与模糊,也无违主旨了。

 

贾宝玉是传国玺的化身,可在脂评本第一回中找到提示:

 

“时有赤瑕【甲戌侧批:点红字玉字二。甲戌眉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宫神瑛侍者”。

 

王莽篡汉时,传国玺被摔破一角,王莽用黄金补之,可以说传国玺有“病”,黄金又称赤金,所以有“小赤”,命名“赤瑕”的确是“恰极”。

 

朝代更迭,传国玺飞来传去,忽隐忽现,在中国大地持续了两千多年,这是块富有传奇故事的美玉至宝。贾宝玉佩戴的玉总是象传国玺一样,忽隐又忽现,在《癸酉本石头记》里它还会飞。传国玺的化身贾宝玉,是林黛玉与薛宝钗争夺的对象,一个说木石前盟,一个说金石姻缘。传国玺历来代表皇权的正统,而正统基本认定在汉政权一边,明朝作为正统政权,所以说维持前盟,而满清入主中原,即威胁并且在破坏前盟,清朝完成一统,要强力开始一段金石姻缘。在《癸酉本石头记》里,林黛玉虽订婚贾宝玉,但终究末世降临,未完婚而上吊死去,贾宝玉最后还是娶了薛宝钗,终究满清是戎羌政权,最后他悬崖撒手,投海而亡。而影射满清的薛宝钗,被贾宝玉无情抛弃后,最后死在东北,埋在雪里,寓意把满清赶回东北老家去,这是露骨的排满思想,《红楼梦》这部书该有怎样的命运,就不言自明了。这一结局是符合作者悼明主旨的。

 

再说作者,在清朝文字狱高压下,即使写作这样一部带有政治性的极隐晦的文学小说,署真名不太可能,而且中国古代作者还没有著作权意识,很多作者爱以假名署,如《金瓶梅》作者署兰陵笑笑生,由此有理由推断,曹雪芹不是作者真名,是作者的假名,或叫笔名。那么作者到底是谁呢?曹雪芹又是谁呢?

 

现在这个作者的谜团,应该清晰了。——《红楼梦》的作者笔名叫曹雪芹,而曹雪芹的本名,按照《癸酉本石头记》的交代,他叫吴梅村。至于曹雪芹本名叫吴梅村还是别的什么,可以进行考证研究,但他决不是曹学研究里的曹寅的那个始终找不到的孙子“曹雪芹”。这譬如《阿Q正传》的作者叫鲁迅,而鲁迅本名叫周树人,姓周而不姓鲁,研究鲁迅,只能从周氏研究,而不能到鲁氏里去研究。

 

周树人取鲁迅之名是有其理由的,那么《红楼梦》作者取名曹雪芹也应该不是随意取,一定会有他的用意。那么,从小说主旨出发,看一看“曹雪芹”这一名字里有何秘密呢?

 

先从曹姓开始

 

作者为何选曹姓而不选别的姓氏?曹姓里有什么秘密呢?我们知道,从宋朝开始有一本幼儿启蒙读物《百家姓》,是其后历代的基本识字课本,开头几句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其中,曹姓居第26位。

 

为何选择曹姓呢?从前边多说的传国玺知道,中国是一个重视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国家,古代士子们通晓经史子集,对朝代更迭史十分精通,而明朝时期,尤其在明朝人认为的正统王朝上,明朝是在中国历史上居第26位,所以用曹姓暗指明朝。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是:

 

1夏朝,2商朝,3西周,4东周(春秋战国),5秦朝,6西汉,7新朝,8东汉,三国(9曹魏,蜀汉,东吴),10西晋,东晋(11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12宋,13齐,14梁,15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16隋朝,17唐朝,五代十国【18后梁,19后唐,20后晋,21后汉,22后周,十国(略)】,宋(23北宋,24南宋、辽、金),25元朝,26明朝。

 

注有序号的一般认为是代表汉民族的中原正统王朝,传国玺落到这些政权,是金匮符命,没有序号的一般为少数民族政权或割据政权,例外是,传国玺是从秦朝传起,但不能以玺倒推否认华夏族起源的夏商周三代,而元朝,是蒙古作为异族首次在中国实现大一统,据传元朝握有传国玺,太祖朱元璋派徐达北赶大元,目标之一追缴元顺帝带至漠北的传国玺,明朝人视元朝为正统是可接受,而且元朝统治没有象清朝实行民族征服性的“剃发易服”这类摧毁民族精神的残暴制度,汉人发服如故。

 

曹姓在《百家姓》顺位26位,明朝历史顺位26代,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么?用无数巧妙的隐语写出红楼梦的作者,不能没有这点小智慧。所以,用曹姓暗指明朝,如果读者看到曹雪芹的曹姓能悟到姓明的朝代——明朝,有这一闪念,也就不枉这部著作了。

 

其次,曹雪芹的“雪”字

 

我们尽可能用靠近明末清初那个时代的字典来查看对“雪”字的解释和常用含义,这样的字典首先应该是《康熙字典》。在《康熙字典》里,对的“雪”的解释有7种,选其中的:

 

“《元命包》阴凝为雪。”

 

“《释名》雪,绥也。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华,言凡草木华五出,雪华独六出,阴之成数也。《詩·邶風》雨雪其雱。”

 

“《广韵》除也。《韵会》洗也。《庄子·知北游》澡雪而精神。《战国策》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广韵》拭也。《家语》以黍雪桃。《史记·郦食其传》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明末清初的士子,会选那个意思呢?首先会选“《广韵》除也。《韵会》洗也。”之意,抗金英雄岳飞《满江红》亦写到“靖康耻,犹未雪”。或选“雪华独六,阴之成数也。”之意,雪花六瓣,是冬天盛阴的标志,清代明,意谓汉民族进入一个将象漫长而盛阴的冬天一样的朝代了,在这个可能漫长而盛阴的朝代,将会有汉人忘记明末的那场社会突变。写这部小说是要尽历史责任,使醒之鉴之戒之。以上两意都是符合小说主旨的。

 

再其次,曹雪芹的“芹”字

 

《康熙字典》里,“芹”的解释是:

 

“《说文》楚葵也。《诗·鲁颂》思乐泮水,薄采其芹。《笺》芹,水菜也。《尔雅疏》水芹,一名水英。《吕氏春秋》菜之美者,有云梦之芹。《埤雅》芹洁白而有节,其气芬芳,味不如莼之美,故列子以为客有献芹者,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也。”

 

“芹”是一种菜而外,“芹”这种菜还有“洁白而有节”,“其气芬芳”,“蜇于口惨于腹”的特点和功效。作者著作《红楼梦》,文字上是风花雪月琴棋书画儿女情长,那是多么优美华丽,但内藏的又有多少滴不完的血泪“史”。难道有悟的读者不是在“惨于腹”?要“洁白而有节”么?——只能惨痛于心,却又不能明言。这部小说创作出来,何尝又不是“献芹”呢?选“芹”作名,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和奇巧,体现了作者的大智慧和小狡猾。

 

还有,曹雪芹名霑,《康熙字典》解释“霑”字:“《集韵》通作沾。”“《广韵》沾,湿也。”不难理解,意谓时世之中读《红楼梦》者,也能象作者的名字一样,去想到故去的大明汉家江山,能想到的也许也在“泣下沾襟”吧。

 

最后,作者“曹雪芹”名字的含义,即是提示读者,这部《红楼梦》小说写的是明朝,小说里的末世就是明朝末年,小说里贵族没落的描写既有对明朝走进末年的检讨,也有明亡清兴淌下的中原民族亡国亡天下的血泪史,提醒入清后的汉人,当读到这部小说时,千万不要忘记民族血泪里的灾难。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