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摘 要】以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为基础,以经济史料为支撑,借鉴现代经济学的工具,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进行了考察,对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人民公社作为一种肩负为国家工业化提供支持的生产方式,在利用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尤其是支持实施国家工业化战略方面取得了不小成绩;(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国家工业化战略目标基本完成下的制度安排,确实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而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直至农产品税负的解除为这种制度安排取得成就奠定了基础,但是社会生产力利用不足,社会基础被破坏是这种生产方式内生的缺陷;(3)新时代实施乡村发展战略对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创新和发展,但是依然面临分散的农户与现代农业对接困难、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下和农产品结构性调整等方面的挑战;(4)提出了“统筹国内外资源,深化农产品结构性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村市场化体系的建设”“以县域经济为中心,鼓励和支持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统一领导,解决农村治理的短板”等政策建议。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就与教训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和问题
三、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创新与发展
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作者简介】郭冠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资本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办公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