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一些右派分子总是造谣革命历史,毒害青年,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甚至是雷锋等人,都是他们的污蔑对象。
正所谓“欲灭其国,先灭其史”!
这是一场严酷的敌我斗争。
1954年,毛澤東接見抗美援朝英雄黃繼光的母親鄧芳芝。
本文来自《北京日报》,原标题:上甘岭军魂
直至牺牲,黄继光也没有留下照片,只能用绘画还原这个壮烈的画面。
四川中江黄继光纪念馆,李继德老人终于兑现了六十多年前的约定。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在夺回地表阵地。图为537.7高地战斗实景。
上甘岭,方圆不过3.7平方公里的两个小山头。
因为六十多年前的那场惨烈战役,这个朝鲜地名被中国人永远铭记。
43个昼夜的拉锯战,山头被炮火削低两米,化成一米多厚的齑粉……
美国人始终想不通,他们动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炮火密度,付出了两万多人伤亡的代价,为何就是没能攻下这两座山头?
那不只是两座山头,更是中国军队的精神地标。
每一抔泥土里,都浸透着中国军人的英雄血,饱含着舍生忘死的英雄气。
上万名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筑起了这个无法撼动的堡垒。
这里最广为人知的英雄叫黄继光,人民军队历史上两位特级战斗英雄之一。
危急时刻,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
挺身一扑的决绝身影,震慑敌胆,化作上甘岭高耸的丰碑。
然而,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近年来却在网络上被怀疑、被恶搞。
黄继光的故事,其实早该被中国人熟知、铭记。
我们的讲述,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还原英雄真正的真相。
普通一兵
今年4月底,一位山东老人奔波数千公里,来到了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的家乡。他是黄继光的亲密战友、生死兄弟,来兑现63年前的一句承诺。
上甘岭战役前夕,黄继光半开玩笑地对他说:“咱们约好,如果我死了,你就给我家里写信。如果你死了,我就给你家写信,还要去家里看一看。”
不久之后,上甘岭战役进行到白热化的时候,黄继光英勇牺牲。
英雄的生命,如流星般灿烂而短暂,直到牺牲都没有留下一张照片。
李继德看到黄继光牺牲时的壮烈,却在很多年里都不知道黄继光已是举国传颂的英雄。
黄继光牺牲后不久,李继德也身负重伤,归国后退伍。
他的家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一个黄河大堤下的小村子,闭塞偏远。
李继德只知道黄继光是四川中江人,六十年间,他给中江县写过信,信封上写不出收信人而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直到今年,在当地媒体的帮助下,李继德才终于能够兑现当年的承诺,到黄继光的家乡看一看。
抚摸着黄继光的雕像,老人老泪纵横,哽咽着叫“黄大哥”。那是六十多年前的称呼,“他叫我‘小李子’。”老人说。
雕像栩栩如生,李继德却不能完全认可,“像是挺像,就是雕得胖了点。我们那个时候在战场上,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用雪和着炒面吃,哪有那么胖。”
在他的记忆里,黄继光个子不高,肤色有点黑,瘦瘦小小的,但身体很结实,是典型的四川人相貌。
李继德和黄继光关系要好,一个很重要的机缘是“他是我接的新兵”。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只有16周岁的李继德跑到征兵点报名。由于年龄太小,他被部队拒绝。不甘心的李继德找到征兵干部,积极要求参军入伍。“这个兵有股子劲头,我要了。”征兵干部的一句话,让李继德成为了一名志愿军战士。为了达到参军条件,他的出生年份被提前了四年,登记为1931年。
1951年6月,李继德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二营六连一排一班,成为该班最年轻的战士。
部队经短暂训练后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
大约一个月后,又一批新兵补充到六连。连长万福来带着李继德等几名战士,把新兵迎进了驻地。李继德接过一名新兵的背包,拉着他进了连部——一个山坡上挖出来的地窨子。这个新兵就是黄继光。
黄继光入伍和李继德一样有些波折。因为身材矮小,他起初被征兵干部拒绝了。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又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强大精神号召,参军入伍是无数中国热血男儿最大的志向。黄继光几次三番软磨硬泡,最终部队接纳了这个中江贫苦农家的孩子。
“接新兵”是军队里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程序,虽然当时没有条件搞什么仪式,但接新兵的老兵是新兵入伍后接触的第一个战友,两个人往往能结成好朋友。
不过,李继德说黄继光是他“接的新兵”,多少带些玩笑成分,那时候李继德也不过才入伍一个月,还是个新兵蛋子。而且黄继光比李继德大五岁,在此后的交往中,倒是黄继光像个大哥一样时时处处关照他。
“班里一共16个人,黄继光对我最照顾,吃饭时老是给我夹菜,说我个子大、吃得多。”老人回忆。“我们睡一个大通铺,头碰头,什么话都说,什么事都聊。”
接新兵的短暂交流中,李继德知道了黄继光的名字和家乡。
关于黄继光的名字,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他原名“黄继广”,牺牲后的报道中被错写成“黄继光”,就此将错就错。记者在黄继光纪念馆中看到黄继光第一次立三等功的证书,上面登记的名字确实是“黄继广”。
李继德回忆,黄继光的四川口音很重,自我介绍时说的是“黄继光”还是“黄继广”,他根本听不出分别,第一印象就是“黄继光”。不过,他确实在战士姓名登记中看到过“黄继广”,很多战友也都认为“黄继广”的名字才是正确的。在李继德浓重的山东口音里,“光”和“广”的发音同样难以区分。这个连的战士以四川、山东居多,且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在黄继光牺牲前,没有人纠缠他名字的具体写法。
一个更合理的解释是,黄继光本人基本不识字,他留下的文字、包括家信都是请人代笔。“黄继光”或是“黄继广”的姓名记录,很可能是代笔人按照自己的耳音随机写下。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原第45师宣传科副科长、在战报中写下黄继光名字的李明天,曾专门询问过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黄妈妈回答:“过去有时写黄继光,也有时写黄继广,这两个字都好。”
黄继光脑子灵,一教就会,身体素质出众,万福来非常喜欢这个在训练中表现突出的新兵。他把黄继光看做“一块好钢”,很快就让他担任了自己的通信员。
在基层连队中,被连长挑选出来当通信员的,都是战士中的佼佼者。李继德说,新兵训练结束配发武器,班里仅有的两杆冲锋枪发给了他和黄继光。那是当时部队里最先进的单兵武器,只配给最出色的战士。提及此事,李继德至今仍带着几分骄傲。
黄继光给连长当了大约一年的通信员,1952年10月,他被营参谋长张广生看上了,调到营部任参谋长通信员。李继德则被营长秦长贵相中,当上了营长的警卫员。
通信员、警卫员其实没什么分别,都有两大任务,一是保障首长的安全,二是在战斗中传送作战命令。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敌军火力强大,我军电台、电话等通信手段都不能保证随时畅通,大量的作战命令,就要靠通信员穿越枪林弹雨去亲口传达。
通信员、警卫员并不是一线战斗人员,却往往要担负九死一生的任务。黄继光第一次立三等功,就是因为多次出色地完成了这样的任务。
上甘岭战役前夕,师电影队到基层连队慰问,播放苏联电影《普通一兵》。电影描写的是卫国战争时期,红军战士马特洛索夫为了战斗胜利,用身体堵住敌人从碉堡里射出的子弹,壮烈献身的故事。
回营部的路上,李继德与黄继光交流起观后感,“我说,这个人真勇敢,是真正的英雄;黄继光说,一个人死能救那么多人,能打胜仗,要是搁着我,我也这么干!”
黄继光真的做了中国的马特洛索夫。
“范佛里特炮击量”
黄继光、李继德这批新兵到部队时,15军刚刚参加完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正在补充休整。那次战役在战史中的评价是“总体上是次胜利,但收尾不理想。”
“不理想”是因为可计算的志愿军人员损失略大于美军。战役结束后,仅15军就补充了新老兵合计1.7万人。此时的15军,还被志愿军当成战略预备队,这是一个算不上主力部队的定位。
李继德回忆,初入朝鲜时,他们除了新兵训练外,很长时间是在后方修路,或者是为前线部队运输给养。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倚仗着空中优势,对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狂轰滥炸。处在休整期的15军不能上阵杀敌,休整长达9个月。将士们干着修桥补路的“工兵”和人扛马驮的“运输兵”的活儿,犹如困兽。
15军那时还是一支年轻的部队,其前身是1947年8月成立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基础出自太行军区及所属分区十几支地方武装。
九纵底子薄,成军短,在解放战争初期,很长时间只能配合主力部队“敲敲边鼓”。直到1948年,攻郑州、战淮海,九纵在中原野战军中打出了威风。淮海战役后,九纵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作为二野渡江先遣军,打过长江,一路挺进到福建,随后又根据中央军委部署,兵锋转向西南,横扫两广……
三年南征北战,15军叱咤沙场,初露虎相霸气。但是当时解放军有多达57个野战军,论起军史战功,军长秦基伟也只能心有不甘地“承认”,15军只能算二等部队。
朝鲜战争的爆发,让15军有了证明自己的机会。1951年,15军作为第二批入朝部队,从四川泸州、内江等地千里跃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
15军首战是参加第五次战役,表现出色,但远未达到38军那样令彭德怀高呼“38军万岁”的显赫。真正让他们扬名立威的战斗还要一年之后。
1952年10月14日清晨,“联合国军”的300余门大炮、27辆坦克、40余架飞机疯狂地向五圣山南的两个小山头倾泻着弹药。上甘岭之战打响。在这片3.7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产生了人类战争史上单位面积火力密度的最高纪录!
“联合国军”发动的此次攻击名为“摊牌”。
此前,朝鲜战场上经历了难得的一段相对平静。停战谈判已经开始,敌我双方边谈边打、打打谈谈。两军在三八线上对垒,围绕着那条看不到的纬度撕扯角力。到1951年11月以后,战线变得相对稳定,两军对峙。
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寂静一样,战场上的平静,酝酿着更惨烈的厮杀。
“摊牌”行动瞄准的两个小山头,正是志愿军中部战线战略要点、战线中部地区的最高峰五圣山的前沿阵地。一东一西,相距只有150米,互为犄角,是向南楔入“联合国军”阵地的两颗钉子。
东面的537.7高地,由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共享”:我们占据北山,他们控制高地。西面的597.9高地,由3个小山头组成,“联合国军”称之为“三角形山”。两个高地后面的山洼里有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叫上甘岭。当时没人能料到,这个小村庄将因为这场战事而载入史册。
“摊牌”行动的策划者是“联合国军”地面部队指挥官、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按照他的设想,上甘岭在金化以北不到3英里处,双方工事间隔只有200米。如果夺下这些山头,将迫使中朝军队后撤一千多米,改善金化以北的防线态势,从而在即将召开的第七届联合国大会上获得国际外交的主动,并在板门店谈判中取得更多的筹码。
和此前范佛里特被否决的数次进攻计划相比,“摊牌”行动的规模并不算大。范佛里特相当乐观——假如一切按计划行事,5天时间,仅美国第7师和南朝鲜第2师的2个营就可以圆满完成这一使命,付出的代价只是200人的伤亡。
范佛里特的乐观来自手里的“王牌”——大炮。他是美军中最不吝惜炮弹的将军,逢战必先用炮,用则用到疯狂挥霍。他治下的美第八集团军,炮兵的弹药配发基数远远超过美国陆军的规定,以至于美军用他的名字造了个名词——“范佛里特炮击量”。
“摊牌”行动一开始,范佛里特起手就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炮轰。
无数条明灭闪烁的弹道,把拂晓的夜空彻底照亮。炮弹尖利地呼啸着,爆炸声连成一片,滚雷一样持续。据《第十五军军史》记载,仅14日当天,美军就向上甘岭倾泻了30余万发炮弹。最密集时,平均每秒落弹6发。
在坑道中承受着如此火力打击的,正是15军。
1952年4月,15军45000人马由休整地谷山,向五圣山、西方山一线多路开进。这只在第五次战役中伤痕累累的“猛虎”已经休整了9个月,现在,舔干创伤的血痕,抖擞精神重返战场。
在此前的志愿军总部3月作战会议上,彭德怀做出了他在朝鲜的最后一次排兵布阵。因为他头部长了一个瘤子,中央军委决定彭德怀立即回国治疗。
这次作战会议的一个重要决定,是将战略预备队15军拉上去,接替26军的防御阵地。扼守15军西侧阵线的,就是军威赫赫的志愿军王牌38军。15军和38军一起,担负起志愿军最核心位置的战线防御。
15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隶属二野,一野司令员彭德怀对这支部队并不熟悉。但15军在第五次战役中的表现,让彭德怀决心对其委以重任——15军是那次战役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战果大过损失的野战军之一。
散会后,彭德怀单独留下了秦基伟。面对着墙壁上的大幅作战地图,彭德怀对肃立身边的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这次调兵遣将的非凡意义,在半年后的上甘岭战役中得以显现。
反击
上甘岭战役第一天,范佛里特用他的“炮击量”,把三十余万发炮弹和五百多枚重磅航弹砸到了上甘岭。15军苦心构建了4个多月的地表工事到中午时已荡然无存。曾经植被丰茂的山头寸草未剩,山体岩石都被扒了一层皮,碎石和弹片掺杂在一起,堆积了一尺多厚。
仅第一天,在火力规模空前的炮击和敌人的十余次冲锋中,负责上甘岭两处高地防御的15军第45师就牺牲了五百余人。
而志愿军反击的炮火,这一天只打了三千多发炮弹,不及敌人的百分之一。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志愿军的火炮数量和弹药储备根本没有条件与“联合国军”公平对轰,即便是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炮火密度最大时,每天的炮弹发射量也不到4万发,只相当于敌人的十分之一。根本原因,则是范佛里特的“摊牌”出乎15军的意料之外。
守卫五圣山,易守难攻的上甘岭方向并非防御重点。尽管这里经受着整条战线上最大强度的攻击,但15军判断,敌人的主攻方向可能在西方山,命令那里的第44师加强戒备、严阵以待。负责上甘岭防御的第45师,只是将防守高地的兵力增加到两个营。
15军配属炮兵的注意力一直在西方山一线,来不及转换阵地。能够支援上甘岭的只有榴弹炮3门、山炮6门、野炮6门。这里的志愿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扛住敌人的炮火,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许多年后,秦基伟在回忆录中叙述这一天时,很多语句近乎检讨。他仍对上甘岭战役之初的“判断失误”致部队遭受惨重损失痛心不已。他坦露自己的心思:“几十年来我一直心存疑窦,我总认为范佛里特还备有另一种不为人知的阴谋,即在上甘岭战斗登峰造极之时,他的一只眼睛盯着五圣山,另一只眼睛一定瞪得老大窥探我的西方山。”
这绝不是杞人忧天。西方山的旁边就是类似一条大走廊的平康谷地,是志愿军战线上的一大软肋。彭德怀安排38军和15军共同扼守这条谷地,自有用意。
如果范佛里特攻击上甘岭真的是在声东击西,一旦15军抽调第44师的力量,他依托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可以很快转换主攻方向,后果不堪设想。
只是这一次,范佛里特“摊牌”的野心并没有那么大,他想要的就是上甘岭的537.7和597.9两处高地。然而,这场事先看起来没什么难度的战斗,却在第一天就给了范佛里特当头一棒。他的“意外”比秦基伟更甚。
据《第十五军军史》记载,14日整天,我伤亡500余人,歼敌1900余人。“联合国军”的记载则是,主攻597.9高地的美第31团伤亡444人,攻击537.7高地的韩第32团伤亡五百余人,合计约千人。
无论哪个数字更准确,“联合国军”第一天的伤亡就远远超过了整个“摊牌”行动的预期。更关键的是,他们付出了这样的代价,也只是在白天攻取了部分阵地,入夜即被志愿军悉数夺回。
于是,“联合国军”增兵,白天攻击,志愿军夜间反击。两处高地的地表阵地在双方军队的撕咬搏杀中不断易手。当时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评价:“这个开始为有限目标的攻击,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救面子的恶性赌博。”
作战时间、投入兵力和伤亡情况,都大大超出了“摊牌”的原定计划。范佛里特为了挽回面子,只好硬着头皮不断加码,继续干下去。15军寸步不让,奉陪到底。
原本只是一场营级规模的战斗,阵势越打越大。那两处高地的军事意义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双方为之搏杀的是军队的尊严,比拼的也不再只是装备和火力,更是意志和决心。
黄继光堵枪眼时身穿的军装。
万福来。上甘岭战役中,一块弹片直接击中他的嘴部,留下了永久变形。
15军45师在黄继光牺牲处镌刻的纪念碑,上书:
“中国人民志愿军马特洛索夫式二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同志以身殉国永垂不朽”。
因上报材料过于简单,黄继光最初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1953年4月,志愿军总部追授黄继光“特级英雄”。
战至18日,“联合国军”第一次占领了两处高地的全部地面阵地,阵地上的志愿军被迫退守坑道。
其实,能退入坑道的志愿军所剩无几。第45师逐次投入的十几个连已经基本拼光了,师长崔建功手里,已经拼凑不出一个整建制的营。
第45师作战科长向军里报告伤亡情况,痛哭失声:133团一、三、九连只剩16人;134团一营共剩30人,二营四连剩19人,五连无兵,七连无兵,八连11人……
军长秦基伟叫崔建功接电话,火爆脾气的他此时却异常冷静:“15军的人流血不流泪。谁也不许哭!国内像15军这样的部队多的是,可上甘岭只有一个。丢了五圣山,你可不好回来见我喽!”
崔建功哑着嗓子说:“一号,请你放心,打剩一个连,我去当连长,打剩一个班,我去当班长。只要我崔建功在,上甘岭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
当晚,第45师拿出了最后的六个连,除留一个连做战斗机动外,其他五个连向上甘岭地区秘密集结,能突破封锁的进入坑道,不能进入坑道的就在距离战线最近的地方隐蔽。
崔建功下了死命令,所有干部下派一级,团长到营、营长到连,抵近前沿阵地直接参战。
第45师要拼命了,反击的时间定在了19日晚。
第135团二营参谋长张广生,就是这一天带着他的通信员黄继光到了六连。六连是黄继光的老连队,此时,自连长万福来以下只剩16人。
“让我去吧”
上甘岭易守难攻,对觊觎这里的敌人如此,对力图夺回阵地的志愿军也是如此。
夕阳刚刚垂下,仿佛敲响了大反击的洪钟。15军的炮群和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团骤然轰响,地动山摇。
597.9和537.7分别是上甘岭两处高地最高点的海拔高度,军用地图上就以此为高地标注命名。在597.9高地上,15军共构建了12处地表阵地,537.7高地上则有9个。
这些数字至今清晰地刻在李继德的记忆里。他拿出家中的几个茶碗,哪里是阵地,哪里是营部,哪里是机炮连,都在茶几上重现了。
李继德回忆,反击开始时,他和黄继光都在营部,距离直接交火的阵地不超过300米。照明弹、曳光弹、爆炸的火光,夜幕被撕开,阵地如同白昼。望远镜里能够清晰地看到战士们在无畏地冲锋,有人被击中,一个跟头栽倒,有人身负重伤,仍在向前爬行……
537.7高地地形构造相对简单。参与反击的第134团六连、师属侦察连和工兵连一个排攻势凶猛。驻守在这里的韩军两个营很快崩溃。以两个连攻坚两个营的防御,堪称经典,却只是这一天大反击的序曲,重头戏正在另一侧的597.9高地浴血进行。
第134团八连和第135团六连从两个方向发起攻击,他们遭遇的是远比韩军凶悍的美军。
八连创造了一个奇迹。18日,他们以损失五人的轻微代价,成功突破美军炮火密集的封锁区,进入了1号坑道。炮火准备之后,基本齐装满员的八连跃出坑道,逐个夺取阵地,一路血火,势不可挡。战至凌晨,八连已经重新夺回了597.9高地最高点。
另一个方向上的第135团六连却没有如此幸运。他们从山梁末端发起攻击,一冒头就进入了敌人的弹雨覆盖范围。第一个6号阵地,六连死战两个小时,艰难拿下,连队损失大半。
两百多米外,营部一直注视着六连一举一动。待到攻克5号阵地后,六连已经无力再向前推进。营参谋长张广生带着通信员黄继光和一个排上来了。
六连继续挺进,再下4号阵地,新上来的一个排又损失殆尽。
最后的0号阵地,六连碰上了最难啃的硬茬子。三个地堡忽然喷出火舌,密集的弹雨把六连死死摁在了地上,抬不起头。
在很多书写上甘岭战役的文学作品中,这三个地堡常被称为碉堡或暗堡。描绘黄继光堵枪眼的绘画作品,也多将其画成巨大岩石的缺口中在喷射着火舌。李继德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不准确的。
那时的597.9高地,已经被敌我双方的炮火犁了无数遍,地表上的常备工事都已荡然无存,连一人深的交通壕都被削低了一半。敌人占据那里的时间还不到30个小时,根本不可能建起碉堡。
李继德说,那几个地堡是用沙包搭起来的机枪掩体。在炮火准备中,除非直接命中,大炮一般拿它没什么办法。要炸掉它,就要爆破手贴至近前,直接把手雷从地堡的上部空隙或者射击孔扔进去。反击的路上,这样的地堡给志愿军造成了最大的伤亡,每拔掉一个都要付出极大代价。
而这时的六连,算上营参谋长张广生,总共还有16个人。
张广生通过步话机直接联系师部,将情况汇报给师长崔建功。
崔建功急了,厉声命令:“八连已经攻上主峰阵地,你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打掉0号阵地。否则,天一亮敌人就会以此为依托向我反扑,你们将腹背受敌。要坚决打掉它!”
六连没有退路,15军没有退路,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退路!
张广生和万福来碰了个头,决定将剩余的9名战士编为3个爆破小组,对三个地堡实施强行爆破。
第一组冲上去,倒下了,第二组跟上,第三组……九名战士全部牺牲。攻击线距离地堡近在咫尺,却像一道深不可测的深渊,吞噬掉每一个进入这里的生命。
万福来急眼了。他和指导员冯玉庆一起向张广生请战。没等张广生答应,在他们身后隐蔽的黄继光爬了过来:“参谋长,让我上吧!”
六连通信员肖登良和吴三羊也随之挤过来主动请战。这三个战士是同一批的四川兵,军事素质出众,是执行爆破任务最合适的人选——其实也没得选了,六连只剩这三名战士。
黄继光、肖登良、吴三羊临阵受命。据万福来的回忆,他当即任命黄继光为六连六班班长,肖登良和吴三羊划归六班,由他们去执行最后的爆破任务。
六班是六连的尖刀班,称“大功六班”。在这次尸山血海的战斗中,六班第一个拼光了。连长已经几次抽调剩余人员重组六班,固执地保留着六班的番号,一波又一波的战士,以六班的名义冲锋。
六连也经历着同样的命运。19日血腥的一夜之后,六连包括重伤员在内仅剩8人。撤下重组,两周后重上上甘岭。上甘岭战役期间,六连打光了两次,万福来重伤,连旗却从未倒下,一直挺立至今,战功等身。他们现在的番号之外,还有一个名字——黄继光连。
从隐蔽处向外一跃,黄继光、肖登良、吴三羊就展现了出色的军事素质。三个地堡的机枪射界连成一片,子弹打得密不透风。三个人配合默契,交替掩护跃进。
“轰”、“轰”两声巨响,黄继光和肖登良分别炸掉了东西两侧的地堡。然而,负责掩护的吴三羊枪声忽然哑了,他被另一个地堡命中牺牲。肖登良身边正好有一挺机枪,他向地堡射击,吸引敌人火力,掩护黄继光。
一阵弹雨追了过来,肖登良重伤。六连指导员冯玉庆爬上前,从牺牲的机枪手身边拖过机枪,再一次向地堡倾泻子弹。
趁着敌人的射击间隙,黄继光向前猛冲了两步,却一个趔趄栽倒在地。那个身形在地上停顿了一下,随即缓慢艰难地向前爬行。终于接近地堡,黄继光奋力扔出了最后一颗手雷。
爆炸声中,地堡的机枪声戛然而止,但仅仅是一个短暂的停顿。黄继光的那颗手雷没有扔进地堡,只炸塌了一角。美军换了一个射击孔继续扫射,子弹呈扇面向外泼洒着。
最高功勋的士兵
对最后一个地堡的爆破看起来又失败了。万福来、冯玉庆等人已经开始准备孤注一掷,自己上阵。
照明弹和爆炸火光的照耀之下,地堡旁伏在地上的一个身影忽然动了一下,又向着地堡蠕动爬行。
那是黄继光,“他还活着!”万福来激动地叫起来。
黄继光的身影在凹陷的弹坑和凸起的怪石中隐现了几次。万福来焦急地等着最后一声手雷的爆炸。后续支援的战士们已经上来了,陆续集中到他的附近,只等发起最后的冲锋。
手雷的爆炸却迟迟没有响起。刚才炸塌地堡一角的已经是黄继光的最后一颗手雷。
没有手雷的黄继光,却向着地堡坚决、缓慢地前进着。他爬到地堡一侧的射击死角,用力支起上身,侧转过来向坡下的战友们招了招手,张嘴似乎喊了什么。
没有人听得到,机枪的轰鸣掩盖了一切声音。冯玉庆一下子惊觉那个手势的含义,扭头向身后的张广生、万福来喊道:“快,黄继光要堵枪眼!”
话音未落,黄继光已将自己微微尚存的最后一丝气力,化成气壮山河的壮举。他张开双臂,如大鹏展翅,扑向了那个正在喷射火舌的机枪枪眼,并不宽阔的胸膛,严严实实地堵在了射击孔上。
敌人机枪凄厉狂暴的射击骤然变了调,闷闷地响了几声后彻底哑了。万福来等人就在这一瞬间跳出掩体,几步冲到黄继光身旁,把所有的子弹都泼进了地堡。
黄继光趴在地堡上,两手还紧紧抠住麻包。敌人的子弹洞穿了他的胸腹,血肉模糊,背肌被子弹打飞了,留下一个碗口大的窟窿。脊骨裸露出来,依然保持着挺立的姿态。
在质疑黄继光堵枪眼真实性的网络杂音中,有一种“论据”看上去头头是道:子弹可以打穿人体,机枪可以把人体打碎、打飞,所以黄继光的事迹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种从战争、枪战电影中得来的皮毛军事知识,其实在网络上就有大量批驳。黄继光堵枪眼的意义不在于挡住子弹,而是挡住地堡中敌人的视野和射界。即使子弹能够打穿黄继光的身体,也只能是“瞎打”。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为战友赢得了冲锋的时间和空间。
至于“黄继光堵枪眼是为鼓舞士气编造的”之说,根本不值得一驳。亲眼见证黄继光壮举的就有营参谋长张广生、连长万福来、指导员冯玉庆、一起炸地堡的肖登良等。
肖登良当时身负重伤,被战友们抢回后方医院。战场的混乱中,没人记下这个伤员的名字,肖登良很长时间被列入牺牲名单。1953年4月,肖登良伤愈归队,重回朝鲜战场。直到2007年,肖登良在他和黄继光共同的家乡中江逝世,享年76岁。
生前,肖登良共做过200多场讲述黄继光堵枪眼的报告。他的女儿肖冬梅说:“黄继光堵枪眼时,父亲离他只有十来米。父亲常说,我亲眼看见战友牺牲,英雄就是英雄,不允许任何人抹黑我的战友。”
黄继光堵枪眼的地堡,是597.9高地阵地中最后也最关键的一颗钉子。至20日拂晓,上甘岭地表阵地全部收复。然而,志愿军的攻击部队此时伤亡惨重,也已是强弩之末。当天,敌军发起疯狂反扑,地表阵地再次失守。
冲击,反冲击,占领,反占领,上甘岭战事陷入胶着,越打越惨烈。
10月30日晚,志愿军组织起更大规模的反击,重组的六连再次向着597.9高地发起冲锋。冲在前面的还是六班。壮烈的一幕重演。新任六班班长吕慕祥去炸地堡,途中胳膊被打伤,没有力气扔手雷。这个23岁的年轻战士就把自己和拉了弦的手雷一起扔进了地堡。
是役,六连再一次拼光血本。下派到连队的营参谋长张广生牺牲,连指导员冯玉庆牺牲,连长万福来身负重伤。
万福来被送回国内治疗养伤。一个多月后,在黑龙江阿城县医院,万福来听到同病房的伤员读报,上面有关于黄继光的消息。战事纷乱期间,黄继光的事迹材料写得过于简略,他被志愿军总部追授“二级英雄”称号。
“怎么才是‘二级’?哪有那么简单?”万福来心绪难平。识字不多的他请人代笔,自己口述,记录了黄继光堵枪眼的详细过程,然后把这份材料直接寄给了15军政治部。
1953年4月,志愿军总部决定,追记黄继光特等功一次,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时至今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获得过这一殊荣的只有杨根思和黄继光两人。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牺牲于1950年11月29日,是20军的一位连长。
15军第45师第135团二营六连六班班长黄继光,是人民军队历史上获得最高功勋的士兵。
黄继光和他的战友们
如果不是近年来质疑黄继光事迹的杂音屡屡出现,李继德,这位黄继光生前最亲密的战友,很可能还是黄河岸边小村庄里的一个普通老人。
当初修改年龄参军的“小李子”,如今已是八十高龄的老人。和黄继光的战友关系,老人从不对人提及,怕被当成借英雄出名沾光。老人心底念念不忘的,就是与黄继光的约定。
直到几年前,李继德毫无头绪之下直接给国防部写的信,终于有了回音。“一个首长给我回了信,告诉我15军已经改编为空降兵第15军,现在是空军。他让我与湖北省军区联系。”
李继德给湖北省军区写信,但仍是没有回音。李继德的孙女李霞告诉记者,爷爷做这些事都没有和家里人说过。他文化水平不高,很多信寄出去,可能根本就没有人能收到。
家里人只知道李继德参加过抗美援朝,却并不知道他是黄继光的战友。直到去年,李霞偶尔和爷爷聊起,网上有人说黄继光堵枪眼是假的,老人一下子恼了:“他堵枪眼时我亲眼看见了,怎么是假的?”
当地媒体知道了这位黄继光的战友后,纷纷报道,并帮助李继德完成了心愿。他去了黄继光的家乡,又重回了老部队。
万福来于2004年逝世,2007年肖登良逝世,李继德成为黄继光堵枪眼最后的见证人。
李继德回忆,他当时和营长秦长贵一起,所处的位置和黄继光直线距离不超过300米。“美国人往天上打照明弹,亮堂得跟白天一样。我看得清清楚楚。”
面对记者,李继德张开双臂,模仿着黄继光堵枪眼时的姿态。他描述性的词语并不很多,连说了七八个“哎呀”,有的表示震惊,有的表示痛苦,仿佛又置身于那个震撼人心的场景之中,眼角泛着泪光。
黄继光牺牲两天后,李继德参与了另一次反击。在与敌人贴身肉搏的时候,三颗子弹从左至右击穿了他的腹部。昏迷之中,他被战友背下了山,送回国内接受救治。伤势稳定后,医生要给李继德评定残疾等级,李继德不答应,“评残了我就不能回去打仗了。”
医生最终没有给他评残,但是他的伤势已经“不适合部队工作”。带着这个医疗诊断报告上的评价,李继德提前复员,没赶上评功会。他带着身上唯一的勋章—— 六个子弹窟窿,回到了老家。
没有在抗美援朝时立功,让李继德抱憾终生,甚至羞于向人提起曾经的经历。“我们那时候,打胜仗、立军功比命重要,这是中国军人的精神。”李继德说。
必胜的信念,引领着一波又一波的战士舍生忘死,一往无前。
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以美、韩为主的“联合国军”共投入兵力约11万人。战斗中,15军和参与上甘岭战役后半段的12军,合计伤亡11529人,毙、伤、俘敌25498人(“联合国军”自认伤亡9000人)。
仅仅是这几个数字,就可以想见战事之惨烈。
战火停息几十年后,有人“理智冷静”地以“价值论”衡量,仅仅为了3.7平方公里的山地,就付出了一万多人伤亡的代价不值得;许多黄继光式的战士,舍身堵枪眼、炸地堡,但阵地还是几度易手,他们的牺牲没有价值。
上甘岭的价值是什么?也许应该先问问付出了至少是同等人员伤亡和天量弹药消耗的“联合国军”。
美国新闻舆论说:“金化攻势(上甘岭战役的美国命名)已经成了一个无底洞,它所吞食的联合国军军事资源要比任何一次中国军队的总攻势所吞食的都更多。”美国总统杜鲁门承认这是对联军士气的沉重打击,“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坦承,上甘岭“作战是失败的”,鉴于巨大的伤亡损失,“联军远东指挥部不得不停止了任何兵力多于一个营的战斗计划。”直到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署,这位美国将军再也没有发动对志愿军的大规模进攻,他最终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陆军司令官。
在15军编撰的《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有这样一句话:“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上有哪支军队能像15军这样自豪地宣称这些壮举是“普遍现象”?
面对这样的军队,进攻上甘岭的主力、美军王牌第七师在开战10天后就扛不住了,伤亡2000人撤出战斗。美国人在战后复盘,后来还曾用电脑推演,却始终想不通:为什么花了大力气,投了那么多炮弹,死伤了那么多士兵,却拿不下两个小山头?
黄继光也许是最好的答案。
美国人算得出兵力、火力,最大的失算是没有算出有多少中国战士可以如此舍生忘死。
第135团七连二排排长孙占元,双腿被炸断仍坚持指挥反击。敌人冲到身边时,他拉响了手榴弹;
第134团八连战士龙世昌,一条腿被炸断,拖着残腿把爆破筒推进了敌人的地堡。刚一松手,爆破筒被推了出来。龙世昌再推,里面的敌人往外挡,里外较劲。龙世昌挺起胸膛抵住爆破筒,直到一声轰响;
……
他们慷慨赴死,就是向敌人宣示着必胜的信念和决心。他们超越了人类求生的本能和对死亡的最大恐惧。英雄无所畏惧,英雄所以无敌!
抗美援朝战争中,“联合国军”为摆脱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于1952年10月14日发动“摊牌作战”(Operation Showdown,又称“金化攻势”),企图夺取中国人民志愿军中部前沿阵地,以改善防御态势,谋求在停战谈判中的有利地位。“联合国军”先后动用美7师、韩2师,对上甘岭南侧的597.9和537.7高地北山实施猛烈进攻。志愿军第15军、第12军依托坑道工事顽强抗击。
至10月20日,两高地表面阵地失守,志愿军防守分队转入坑道。“联合国军”用轰炸、熏烧、堵塞、封锁等手段围攻。志愿军坚守坑道分队克服缺粮、缺水、缺弹等严重困难,坚持作战,打破围攻,守住了阵地。
从10月30日开始,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充分准备,实施反击,坑道内外部队密切配合,夺回表面阵地,击退“联合国军”的连续反扑。至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
此役中,敌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2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志愿军阵地山头被削低2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中国人民志愿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打出了国威军威。据志愿军统计,我方伤亡11,500人,杀伤敌军25,000人,创造了我军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坚守防御成功的范例。
在上甘岭战斗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志愿军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其中就包括:
以身体堵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道路的特等功臣、特级英雄、志愿军第15军45师133团2营6连通信员黄继光(四川中江人);
双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在最后一口气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特等功臣、一级英雄、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7连排长孙占元(河南林县人);
在全班战友伤亡的情况下,一人坚守阵地战斗,英勇机智地击退敌军40余次冲锋,毙伤敌人280余名,守住了阵地,特等功臣、一级英雄、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5连新战士胡修道(四川金堂人);
战斗中身受重伤,在生命的最后一息,用自己的身体连接被打断的线路,保证了指挥联络畅通,特等功臣、二级英雄、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1营电话副班长牛宝才(山西长治人);
在战友的掩护下,以超人的毅力,奋勇炸毁敌人多个火力点,为部队前进扫清了障碍,随后又抢修工事,坚守坑道,击退敌人数次反扑的特等功臣、二级英雄、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7连战士易才学(贵州金沙人)等等。
上甘岭战役中,坚守在坑道口的志愿军某部8连炊事班战士。由于减员严重,炊事班的战士也上了战场。
上甘岭阵地上严阵以待的志愿军战士
上甘岭战役中的志愿军某部指挥所
坚守上甘岭阵地的志愿军某部步话机员,及时准确地为炮兵指点目标。
退守坑道内的志愿军某部,组织小型出击,杀伤敌人。
在上甘岭防守的志愿军连队
在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环境中,坚守坑道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各种困难。
图为模范卫生员陈振安接下石缝中滴出的水,救护伤员。
志愿军战前在坑道里,拿着领袖照片庄严宣誓。
朝鲜人民运送粮食、弹药,支援志愿军作战。
为加强上甘岭地区防御力量,志愿军第12军也投入到争夺五圣山前沿阵地战斗。图为志愿军第12军31师向上甘岭地区开进。
志愿军运输员冒着敌人的炮火向上甘岭前线运送粮食、弹药。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第12军31师在副师长李长林(后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的指挥下,依托坑道和野战工事,向537.7高地北山之敌实施反击。
志愿军参战部队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反击,收复阵地。
反击上甘岭战斗中,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135团7连战士易才学,在排长孙占元的掩护下,爆破敌人的火力点多处。
上甘岭战役中遭到炮击的美军
志愿军坚守坑道人员配合反击部队夺回上甘岭阵地。图为反击部队与坚守坑道人员胜利会师。
1952年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以歼敌2.5万余人而胜利结束。图为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阵地上欢呼胜利。
李继德:目睹黄继光脊梁被打烂 绝不许抹黑英雄
4月26日傍晚,黄继光纪念馆,李继德仔细观看黄继光烈士的雕塑后说:“像!就是那时候的黄继光没有这么胖。”
4月26日下午,汽车驶进中江县境内。
在车上颠簸了整整一天的李继德老人脸上的疲惫一扫而光,两眼望着窗外。
经过3天1750公里的旅程,4月26日下午本报记者陪同李继德老人抵达黄继光的老家———四川中江县。
不顾劳累,李继德特意要求先去黄继光纪念馆“看看”老战友。
老人轻抚黄继光侄子黄拥军的脸颊说,“好孩子,见到你,我63年的心愿也就完成了。”
26日16:00许,两辆承载老人63年梦想的车辆驶出了京昆高速四川德阳市出口。李继德老人指着远处中江方向的路牌问记者,“这就到了啊?咱们得好好看看。”事实上,车行秦岭时的美丽风光也没有让老人如此动容,原因无他,只因这里是他战友兄弟黄继光的老家。
俗话说近乡情怯,尽管这里并不是老人的家乡,但他却显得有些不寻常。赶赴中江县的1个小时中,老人尽管没有太多的表情,话语也不多,但是他却不断看着窗外:品味着当地的风土人情。
17:10许,抵达中江后,老人不顾舟车劳顿,希望先到黄继光纪念馆看看。
车门刚刚打开,老人就忍不住急着下车。抬头看着牌匾上的字,轻声念着“黄继光纪念馆”,神态庄重。此时,黄拥军从馆内快步迎了出来,本报记者立刻向李继德介绍:“这就是黄继光的侄子黄拥军。”一时间老人和黄拥军都没有多言,只是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了一起。此刻,黄拥军的眼角泛红,说话也有些哽咽。见状,李继德轻轻抚摸着他的脸颊说道:“好孩子,见到你,我63年的心愿也就完成了。”
盼望好几天后终于见到李继德老人,黄拥军的情绪也十分激动,他带领老人进入纪念馆,进行简单介绍。在纪念馆院内,迎面矗立着特级英雄黄继光的雕塑。由于离着雕塑有段距离,可能是想把黄继光的雕塑看得更清晰,李继德抬起双手,在额前搭起凉棚状,仔仔细细地观看雕塑。
可能是光线原因,老人还是觉得看不真切,又往右边挪动了几步,再次仔细端详黄继光的雕塑。记者在旁问了一句:“雕塑像不像那时的黄继光?”老人接着答道:“像!就是那时候的黄继光没有这么胖。”
17:30许,已在宾馆等候的中江县人民医院龙凯医生和护士先带老人检查了身体。检查的项目主要有血压、血糖、心电图等。随行的淄博第一医院医生许聿新博士也将路上老人的身体情况与龙凯进行沟通,经过检测老人各项身体指标基本正常。
随后,行走在中江的大街上,老人对身边这个陌生的环境显得很有兴趣,东瞅西看,时不时和搀扶他的儿子及本报记者说上两句。来到继光大道,当记者告诉他这条道路是以黄继光的名字命名的时候,他拉着记者的手说,“好,好啊!”当得知一同陪伴的中江县委外宣办的负责人肖开丰也是一名退伍兵的时候,他说,“我们军人,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并竖起大拇指。
在后来与中江方面的深入交流中,李继德老人对中江称赞有加,他说,“中江了不起呢,很多人都上了朝鲜战场,与黄继光一个班的还有三个中江兵,他们是马万昌、高成岗和朱书明。”老人说,要是能找到他们,他还想和这些人见一见。
记者随后联系中江县人民武装部,武装部部长汤健说,当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中江人有几千名,如果真有老人所说的这三个人,他们将想办法联系,有消息将第一时间反馈给李继德老人。
与其质疑英雄不如一起前行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否定英雄、质疑英雄的不良思潮。有些别有用心的人,用各种“非主流”的思维和奇葩的假设,通过不同社交手段发表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的事迹造假的言论,试图“还原”60多年前的朝鲜战场英雄。
怀疑英雄、否定英雄不是偶发的、孤立的行为,而是若干年来一直在持续发生的价值观塌陷的延续。在他们眼中,血肉之躯不可能面对枪林弹雨;在他们眼中,个体的生命永远重于一切;在他们眼中,“百姓无栗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殊不知,这样的假设是建立在“非主流”道德土壤之上,这样的论断是建立在没有奉献精神、人性自私思维基础之上的;这样的质疑,更是建立在以己度人的伦理基础之上的。作为黄继光舍身堵枪眼事件的亲历者,李继德重述了当年战争的惨烈,更复盘了自己的战友黄继光的英勇无畏、甘愿奉献精神。
热血洒异域,铁血铸忠魂。63年来,这位沉默的老兵从来没有居功自傲,他没有因为功劳簿上没有自己的名字而愤懑,也没有凭借身上的6个弹孔,向政府提条件要待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做法就是新时代的奉献精神在这位老兵身上的体现,这是淄博人的淳朴使然,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身上的体现。
那年的一个约定,李继德背负了63年,如今年迈的老人兑现了他对黄继光的承诺。在放下沉重心理包袱的同时,他又一次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勇敢背上为黄继光正名的时代重任。或许他并不知道这条路有多么艰辛,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到,在李继德老人站出来的同时,总会有来自不同阴暗角落的唇枪舌剑瞄准这位年迈的老人。
老人选择了勇敢,这是他个人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
他是黄继光事迹幸存者,但是他绝不会孤单,作为老人的同行者,我们有责任与他并肩前行。“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有了英雄不知道珍惜英雄的民族则是可悲的。”这是邱吉尔的名言。我们想说的是,活着的人,有责任让英雄“不死”。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65周年,我们寻访英雄足迹不会停歇。我们也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成为拯救塌陷价值观的参天柱石,而我们则是这块柱石上的一块块石砾,虽然不起眼,但是却必不可少。
4月26日,在宾馆吃早餐时,游客们听说李继德是黄继光的战友,纷纷跟老人合影留念。
4月26日,记者一行抵达中江县城时,已经临近傍晚。县城的主干道路,被命名为“继光大道”。进入城区后,时常可以看到“黄继光纪念馆”的旅游指示牌。不论从哪个方向进城,在这个县城中寻找黄继光纪念馆都不是件难事。
据中江县委外宣办的负责人肖开丰介绍,黄继光纪念馆是中江的标志性景点和标志性建筑。
由德阳市至中江县的路上,记者一直留意这座川北小城。车辆行驶在蜿蜒的盘山路上,可以看到远处山高林密,道路两侧有村民摆放着樱桃和杏在叫卖。在大山深处,村居散布其中,道路并不宽阔,黄继光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普通小山村。
据介绍,1952年黄继光牺牲后,为了纪念他,他的故乡改名继光村,所在乡更名继光乡,后又改为继光镇。该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2.6万。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薯、油菜子、棉花,兼产生猪、蚕茧。该镇境内有黄继光故居和继光水库。27日,本报记者将深入了解这片热土,了解这片养育英雄的地方。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在中江县政府官网上,有一个“英雄俊杰”专题,而黄继光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在这个充满对英雄记忆和缅怀的城市里,黄继光就是这里的一个标志。除了继光大道,县城里还有继光实验小学、继光大桥等一个个充满标志意义的名字。
在中江县的一处公园中,记者看到了一篇石刻《中江赋》,在这篇赋中,洋洋洒洒介绍了中江的历史,其中对黄继光的事迹有如下介绍:凯歌传百代 英雄黄继光。
游人纷纷与老英雄合影
4月26日一早,记者与李继德老人一起在住宿的宾馆餐厅吃早餐。闲谈中,老人又聊起与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交往经历,这让邻桌几名陕西游客对老人的故事产生了极大兴趣。
“黄继光?是小学课文中的那个黄继光吗?”邻桌一名就餐的女士突然问了记者一句。
“是啊,这位就是黄继光的战友,他和黄继光当年就睡在一个被窝里。”记者说。
听到眼前的老人竟然是黄继光的战友,这名女士立刻激动起来。
原来,这名女士姓文,这两天与家人孩子一起到汉中的石门栈道游玩,当天与记者一行人入住同一宾馆,“做梦都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抗美援朝的老英雄,而且还是黄继光的战友,这可比我们去旅游更有意义。”
听说记者一行人要帮助李继德完成多年未竟的夙愿,文女士对老人表达了由衷的敬意。
“现在,像他(李继德)这样的抗美援朝老战士越来越少了,为了一个63年前的约定,从山东奔波到四川,就是很多年轻人也做不到。”
离开之前,文女士希望能够让孩子们跟李继德老人合影。“孩子是我们国家的未来,这段历史必须让他们铭记。”文女士说道。
3天1750公里的践诺之路
第一天:淄博到兰考
4月24日7:20许,李继德老人激动的心情就像长势喜人就要拔节的小麦,节节升高。
因为这一天,他等了63年。
高青出发,张店落脚,博山体检。李继德老人的践诺之路,第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按照行程计划,李继德的孙女先陪同到泰安,再由他的大儿子李京林“接班护送”。
“你们使劲开车就行,不用管我!”
“我不累,使劲跑!”
……
一路上,李继德老人不停地嘱咐记者。
12:30许,我们一行到达泰安。李继德老人与家人见面甚是高兴,特别是老人见到重孙女。午饭后,尽管时间紧张,李继德的大儿子还是要求,让老人去孩子家坐一下。
15分钟后,在家人的搀扶下,李继德上车,14:50许,我们从泰安再次启程。
由于当天出发较晚,同时也为了老人的身体健康,一行人在18:30进入兰考县。“兰考是焦裕禄当县委书记的地方,他是国家的好干部,也是我们淄博人的骄傲,这些我都知道。”老人不断念叨着。
第二天:兰考到汉中
4月25日7:50许,李继德老人践诺之旅第二天的行程由兰考开启。当天早些时候,许聿新博士给李继德检查身体后发现,老人的血压仍然有点高,上路之前,我们一行人先来到药店,为老人购置了部分对症药物,并让老人服下。
“有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许聿新待老人服药后问道。得到的答案依然是:“没有,很好。”
从兰考出发进入连霍高速,老人看到了路边的小麦。绿油油的麦苗已经抽穗,风吹麦浪甚是好看。“这里的麦子这么早就抽穗,咱们那里比他们这要晚。”
而当汽车进入偃师附近时,老人又对高速路边的土质产生了兴趣。“你看这个土啊发白,这种土不行,不打庄稼,跟咱高青的土可没法比。”不难看出,老人是一个庄稼好把式,对于跟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李继德来说,这样的本事根本不算什么。
12:30,一行人在三门峡服务区就餐。李继德老人精神状态不错,吃下了满满一碗兰州拉面。简单休整后,我们再次上路,继续向目的地进发。而到了豫陕交界地的潼关收费站时,老人被眼前潼关的宏伟场景所折服,与大儿子李京林一起在收费站前合影留念。
过了潼关收费站就进入陕西境内,车辆在西安由连霍高速转入京昆高速,并且进入连绵不绝的秦岭山脉。
驶出秦岭山区后,车辆进入第二天的目的地汉中市,天上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18:50许,一行人来到汉中市区住了下来。
第三天:汉中到中江
4月26日7:30,记者一行人在入住的酒店餐厅吃早餐。邻桌的游客得知老人是黄继光的战友,纷纷与老人合影留念。老人的脸上有些倦色,从李京林口中得知,老人凌晨3:00就睡醒,再也没有睡着。
“可能有些不适应,最主要的是他心里装着事,睡不踏实。”李京林说。
为了让老人恢复下精神,我们决定推迟出行的时间,让李继德在酒店休息一会养养神,10:30才从酒店出发再次驶入京昆高速。
12:30,我们一行人进入中子服务区吃自助餐。与其他人相比,老人的餐盘中的饭菜吃得最干净,几乎没有剩菜。“那个时候在朝鲜,能吃的东西就是炒面,跟现在没法比,可不能浪费粮食。”老人一边用筷子夹着餐盘里的米粒,一边说着。
广元、绵阳,我们离着目的地德阳市中江县越来越近,老人的神色显得略微有些紧张,不停地从车窗向外张望。“我就是盼望着能早点到。”
17:00许,我们的车辆停在了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门前。这一刻,同样经过了63年。时间与空间仿佛在这一刻交织,“小李子”又与老大哥黄继光站在了一起。
今为黄继光父母扫墓
根据安排,4月27日一早,本报记者将陪同李继德老人到黄继光纪念馆敬献花篮,并参观纪念馆。随后赶往继光镇黄继光故居,这里有黄继光铜像,他小时候居住、生活的地方也全部复原。其次,到黄继光二嫂顾顺秀家中看望老人。记者了解到,顾顺秀已是90岁高龄,但她还是经常到黄继光故居前为游人讲述当年送黄继光参军的故事。
晚些时候,记者与李继德一行将在黄继光家人的陪同下为黄继光父母扫墓。下午回到黄继光纪念馆会议室进行座谈,届时李继德老人将带来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讲述英雄牺牲的详细经过。
用我残生 去证明英雄不死
4月26日傍晚,黄继光纪念馆,仰望着黄继光烈士的雕像,李继德老人的表情十分凝重。
1951年1月,黄河岸边高青一个小村中,年仅16岁的李继德,满怀 一腔报国热血,隐瞒年龄毅然参军。在朝鲜战场上,这个机智过人、英勇善战的“小李子”成为黄继光的亲密战友和生死兄弟。
在上甘岭战场上,两人立下了生死约定,如果一方能幸存,一定要去对方家中看看。
63年来,李继德始终不忘当时的承诺。
4月21日,本报记者寻访到了这位现年81岁的老英雄,并表示要帮助老人践诺圆梦,老人为此兴奋不已。24日早上,本报记者护送老人启程远赴四川黄继光家乡。
3天、2000公里的践诺之路。4月26日,李继德实现了63年的心愿。
站在黄继光的塑像前,老人又一次立下铮铮誓言:“我是黄继光壮烈牺牲的亲历者,有责任、有义务为黄继光证明,我的战友绝对不允许被抹黑。我也将用我的残生,去证明英雄永远不死!”
践行诺言 81岁老人赴黄继光老家
“特级英雄黄继光的生死战友仍然健在,而且就在我们身边。”4月21日,本报记者得知,高青县木李镇三圣村的李继德老人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更为难得的是,他与黄继光还是一个班的亲密战友,受到黄继光的颇多照顾,并亲眼目睹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勇壮举。
随后,本报记者火速赶到了该村。当天天气温润晴朗,李继德老人正在村中一处向阳的空地上看书。戴着老花镜,安静地坐在马扎上,手上捧着一本翻阅得有些破旧的《今古传奇》,李继德显得十分专注。
“你们来之前也没提前打招呼,我好给你们烧上水啊。”李继德得知记者的来意后,在高兴的同时又有些歉意,拉着记者的手就往家里走。虽然已是81岁高龄,老人脚步依然矫健,而且脊梁挺拔有力。
“他对我特别照顾,就跟亲兄弟一样的感情。”回忆起那段与黄继光朝夕相处的岁月,李继德口中时刻念叨着这句话。随后,老人以亲历者的身份,为记者讲述了上甘岭战役597.9高地争夺战的惨烈经过,详细描述了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过程。
报道见报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得知老人还有两个心愿没有完成:一是他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二是想回老部队去看看,穿上军装再站一班岗。
“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也要帮老人完成这两个心愿。”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本报当即决定,为老人开启践诺之旅,让他了却夙愿。
4月22日,记者第二次来到李继德老人家中,把这一打算告诉了他,老人激动万分,“真的吗?你们能帮我去四川?那可真是太好了!”老人兴奋地手舞足蹈,一把脱下帽子,使劲捋了捋头上的白发,然后再把帽子戴上,双手绞在一起揉搓着,内心的兴奋无以言表。
为了确保此次行程万无一失,记者首先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了了解。“我的身体结实着呢,一点问题都没有,坐车也不晕,你们放心就行。”老人生怕再出现其他情况,忙不迭地说道。“要不你们光带着我去坐车,干粮我自己带着就行。”老人朴实的一句话,惹得在场的人开怀大笑。
在初步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以及要求后,本报立刻与相关方面取得了联系,准备出发的相关事宜,争取尽快为老人圆梦。
4月23日,出发路线、行程、食宿、医疗等各方面环节一一落地敲定。
4月24日,李继德老人的践诺之行正式开启。
为了63年前的约定,老人几乎已经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等待。而我们也必须分秒必争,让他对黄继光许下的诺言早日实现。
面对质疑他要为英雄作证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激励着中国一代又一代人,每当这个名字被提及,人们都会发出由衷的敬意。
然而,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战场硝烟渐行渐远之时,许多人却把英雄淡忘,甚至出现了质疑英雄的声音。“决不允许有人抹黑我的战友黄继光。”4月22日,李继德老人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听说有人抹黑他的亲密战友,老人感到非常气愤,并且情绪十分激动,“噌”地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脸色发红,呼吸急促。
“给英雄人物抹黑,说这种话的人就不算是中国人。”李继德说。
他告诉记者,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抹黑黄继光,造谣说黄继光的事迹是虚构的,这让他气愤不已。他是那场战争的亲历者,也是那场战争的幸存者,很多战友在那场战争中牺牲了,但是他活了下来。虽然当年的“小李子”已经变成了暮年老人,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是志愿军战士,曾是15军的一个兵。也不会忘记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以及这支光荣之师。
“我既然活了下来,就要站出来为死去的战友正名。我有决心、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告诉世人一个真实的上甘岭战役,一个真实的黄继光,还有千万个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友的真实经历。”
李继德说,当年他们在朝鲜战场上,所在部队的每个志愿军战士手中都有一个茶缸,是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所赠送,“茶缸上写着七个字,‘赠给最可爱的人’。谁是最可爱的人?黄继光就是最可爱的人。他没有让阵地失去一寸,他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女,这样的英雄怎么能被污蔑?”
“黄继光壮烈牺牲的过程,我亲眼看见。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是脑子不糊涂,那些事早已刻在我的脑子里。有人造谣说黄继光的事迹是假的,这绝对是给英雄抹黑,给我们部队抹黑。就算豁出这后半生,也要用我的亲身经历去给黄继光的英勇事迹做见证。让更多的人认识一个活生生的英雄,一个真正的志愿军战士。”李继德义正辞严地说。
生死约定63年前的诺言终于兑现
63年前,李继德和黄继光之间定下了生死约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诺言却一直没有实现,成为李继德老人的一块“心病”,也成为他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当年我们看完《普通一兵》的电影,他就开玩笑说,如果我死了,他就给我家写信。如果他牺牲了,我就去他家看看。”李继德也没想到,黄继光一语成谶,为了争夺597.9高地,黄继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堵在了枪眼前,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
受伤复员回家的李继德并未忘记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然而,黄继光当初并没有给他留下详细的地址。李继德只是在双方闲谈中得知,黄继光是四川中江人,其他一无所知。“谁还好意思去问详细的地址啊,这不是咒人家嘛。”李继德提起此事,这样解释道。
之后的数年,为了践行自己的诺言,李继德想尽了各种办法寻找黄继光的亲人,给中江县政府写信,给国防部写信,给自己的老部队写信,但是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
“我在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就想领着我去四川找黄继光的家人。干粮都准备好了,后来在家人和亲戚的劝说下,才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大儿子李京林对父亲的心愿尤其理解,小的时候,这段往事就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
之后,尽管实现诺言的道路已经非常渺茫,可是那个未竟的心愿,成为压在李继德心头的一块大石头,一直到了今天。“我真的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能力也有限,年纪大了想出去找人更是困难。我真的想到黄继光的老家看看,去看看他的家人,哪怕到他家人的坟头上上坟也是我的一片心意。”
愧疚和自责让李继德老人始终耿耿于怀。对于这位八旬老人来说,实现诺言的渴望一经产生,每天都在他的心中成长,不断长大。
当这种渴望在4月26日终于变为现实,当他的诺言在与黄拥军见面后得以实现,一直以来深深隐藏于老人眼神中的焦虑不见了。诺言实现就如同一把钥匙,彻底打开了老人心中那把合上了63年的枷锁。
“我的诺言完成了!”李继德老人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感觉一身轻松。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社会调查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