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张文木|再论毛泽东关于接班人讲话
点击:  作者:张文木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4-06-11 21:14:08

 

1.jpg

 

1960年2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阅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评论说:
“规律自身不能说明自身。规律存在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从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中来发现和证明规律。不从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下手,规律是说不清楚的。”[1]
毛主席的话很深刻。规律不能解释规律,现象也不能解释现象。历史才能解释规律,本质才能解释现象。本质也只能体现在历史之中。
1967年6月27日,毛泽东对来访的拉丁美洲友人说:
“不讲历史就讲不出道理。”[2]
中国现代史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国共两党领导人都重视对明史的研究。这说明明史——其实还有宋史——对中国后来的国家安全重大的借鉴意义。
如果对手国家不能被打倒,那就是用唯心论方法使他们脑残。这种手法在葬送明朝的清朝统治者那里烂熟于心,他们为征服汉人,将那个以乞讨攒钱办学而不置枪的武训立为汉人学习的楷模——明乎此就明白以毛泽东为什么那么坚持反对《武训传》。
在明十三陵中,清朝帝王专捡那个好面子特清廉却治国无能,很有些戈尔巴乔夫范儿的崇祯墓予以高规格改葬并多次隆重修缮。
英国也懂这个套路。
英国用《双城记》(1859年)——使从法国大革命中走出来的法国人自责“太暴力”“太血腥”,太“阶级斗争”,这样导致巴黎公社(1871年)因不敢使用武力而失败——从这场失败中马克思总结并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印度的甘地,南非的曼德拉,美国的马丁·路德·金,三个人本是英国和美国资本统治者由一个模子浇铸出来的“和平斗士”,英国让这几个国家的人民可以斗争,但必须“和平”;可以有红色,但必须是粉红色。英国用这种方法对印度南非形成有效的殖民统治。
20世纪末,英国驾轻就熟,又是用同一方法击倒苏联的。
1991年11月,撒切尔在美国休斯敦明白表示,苏联对西方真正构成威胁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她说:苏联是一个对西方世界构成严重威胁的国家。我讲的不是军事威胁。从本质上讲,军事上的威胁并不存在。我们这些国家装备精良,包括核武器。我指的是经济上的威胁。借助计划政策,加上与独特的精神和物质刺激手段相结合,苏联的经济发展指标很高。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过去比我们高出一倍。如果再考虑到苏联丰厚的自然资源,如果加以合理地运营,那么苏联完全有可能将我们挤出世界市场。因此,我们一直采取行动,旨在削弱苏联经济,制造其内部问题。”
撒切尔的话概括起来就是,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按正常方式竞争过社会主义制度,唯一的办法只有用非常规的方式“制造其内部问题”,将其击败。
撒切尔接着说:“很快便得到情报说苏联领袖逝世后,经我们帮助的人可能继任,借助他能够实现我们的想法。这是我的专家智囊的评估意见(我周围始终有一支很专业的苏联问题智囊队伍,我也根据需要促进和吸引苏联境内对我们有用的人才出国移民)。这个人就是米·戈尔巴乔夫。我的智囊们对此人评价是:不够谨慎,容易被诱导,极其爱好虚荣。他与苏联政界大多数精英(即主张新自由主义的所谓“改革派”——引者)关系良好,因此,通过我们的帮助,他能够掌握大权。”[ 3]

2.jpg

撒切尔注意到的而又被戈尔巴乔演绎的淋漓尽致的“不够谨慎,容易被诱导,极其爱好虚荣”的毛病在宋明两代知识分子中也有普遍表现。黑格尔对崇祯有一段非常到位的评价,他写道:“当十七世纪中叶的革命的时候,明朝最后的那位皇帝是很温和的、很光荣的;但是因为他个性柔顺,政府的纲纪废弛了。国内的骚乱便难以遏止。叛党引了满洲人进来。那位皇帝即行自杀,以免陷入敌手,临死的时候,他还蘸血作书,在他女儿的裙边写了几行字,深恨他臣民的不义。”[4]
毛泽东重视中国历史尤其是明史研究,特别是注意其中导致国家毁灭的人的因素。毛泽东看二十四史时说:
“看《明史》最生气,做皇帝的大多搞得不好,尽做坏事。”[5]
毛泽东重视中国历史尤其是明史研究,特别是注意其中导致国家毁灭的人的因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1958年5月25日,毛泽东率中央高级领导到明十三陵参加义务劳动。1964年6月16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6]问题的讲话,他将义务劳动和讲话地点放在明十三陵,其意深长。
注释: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16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96页。
[3]]李慎明主编:《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10~2011)》,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24、425页。
[4][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
[5]盛巽昌、欧薇薇、盛仰红:《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0页。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63页。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红色文化网”,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