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90年历史沧桑、风云激荡;90年英雄辈出、情深意长。在90年风雨征程中,多少英烈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今天,本号介绍西沙海战中国海军逢敌必战的精神。
1 没有越南海军“喜当爹”,就不可能有西沙海战。
先说越战,即美国阵营支持的南越对抗由苏联和中国等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的一场战争。越战进行到1973年,美国身陷战争泥潭,决定停战撤军。
美军不甘心失败,撤军的时候留下“搅屎棍”:1973年1月,美国根据巴黎协定从越南撤军。撤退以前将包括10余艘舰艇等装备移交给了南越政府。
南越本来就是屌丝,根本无力在海上与中国一战。但是,突来拥有美国的先进战舰,不仅南越海军实力陡然暴涨,而且侵略野心也随之暴涨。
特别是南海舰队主要护卫舰严重失修无一可用,只有扫雷舰、猎潜艇等轻型舰艇可以出动,南越海军实力一夜之间超过了中国,自认为海军力量已经跻身世界前十。
喜当爹的滋味,莫过于此。到1973年为止,南越军队侵占了的中国南沙、西沙群岛的岛屿达6个之多。南越的胃口越来越大,军舰频频侵犯中国领海,炮击甘泉岛上的中国国旗。
图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海军在演习中使用深水炸弹
2 面对“强敌”,中国海军逢敌必战。
1974年1月19日,南越出动“陈平重”号、“陈庆瑜”号、“怒涛”号和“李常杰”号4艘美国牌舰艇,我南海舰队怼上的是396、389两艘扫雷舰,271(船名“锦州”)、274(船名“泸州”)号猎潜艇艇编队,同样是4艘。
但中越的海军实力绝不是4:4。“李常杰”号曾在海战中击沉14艘北越的军舰,它的满载排水量达2800吨。南越军舰总吨位6000吨,装备有127毫米口径以下的火炮约50门。中国四艘军舰总吨位才1600吨,火炮数量少,口径小。而且对方普遍装备火控系统,中国舰艇则基本上还是人力操作。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连武装到牙齿的美国都视之为是纸老虎,人民解放军还不敢对南越亮剑吗?
早在1月17日,南越军队刚刚占领金银岛和甘泉岛。当天深夜,周恩来打电话问总参有关西沙的细节,说西沙可能引发一场战争,这个问题很大,需请示毛主席。第二天,经中央研究决定,由叶剑英、邓小平到总参作战部指挥西沙海战。
坐镇指挥的邓小平当时刚刚复出,1974年1月5日才被任命为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按照军委“既要寸土必争,又不使战争扩大”要求,已经到达西沙的南海舰队海战前线最高指挥官魏鸣森在艇上召集紧急战备会议,转入战时状态。
图注:274号猎潜艇——西沙海战的主力舰艇之一。
3 海战也拼手榴弹,罕见。
1974年1月19日清晨,数十名南越军人在广金岛抢滩登陆。守岛中国军民奋起还击,迫使他们撤回舰上。登陆失败后,“舰坚炮大”的南越海军,便转而进攻中国舰艇。
舰大不怕浪高,“李常杰”号开足马力,任性径直冲向中国396编队,“陈平重”号高速冲向中国274号猎潜艇并率先开炮,中国舰艇开炮还击。
中国海军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运用到海战上。南越舰艇火力需要拉开距离才有火力优势,我舰艇直接咬住进行近战,找敌舰射击死角,“给火炮上刺刀”:射速极快的小口径火炮进行齐射,造成敌舰通讯中断,军旗落入海中,“李常杰”号甲板上多处起火。
交火有多激烈?一等功荣立者、274艇装填手李如意在战斗中他一口气连续装填了180发炮弹,超过了平时训练的最高纪录,双手磨烂了都不知道,后来发现他装填的许多弹壳上都有血迹。
偷袭不成的“怒涛”号(10号舰)被击中,无法跟上逃逸脚步。而我军一艘舰由于受伤,舵机失灵,速度过快,直接冲入敌舰群,与“怒涛”号擦身而过,险到了极点。
这时双方的火炮都用不上,艇长灵机一动:扔手榴弹!好几箱准备给守岛民兵送的手榴弹派上了用场。大家七手八脚的把手榴弹扔上了南越的10号舰,有人抄起步兵的反坦克火箭筒也向越南舰艇发射!
眼中有活的281艇全速上前,向“怒涛”号猛烈补上一枪。“怒涛”号,顷刻间顿失滔滔。
4 一寸山河一寸血。
开战1小时就遭受重创的南越海军如惊弓之鸟,见到中国增援的2艘猎潜艇以为还有大批增援舰艇赶到,用逃跑的方式结束战斗。
我军共击沉南越海军护航炮舰1艘,击伤其军舰3艘,击毙100余人,收复甘泉岛、珊瑚岛及金银岛3个岛屿。而中国海军为此牺牲了18人。
这些烈士是:冯松柏、周锡通、曾端阳、王成芳、姜广有、王再雄、林汉超、文金云、黄有春、李开支、郭顺福、郭玉东、杨松林、罗华胜、周友芳、曾明贵、何德金和石造,长眠于西沙琛航岛烈士陵园。
图注:西沙海战中民兵、渔民发挥重要作用,该画原型吴先锋系参战民兵
274艇政委冯松柏指挥猎潜艇勇猛地打击着敌人,敌舰“怒涛”号即将被击沉之时,冯政委的头部不幸中了流弹,以身殉国。郭玉东烈士牺牲时年仅24岁。他用自己的身体堵住舰艇被敌方炮弹炸出的窟窿以阻止海水涌进船舱,避免了舰船沉没,坚守到最后牺牲,被誉为“海上黄继光”。
而其余的16名烈士,牺牲的场景难有文字记载。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壮了军威,扬了国威。后被拍成电影《南海风云》,一时国人叫好,万人空巷。
至于坊间传言蒋介石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西沙战事紧啊”,已经无从考证。当时,东海舰队3艘导弹护卫舰直接穿越台湾海峡增援西沙,军史确有其事。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经验教训 •
• 他山之石 •
• 读史明智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