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发展战略 > 阅读信息
赵磊:理解“一带一路”需避十个误区
点击:  作者:赵磊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时间:2015-04-23 11:00:15

 

1.jpg

  

      201311月至今,笔者在参加“一带一路”相关学术会议以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常常感到舆论围绕“一带一路”有一些认知错误不断地发酵、传染,需要注意并加以纠正。

  

  一是慎用“桥头堡”

  

  很多省份定位自己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bridgehead),但是桥头堡、排头兵、先锋队、主力军等类词汇是军事术语,它们的本意是防御性的,即“说什么我也不能让你进来”。这类词汇翻译成外文,不具开放性、包容性,并且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二是慎谈“过剩产能

  

  常有媒体提到,“‘一带一路’建设,可以把过剩产品销售出去”。这个词汇,让一些沿线国家听了会产生反感。你不要的,别人会要吗?

  

  三是“沿线有65个国家”的表述不准确

  

  世界有230多个国家,只要致力于“一带一路”发展的,都是丝路国家。笔者主张用“65+”来概括丝路国家,这样看既包括美国,也包括拉美,等等。

  

  四是“丝绸之路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构成”的表述不准确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是中国西北五省以及中亚五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是中国东南、西南省份以及东盟十国,但它们的两端一头连着繁荣的东亚经济圈,另一头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因此,发达国家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成员。

  

  五是“资源、能源合作”不是“一带一路”的唯一主题

  

  有一些人认为,“一带一路”就是要保障中国的资源、能源供给,确保稀缺性资源的战略安全。的确,丝路沿线国家大都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储备,如黑金(石油、煤炭)、蓝金(天然气)等,但是这些国家不喜欢“一谈生意就是资源、能源”,它们不希望成为“骑士的马”。

  

  六是有为才有位,不用忙着定位

  

  很多省份在忙着争抢历史上谁是丝绸之路的真正起点,有的叫丝绸之路的新起点,有的叫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有的叫丝绸之路的节点……这在全球化、互联网经济时代的意义是有限的,关键不是叫什么,而是要有内容、有亮点、有突破,即在今天本省有哪些“错位竞争、不可替代”的丝路优势。

  

  七是中国向丝路国家卖什么

  

  有很多省份一想到丝绸之路,还在丝绸、茶业、陶瓷等“老三样”上做文章,但这是历史上中国的主打产品。今天,我们要卖什么?首先,需要了解合作伙伴需要什么:对方需要什么我们就卖什么,要多卖必需品、少卖奢侈品,既是卖产品,也是卖价值、卖文化,通过消费中国产品上升到对中国的欣赏和认同。

  

  八是丝路战略既要顶层设计、更要基层创新

  

  在调研过程中,很多地方干部最后的总结往往惊人的相似:希望中央重视我们,给予特殊政策。但北京的专家再聪明,他们不一定比地方干部更了解地方。所以不能等,要有基层创新,要先做起来。

  

  九是“一带一路”不能自娱自乐

  

  要了解、庖丁解牛每个丝路国家。中国人往往把22个阿拉伯国家看做一个整体、把5个中亚国家看做一个整体、把54个非洲国家看做一个整体……据此制定整齐划一的政策。但“一带一路”要真正具有生命力,我们就要真正去了解每个国家、每个群体对中国的期望、对我们的需求。

  

  十是“一带一路”没有时间终点,但有时间节点

  

  要适时推动“一带一路”落地,特别是要在智力支持上下功夫。建议整合全国人才资源在南方省份建立海上丝路研究院,在西北省份建立陆上丝路研究院,同时配套建立智库产业园区。同时,要积极发挥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积极性。

  

  总之,在丝路建设中,要时刻思考什么样的中国对丝路国家有吸引力。简单来说,第一是发展、稳定,第二是开放、便利。中国丝绸之路2.0版,不仅要产业升级、市场扩容,更要思路升级,有思路才有丝路。

  

le="col�lrb(����51);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size: 16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letter-spacing: normal; line-height: 32px; orphans: auto;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auto;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display: inline !important; float: none;">  总之,在丝路建设中,要时刻思考什么样的中国对丝路国家有吸引力。简单来说,第一是发展、稳定,第二是开放、便利。中国丝绸之路2.0版,不仅要产业升级、市场扩容,更要思路升级,有思路才有丝路。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