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一起“往届生改应届生”的仝卓事件引起网络热议,这也使我们联想到不久前曝光的“高考顶替”事件及近日在网路上形成热议36岁的幼儿教师,高考“落榜生”陈春秀意外发现自己被冒名顶替,高考这一系列事件不仅让人们唏嘘,并引发感叹:何以在如此严格的教育制度下,还能滋生出如此胆大妄为的举动呢,这样的事件是否是个例,背后是哪些力量成为了保护伞?
高考本是选拔人才、打破阶级固化的途径,是改变命运的通道,然而,一些幕后的黑手渗入其中,将本应风正气清的教育环境搞得乌烟瘴气。近日,延安通报了仝卓事件的审查结果:高考成绩无效、毕业证被撤销、继父等12人被处分,仝卓用实力演绎了何谓“坑爹”,但是背后的真相只是“坑爹”这么简单吗?
将“往届生改为应届生”决不是以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背后是一整个流程的权力闭环、权力寻租。将公权力私自挪用到教育领域,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无视监察权威,也体现了监督的不到位。一起造假涉及到教育、户籍、学校等多个部门和转学、资料审核等多个部门,制度的漏洞让“替考”、“造假”钻了空子。社会环境被个别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所污染,形成了“遇事找权利”的思维惯性。
让仝卓事件不再发生,第一,要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行为坚持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要敢于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坚决遏制腐败势力抬头。针对类似事件,要坚持以案促改,以此为契机回头看,对发生的高考替考、资料造假事件绝不放过,一旦发生追究到底;第二,建立专项调查小组,对一系列事件进行“大清洗”,让“漏网之鱼”无处遁形;建立健全纪律监察机制,完善事前预警机制,将权力寻租事件扼杀在摇篮里;第三,从制度入手,从根源治理。完善转学、高考资料审核机制、高校录取机制以及户籍管理机制,补上制度的漏洞,让幕后的公权力之手无处可去、无迹可寻;第四,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需要每个人的积极配合。遇事要拒绝公权力的干扰,自觉、主动寻求解决之道,还教育领域一个风正气清的公平环境。
杜绝“仝卓事件”的再发生、实现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渴求,必须多方发力、多措并举。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需要制度保障、监督及时、领导干部发挥带头作用、群众积极响应,自觉加入到对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过程中去。
作者:迟娜 工作单位:泊头市纪委监委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挖掘家庭教育的独特价值,打开家庭教育的广阔天窗
2020-06-08•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