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尾滩边防连官兵手牵手向巡逻点位前进
最近关于中印边境的新闻有点多。
但今天我们不打算讲那些具体的争端,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政治智慧。
今天,我们想专门谈谈那些守卫国土、寸土必争的中国边防军人。
那些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01
解放军是边防部队和平的维护者,同时也面临着巨大压力。
如何实现对国家每一寸领土的守护?如何能在对手不断挑衅、伺机蚕食的情况下维护国家利益?如何在最大限度内,守住国家的和平稳定?
这要靠解放军的强大战备能力,也要靠那些边防官兵的血肉之躯。
解放军给出的答案,是漂亮的。
就在6月16日,《解放军报》头版刊发了一篇题为《空地同步 奔赴高原》的文章。在当前西南边陲高原某些地点处于特殊状态下的时候,这篇文章释放了强大的信号。
这篇文章透露,前不久,空降兵某旅依托社会运力资源,通过民航、铁路、物流等多种方式,将人员物资和武器装备整建制投送至数千公里外的高原驻训场,检验了部队跨区兵力投送新模式。几千名伞兵、数百台装备和战训物资数小时内就完成了机动转场。
报道指出,以往部队组织机动转场,多采取摩托化机动和铁路输送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整建制兵力投送需多梯队多批次数天时间才能完成输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兵力投送效率,不利于部队快速跨域机动和短时间内形成作战能力。
事实上,解放军此前已经意识到军地联合在兵力机动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已经在该领域有所尝试。
在战时条件下,什么最重要?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做出了非常经典的总结——兵贵神速。
意思是在敌人还没有到达战场的时候,我们率先到达,并且形成了局部的人员和火力优势,并且能够抢占住有利的地形位置。那就可以说,战争虽然还没有打响,但是我们就已经拿到一半的胜机了。
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而且很多地方都是自然和地理条件十分的恶劣的无人区,在那种情况下,军队不可能长期驻扎,只能是轮流定期巡逻。
而在发生对峙或者对抗的情况下,拼的是谁能把后续部队和火力装备更快调运到一线。所以,我们的边防部队要克服巨大的困难,在一线抗住敌人的挑衅和袭扰。同时,军队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集兵力。
这方面,我们早就开始有所准备。2019年9月,《中国国防报》披露,空军与5家地方物流公司签署《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协议》;2018年10月,《解放军报》刊文指出,西部战区空军驻训部队与高原机场航站建立协作机制,初步实现了军地保障信息利用一体化、保障力量运用一体化。
按照这一模式,军地携手完成了边境空中封锁、高原陌生地域实弹实投等重大保障任务。
这样,我们在高原边境线上击败敌人,就有更多的信心。
02
在骁勇善战的背后,是长久的忍耐和不计回报的付出。
有些苦,身处都市的我们也许不必去亲自尝试,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对它视而不见。
当我们穿梭在早晚高峰人流中的时候,当我们在空调房间里处理业务的时候,当我们觉得城市生活的高房价和层层重压让我们喘不过气的时候,我们几乎从不曾想到,还有那么多跟我们一样成长于和平年代的少年们,他们远离城市和人群,几乎完全活在另外一个世界里。
那像是一个与现代生活毫不相干的世界。
河尾滩。
绝大部分中国人不仅无法在地图上大致指出它的位置,甚至连这个名字都那么陌生。
在这里驻守着解放军海拔最高的哨所。
它的海拔是5418米。
“离星星最近的哨所”,听起来很浪漫,但实际上却完全不是这样。
在这里,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40%,8级大风更是家常便饭。普通人稍微走两步就“上头”——头晕、恶心、呕吐,甚至更严重的高原反应。到了夜晚,这里一片死寂,就算你躺在床上,想要拥有一整夜的完整睡眠也是件极为奢侈的事。
然而那些甚至还稚气未脱的年轻人,披着厚厚的大衣,顶着风雪,一次又一次地用脚丈量着我们的每一寸国土。
自然环境或许还是其次,经年累月的孤寂更考验人性。在这个寸草不生,就连藏羚羊都待不下去的地方,有的战士在这里一站就是七八年,而他们站立的位置,距离团部有400多公里。
什么概念呢?
它意味着,你如果想跟连队之外的人见个面,翻山越岭,最快也要12小时,然后你回来还要这么长时间。
这是一个电话就能约个下午茶的我们,想都不曾想过的。
河尾滩边防连官兵察看边防设施
詹娘舍,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雪山孤岛”。
它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西藏亚东县境内。
自上世纪60年代起,解放军哨所就牢牢地扎在这里。
它海拔4655米,被称为全军最险的方寸之地——四周都是85度的悬崖峭壁。
在这里,一年中大雪封山的时间长达7个月,刮6级以上大风的日子接近300天。这里的年轻人们没有娱乐和社交,他们最重要的事——或许是唯一的事,就是巡逻祖国的边境线。
在他们的巡逻日志中,有80%的日志标注了雨、雪、冰雹、大雾等恶劣天气,而泥石流、雪崩等突发情况更是一次次试图吞噬这些充满青春活力的生命。
能找到巡逻的战士吗?
在冬天物资紧缺的时候,他们一星期刷一次牙,半个月洗一次头。
但你若是问他们苦不苦,他们总是眯起眼,青涩地笑笑说,不苦,这都是军人的职责。
可他们都还像是没长大的孩子啊——偶尔见到访客会脸红害羞甚至不知所措,也喜欢看娱乐选秀活动和明星八卦,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这个现代世界也同样充满好奇和向往啊。
在海拔4900多米的昆木加哨所,这里年纪最大的老兵也就28岁,最小的只有18岁,整个哨所的平均年龄不过22岁。
而他们面对的是什么呢?
被科学界定的“生命禁区”——荒无人烟,甚至连活物都难以见到的雪域高原,年平均气温不到5摄氏度,最低气温接近零下40度。边防官兵们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一茬接一茬地驻扎在这里。
昆木加哨所老岗楼
这些,都还是只是边防官兵最普通不过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还要承担与“三股势力”、外国对中国领域的觊觎作斗争,还要时时提防那些对面冷不丁扔过来的、充满恶意的石头。
03
多么陌生而遥远的世界。
然而,它真的跟我们毫不相干吗?
如果你亲自用脚丈量过祖国边关的广袤土地,你一定会在那个最稀疏平常的工作日早晨,看见车水马龙,看见卖早餐的小贩和排队买咖啡的上班族,看见阳光洒落在他们的脸上,想起边关那些清澈的眼神。
你没有理由不热泪盈眶。
最强大的国防,不在别处,是在每个人的心里。
“南海第一哨”华阳礁守礁战士在站岗瞭望
他们离我们很远,但又似乎触手可及。
他们既单纯又可爱,他们或许不了解时下流行的段子或者广告词,他们最熟悉的是这样两句话——
绝不把国土守小了!
绝不把国土守丢了!
这是中国边防军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深深感谢的中国军人。
图片均来自网络
文/花叨叨&胡一刀 来源:补壹刀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