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垒的故事,经历了一个完整闭环:被资本下放劳动→重新认识自我→受到锻炼→觉悟提高→被资本再次接受。”无论如何,电影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折射,尽管这种折射可能会以一种扭曲的方式呈现出来。那时候,努力就能成功的神话,像还没有破灭的肥皂泡一样,仍然五光十色,越吹越大,整个社会都有点上头。《中国合伙人》的主题词,不仅嚣张,而且凡尔赛:“不要逼我有钱”,“不要逼我成功”,“不要逼我发达”……

如今,不算太长的11年倏忽过去,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像成东青(黄晓明 饰)那样白手起家,竟成巨富的可能性,变得极为渺茫。《逆行人生》的男主角高志垒(徐峥 饰)已不再像成东青那样幻想“到纽约上市”,能守住“保住这套房子的底线”,就算烧了高香了。《逆行人生》似乎也对我们曾经笃信不疑的“勤劳致富”理念,做了新注解。无论是在互联网大厂当研发部主管,还是当外卖员,高志垒都可谓“勤劳”。但他还不是富人,不过能够按时还房贷,替孩子的国际学校缴学费,勉力维持一个白领的“体面生活”罢了。

当外卖员时,拖着患有糖尿病的身体,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无疑更加勤劳,但距离“富”就更远了。一切都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无论多么勤劳,送外卖永远不可能“富起来”。可以作为参考的,也许是2018年沈腾的《西虹市首富》:富人富起来,无须勤劳。游手好闲,终日消费,就可以日进斗金,富了又富。

现实主义作品,通常会对现实保持一种批判态度,以期唤起人们的关注与讨论,推动社会的改良。但在《逆行人生》中,观众看到的是批判的自我消解,是对现实的辩护。一个,高志垒在送外卖途中,低血糖发作,瘫倒在路旁。他替客户买的鱼,也从袋子中滑落出来,在人行道上绝望地蹦跳。用落在地上的鱼,暗喻高志垒被大厂“炒鱿鱼”后的处境,可谓精妙。但这里是一座桥,鱼在挣扎了几下之后,从桥上一跃而下,再次如鱼得水。影片的结尾,高志垒因为开发了送外卖APP,受到平台老板青睐,有望重回资本怀抱,进入“算法中心”继续白领生涯了,这是不是也再次如鱼得水呢?

另一个细节是,高志垒失业后,在追赶一个骗子的过程中,被一道铁栏门卡住了。影片似乎在暗示,被卡住了,不是门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这正是《逆》片所要传达的主题:需要改良的并非现实,而是被现实毒打的人。你被毒打,是因为你不能适应,不合规格,你应该承担全部责任。你需要做的仅仅是: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改造自己,适应现实。45岁被大厂裁员,他抓狂、发飙,砸碎了办公室的玻璃,还不敢让家人知道。不得不当外卖员后,他羞于见人,更不愿意接原公司的单,觉得丢不起这个人。但是,在被“骑手”同事大黑(冯兵 饰)一番教育启发后,他忽然就大彻大悟,开始拥抱送外卖的生活,争做“单王”了。

高志垒的故事,经历了一个完整闭环:被资本下放劳动→重新认识自我→受到锻炼→觉悟提高→被资本再次接受。资本在这里扮演的角色,与其说是一个“老板”,剥削者,毋宁说是一个精神引领者,“资本主义新人”的塑造者,只要按照资本逻辑努力,就可以获得精神与肉体的双重升华,灵魂与现实的双重改善。这当然是荒诞不经的,因为导演兼主演徐峥自己也不相信。观影过程中,我一直期待高志垒开始送外卖后,会变得瘦一点,艰苦生活总是要留一点痕迹的。

由此可见,导演兼主演徐峥自己也根本不相信这个故事,更没有被这个故事所感动,所以连一点表面功夫都不做,当然也是对观众的不尊重。这倒让我想起了《热辣滚烫》,贾玲当然是靠一个噱头忽悠观众,但至少还真的减肥了。在五十到七十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电影创作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新的原则,无以名之,姑且称之为“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吧,因为电影实在是对观众进行认同资本逻辑的教育。

好在《逆》片的票房一般,口碑也一般,证明这种教育还不是很成功。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