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肖志夫:美军参联会主席称“综合威慑”是应对“中国挑战”的基石
点击:  作者:肖志夫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4-08-16 09:37:35

 

1.jpg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空军上将小CQ·布朗在2024年8月14日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举行的2024年美国战略司令部威慑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北京时间2024年8月15日7点,据美国国防部新闻报道,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空军上将小CQ·布朗在当天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举行的2024年美国战略司令部威慑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综合威慑——国防部与所有政府机构以及盟友和伙伴的规划、协调和运作——是应对日益复杂的战略环境以及“中国挑战”的基石。

“当谈到我们如何看待威慑时,我们正处于思维模式的转变之中,”布朗指出,今天的地缘政治格局比冷战时期更加复杂。

“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两极世界,而是多个对手和邪恶势力,他们创造了一个日益复杂的战略环境,挑战我们的威慑框架,”布朗继续说道,“这意味着我们的战略需要网络化、动态化、适应性和一体化。”

应对“中国挑战”始终是美国国防战略的“重中之重”,因为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的竞争对手,也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来做到这一点”。

2.jpg


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战略环境以及“中国挑战”,布朗称“综合威慑”是国防战略的基石。

“综合威慑意味着利用我们国家的所有力量,调整我们的政策、投资和活动,并将我们的努力作为一种整体威慑战略来适应特定的竞争对手”,布朗说。

“在我们发现自己需要在一场重大冲突中进行创新之前,我们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他继续说道,“我们需要在危机到来之前,表现出我们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样子,”用中国话说就是“未雨绸缪”。布朗说,美军针对中国在印太地区部署力量,不能等到危机发生了才部署力量,必须预先部署,并且要部署到位;必须与盟友和伙伴合作,获得进入地点的机会,保证将力量投放到位。

为了实现这种威慑,布朗说,国防部需要关注三个关键领域:我们对手的认知和文化;不断演变的信息环境;以及先进技术的影响。

关于认知和文化的话题,布朗说,威慑是基于对我们对手的看法,以及这种看法如何影响基于风险的决策,从而在追求国家利益的过程中制造冲突。“但是,要确定这些看法存在挑战”,“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了解我们对手的文化——他们的历史观、集体价值观和语言语义。”

关于信息环境,布朗指出,认知和文化决定了我们的对手如何感知信息,然后讨论被最近的通信技术革命如何极大改变了的信息环境。

布朗警告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国威慑信息可能会通过网络行动和信息战受到破坏的时代,这使维持可信威慑的任务变得复杂——全球信息生态系统的分裂使其越来越难以形成统一的立场。”

“这些动态需要前所未有的协调水平,以确保美国的信息——与我们的盟友和伙伴协调——不仅被听到,而且被准确地解释,以达到预期的威慑效果”,他说。

关于推进技术的第三个主题,布朗指出,国家和非国家行为者之间新能力的扩散如何改变战争的性质,“新技术有可能在发生攻击时缩短可行的反应时间,改变计算并挑战全球安全所依赖的平衡。”

“我们需要共同加深对新兴技术的理解——包括机遇和弱点——这样我们才能塑造国际行为规范”,他补充道。

布朗在演讲的最后,呼吁通过联合、无缝整合国家力量的所有要素来实现综合威慑——他称之为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的“权力交响曲”。

3.jpg

【2024年5月2日,布朗在夏威夷HM史密斯营地的美国印太司令部会见澳大利亚、日本和菲律宾的同行。】


“综合威慑不仅仅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优势的火力——这只是管弦乐队的一部分,”布朗说,真正的综合威慑需要通过利用所有机构间的能力和整合我们所有的国家力量来利用政府的全部力量。同时,“通过与我们的盟友和伙伴一起采取这些步骤,我们形成一种综合的威慑。”

“通过这种力量的交响,我们确保一个威慑占上风的未来——捍卫所有人的和平与安全。”

布朗在演讲中表达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必须保持与对手的强大优势,而这个优势应该是全方位的,这样才能形成足够强大的威慑和震慑力量,才能遏制冲突的发生,并在可能的冲突中取胜。

根据美国战略司令部的网页,8月13日至14日的威慑研讨会现已进入第15个年头,旨在吸引“学术、政府、军事和国际专家,探索广泛的威慑问题和思维”。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源自美国防部网站)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