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司马平邦|美军想用B-2和廉价炸弹炸沉中国航母?
点击:  作者:司马平邦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4-07-30 17:34:35

 

1.jpg

2.jpg

“环太平洋-2024”中,美国B-2轰炸机用一枚廉价的制导炸弹(弹头重达2000磅、约合907公斤)击中了一艘已经退役的两栖攻击舰
据CNN报道,正在夏威夷北部考艾岛附近举行的所谓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海军演习“环太平洋-2024”(RIMPAC 2024) 中,其中有一项美军的“特别测试”引起了广泛关注,美国军队公开展示了其摧毁大型水面舰艇的一种新能力,这种所谓新能力被美国空军命名为“快速击沉”(QUICKSINK)。据观察人士指出,在美军模拟测试中所采用的大型舰艇,在西太平洋地区几乎就只有中国海军能够拥有,所以美军这次测试的目的看似不言而喻。
在这次被军事分析家们称为“意义重大”的测试中,一架B-2轰炸机用一枚廉价的制导炸弹(弹头重达2000磅、约合907公斤)击中了一艘已经退役的两栖攻击舰,这明显会对未来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假想海上冲突都有所启发。其真实的“快速击沉”测试发生在7月19日,当时是由一架B-2轰炸机参与下直接击沉了前美国海军“塔拉瓦”号,这是一艘已经退役的长达250米、重达39000吨的两栖攻击舰,大小相当于一艘小型航母。
“塔拉瓦”号靶船是“环太平洋-2024”军演期间被击沉的两艘水面舰艇之一,另一艘美国海军已退役的17000吨级“杜比克”号两栖运输舰也在考艾岛附近受到直接攻击而沉入太平洋海底。
这艘体格巨大的“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于1976年服役,曾经部署于西太平洋和中东地区,先后参与过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于2009年退役后它一直就停泊在夏威夷珍珠港的福特岛。
美媒因此就报道称,“快速击沉”行动表明美军可以使用其生存能力较强的武器平台B-2隐身战略轰炸机,用更低成本的制导炸弹击沉一艘大型水面舰艇。而指挥此次“环太平洋-2024”军演的美国海军第三舰队则在一份新闻稿中说:这种能力满足了以最低成本在全球大片海域快速消除海上威胁的迫切需求。
B-2隐身轰炸机的性能能够使其穿透重兵把守的地区,在高空飞行时被敌方雷达捕捉到的几率非常小,这也使B-2轰炸机的传感器能够获得低空飞行飞机无法获得的战场视野。美国空军网站称,B-2轰炸机与相对廉价且效果明显的精确制导炸弹相配合,可使其具备相当于潜艇发射鱼雷的“反舰杀伤力”,而又无需承担潜艇作业的风险,所以很明显,美国空军此举也意在显示B-2隐身轰炸机在对海攻击上相对于美国海军武器上的一些优越性。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分析说:“海军潜艇有能力随时发射一枚鱼雷并摧毁另一艘舰船,但发射这种武器就会暴露出自己的位置,成为(对手的)目标”。而“快速击沉”方案却可以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方法,以比笨重的潜艇更快的速度,在更大的范围内从空中实现类似鱼雷的海上杀伤”。
美国空军在一份声明中称,美国空军最早于2022年就首次测试了“快速击沉”,当时是由一架F-15战斗机释放了一枚GBU-31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摧毁了墨西哥湾的一个完整的水面目标。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联合情报中心前负责人舒斯特(Carl Schuster)说:“这(次行动)意义重大。B-2所展现的反海战能力将会制约甚至威慑中国海军在台湾以东或菲律宾附近的行动。(因为)你不能忽视一种能一击击沉25000多吨舰船的武器”。
不过,美国媒体亦认为,现在,在任何靠近中国本土的军事冲突上,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拥有着明显的优势。解放军部署了数千枚各型导弹,更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军舰队来控制附近海域,并且还有能力从陆基飞机上为这些舰船提供空中掩护。在这次“环太平洋-2024”演习进行了B-2轰炸机的“快速击沉”行动后,一些军事分析认为,美军其实是试图在使用其他武器系统,可以利用远程火力,来抵消中国军队的一些明显优势。
此外,在“环太平洋-2024”军演期间,美国海军第三舰队的新闻稿中称,美国海军的一架F/A-18战斗机也用一枚远程反舰导弹(LRSAM)击中了“塔拉瓦”号。该型导弹可以携带重达1000磅(约合454公斤)的弹头,打击370公里外的目标,同时也可以半自动导航至目标。
还有,澳大利亚皇家海军驱逐舰“悉尼”号也用一枚“海军打击导弹”(NSM)击中了“塔拉瓦”号靶船。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参谋长哈蒙德(Mark Hammond)说,这一成就“代表着我们水面舰队杀伤力的显著提高。包括‘海军打击导弹’在内的多领域打击能力是威慑任何潜在对手对澳大利亚进行力量投射企图的基础”。澳大利亚海军使用的“海军打击导弹”可以在185公里的射程内以掠海高度飞行,并在飞行中进行规避机动,从而突破对手的防御体系。
美国海军的另一艘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也在“环太平洋-2024”军演期间测试了自己的NSM,美军的濒海战斗舰此前也曾发射过这种武器,美国海军陆战队也成功测试了其陆基版本。
另外,南朝鲜、马来西亚和荷兰的海上部队也参加了“快速击沉”行动。前美国太平洋司令部联合情报中心主任卡尔·舒斯特还大言不惭地表示,B-2轰炸机的反海能力将“限制甚至威慑”中国海军海峡或者菲律宾海的“行动”。
不过,对于美国海军这种挑衅式的演习,《环球时报》的军评文章对此还以嗤之以鼻,称这种训练对于2024年的现代化舰艇而言其实意义不大,毕竟美军测试击沉的是一艘老古董的舰艇,几乎没有任何防空能力,只是一只“活靶子”。
而早在今年4月美军与菲律宾军队在南海海域合作的“肩并肩”年度演习中,曾经选择过一艘原产于中国,最后在菲律宾海军退役的老旧舰艇进行过实弹击沉测试,美菲的这种象征意义更大的挑衅行为当时也为中国军方发言人所不齿。
今年5月,中国一本军事杂志上曾经首次公布了一次重要兵棋推演,推演的预想战场就在南海。在推演中,解放军火箭军只用了3个批次,使用共计24枚反舰弹道导弹,就可以把一艘具备完全防御能力的美国航母送到了海底,使其变成“死潜艇”。其中最远射程的导弹是从西北的戈壁滩上发射的,美国海军的防御武器虽然也能拦截到相当一部分中国导弹,但中国导弹携带了大量的诱饵,为此美国舰艇不得不发射更多的拦截弹,最终导致拦截弹被耗尽,美国航母很快被中国导弹击沉。
在整个20世纪,如何打击美国的霸权工具——航空母舰,一直就是世界性的巨大难题,苏联军队曾经提供过丰富的战术经验,一个是超音速导弹,一个是海空饱和攻击。但相比之下,现在解放军发展的反舰弹道导弹技术,则在针对美军航母的反制上是一种技术革命,它可以通过弹道导弹重返大气层后获得的高超音速,彻底使美军的宙斯盾防御系统成为摆设,中国导弹巨大的动能能会带来无可比拟的破坏力,其实这也可以大大减少需要发射的导弹数量。
而且,为一艘美国航母预备24枚导弹,这对一直患有“饱和攻击焦虑症”的解放军而言,其实也就只是一两个旅的备弹量,解放军火箭军的实际备弹量应该远在此数量之上;而相对于这次美军使用B-2隐身战略轰炸机针对中国大型舰艇发射廉价的制导炸弹的“快速击沉”行动,真正战事一起,中国军队在战术上更关心的是战场实际效用,而非攻击成本的昂贵和廉价,战争一旦开打,根本就没有任何一艘舰船会静静地等待敌人倾泄完炸弹再去采取反击,中国人的反击一定会与美国人的进攻同步展开。
当然,未来如果中国新一代远程隐身战略轰炸机(轰-20)一旦也有机会加入中美之战,那场战争的势态必然会发生颠覆性改变----其实,以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劲发展速度而言,其实已经离这一天不远了。

3.jpg

解放军未来的“导弹雨”饱和行动仍然是美军无法突破的恶梦

4.jpg

轰-20千呼万唤仍未露面,它未来必将塑造中美在西太平洋上的新战略平衡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司马平邦说”微信公众号,有删改,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