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4年8月3日,美国国防部网站发表《五角大楼官员:联盟是美国核威慑优势的关键》文章说,五角大楼一名高级官员昨日表示,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美国将通过其全球盟友和伙伴网络保持对华不对称的核威慑战略优势。
文章指出:“2021年由非政府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西部正在建设数百个新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同样在2021年,情报界透露,中国加快了核扩张,并评估说,中国政府可能会在未来10年内部署超过1000枚作战弹头。”
国防部负责太空政策的代理助理部长维平纳朗(Vipin Narang)表示,随着核风险的增加,国防部专注于继续加强其在全球的联盟和伙伴关系,作为其竞争方法的关键支柱。
纳朗在华盛顿公共政策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主办的一场讨论中表示:“尽管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寻求在威慑和军备控制之间达成平衡,但我们现在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新的核时代。”他说,新时代的特点是“前所未有的多种修正主义核挑战者的组合,他们对军备控制或降低风险的努力不感兴趣,每个人都在迅速现代化和扩大自己的核武库,并公开威胁要使用核武器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纳朗说,中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构成越来越多的核挑战。
他说:“这些核挑战中的任何一个本身都会令人生畏,但它们之间的同时性、日益增长的合作和勾结的证据是前所未有的,迫使我们以新的和谨慎的方式思考挑战,例如升级动态和在这个新的核时代遏制机会主义侵略。”
纳朗说,奥斯汀部长反复强调,应对中国挑战是美国国防战略的“重中之重”,“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全面、最严重的挑战,是中国正以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姿态,试图重塑印度-太平洋地区和国际体系,以符合其利益和威权偏好。”
他指出,美国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核挑战的竞争方法包括三个支柱:部署现代核威慑力量;培养下一代战略思想家和领导人,以塑造未来的核政策和能力;继续加强全球联盟和伙伴关系,增强战略核威慑能力。
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美国一直专注于与包括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关键地区盟友开展有针对性的对话,讨论的议题包括常规核整合、危机磋商以及加强对美国核威慑态势和能力的共同理解的努力。
纳朗说,美国面对日益增长的挑战所采取的步骤“可能有助于激励我们的对手参与战略武器控制讨论”,“然而,如果我们的对手继续做出让他们和世界更不安全的选择,美国准备采取必要措施,在这个新的核时代成功遏制侵略,并向我们的盟友做出保证。”
针对美国的核威慑,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笔者一贯认为,应当认真贯彻毛泽东关于“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的军事思想,上上之策就是直接攻击美国本土。
近日,美国国防部负责研究和工程的副部长海蒂·舒尤(Heidi Shyu)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防工业协会2024年导弹防御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表示:“全球范围内的短程、中程和远程导弹威胁正在迅速上升,我们显然生活在危险的时代”,她说,“我们的对手越来越多地投资于导弹技术,以在区域和战略上投射力量,使各国能够从相当远的距离发动攻击,并增强其在全球舞台上的军事态势和影响力。”她强调,我们对手手中的中程和远程导弹技术所构成的威胁正在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加剧,他们越来越多地寻求扩大其进攻范围并威胁颠覆全球和平与稳定,美国持续投资导弹防御和威慑能力势在必行。
据彭博新闻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今年6月16日发表全球核力量的年度报告,西方媒体炒作“中国核武器威胁论”,批评“中国首度在非战争时期把少量装在导弹上的核弹头部署为高度战备状态”,中国的核弹头库存从去年的410枚增加到了500枚,中国首次将少量核弹头装配在导弹上,处于高度战备状态……
可见,美国佬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我们发展中远程弹道导弹,那么敌人害怕什么我们就干什么,那就对了!我们有必要组织“攻击美国本土”的针对性研究,重点发展远程核打击和太空打击“杀手锏”武器。在确认敌方可能对我核打击时,先发制人,从太空到陆地再到水下全方位,对敌军事、行政、科技、金融等事关国运的重要目标实施立体的精准打击,绝不手软。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图片源自美国防部网站)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