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雷事迹还是在小学读书的时候,当时我是班级的学习委员,在全校学生中学习成绩如果排第二,应该没有人能排第一。学校在市郊,校舍很简陋。学校的东房山上有一块宣传板,老师把利用宣传板进行宣传的任务交给了我。记得当时我在宣传板最顶端用彩色粉笔描上了“向雷锋同志学习”7个大字。现在回头想想,那时是小学生,应该写“向雷锋叔叔学习”。不过那时候是个孩子,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我便照抄照搬,描到了宣传板上。下面还有什么内容,时间久远,记不清了。但我描的“向雷锋同志学习”7个大字一直闪耀在记忆中,无论岁月怎样蹉跎,始终不曾淡忘。
入伍后,我始终像雷锋那样,凡事都抢在前面。虽然是名士兵,编制在连队。但写报道,写评论,写相声,写话剧,写小说,什么都敢写,什么都敢试。报道、评论在部队报纸上发表,创作的小话剧被搬上舞台参加师汇演,相声被收入军区出版的曲艺集,小说被《解放军文艺》刊出。所以那时的我,在部队很为人瞩目,更有人说我像雷锋。我想这其中的原因,一个是我个头矮,面相阳光,外在与雷锋有相似之处;还有一个就是我像雷锋那样,积极向上,不甘平庸。我一直以为,凡是有所成就的,都是不甘平庸的人。雷锋从小就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
后来我成了沈阳军区入伍时间最短,年龄最小的军报道组长,两年后被调到军区《前进报》当编辑,开始负责战备、边防、科技、营建等方面的宣传,后来又负责政工、文化、体育,副刊、学雷锋等宣传。尤其是学雷锋宣传,当时是沈阳军区政治工作的中心。那段时间,《前进报》每年的“元旦献词”、整版的“编辑部文章”等,都由我主笔。有时为了送审,我还专程赴京,把“元旦献词”的稿子呈给参加军委扩大会议的军区司令、政委审定。“元旦献词”的中心内容都离不开学雷锋,都强调学雷锋。
纪念毛主席为学雷锋题词27周年前夕,我接受了总政下达给军区的写一部展现雷锋事迹的六集专题片的任务。当时军区已经调集了军区电视宣传中心和几个军及黑龙江省军区的摄影、摄像骨干,齐聚沈阳受领任务,然后分赴雷锋家乡及雷锋留下足迹的地方,进行采访拍摄。我在他们采访拍摄接近尾声的时候才受领解说词的写作任务。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专题片也一样。我写不出文字,这些摄影、摄像骨干,面对浩繁的影像资料,理不出头绪,无法编辑。他们在等米下锅,我只能昼夜兼程,笔耕不辍。
我的思绪在历史的长河中飞翔,第一站自然飞到了毛主席题词的那个年代,也就是六集专题片的“序”。
“在几万万中国人的心中,那是一个辉煌的年代。是一个充满绚丽的阳光,充满透明的空气,充满纯真的笑脸,充满由衷的欢歌的年代。年轻的共和国在苦难深重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诞生、发展,蓬勃向上。给勤劳、勇敢、善良的人们带来了梦想,带来了憧憬,带来了希望。人们把美好的祝愿,美好的心灵,美好的事物都与年轻的共和国紧密联系起来。在这些美好的心灵,美好的事物中,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他,就是雷锋。”
《人民的好儿子雷锋》六集专题片就这样拉开帷幕了。紧接着是第一集“憎爱分明”。第二集“公而忘私”,第三集“全心全意”,第四集“艰苦奋斗”,第五集“刻苦学习”,第六集“永远闪光”相继完稿,影像编辑很快完成。我又奉命赴京,给总政组织部汇报,由总政组织部主审。
时任总政组织部长亲自审查解说词和专题片。在我印象中,这是一位审查认真、非常内行的部长。他提出的修改意见不多,并且完全不出我的意料,极其准确到位。
按照总政的审查意见修改后,《人民的好儿子雷锋》又经共青团中央审查通过,公开发行到全军基层和全国共青团机构。
接下来是两年后,在纪念学雷锋活动开展30周年前夕,我又参加了总政纪念全军学雷锋30周年大型专题片的写作。
总政组织部调集了总政组织部青年局、解放军报、解放军艺术学院、包括我等6名笔杆子。我因为有其他任务,耽误了一段时间,是最后一个赴京报到的。主持写作工作的青年局长见我晚到,面有不悦之色。我知道他不太高兴,便赶紧表态说:“请局长放心,我虽然来晚了,但我一定卖力气,把不该来晚的过失补回来,保证不耽误拍摄。”
专题片总共五集。6个人,除一集是两个人写作,其余4集都由一个人完成。全军30年学雷锋的典型,真的是群英荟萃,浩若烟海。南京路上好八连、朱伯儒、张子祥、李润虎、吴发泰、被誉为“活佛”的藏族军医嘎旺、青藏兵站部、李志军、张挺、王彦修、爱民模范气象勤务站、丁红军、刘德全、张怀先、黄显万、张华、成都军区军医学校、龙成祥、深圳特区好六连、曹立忠、韩清利、徐如国、海军护卫艇21大队、陈文远、鼓浪屿八连、广州军区总医院、周丽平、温继成、龚继成、沈阳军区长话连、王克明、崔涛、赵玉琴、海军414医院、昆仑山三十里营房医疗站、雷锋基金会、林梓全、、、、、、先进典型材料堆积如山,一篇篇反复研读,然后进入采访写作。
采访到深圳,深圳部队给我讲述了一个学雷锋买股票发大财的故事。那是1987年,深圳发行首批股票,很多人不知道股票是咋回事儿,不敢买。发行机构只好通过一些组织动员摊派。动员到深圳学雷锋标兵陈观玉头上,陈观玉想自己是学雷锋标兵,既然组织有要求,自己就带头吧。于是便把香港亲戚给自己用来治病的钱全部买了股票。没想到3年后,区区万八千的本金,一下子获得45万元的巨额回报。钱取回来那天,陈观玉便与家人商定,把这笔钱用于帮助有困难的人。当晚就列出了一长串捐助对象:希望工程、贫困山区、残疾人、部队士兵。然后把钱2000、3000元一份份地分好,塞进一个个信封,一直忙到深夜,一下捐出了30多万元。这可真是学雷锋善有善报。
采访“鼓浪屿好八连”。吃过晚饭,我去厦门公园散步,无意中发现一位颇有佛相的年轻出家女性,我被她的年轻貌美和一身佛家弟子打扮深深吸引。我知道厦门有普陀山还有普陀寺,于是便决定登上普陀山,看看普陀寺。没想到登山途中,我偶遇的那位美女出家人竟从后面脚步轻盈地赶上来。这可真是千载难逢的机缘。我便向她打听去普陀寺的走法。她很爽快地说“跟我来吧”。我真是满心欢心,一路走一路聊。这才知道女出家人法号“圣光”,竟然跟我是老乡,都是哈尔滨人。圣光不但引领我参观了普陀寺,还带我去了她正在攻读佛学的佛学院。谈到我来厦门是为了拍摄学雷锋专题片,我问圣光:“你们佛家怎么看雷峰”?圣光连想都不用想,就回答说:“雷锋是菩萨”。
于是我又得了一句一生都难忘的话:雷锋是菩萨。
写作任务持续了一两个月,后来总政与解放军报的笔杆子先后退出,五集专题片解说词定稿任务落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一位名师和我两个人的头上。
给总政组织部长汇报的时候,我们去了三个人,一个是主持拍摄工作的青年局长,一个是军艺名师,也是我在军艺学习时的老师,再加上我。我不知道我面前的这位新部长是工作忙没休息好,还是一种听汇报的习惯,总之我见他与前任部长不同,他一边听,一边眯着眼,不知道是在听还是已经眯过去了。等我们汇报完了,他睁开眼,开始提意见。我感觉他提的意见多数都没提到点上。一起参加汇报的军艺名师,当面表态:部长提的很好,我们回去认真修改。青年局长是部长手下的,自然不好说啥。最后就剩下我了。我要是不说,按部长提的意见,我们改了,下次再汇报,必定还得改回来。这就太耽误时间了。我想我是沈阳军区派来的,不属部长直接管。既然这个专题片没法按部长的意见改,我就必须当面提出来。
于是我便针对部长提的意见,解释了专题片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不能按部长的意见改。我知道我是单枪匹马,跟一个比我大了六级的总政少将辩解。但我更知道要按时高质量完成这部大型专题片,我们没有退路,必须当面把话说清楚。
所幸部长没再眯瞪,而是极其认真地听了我的意见。他没有恼火,更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最后他打圆场说,那你们就再仔细研究研究,再好好改改吧。
这样一来,青年局长高兴了。我的胆大包天说出了局长的心里话,也解了局长的围。局长是专题片的具体负责人,如果按部长提的改,那麻烦可就大了。我没有让步,部长认可了,下面的工作就好进行了。当晚局长又陪我吃饭,又陪我散步。说我坚持得对,坚持得好。
接下来,整个五集专题片的定稿任务便统统落到我一个人头上了。
专题片全部编辑完成后,我又一次赴京,接受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办公室派出人员对专题片的审查。这次审查进行得非常顺利,审查人员对解说词没提任何意见,只是对几个影像画面提出修改。江办审查后,江泽民总书记便为专题片题写了《时代颂歌》片名。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新闻联播后连续五天播出,每集45分钟,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后来获得中央电视台和总政双奖。
若干年后,我去抚顺地方的雷锋纪念馆参观,发现纪念馆展出的两部学雷锋专题录像片,分别是《人民的好儿子雷锋》和《时代颂歌》。都是我撰稿和主笔撰稿的。
2006年,总政委托蓝天出版社编辑出版一套《解放军挂像英模传记丛书》,包括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八英模。蓝天出版社找到我,请我负责写作雷锋。我分“光荣的日子”、“时代的美”、“钉子精神”、“人生价值”、“可敬的‘傻子’”、“无限的激情”六章,写作出版了《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后来发放到全军基层连队,又作为《青少年爱国思想教育系列》发放全国。
兔年春节前,我在以“实话实说”著称的崔永元的朋友圈中,看到一篇记述崔永元父亲崔汝贤的文章,其中写到崔汝贤作为北京军区工兵团政委,曾带队参加抗美援老筑路战斗。工兵团战友们集资出了一部记述当年抗美援老的回忆录。我便给崔永元发微信说,雷锋团也参加了当年的抗美援老筑路,他们也出了一部《老挝丛林1971》的回忆录,请我作的序。崔永元很感兴趣,马上回微信说:“我想有一本”。我便让他留下地址,给他发去一本。崔永元收到后一再表示感谢。我与崔永元虽然建立联系的时间不足十年,但因为在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某些重大问题上并肩作战,结下了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崔永元的父亲崔汝贤仙逝的时候,我曾发表过悼念文章。如今雷锋团抗美援老回忆录与崔汝贤所带的工兵团抗美援老回忆录齐聚崔永元名下,我想崔汝贤老首长在天之灵或许能与雷锋在天相会,共叙两个工兵团并肩抗美援老的旧事,岂不快哉!
我的人生与雷锋有缘。在我的印象中,雷锋正如我在五集大型专题片《时代颂歌》结尾所写:“你属于过去,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雷锋,你是大地,你是高山,你是大海,你是不朽,你是永恒!你永远22岁,永远年轻!”
(作者简介:吕永岩,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百度百科数千字介绍的著名军旅作家、中央电视台播出多集的大型专题片撰稿人,撰稿播出的十集人物传记片《爱新觉罗·溥仪》列入世界经典人物传记片,有多部作品获全国全军大奖。近年涉猎古诗与现代诗及国画创作,均有独到建树。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