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乔新生:研究中美关系真假问题
点击:  作者:乔新生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1-03-29 08:52:05

 

1.webp (12).jpg 

 
美国对外政策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就在于美国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始终没有改变。复杂就在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国会寻找不同的题材和借口,采取不同的策略。如今美国“胡萝卜”已经变成颜色革命,而美国的“大棒”就是军事干预。中国不惧怕美国的军事挑衅,当然也不会放松警惕,任由美国分裂中国。
 
美国华盛顿时间2021年3月9日,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指挥官在美国国会作证时强调,中国是美国的军事威胁,中国正加速在世界舞台上取代美国。

这几乎成为美国所有高级官员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发言的必备内容。这一方面说明宣扬中国威胁论,在美国属于“政治正确”,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中美摩擦不可避免。

中国一些学者迷惑不解,他们询问为什么美国总是打压中国?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中美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携手并肩,共同抗击法西斯,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冷战期间,中美对抗。冷战末期,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掀开新的篇章。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立即把中国视为战略对手,“中国威胁论”曾经一度甚嚣尘上。美国之所以同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希望借助于世界贸易组织遏制中国。中美建交40年来,中美关系是“利用—排斥”关系。美国虽然把中国视为战略对手,向中国施加压力,但是,中国并不是美国最重要战略对手。美国把俄罗斯作为主要战略对手,因为俄罗斯是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强国。美国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可是,由于实行双重标准,美国在中东地区发动的战争,非但没有解决中东问题,反而让美国陷入恐怖主义战争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

可以这样说,美国在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方面,始终坚持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策略。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美国几乎把所有对付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策略都用在中国的身上,恨不得将中国置于死地而后快。美国的所作所为,充分反映出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同时也反映出国际社会存在深层次问题。

美国并非总是打压中国,中国国力相对较弱的时候,美国不会全力以赴打压中国,相反地,美国会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利用中国。可是,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社会不断发出自己声音的时候,美国把中国视为“最严峻”的战略对手,全力以赴打压中国。这是美国为了维护霸权地位而采取的国家战略,同时也是中美关系紧张的原因所在。

中国不可能退到积贫积弱的时代,任人宰割。中国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中美摩擦不可避免。中国愿意和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可是,如果美国拒绝平等相待,不尊重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粗暴干涉中国的内政,在中国的台湾、新疆、西藏等问题上制造事端,中美关系不可能改善。

中国当前采取的策略是,避其锋芒,尽可能避免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与美国直接交锋,削弱中国的国家力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中国之所以提出国内大循环战略,一方面是考虑到重大疫情给国际市场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争取减少在国际市场上与美国迎头相撞的机会。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完全依靠中国国内市场,可以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当然,中国绝对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互融合,实现国际国内市场双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必须妥善处理与美国的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争取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中国愿意和美国和平相处。但是,美国咄咄逼人。面对美国的进攻态势,中国不得不加强战备,做好各种防范措施,避免中美冲突给中国带来严重损害。

美国在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居然把中国视为军事威胁,这种荒诞的逻辑只能出自于美国。如果中国在美国的家门口开展军事演习,美国把中国视为军事威胁,或许有一定的道理。如今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制造事端,试图挑起军备竞赛,改变中国的发展方向,中国绝对不会上当受骗。

处理中美关系,既要有耐心,同时也要有高超的智慧。中美关系转换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美国希望在国际社会抵制中国,而中国则希望与美国开展合作。中美较量是持久战,中国不希望变成消耗战。中国愿意和美国公平竞争,不愿意看到美国在国际社会拉帮结派,搞不正当竞争。中国希望美国面对现实,尊重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不会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当然更不会奉行霸权主义。

首先,中国一定会与美国保持联系,不管美国国内政治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都将一如既往争取采用和平方式处理中美分歧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国家,种族矛盾、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之间的矛盾、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的矛盾层出不穷,美国联邦政府政策缺乏连续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美关系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加强与美国人民的联系,争取让美国选民意识到,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愿意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之上,加强与美国的合作。如果中国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说服美国普通民众,相信美国政府对华强硬政策会有所缓和。

第二,中美关系发展已经处在临界点。换句话说,过去美国朝野总以为中国是一个任人宰割的羔羊,对中国施加压力,可以换取更大的利益。这是中国长期采取息事宁人外交政策,给美国社会各界带来的错觉。

中国必须以实际行动让美国军方意识到,如果在南海、中国台湾海峡耀武扬威,中国必将采取强制措施。如果美国大兵到中国家门口开展侦察活动提心吊胆,那么,中美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减少。反过来,如果美国大兵经常大摇大摆在中国家门口开展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那么,美国大兵就会放松警惕,得寸进尺,中美发生冲突可能性就会大幅度增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采取断然行动,随时向进入中国领海、领空的美国大兵发出警告,必要时按照国际战争法消灭来犯之敌。因为只有这样,美国军方才会有所收敛,美国朝野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才会改变策略。

第三,中美战略态势非常明显,美国处于主动进攻状态,而中国处于消极被动防守状态。这种局面必须改变

中国不会在美国的家门口肆意挑衅,但是,中国也不允许美国在中国的周边地区制造事端,更不允许美国打着人权保护的幌子,对中国内政说三道四。

美国国内人权状况之恶劣有目共睹,美国党派分歧、种族矛盾、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勾心斗角,使得美国乌烟瘴气,美国根本不是一个的民主的典范,而是一个混乱的国家。美国国内普通民众随时面临生命危险。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弊端日渐显现,美国民主政治发展充满风险。中国不会干涉美国内政,但是,中国也不会选择美国的发展道路。如果美国试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体制强加于中国,中国决不答应。

可以这样说,中美对抗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寻衅滋事,中国被迫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中国始终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争取妥善处理与美国关系。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中美关系发展不会以中国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而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使美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美国试图在中国羽翼未丰的时候,对中国发起挑战,从中国的内部分裂中国。

对于美国的狼子野心,中国采取的策略是,以不变应万变。一方面按照既定的步调,实现中国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在国际社会坚持按照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办事,既不参加国际同盟,同时也不会寻求与美国对抗。如果美国愿意与中国开展合作,那么,中国将会在国际法基础上,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加强与美国的联系。如果美国对中国发动战争,中国将会以自己的方式,痛击来犯之敌。

美国对中国实施打压措施是“真问题”,因为美国对第二大经济体都是如此。美国不会与中国合作是“假问题”,因为美国是一个实用主义的国家。美国经常利用自己政治的多元化,改变国家政策,获取更多的利益。“胡萝卜加大棒”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形象说法。当前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是“大棒”政策,当美国意识到与中国合作可能会获得更多利益的时候,美国一定会拿出自己的“胡萝卜”。但是,中国不会被美国的“大棒”所吓倒,也不会被美国的“胡萝卜”所迷惑。无论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动的“全政府”战争,还是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都不可能改变中国的发展战略。中国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将成为现代化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将着眼解决国内问题,团结国际社会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共同发展。至于美国是否会被边缘化,在未来亚欧大陆一体化发展中,美国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取决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同时也取决于美国对待中国的态度。中美关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乔新生”)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