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古人说大医医国,自古大医都有超越医学的战略眼光。
有人说张伯礼的医术不是最好,但张伯礼绝对是帅才,率领中医正规军决战武汉,立下大功。
因为2003年的非典,虽然中医药立下大功,却被人贪天之功,隐瞒了真相。
因此,2020年武汉爆发新冠疫情时,中医药没有能够马上参与,武汉还是用当年非典时,XXX发明的抗生素、激素、抗病毒、通气疗法治疗。
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中医界很多人士就呼吁吸取非典教训,让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抗疫。
1月23日,张伯礼院士呼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应发挥更大作用。
诊疗指南虽然列入了中医,但是不能有效应用:
1月25日,政治局开会,主席确定了中西医结合战略。
当天,第一批中医国家队即开赴武汉,中医药紧急行动起来。
张伯礼、刘清泉、仝小林、黄璐琦等纷纷奔赴武汉,长期在第一线指导中西医结合抗疫,总计4900多名中医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成建制接收病区,还包括一个方舱医院。在全国确诊的病例中,中医药参与治疗的病例达到了93%,系统性的确立了三药三方。
对比非典时的自发和零散,这次中医是以国家队、集团军的形式快速、主动、全程、深度参与的。
2003年,张伯礼曾组建中医医疗队抗击非典。17年后,他再次临危受命,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1月27日,作为中医医疗救治专家,张伯礼随中央指导组乘机抵达武汉。
正式宣布新冠病毒“人传人”和“没有特效药”之后,武汉经历了短期混乱。
在流感高发季的冬天,恐慌导致成千上万的病人涌向了医院,在医院排起长龙,医院成了传染源。
被挤爆的医院,没有特效药的恐惧,核酸阴性不予收治导致的家庭聚集性病例越来越多,类似阳台敲锣救母这样的绝望,令人悲痛......
与此同时,国内外敌对势力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兴奋起来,立即展开炒作,“殡仪馆满地无主的手机”之类的谣言纷起。
而李文亮事件更是让它们兴奋,它们早早的等候在医院门口盼他死亡,以便于再吃人血馒头。
当时武汉新冠病人的死亡率非常高,2月21日的论文显示,金银潭医院重症病人28天死亡率高达61.5%。
张伯礼在采访中回顾了当时的情况:
记者:“您看到的是什么?”
张伯礼:“看到的状况就是发热门诊已经是拥挤不堪,大夫已经不堪重负,就是医院被挤爆了,就在那段时间。但是最可怕的是里边这(发热、留观、疑似、密接)四类人混杂在一起。甚至确诊的病人也没地方住院,一床难求。那么乱,乱到这种情况,没想到。”
记者:“您说的乱是混杂?”
张伯礼:“混杂,病人都混杂在一起,医院被挤爆了,看病要排几个小时,并且是有病、没病的、输液的、留观的、等着确诊的,统统都混在一起,陪诊的也都放在一起。这些人里面,不是的以后也都是了。互相交叉感染太厉害,所以你不分离永远不行。当时陈一新,中央指导组副组长,他来了说了一句话非常清楚,他说不关掉水龙头,这地永远擦不干,水龙头老在那跑水,这地老是擦不干。这句话用的特别恰当。”
针对当时医院人满为患,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的状况,分层分类管理,集中隔离,成为中央指导组的决策。
张伯礼提出,在西医没有特效药、疫苗的情况下,对集中隔离的疑似患者实行中医治疗。中药漫灌,一是别错失治疗时机,二是安慰情绪,这个建议被中央指导组采纳。
记者:“面对这么复杂的情况,您怎么就知道用什么药去治。”
张伯礼:“我们在1月中旬,一直在盯着这个病,特别是跟武汉保持着联系。开始在一月二十几号的时候,春节前,有几个少量的专家已经到了现场,看了病人,我们拿电话就联系了,知道他当时的情况。当时大家非常形成共识——湿毒、湿毒疫,所以当时方子就在脑子里了,咱们就弄。特别是在天津已经有病人了。这些情况你看到这个以后去研究怎么对付它,因为我说中药它比较安全,第二个就是现成的,我们药厂给做成了袋药,直接给送到隔离点外边,不就挺好吗。”
在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的推动下,武汉开始征用学校、酒店作为隔离观察点,并为集中隔离的疑似患者普遍服用以治湿毒疫为主要功效的中药袋装汤剂。
张伯礼:“刚刚开始喝药的时候,中药推得都很难。有人说中药没效,那么大面积吃中药,对老百姓负责任吗?”
记者:“哪来的反弹意见?”
张伯礼:“都有。所以我说这次特别感谢的是中央指导组,特别感谢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决策,支持中药,要不我们也不敢那么大胆去做。”
2020年2月8日,国家调整了新冠专家组名单,梁万年成为组长。张伯礼、刘清泉等中医药专家加入工作组。
梁万年上任之后,马上统计了中医药在湖北参与率救治的数据。
湖北疫情指挥部的文件指出:截止2月10日24时,湖北中医药参与治疗率仅为30.2%,远远低于全国其他省份87%的平均水平,影响了救治效果。
而其中武汉中医药参与率仅有8. 36%!
在梁万年和中央领导的强力支持下,中医药才逐渐在武汉推广开。
张伯礼:“下令第一天3000袋,第二天就10000个。我当时说的名不好听,叫漫灌中医药,让中医药漫灌,就是全都给。”
记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漫灌。”
张伯礼:“太多了,病人太多分不清了,分不清你就只能说都给,因为是一个病因相同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在古代也是用一锅大锅药给大家喝,我们叫通治方或者叫标准方。”
2020年8月8日,张伯礼院士《后疫情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做了32分钟的演讲。演讲最后,张伯礼说:
“疫靠全球,也考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也考了人性,价值观,更考了综合国力!”
的确如此。古人说大医医国,自古大医都有超越医学的战略眼光。
因此学中医的人,往往也会超越单纯的疾病,来考虑、预测问题。
新冠病毒不可能是中国人吃野生动物吃出来的。如果新冠病毒是中国境内的野生动物携带,那么应该在动物抓捕地、运输途中多点爆发,不可能是武汉海鲜市场单点爆发。
美国劣迹斑斑不择手段的一贯作风,以及美国遏制中国的国际形势,让我们做出了上述判断。而现在北京、大连的疫情二次爆发,也证明当初武汉的病毒很可能也是通过冰冻海鲜从境外人为输入的。
而基于我们对非典真实历史的了解,使得我们能够提前做出中西医结合战胜疫情的预言。为什么我们在新冠疫情初期的预言,全部应验了?
而张伯礼院士曾经非常担心,非典时中医药做出巨大贡献最后却被遗忘的历史重演。
2020年3月3日,张伯礼院士在武汉接受了人民日报的专访。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张伯礼院士说:
“最后,我想提醒的是,疫情过后也别遗忘了中医药,还是要继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近日中国-世卫组织的疫情考察专家组中没有中医药专家,疫情报告中,中医药几乎没有涉及,这令人十分遗憾。”
2020年6月7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发表,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的贡献。张伯礼开心极了。
张伯礼说:
“白纸黑字啊,所以我在武汉说千万不能忘了中医药啊。忘不了了,白皮书都写了。
当时这个卫生组织来人,30多个人的专家队伍没有一个中医;看了40多个单位,没有一个中医单位;23000字的报告,不提中医药。
当时我非常的这个这个心里不是滋味,对新华社发发牢骚,让我们中医心寒,新华社给改为这个非常的遗憾。
但是中央大领导(主席)看到以后批示,转天到了前线,孙春兰总理就质问他们为什么三个没有。
所以转天,又转一天,这个卫生部召开的新发布会,介绍中医药的经验。后来这个春兰总理在《求是》杂志上也介绍了中医药,肯定了中医药的经验,到白皮书上。
所以我们中医药应该说,这个发挥中医药的重要作用,全国人民看到了,这个白皮书肯定了,是吧,成为历史定论了。
世纪瘟疫肆虐全球,造成人类重大死亡,重创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剧了百年大变革的不稳定性,令世界动荡不安。疫靠全球,也考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考了人性,价值观,更考了综合国力。
我觉得这个疫情现在已经不是简单的疫情的事儿,他整个加剧了百年大变革的不稳定性,推动了大变革的快点出现,并且加剧了它的进程,现在我们面临重大的压力,但是也是考验,同时也是机会。
我觉得我们只能是医务人员呢,管好我们自己的事,所以我们应该总结经验,补齐短板,加快建设应急反应和防控体系,发挥中西结合优势,夺取最后的胜利。
我们中医药要再接再厉啊,再铸辉煌,在可能的金秋中肯定要回来的第二波,同时可能是这个流感和新冠一起来,我们中药更要发挥作用。
谢谢大家!”
今年全球最大的考验,就是秋冬气候变冷之后,流感高发季和新冠会一起来,到时候新冠的死亡率会比夏季较低的死亡率上升。
而我们有严阵以待的防御体系,加上中医药的独特作用,有信心获得胜利。
2020年8月11日,主席签署命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11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张伯礼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占了全国医护人员的功,占了中医药之功。感谢党和国家的鼓励和信任!我将再接再厉,倍加珍惜党和国家给予的崇高荣誉,做好充分防控准备,打赢抗疫决胜之战。”
张伯礼不是为了自己获得荣誉高兴,他认为自己只是作为中医药的代表,贡献获得了国家的承认。
下面,我们来看张伯礼院士在2020年8月8日论坛上的演讲的内容:
张伯礼:《中医药抗击疫情的贡献和思考》
张伯礼首先回顾了在6月2日向主席汇报的中医药四大贡献:
主席说:“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民都看到了。”
面对突发的疫情,中医怎么应对呢?
张伯礼院士在奔赴武汉的飞机上让团队成员赶紧编了一个症候学调查手机App。
“以往我们一个人一个人的去辨证,了解它的症候特征。我这次在飞机上就让我的团队赶紧都回来上班,赶紧编一个新冠肺炎的症候学调查,然后装在手机里边变成一个手机APP。
到了武汉我们就买了100台手机,把这些个装有调查这个信息表的给大夫。1个星期我们在4个省20家医院获得了1000多例患者的中医症候学信息,就是那个界面把舌像可以照起来,把症状可以拷贝下来。”
“我总结的这个东西,所以我们最后把这个数据得出来以后,经过后方专家分析跟前方进行讨论,我们最后明确是湿毒疫。”
“我们看他的腻苔的发病率非常高,湿毒疫的特征要素呢湿、热、毒、瘀、虚,起病隐匿、症状温和,但是病情粘腻胶着,他的变化呢很迅速,湿邪多变证,是吧?这个大家都比较清楚。
但是湿邪呢他很少单独发病,它往往容易添加一些个邪气共同发病,加风啊,加寒啊,加热啊,加燥啊。所以我们这个你看这个图像这是一个青海那边传过来的一张图象,舌腻,但是你看这个燥腻,它那边加燥。
所以在我们讨论的时候,广东那边同志说我们这边都是看不到寒都是热,是吧?上海说基本我们都是也是都是热为主。我说南方啊温度比较高,所以呢它是湿瘟疫,啊湿热。这个武汉在早期的时候呢可能有些寒,可能是有人说是寒湿,但湿邪是湿毒,啊这个广东、甘肃、这个青海、甘肃他们是燥,是吧,是燥,真有燥。是这个湿邪在发展的过程中呢寒化、热化、燥化,都有也都出现,是吧。”
“这个湿邪我们这个在这个《温病条辨》和《温热经纬》里都讲了很多湿瘟证啊等等。对湿邪的认识,通过这次我们又加深了一些,是吧。所以我们用方法一般是化湿解毒,避秽化浊,是吧?我们用了麻黄也是要宣肺利湿,也是要抓住这个湿,下边的各种各样的。”
武汉开始的时候对这个病不了解,治疗也不及时,不到位,防护措施不够,医护人员过度疲劳,所以当时的死亡率是比较高的。但是二三月份以后情况就逐步好了。
湖北的死亡率5.5%,其他地方的死亡率0.9%。湖北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我们的经验,全国才有一个比较低的死亡率。
张伯礼的团队一共直接治疗了2036个病人。
2月18日张伯礼团队在中医杂志上紧急发表了文章,不是为了争名誉争学术,而是让老百姓从“没有特效药”的恐慌中解脱出来,让大家对中西医结合战胜新冠树立信心。
1、集中隔离,中药漫灌
只隔离不给药,只成功一半,是被动、等发病的消极措施。
隔离人员的确诊率,在2月初是80%;中药漫灌后,到2月中下降为30%,2月底下降为10%。
证明根据疾病的共性,大规模服用中药,可以快速阻断病情,很多轻症就直接治愈了。
九州通的中药汤药日供应图,效果显著需求快速增加,最高峰一天三万七千袋。
2、中药进方舱
钟南山说,方舱医院只是把病人隔开了,没有什么特别的治疗,病人自己恢复了,这是错误的。
我们来看看曾经对中医药有成见的张定宇说怎么说的:
张定宇:“我们中医药也是及早的进入了方舱医院。我们方舱医院中药的使用比例达到99.9%,几乎就是100%。而且我们创造性的建立了一个以中医为主的一个中医的方舱医院,收入的560名患者无一例转为重症。”
张伯礼说,方舱医院的病人,90%以上都服用了中药,转重症的比例是2%-5%,远低于WHO报告的重症13%、危重症7%的比例。
尤其是中医接管的江夏方舱,100%服用中药,转重症的比例是0。
3、中医药对重症病人的救治效果
中医药对重症病人的救治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中就包括李文亮的同事。
4、中医药在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康复期治疗更是中医药的强项。
尤其对于恢复期核酸复阳的问题,张伯礼指出,是没有治彻底,深部小气管内仍然有痰栓包裹着病毒,用中药化痰就可以了。
能解释问题,还能解决问题,才是避免恐慌的关键。
中医药负责治病救人之后,也不妨用现代技术解释一下原理。
接着,张伯礼提到了北京战疫的启示。
张伯礼在6月20日就预言,6月底发病人数下降到个位数,7月中下旬清零。
北京的治疗上采取了三个三:
三 “一”:第一时间介入、服用中药、第一手中医资料
三 “早”:早辨证、早截断、早转阴
三 “精”:管理精细、数据精准、操作精确
上个图:
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
中医药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下面是张伯礼院士演讲的完整视频:
不仅如此,张伯礼院士说:中医药也是文化自信的答卷。
中医药已经从制度上纳入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可以第一时间参与守护中国人民的健康。
可以说,和17年前相比,这是历史性的巨大进步。
来源:拨开迷雾兮看经典微信公众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