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王历荣:中国共产党海洋认识的演进逻辑
点击:  作者:王历荣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  发布时间:2021-03-29 09:03:23

 

1.webp (14).jpg 


海兴则国兴,海衰则国衰。负有强烈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的中国共产党,根据不断变化的时代特点和现实国情,与时俱进推动和完善海洋建设。海权内涵不断丰富,海权实践创新发展,海权建设成就有目共睹,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海权思想,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海权思想与实践。

 

第一,逻辑路径:从“向海图存”到“向海图富”,再到“向海图强”。

科学准确判断国际形势与时代特征,是中国共产党海洋认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意识形成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中,发展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成熟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安全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对帝国主义侵害中国海洋主权和安全的行为进行了深刻揭露和英勇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捍卫国家的生存与安全放在首位,“图存”成为当时最大的现实需求:积极采取措施取消外国驻军权,收回近代丧失的航运权、海关主权和管理权;冲破西方的海上封锁与禁运,拒绝苏联企图侵占中国海洋权益的无理要求;发表领海声明,捍卫中国海岛主权;为保卫海防、抵御帝国主义可能的侵略,建立人民海军。21世纪开始,国际形势日趋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基于这一判断和认识,出于国家利益考虑,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通过海洋走向世界,“向海图富”思想开始形成并付诸实施。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实施海洋开发利用;制定海洋科学发展规划,发展海洋经济;和平解决海洋争端,倡导共同开发,促进国际海洋合作;在发展思维的指引下,形成“执政兴国”理念,聚焦“兴国之要”的经济发展,实现“富起来”的梦想。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强国”的新时代,海洋也由服从并服务于“兴国之要”转向“强国之要”。积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经济海权;加强海洋保护性开发,建设生态海权;参与海洋全球治理,建设合作海权;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建设制度性海权。从“向海图富”到“向海图强”,是中国共产党海洋认识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跨越。

因时而谋,顺势而动,是中国共产党海洋认识调整的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的海洋认识,紧跟国家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而演进,与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目标逻辑一致,与国家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高度统一,历经“向海图存”“向海图富”“向海图强”三个发展阶段,并在党“执政立国”“执政兴国”“执政强国”理念中予以实践。在革命与建设时期,其表现为以“求存”为底线的防御性安全型海洋意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其凸显以“求富”为主线的开放性发展型海洋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呈现为以“求强”为目标的外向性综合型海洋意识。如今,“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是党海洋认识发展长期性和集成性的逻辑结果,也是其逻辑延伸。

第二,海洋价值认知逻辑:从战略屏障到富国兴邦,再到强国之要。

100年间,中国共产党对海洋的认知,经历了从海洋是战略屏障到海洋是国际大通道、资源宝库和人类生存“第二空间”的转变,对海洋价值的认知以及如何利用海洋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的认识逐步深化。在“向海图存”阶段,出于生存安全的利益考虑,中国共产党从战略上把沿海地区作为“海防前线”,强调海洋的战略屏障作用,强调海洋服从并服务于“加强防卫,巩固海防”的需要。在“向海图富”阶段,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海洋不仅是一道护国的战略屏障,而且是一条富国兴邦的捷径。海洋不仅是国际交往的大通道,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宝库,无论推进发展还是维护国家安全,我国在海洋空间都拥有巨大的战略利益。为此,党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迈上“向海图富”的征程。1991年,全国首次海洋工作会议强调“中国的希望在海洋”;1996年发布“第一个海洋发展纲领”——《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1998年发表被称为“中国第一号海洋白皮书”的《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2001年编制第一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03年第一次正式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正式发布第一个指导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纲领性文件——《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批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将海洋事业发展列入国家专项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21世纪,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明显上升。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海洋的认知已转向全面开发利用保护海洋,海洋不仅可以富国,还可以强国。

第三,海军海防建设逻辑:从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再到远洋护卫。

 

100年间,人民海军从“黄水”走向“蓝水”,从“浅蓝”走向“深蓝”,经历了从近岸防御向近海防御再向远洋护卫战略的转变,海军综合保障能力有效提升,承担责任和履行任务逐渐加重,活动区域逐步拓展。海军通过海上维权、维稳、维和等行动,维护了国家海洋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推动了海洋国际交流与合作。

海军是战略性军种,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海军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目标。100年间,党高度重视海防、海权以及海军建设。在目标定位上,从“我们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把我国海岸线筑成海上长城”,到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具有综合作战能力”“与新使命要求相适应”的人民海军,再到新时代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在战略原则上,从“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再到“近海防御、远海护卫”;在职能使命上,从保卫海防、抵御帝国主义侵略,到确保海防安全、维护祖国统一、捍卫海洋主权,再到保卫国家海上方向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

第四,海权争端解决逻辑:随着国家海洋利益涉及面的扩大,我国强调采取多种手段,坚持以对话和谈判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海权争端。

具体而言,在政治上和外交上,不断宣示中国主权,有理有利有节地展开海洋斗争;重视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海洋权益争议问题,颁布《领海和毗连区法》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等国内法;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运用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公平合理处理国际海洋事务以及与周边国家的海洋关系。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又创造性地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和平解决海权争端战略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表明,中国共产党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和平利用海洋、合作开发海洋、持续保护海洋、公平解决海洋争端、共建共治共享共赢海洋作出贡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海洋意识的历史演变研究”(17BDJ04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