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谈到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时说,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产生了灿若星辰的文艺大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其中,他列举的现代文学大家,就包括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战线上长期从事领导工作的杰出战士郭沫若同志。
郭沫若1892年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两年后震惊中外的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对日战败后赔款割地,进一步把中国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
此后中国兴起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让早年的郭沫若接触到民主、自由的思想。在清王朝灭亡两年后的1914年,郭沫若也像鲁迅一样赴日学医。
接着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组织文学团体,投身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921年郭沫若回到祖国,出版了第一本新诗集《女神》,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三年后,他翻译了河上肇的经济学专著,毅然选择了通过社会主义拯救中国的道路。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郭沫若投笔从戎,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副主任,中将军衔。
次年,在蒋介石背叛革命的危急历史时刻,地位和名声兼而有之的郭沫若并没有在沉默中做个利己主义者,而是勇敢地站出来为共产党说话,发表战斗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入木三分地揭露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真面目,坚定地支持工农革命,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并于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因而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为了躲避蒋介石的通令缉拿,郭沫若被迫流亡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开创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成为我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历史的开拓者。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起全面侵华战争。此时,在日本已有一个幸福家庭的郭沫若得知国民政府希望他回国后,毅然告别亲情,躲过军警的监视,兼程抵达上海。
之后,他再次被授予中将军衔,领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工作。他在此期间创作的大量话剧,成为鼓舞人民士气、打击侵略者和反动派的有力武器。
抗战胜利后,他不惧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迫害,勇敢地站在民主运动前列,同蒋介石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和发动内战阴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历任中国文联主席、、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务,长期从事科学、文化、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并活跃于新中国的外交舞台,为发展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8年6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同志追悼会上致悼词时指出:“郭沫若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贞不渝的革命家和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可以说,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了实现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同一切反动、腐朽的势力进行坚决的毫不妥协的斗争,是郭沫同志最为鲜明的政治本色和艺术本色。
然而,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文化界却滋生、蔓延起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站在历史进步一边的鲁迅、郭沫若、茅盾、曹禺等杰出的现代文化代表人物被无端地歪曲、抹黑和谮毁,而胡适、张爱玲等反动文人、周作人、张中行等汉奸文人,则受到热烈追捧,甚至抬高到“圣人”的地位,给文化界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
“醉翁之意不在酒。”很明显,国内外敌对势力否定鲁迅、郭沫若、茅盾、曹禺等先进文化代表人物的目的,在于否定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的红色文化,从而动摇中国人民坚定跟着共产党走的精神支柱,颠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文化基础和历史基础。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拨乱反正、激浊扬清的喜人局面,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得到有力遏制,一些长期混淆视听甚至歪曲史实的谣诼和诽谤得到了廓清和纠正,中华民族从一个新的高度重新新审视文化领域的斗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激越昂扬的文化主旋律。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历史虚无主义绝不会甘心于自己的失败,它们总是要窥测方向,寻找机会,顽强地表现自己。正如伟大的鲁迅所说:“战斗正未有穷期,老谱将不断袭用”。
我作为一名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会员,在这里郑重呼吁:必须保卫鲁迅、郭沫若、茅盾、曹禺等先进文化代表人物。
保卫这些先进文化人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正面评价他们的作品,积极宣传他们的文化成就,让他们承载的革命文化精神广泛深入地走进亿万人民的心中。
比如郭沫若同志创作于1942年的五幕话剧《虎符》,就是一部赞美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斗争精神、激励人民斗志的不朽作品。
该剧取材于《史记·魏公子列传》中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在把握历史脉络和艺术规律的基础上,郭沫若同志结合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进行了大胆构思,通过宣扬不畏强敌、视死如归,谴责数典忘祖、投降卖国,鼓舞了处于抗战最为艰难时期的中国人民,为此,毛泽东同志曾专门致信郭沫若:“收到《虎符》,全篇读过,深为感动,你做了许多十分有益的革命的文化工作,我向你表示祝贺!”(人民出版社1983年《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21页)。
很明显,在国际国内斗争日趋复杂激烈的今天,这部作品仍然有着十分强烈的现实教育意义。
2022年,是郭沫若同志诞辰130周年,也是《虎符》在重庆首次公演80周年,届时如能将郭沫若同志的话剧《虎符》搬上银幕,可以有效地回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进一步彰显中国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弘扬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实实在在的正能量。
(作者系民建中央财政金融委员会委员;来源:“红色文化网”微信公号;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