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齐薪玉:网络媒体要确保真实性 切莫反复打脸
点击:  作者:齐薪玉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0-07-30 11:30:35

 

“杭州女子离奇失踪”这件事最近像一件未解之谜被讨论的沸沸扬扬,近日失踪案后续又引起亿万人的阅读讨论,将其推上热搜榜首,成为“爆款”。结果一看内容却令人大跌眼镜,不少自媒体转发案情通报,并对案件细节评头论足,然而却被当地公安局辟谣打脸。

 

近期类似的事件还有“名校贫困大学生偷外卖度日被抓”的新闻反转。与其说网络新网平台是在报道信息,不如说是在演一出“反转剧”。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对于这些打脸新闻网友甚至见怪不怪了。这种大量反转信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流量至上的互联网时代,不少博主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与职业精神,只想吸引大量用户浏览以便有机会盈利,因此不择手段制造热点进行炒作,包括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假冒官方发布谣言、未经核实直接报道等等。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网络秩序,极易造成虚假信息大面积传播,扭曲新闻事件舆论方向,甚至会对新闻当事人产生不必要的网络暴力,影响正常生活。

 

“互联网+新闻”本应该为民众提供快速便捷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应该是乌烟瘴气的流量平台,抵制虚假新闻报道,营造清朗网络环境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首先网络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官方宣传机构对热点问题跟紧,及时发声表态,避免谣言四起;司法部门要完善网络新闻管理规定,明确发布言论的“红线”,约束媒体平台;网警加大督查力度,丰富网络举报途径,对于发布不当言论的行为给予处罚。

 

其次互联网平台自身要反思。发布虚假新闻收获不了长期的“粉丝”,只有多输出“干货”才能吸引忠实观众,企业不能一味追求利益,树立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文化,给用户带来真实、有效的信息才是长久之计。

 

最后用户自身要提高辨别能力。在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世界里,在“碎片化”信息充斥生活的时代里,有时候“眼见不一定为真”,用户要具备一定的法治意识,能够独立自主的冷静思考,判断对错,而不是被营销号牵着鼻子走。

 

作者:齐薪玉  作者单位:河北省任丘市新华路办事处  来源:【昆仑策网】(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