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王诚:中国经济内循环的关键是补足科技短板!
点击:  作者:王诚    来源:环球时评  发布时间:2020-07-30 10:04:34

 

最近火了一个热词“内循环”。7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再次指出:“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句话很重要,它不是因为疫情的一时倒逼,而是中国的战略转型,可能要管几百年,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

 

 

内需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其实早在十九大报告的时候,党中央就已经定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显然是不可能通过“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的,而是必须通过拉动内需才能实现的。“出口导向型”战略首要的是满足国内的需求,而不是满足国内人民的需要,这与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格格不入。

 

那么中国经济内循环的关键在哪里呢?我认为中国经济内循环的关键就在于补足科技短板,只有把这个短板补上了,中国经济才能走向真正的内循环的康庄大道。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第一个是要补足哪些科技短板,第二是我们能不能补上这些科技短板;第三个是补上科技短板的好处。

 

一、我们需要补足哪些科技短板?

 

要成为一个大国,需要有朋友,而要成为一个强国,则需要有敌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特朗普是我们的好对手,也是一个称职的敌人。他发动的贸易战和科技战,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了中国的缺陷和短板在哪里,那就是我们在高科技领域过度依赖美国和西方。

 

中国对外依赖最大的产业是汽车。虽然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了,近几年都保持在2500辆以上的高位。但是中国并没有世界上叫得响的汽车品牌,全世界前五大汽车公司没有一家是中国。我们要知道,中国制造业的产值早已经超过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总和,但是在汽车这个最大的制造业产业里面,中国却成了美国、日本和德国利润奶牛,我们通过其它产业赚回的辛苦钱、血汗钱,又通过汽车产业送回给了西方。

 

中国对外依赖第二大的产业是芯片。中国近几年每年进口的芯片都在3000亿美元以上,远远超过了原油进口。中国制造业缺“芯”之痛由来已久,这个痛苦其实很多中国人是不知道的,2018年美国开打贸易战的同时,极力打压中兴、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让中国人深深地意识到了这种痛苦。

 

中国对外依赖第三大的产业是软件产业。中国的电脑、笔记本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产量早就是世界第一了,但是中国在拥有强大的硬实力的同时,却在软实力上严重落后。中国的软件产业无论是在操纵系统、应用软件还是工业软件等各个领域全面落后于美国。尤其是操纵系统这个最重要的领域里面,基本上让美国公司给垄断了。

 

其实这些领域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都并不是那么落后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的红旗轿车是可以跟劳斯莱斯这样的西方顶级轿车媲美的,我们的芯片产业也曾经是世界第二的,我们的软件产业也是独立自主的。只不过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我们拿我们的高科技产业去换了西方的低端产业,这就是中国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代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除了汽车、芯片、软件,还有其它很多短板,这方面和专业的科技媒体在总结,什么中国科技的60个短板,中国科技的80个短板,中国科技的100个短板之类的文章很多,在这里我就不展开讲了。目前在全球科技领域的200多个技术分类中,中国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类别只有十几个,这与中国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是严重不匹配的!

 

二、我们能不能补上科技短板?

 

那么,我们能不能补上这些科技短板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毛主席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事实上,在毛泽东时代,由于西方的封锁,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在科技的各个领域都呈现出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好局面。

 

对于中国而言,在高科技领域从来就不存在能不能赶超西方的问题,只存在投降不投降的问题。80年代,我们砍掉了世界领先的红旗轿车,我们在汽车领域投降了,结果今天中国汽车工业成万国品牌博览会;我们砍掉了运十飞机,在大飞机领域投降了,结果中国的天空上飞的都是外国的飞机;我们砍掉了芯片产业,在芯片领域投降了,结果是我们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芯片进口国,中国制造的缺芯之痛。

 

为什么中国能补上科技短板?答案很简单,中国有人才规模的优势,有市场规模的优势、有全产业链的优势、有社会主义体制的优势。只要我们自己不投降,不被西方忽悠,在任何一个科技领域,赶超西方还真不是难事儿。

 

发展高科技第一靠人才,第二还是靠人才。

 

首先,我们来看人才的优势。中国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接近900万,比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加起来还要多。而且中国高度重视理工科人才的培养,相对来说,理工科人才的就业和薪资待遇都远高于文科生,中国每年培养的工程师是美国的十倍以上。而且美国毕业的理工科学生中,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中国学生。

 

中国人才不但有规模优势,而且还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在中国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是十几万人民币,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全球顶级名校学费只需要六七千元每年,而像美国的哈佛、耶鲁等私立大学则需要六七万美元,加上学杂费和生活费等其它开销得三四十万美元起步,四分之一的美国大学生直到退休还没还清助学贷款。

 

 

中国人才十几倍的规模优势,几十倍的成本优势,这对于美国来说就是碾压的优势,而且中国的人才还比西方更勤奋。一旦中国的工程师红利爆发出来,我们就真的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我们唯一缺的就是决心和意志,感谢特朗普给了我们这个决心和意志,我相信中国科技碾压美国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其次,中国的规模市场的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对于小国而言是很难的,因为无法摊薄高昂的研发成本。但是对于像中国这样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巨大的规模市场的优势,天然就适合发展高科技产业。这个就是为什么任何高科技的产品,被西方垄断的时候,就是天价(想想80年代一台日本彩电一万多,90年代一个微软的操纵系统光盘一万多)只要中国掌握了,马上就会变成白菜价。

 

长期以来,我们都被西方经济学所谓的比较优势理论所忽悠,认为中国应该发挥所谓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把高科技产业交给西方,我们只需要做低端产业就成了,这样可以解决我们的就业问题。然而,人多的优势更多的体现在高科技领域,而不是在低端产业的领域,廉价劳动力从来就不是什么优势,没有哪个国家靠廉价劳动力成为发达国家的。

 

第三中国有全产业链的优势。中国有14亿人口,有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广阔发展纵深。14亿人口的优势,就使得中国可以做高科技领域的全能冠军,可以在任何领域挑战西方。而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广阔纵深,则使得中国的产业链转移相当大的一部分完全可以在国内实现,而不必要像美国那样转移到国外,造成产业的空心化。

 

中国经济内循环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应该包括产业从沿海向内陆的转移,促进各个地区的均衡发展。由于有广大的内陆地区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链,中国就能够在保证成为发达国家的同时,还能保持全产业链的优势。而全产业链的优势则能保证真正有市场价值的科技创新在国内就能得到应用和市场化。

 

第四个就是中国的体制优势。这个就不用多说了,中国的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已经无数次的被验证过了。像芯片产业,只要中国想搞好芯片产业,把人才资源投入进去,要不了几年就会领先世界。

 

当然我们还要避免把这种优势变成了劣势,就是要防止被西方收买的经济学家、买办官僚绑架了我们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从红旗轿车被砍掉,运十飞机被砍掉等案例来看,都是这种优势变劣势典型例子。

 

三、补足科技短板的好处!

 

中国经济如果补足了科技短板带来的好处是显然易见的,具体来说,首先是可以保证经济内循环的血管畅通,不会被卡了脖子;第二是提供高薪资的岗位,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拉动内需;第三保障中国的国防安全。

 

补足科技短板,首先可以保证中国的经济安全,保障内经济循环的血管畅通。目前中国制造虽然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在包括芯片等核心零部件方面高度依赖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特朗普政府对中兴和华为等高科技的全力打压,告诉我们,核心科技和核心零部件的供应链必须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只要补足了科技短板,当中国在200多个科技领域里面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时候,当中国制造业的核心零部件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时候,我们就不必担心西方的封锁,美国人卡我们的脖子了。不管外部环境如何恶化,也不管是热战还是冷战,只要我们能保持内循环的畅通,就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14亿人追求幸福生活的脚步。

 

第二补足科技短板,可以提供高薪的工作岗位,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拉动内需。内循环的核心是拉动内需,而拉动内需最重要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而只有高科技企业才能提供高薪的工作岗位,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扩大内需要。

 

华为有19万员工,去年平均年薪高达110万,反观像富士康这样的低端加工企业,上百万的员工,人均年收入只有三四万元(当然还有许多小工厂比富士康待遇还低)。从收入的角度来讲,富士康的一百多万员的消费能力,还不如华为的19万人。这样明显的例子告诉我们,中国需要更多华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而不是富士康这样的低端制造业。

 

中国现在人均GDP一万美元,人均收入只有3万元。如果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了华为员工平均年薪的十分之一,也就是11万元,那么中国的人均GDP将达到接近四万美元,妥妥的成为发达国家,跳出所谓的发展中国家陷阱。

 

第三个是保障国防安全。现代战争打的是高科技战争,只要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内独步天下,我们就可以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对任何敌人实现降维打击,最大程度的保障我们的国防安全。

 

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国内还有很多日吹,还有很多人鼓吹日本的军事威胁,日本右翼甚至疯狂叫嚣几个小时摧毁中国海军,为什么最近这些年没有了呢?就是因为中国的科技全面超越了日本。别的咱们不多说,一艘携带巨浪3096核潜艇就能够在十分钟内摧毁整个日本。

 

 

 

上图日本海军八八舰队 下图中国南海阅兵

 

被中国在科技领域碾压的时候,日本就老实了。据日本媒体在今年年初的一份报道中指出,在联合国划分的200多个科技细分领域里面,中国已经有180多个超过了日本,日本对中国的军事威胁也就自然消除了。

 

同样的,有一天当中国在200多个科技细分领域里面有180多个超过美国了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担心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威胁吗?当然不再需要了,因为我们随时可以吊打美国。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来临!

 

文章来源于王诚说人生 ,作者金桥智库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