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从人人互联到万物互联,从海量数据到人工智能,从消费升级到生产转型,互联网+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尽管如此,在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仍存在瓶颈,互联网的应用更多的还是在虚拟经济领域,在实体经济领域还不太突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陈肇雄认为。
在12月17日由国研智库承办的“互联网+”支撑环境建设研讨会上,陈肇雄介绍,互联网+行动实施两年以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2.6万亿元,同比增长25%,占GDP的比重超过30%,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但是,当前仍有不少因素制约互联网+深入发展。陈肇雄分析,首先,数字化基础薄弱。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多数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网络化智能化基础薄弱,中小企业经营者对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不足。
其次,平台支撑能力不足。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实体经济全要素连接的枢纽,是智能制造的大脑。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已经超过150个,而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平台商业成熟度存在一定差距。
再次,安全隐患突出。线上线下融合,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从虚拟网络空间向现实物理世界蔓延扩散,网络威胁向制造、金融、交通、能源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传导渗透,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再就是环境有待优化。”陈肇雄说,以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给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也带来新挑战。平台经济开创了人人即商家,人人即媒体的新时代,由于准入门坎低,良莠不齐,网络售假等不规范经营现象时有发生。
互联网+支撑环境问题究竟该如何营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表示,需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创新,核心是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自主可控;同时,要提高网络设施的普惠性、开放性、连通性、便利性,加强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投入,加强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共享,打破地域、部门、行业之间的壁垒,形成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此外,要加强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力度,尽快将大数据产权交易规则纳入议程。
“同时,也要看到互联网+的支撑环境建设不仅涉及面广,而且与现有的法律法规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建设难度很大,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需要遵循前瞻性、包容性、系统性和渐进性原则,当前应就一些重要领域,如基础设施以及一些共性问题加快制度建设步伐。”李伟说。高福院士团队这项研究扩展了人们对黄热病毒NS1蛋白的认识,也为进一步阐明不同黄病毒NS1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