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为何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停滞?带来哪些启示?
11月8日至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中国期间,中美两国签署了34个合作项目,金额达到2535亿美元,被称为访问中国的最大收获。前天,即11月29日,习近平应约与特朗普通电话,特朗普“积极评价中美两国关系”,“重视中方在解决朝核问题上的重要作用,愿加强同中方沟通协调,找到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办法。”
作为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互动热络,似乎应该让世界高兴和满意。然而,这种“欢乐的局面”,很快就被美国打破。
11月30日,也就是在特朗普与习近平通话的第二天,特朗普政府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交的一份40页的文件被公布,在这份文件中,美国正式拒绝了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要求。
【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标题截图】
今天,英国《金融时报》又披露,“特朗普政府经济事务方面级别最高的外交官戴维•马尔帕斯(David Malpass)周四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美中全面经济对话(CED)处于‘停滞’状态,目前没有重启商谈的计划。”
【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标题截图】
为何不到一个月,中美贸易就从“风和日丽阳光灿烂”变成“山雨欲来风满楼”?甚至头一天还“谈笑风生”第二天就“剑拔弩张”?从中又给人带来哪些启示?
一、美国向来就不是一个守信用的国家
美国不守信用世人皆知,特朗普只不过把它发挥到极致。就拿中国加入WTO来说,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第15条规定,中国在2016年12月11日之后可以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这一条是美国等谈判国当初与中国谈判时的承诺。可过了时限,欧盟不兑现承诺,而关键的原因正是美国在其中起作用。于是,今年三月中国首先将欧盟告上WTO。
美国特朗普政府,实际上在上个月中旬就将拒绝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文件交到WTO。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里的“市场经济地位”并非政治范畴的术语,而是WTO组织成员经济贸易过程中的产品成本与价格的认定概念。如果中国一直被贴上“非市场经济”标签,那么中国出口产品要以国内生产的实际成本的价格与WTO成员进行交易时,交易成员可以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调查时中国产品的价格将使用第三国的价格为依据,即“替代国”,与中国交易的国家可以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
据经济学家的估计称,美国和欧盟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已经让中国制造商在出口方面损失几十亿美元。
二、特朗普的“美国优先”不会顾及别国利益
特朗普竞选期间就以对华贸易不公平为借口,要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他上台后,中国保持了极大的耐心和诚意对待其多变的行事做派,使中美关系没有走向极端。也避免了两国爆发全面的贸易战,甚至也出现了一些可喜的曙光。
今年4月6日至7日,习近平与特朗普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会面中,定下了第二个“百日计划”。这个计划实际上也是旨在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问题。因此,中国做了不少让步。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现象,哥伦比亚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安德鲁•内森(Andrew Nathan)当时就表示:“美国谈判代表正在推一扇相对容易打开的门,因为他们优先考虑的是通过增加美国对华出口、而不是限制中国对美出口来改善两国贸易平衡。”然而,到了7月,美国对“百日计划”的效果显然不满足。
上个月,特朗普访问中国后,带着2535亿美元的合作大单满面春风回到美国。但在美国并未赢得他想要的喝彩。
美国政府一些对华鹰派人物一向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正合其意。所以,他们对美中对话持怀疑态度,并以“国家安全”为名敦促特朗普要着眼于更大的结构性问题。
三、突发事件更坚定了美欧阻扰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首先是朝鲜问题。朝鲜前天凌晨再次发射导弹,美国自然看成是对其威胁。当天,约习近平通电话。从官方事后发表的报道来看,特朗普显然没有得到其想要的结果。因此第二天就对外公布了向WTO提交的拒绝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文件。这绝不是单纯时间上的巧合。
除此之外,最近中国国内发生的两起社会风波,被西方媒体一再放大,已形成铺天盖地的效应,西方发起了对中国党和政府的极端抹黑攻势。从事态趋势分析,西方对中国发起新一轮攻击已经到来。在此情况下,美国加入欧盟拒绝中国WTO“市场经济地位”,不仅在贸易上可以继续遏制中国经济发展,更是在政治上与西方统一步调。
四、永远不要把西方看成“善人”
美国拒绝中国WTO“市场经济地位”看似经贸问题,但绝非这么简单。
想想不久前,西方对中国的一片称赞声,媒体“中国崛起”、“中国赢了”等等大肆渲染,再看看他们现在对中国党和政府的抹黑劲头,这种“过山车”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共十九大后的政策正按步骤实施,如果一切正常,中国赶上美国、超越西方的发展步伐定会越来越快,中国的影响力会得到更大的提高。而这绝非西方所希望的,更不是作为世界老大的美国所情愿的。
如果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超过美国,甚至让“中国模式”引领世界,那西方的“普世价值”将彻底动摇。
因此,在先把中国捧上天之后,最好让中国得意忘形之时,在政治上借突发事件抹黑中国、诋毁中国,在经济上利用WTO打击中国、遏制中国正是西方搞垮中国的最好时机。
这或许是当前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停滞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兰斌强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