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文物局共建军工历史文化遗产战略协议签署仪式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举行。国防科工局局长张克俭、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出席仪式并讲话。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吴艳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代表两局签署《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军工文物保护利用的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框架协议,两局将从摸清文物家底、落实保护责任、加大保护力度、促进开放利用、开展示范试点、建立协商机制等方面,积极推进信息资源、专业技术的共享互助,构建军工历史文化遗产科学分级保护体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探索试点示范工程,共同推进军工文物事业的创新发展。本次签约标志着军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迈入专业化、体系化、科学化的新征程,开启了军工文物建设的新纪元。
张克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离不开先进的军工文化的有力支撑。加强军工文化建设,包括军工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是现代化国防科技工业核心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要求国防科技行业以本次签约为契机,牢固树立保护军工文物的科学理念,激发广大军工人铭记历史、弘扬精神、传承文化、保护文物的自省和自觉;加强军工文物工作的顶层设计,组织动员全行业的力量,发挥军工集团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开展保护利用工作;系统开展资源普查,建设军工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充分运用先进的国防科技成果为保护展示工作赋能,提高文物保护利用能力;探索军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构建军工历史文化遗产全体系;推动军工文物保护利用与红色经典线路、研学科普基地建设融合发展。
刘玉珠在讲话中强调,军工文物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厚重的军工精神,是在新时期不断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军工文物保护责任重大,使命崇高。国家文物局将积极配合国防科工局进一步加强军工文物保护利用,支持各级文物行政部门与国防科工系统,围绕军工文物普查、文物保护单位核定公布和馆藏文物认定、文物日常保护修缮和管理、文物陈列展示与活化利用等多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军工文物,加强文物价值挖掘和研究成果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灿烂成就,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签约仪式后,与会领导为“原子能‘一堆一器’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揭幕,并参观了中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第一台回旋加速器旧址。
据了解,在2019年发布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三线贵州歼击机总装厂旧址、三线航空发动机厂旧址等10处国防科技工业项目入选。
此次军工遗产成体系列入国保单位,是军工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突破,入选项目集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具有全国范围内的代表性和重要意义,填补了空白。
国防科工局、国家文物局、各军工集团及有关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三线贵州歼击机总装厂旧址
三线贵州歼击机总装厂旧址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幺铺镇,是研制现代化歼击机与批量生产歼击机的飞机主机厂,是中国高级教练机、无人机和通用飞机研制生产基地。
自1965年创建以来,三线贵州歼击机总装厂逐步发展为具有城镇基本特征的“云马山城”,厂区占地面积1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8万平方米。本次申报对象为厂房与设备均保存完好,且类型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厂房180号装配厂房和山洞类厂房141号零件厂房。
50余年来,三线贵州歼击机总装厂先后研制生产了歼6、歼7、歼教7三大系列和“山鹰”新型高级教练机等10多个型号的飞机部件一千多架份,其中1970年完成组装的歼6Ⅲ型机是贵州生产的第一架歼击机,结束了贵州高原不能生产飞机的历史;2003年承担全机部件制造和部分设计性试验任务的“山鹰”教练机,创造了航空史上新机研制的奇迹。
三线贵州歼击机总装厂旧址见证了三线时期国防航空工业军民结合发展历程,以及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航空工业阔步迈向国际航空界的历史足迹。它的建设对云贵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现代工业化的基础,极大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促进了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促进了教育、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民族间的深度融合。
图文/马丽元
来源/中国航空报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