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新闻热点 > 阅读信息
四大行调查高净值客户涉税信息 主要面向“老外”
点击:  作者:记者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发布时间:2017-10-14 11:13:51

 

            据《北京青年报》1013日报道,建行、工行、农行近日先后在官网发布公告,宣布启动存量个人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加上此前发布公告的中行,四大国有银行均已启动尽职调查。四大行表示,这是根据71日正式实施的《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所作的安排。此前还有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类似公告。

根据公告,各家银行将于近期开展存量个人高净值客户(截至2017630日金融账户加总余额超过100万美元)尽职调查工作。若其拥有非中国税收居民身份,且于201771日前在银行开立过存款账户、银行卡账户、储蓄国债-凭证式(现金购买)账户或其他《管理办法》要求尽职调查的账户,请于20171231日之前配合银行填写并签署相应的税收居民身份声明文件。客户可前往银行任一营业网点,或者通过银行官方网站、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等电子渠道填写并签署声明文件。

对于低净值客户(截至2017630日金融账户加总余额不超过相当于100万美元),工行等银行也公告称,需要于20181231日之前(含)完成声明文件的填写。如未在相应时点之前配合我行完成有关尽职调查,银行将依据《管理办法》和相关监管法规规定,根据其已有账户信息中的非居民标识信息,对账户信息进行报送。

四大国有银行启动存量个人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另据《国际金融报》表示,《管理办法》明确指出,排查对象是非居民金融账户。

“非居民”是指中国税收居民以外的个人或企业,不包括政府机构、国际组织、中央银行、金融机构或者在证券市场上市交易的公司及其关联机构。换言之,这个“中国版CRS”主要面向的是“老外”。

账户持有人为中国税收居民个人的,金融机构不会收集和报送相关账户信息,也不会交换给其他国家(地区)。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并不代表CRS与中国居民无关:一方面,近年来,移居海外、持有国外绿卡或拿着外国护照,但又在中国工作、生活的人中,不乏身家丰厚利用海外账户进行逃避税的人;另一方面,CRS不仅仅只在中国实施,从此前国家税务总局公开的资料来看,包括中国在内的101个国家和地区都进一步承诺实施CRS。比如有“避税天堂”之称的开曼群岛、百慕大等。

这意味着,如果一名中国公民转移财产到境外,在境外拥有金融资产,也同样会被实施CRS的国家的金融机构视为非居民金融账户,其账户信息也将会被收集、报送,未来将会交换给我国的税务总局,最终实现我国与各国(地区)对跨境税源的有效监管。

“可能受到CRS影响的人群分为两类。”普华永道中国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许晓扬告诉记者:“一类为其在中国持有或控制金融账户,且其涉税信息将参照《管理办法》申报回其税收居民所在国的非中国税收居民;另一类为其在中国以外国家或地区持有或控制金融账户,且涉税信息将参照该国家或地区的CRS国内法申报回中国税收居民。”

许晓扬表示,这些人群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来华工作并在华开设金融账户的外籍(CRS参与国的)个人;保有在华金融账户的来自CRS参与国的海外华侨或华人;持有海外(CRS参与国的)金融账户的中国籍个人;中国籍个人持有超过25%的公司股权,且该公司拥有海外(CRS参与国的)金融账户;通过海外(CRS参与国的)证券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中国籍个人;购买海外(CRS参与国的)具有现金价值的保险或者年金的中国籍个人;作为海外(CRS参与国的)信托的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以及其他对信托实施最终有效控制的中国籍个人等。

不会要求提供密码、验证码 客户注意保护信息

多家银行提醒,在进行上述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工作过程中,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客户提供账户密码、支付密码、网银登录密码、手机银行登录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请客户注意保护相关信息,防止信息泄露造成资金损失。

监管部门人士表示,《管理办法》对社会公众影响较小。从201771日起,个人和机构在金融机构新开立账户,包括在商业银行开立存款账户、在保险公司购买商业保险,需按照金融机构要求在开户申请书或额外的声明文件里声明其税收居民身份。由于在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个人和机构绝大部分为中国税收居民,填写声明文件时仅需勾选“中国税收居民”即可,开户体验影响不大。如果前期已经开立了账户,201771日之后在同一金融机构开立新账户时,大部分情况下无需进行税收居民身份声明,其税收居民身份由金融机构根据留存资料来确认。

如果账户持有人同时构成中国税收居民和其他国家(地区)税收居民的,其中国境内的账户信息将会交换给相应税收居民国(地区)的税务当局,其境外的账户信息交换给国家税务总局。

相关新闻

银监会严查消费贷款进楼市

日前,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在“今年以来银行业运行及监管情况”通报会上强调,严查挪用消费贷款资金,防范房地产泡沫风险。

9月以来,包括北京、江苏、广东、浙江、江西等多地监管部门下发通知,对辖内金融机构开展专项检查,要求机构严查个人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楼市的情况。

9月初,北京银监局和央行营业管理部发布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本次自查业务范围包括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以及信用卡透支。

随后江苏要求,各商业银行在非住房消费贷款用途审查上,要谨慎发放长期、大额、不指明用途的消费贷款、严禁发放用于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借贷资金的个人消费贷款。对于无法查实首付款来源的客户,要求借款人提供未使用商业性借款资金充当首付款的书面诚信保证,经查实诚信保证不实的,将计入征信不良记录。

915日,深圳发文明确要求,除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以外的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包括房商通、抵质押额度贷款等),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不得以未解除抵押的房产抵押(二次抵押)发放个人消费贷款。

肖远企对此表示,消费贷款的资金用途只能用于个人消费,比如旅游、教育、装修等。如果资金被挪作他用,进入房地产或者其他方面,就是违规。

肖远企强调,个人消费贷款是银行很重要的业务。虽然鼓励银行发展消费金融,但必须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规范运作。同时,银行在发放贷款的时候,一定要全面真实的评估借款人的偿还能力,不能过度推高居民的债务杠杆率,更不能助长某些领域,尤其是房地产领域的泡沫。

记者注意到,部分银行对信用卡在房地产类商户消费时进行了额度限制。日前平安银行发布公告,为满足监管要求,近期对部分商户类型的交易进行风险管控。公告称,该行信用卡在境内房地产类商户进行交易时,单月人民币交易金额不可超过3万元,全年累计不可超过10万元。境外不可进行房地产类交易。

(综合《北京青年报》、《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点赞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评论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