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乌兰布和沙漠中的人造绿洲。 陈植炜 摄
中新网重庆9月6日电 题:重庆高校教授破解世界难题 沙漠“变沙为土”成现实
作者 陈植炜
终年缺水的干旱沙漠里开出花朵,长出大葱、西瓜等蔬菜水果?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成功实现将沙漠“变沙为土”。4日至6日,中新网记者随科研团队深入位于内蒙古的乌兰布和沙漠见证沙漠中的“人造绿洲”。
图为沙漠人造绿洲中长出的花朵。 陈植炜 摄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干旱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全球性土地荒漠化问题越发严重,涉及各大陆110多个国家,全球六分之一的人口受到危害,全球因此每年丧失可耕地一千多万公顷,经济损失超过40亿美元。
据介绍,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3.62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
从银川机场到乌兰布和沙漠大概两个半小时车程。行至2小时左右时,车队开始驶入沙漠地带,通往实验基地的公路修建在沙漠中央,公路的边界在黄沙的掩埋下已经看不清了。
在同行人员感叹无边沙漠壮阔的同时,打开车窗迎面而来的是带着颗粒状沙子的空气。当车队驶入位于沙漠中央的实验基地,有同行者惊呼:这沙漠中竟然有绿洲!而这就是易志坚团队在沙漠中实验建立起来的“人工绿洲”。
图为沙漠和人造绿洲的“黄绿分界线”。 陈植炜 摄
据介绍,内蒙古乌兰布和等沙漠是京津冀风沙源头,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其生态环境恢复可根本缓解京津冀地区沙尘天气与黄河沙害等问题。
进入实验基地,与在沙漠公路上的体验不同,扑面而来的是青草和树木的清香味。闭着眼会让人不敢相信自己刚才所进入的是一片荒凉大漠,相反会让人误以为身处草原之中。
此时,刚停好拖拉机的驾驶员张优田跟记者聊了起来。“这里白天有时候还可以看见鸟在上空盘旋,晚上能听见蛙声和虫叫。”张优田对中新网记者说,自己也觉得纳闷,不知道这么大面积的沙漠里,这些动物是从哪里来的。
张优田是3个月前从老家重庆跟随团队来到乌兰布和沙漠的,主要任务就是驾驶拖拉机对已改善的沙漠进行浇水,以保证植物在被改造的沙土中正常生长。他说,自己刚来的时候绿洲已经建起来了,只是没有现在这么大面积,不知不觉,“人造绿洲”已经达到了现在的规模。
图为易志坚教授演示黄沙如何“秒变”土壤。 陈植炜 摄
易志坚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土壤力学特性和土壤生态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土壤颗粒之间存在“万向结合约束”,这也是土壤保存水分、营养的基础。
据介绍,“万向结合约束”体现在土壤具有自修复和自调节的两个性质上。易志坚说,自修复即土壤遇水后能够在湿润和干燥状态间自由转换,自调节即土壤能够为植物的生根发芽提供空间,并将植物根系“抱住”,为植物生长提供可能性。
“我们今年在改造后的沙漠中种植了70多种植物,其长势都非常好。”重庆交通大学副教授赵朝华说起研究成果难掩兴奋,接下来团队会对植物和土壤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更适合在改造出来的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赵朝华介绍说,团队的研究是从原理上解决沙漠问题,每个地方沙子的粗细可能不同,不同的沙漠其气候和可能适用的具体技术也可能不同,但其原理相同,因此只要在技术范围内,世界其他地方的沙漠也有可能得到治理。
“目前项目的推进仍然着眼在生物多样性的试验上,并没有过多考虑其经济性,希望可以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沙漠形成新的生态系统,真正变沙漠为绿洲。”项目投资人、博恩集团董事长熊新翔说。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