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抗美援朝意义重大,现在的影视剧什么主角都造出来了,无所不懂的民国小资,无所不能的留学海龟,乃至乡绅少爷,豪门小姐,连国民党新六军的谍报员都来了,都想在观众的敬意里分一杯羹。
大多此类虚构的主角,身份设定都不是普通农民,但是,不用去翻志愿军的英雄谱也应该知道,志愿军的战斗英雄,几乎全是普通农民出身,工农出身的英雄咋了,让影视主角专门绕着走,这真实的99%,是想绕就能绕的过去的?
有人显然想宣扬一个荒唐的逻辑:抗美援朝是现代化战争,现代化战争靠一支农民组成的军队怎么能打赢,“国军”军官有知识有文化,还受过美式训练,必须来指导,肯定能来指导,不让我来我也得来。
志愿军里没有国民党军官出身的战斗英雄,除非来自起义部队,那就化身各种知识“精英”,反正对普通志愿军战士有身份优越感就行。
加上有个著名的段子,把这种表现欲推向了高潮,段子说功德林里的国民党某某某将领。给志愿军支了几招,志愿军才打胜了。出的什么点子呢?近战!夜战!挖坑道!有的还加上了游击战。原来志愿军的传统优势,全是被俘的“国军”将领指点的。
奇怪啊,他们咋不指点指点自己的部下呢,那“国军”不就不用躲小岛上去了吗?
这就是段子的特点,一、没有任何依据,二、逻辑滚开,三是面部皮层对温度变化已经失去知觉多年。
简直是笑话,国民党军会打近战夜战?哪年哪月在哪里挖过大规模坑道工事?国民党军只要会一项,解放军就少一项优势,都会,肯定不至于败得那么快。
还游击战,抗美援朝没结束,全国二百多万土匪已经被剿净,连自明朝嘉靖年间起就延续不绝的土匪世家都给铲了。国民党的什么游击司令先遣军军长支队总指挥之类非死即俘,这些人可是抗美援朝正进行着,高喊借助联合国军的进攻“反攻大陆”的。
编这种段子的人是有目的的,虽然脑子不太够用。近战,夜战,行军力,是国民党军逃到台湾后终于承认了的致命缺陷。搞清楚,国民党夜间是不行军的,夜间也是不打仗的,被动防守除外。蒋介石说过,“共军一天是24小时可以利用,我们最多12小时,何得不败。”
而解放军的进攻战斗,除特殊情况外,都是在黄昏后发起,志愿军也一样。给这战役那战役的国民党军的败仗找原因,先数数战斗都是什么时间开始的,双方的行军距离和所用时间各是多少,数清楚了,就明白为什么被围的总是国民党军。
解放军为什么打夜战?很简单,没有制空权,防空火力不足,无论是运动还是战斗,白天行动受限。东北边防军从入朝前的8月份就开始练兵,重点就是夜战和山地战,志愿军第一次进攻战斗是打云山,也是夜间发起。功德林1953年才成立,功德林的人建议夜战?那不叫建议,那叫废话。中国出兵朝鲜是高度机密,解放军官教导大队的俘管干部都不够级别知道,国民党俘官怎么能知道?功德林为志愿军炒炒面,志愿军打胜仗有人欢呼,这些都没问题,别弄得成了军事高参。杨伯涛写出《美军战术研究》,那是在“抗美援朝取得阶段性胜利”以后的事。人家在回忆录里很实事求是,写出来是“供参考”。天天“拂晓出击、黄昏收工”,最后主官率先逃跑的黄维兵团,教不了任何人打夜战,杨伯涛也不会幼稚到拿恭维当建议的地步。
夜战在朝鲜战场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后来的情况谁也无法预料,在朝鲜打成阵地战是双方反复攻防的结果,阵地战期间,美军发起攻击都是在白天,志愿军打防御战没有选择时间的权力,比如上甘岭,白天守备(表面阵地或坑道),夜间反击。志愿军不是只在夜间作战。
坑道是志愿军前线指战员的功劳,共产党自己的将领都不能抢这个功,那是前方在炮火和航弹轰炸下摸索总结出来的,全员修坑道是以多年的土工作业训练为基础的,和刺杀一样,是人人必练的五大军事技术之一,国民党没这种训练。国民党做工事是修子母堡,只挖过掘开式坑道,构筑坚固防御阵地的封闭半封闭式坑道,抗战没有,解放战争也没有,旧军校的筑城教材就没这一课,国民党的野战筑城完全搬自日本,志愿军的参谋长就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要是有现成的经验,志愿军早用了,也不会在汉江南岸和铁原只靠简单野战工事打阻击战,秦砖汉瓦哪先哪后,先弄清楚。
志愿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至于黄埔毕业的国民党嫡系军官,是不是比解放军更适合现代化战争,先不说内战结果,且听听我军将领的评价,听听他们校长怎么说。建国初期,大量国民党起义、投诚、被俘的中高级军官,进入南京军事学院担任军事教员,刘伯承院长对他们的能力有过客观评价。1951年在对教员、译员讲话时,刘帅说过,学院教学人员是由三种不同成员组成:
第一种,是解放军干部。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参加革命的老红军,三分之一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八路,很少数人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这些干部的优势,就是具有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
第二种,“是聘请来中国帮助我们训练的苏联顾问同志。他们在斯大林军事科学领导下,曾经战胜了世界最凶恶的敌人,他们都是有学问的。但是由于初来中国,对我们的情况不了解,因此还需要我们多多介绍中国的实际情况。”
第三种是“原在旧军队,旧政府,旧社会里从事军事学术和文化教育工作的朋友们。他们在学院工作是努力的。但是他们是从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各个不同的阶级中出来的,军事教员们还多半是过去国民党军队的带兵官或带兵将领,他们虽有一般的军事知识和文化知识,有介绍学术的能力。为了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相统一,他们就不能不向顾问学习先进的苏联军事科学,同时也不能不向学员干部学习实际的经验。”
1951年3月。刘伯承在给毛主席的定期汇报中说:“外国专家则学识丰富,热情负责,因初来乍到正在了解中国的现实情况。旧军官尚有介绍一般学术的能力,且在正规制式某些方面和兵器技术的使用上能够帮助我们。唯其所学内容来自各国,学术思想来源庞杂,且多浮夸。”
9月,刘伯承在报告中又谈到:“在军事学院的原国民党旧军官大多数都愿接受政治改造,他们的军事学术一般陈旧、空泛和拘板,有普通文化和一般军事知识。”
刘帅说的不是他们的个人能力问题,是国民党军事教育、训练的弊病。这些教员在“正规制式”上有讲授能力,但也是“某些方面。”
制式教练是最有代表性的了,制式教练就是队列教练,是军人基础的养成训练,正常情况下当然不能忽视,但战时就不能一成不变,必须有所侧重。和日军打起来,问题就出来了。抗战前期一直负责前线指挥的陈诚,在1938年发现:“过去我们训练部队,注重呆板的形式,太注重不切实用的制式教练。每每士兵几个月不剃头洗澡,但内务不得不求整齐划一,或者持枪、打靶、跑步、前进等可以不学习,而向左转,向右转非求熟练不可。”
相反,在敌后同样险恶环境中的八路军,简化训练内容,“特别强调跑步和实弹射击两项科目,中共军队战力得以提高。”这句话是蒋介石说的,意思不差,内容属于推测,八路军练跑步是肯定的,重视行军力是传统,经常实弹射击则未必,三枪八路没那个条件。诸如某分区民兵消耗了子弹没消灭敌人,刘伯承都要拿到会上批评,反复训示要充分利用原始武器,大刀红缨枪地雷土炮都能杀敌,在偷袭,奇袭,伏击中都有用,弹药匮乏的情况下,靠灵活的游击战术来打击日军。
中央苏区的红军,1932年就在巡查通告中说,立即停止无用的制式训练,采用战斗训练。红军大学的学员有四个连,军事训练中只有四分之一是制式教练,剩下四分之三是战斗教练,而且全是夜战。当时三连连长是粟裕。国民党教共产党军队打夜战?你干脆说粟裕是你教出来的不就完了么。
蒋介石怎么说呢,他说:“以我个人自己的体认,大陆军事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军事教育的失败。”
这句话得听明白,国民党军的军事教育指的是啥,中央军校,各兵科学校,陆军大学,其中的核心是黄埔。
“过去大陆时期的军事教育,其缺点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在于不重制度,不重组织,缺乏新的观念,缺乏新的精神。甚至于还可以说,那时候的军事教育机构(就是所谓训练总监),都是以欧美五十年以前,甚至十九世纪以前的军事观念和方法,移植过来,作为军事教育与训练的根基,所以也就是摭取的一些陈旧的知识,落伍的方法,过时的制式,来作为自己的教令准则。以这样的军事教育来建军,岂有不落伍,不失败的道理?”
“自然军事教育的失败,领袖首先要负责任,但一般主持训练的干部,更不能辞其落伍陈旧、虚浮不实、而不知求新求精之咎!”
“落伍陈旧,虚浮不实”,与刘伯承的“来源庞杂,且多浮夸”,完全相同。
作风更是天差地别,就举一个例子,解放军各级指挥员,战前必须亲自看地形,彭德怀要求尤其严格,在西北战场时就严令纵队、旅的高级指挥员必须做到这一条。朝鲜战场的美韩军,工事坚固火力强大,志愿军高级指挥员更是高度重视,但国民党军没这习惯:
“我几乎可以说,在每一次讲词中,无不殷殷以高级将领亲临前线,身先士卒为念。盖唯有各级指挥官,能亲临最前线,侦察地形,掌握匪情,并检查战备,始能临机应变,主宰战场。尤其是在战斗直前,指挥官亲临阵地,视察工事地形位置,及构工情形,最为重要。至于野战部队与行军及战斗中间,指挥官之位置,虽不必硬性规定,但像过去那种指挥官只知坐守后方,静待报告,听候电话,下命令之恶习,最当切戒。”(蒋介石《在中央官校历史检讨会上的讲话》1965)。
“军事教育训练的新方向,第一,一切以求知求行为教育训练之要旨,即知即行。过去教育训练的病根,是只重理论而不重实行。甚至理论亦不切实际。原本理论是指导行动的动力,可是我们大都专务理论——其实理论也谈不到,只是专务文字而已。于是在行动上,就都偏废了,甚至根本没有了行动。”
“据说现在三军联合大学的课程,以兵器性能的知识置于最后一个阶段,有些指参人员在讨论作战计划的时候,主张集中105曲射榴弹炮来射击敌机,这就足以证明一般军官,不但不了解新兵器的性能,甚至连旧兵器的性能亦不了解,才会发生这样的笑话。”(《军事教育训练的检讨与准备》1968)。
这样的黄埔军官能指导抗美援朝?给历史少来点如果吧。
抗美援朝期间,南京军事学院教学重点已经是合同战斗、诸兵种合同战役了,刘伯承院长坦言自己都要学习,何况国民党军过来的教员,他们也没学过,更没有指挥过。不是有几辆美式坦克、配属个炮兵营就是合同战斗,抗美援朝后期,随着兵种建设的成熟,志愿军才向正规化多兵种协同作战发展。
有人该说了,曾泽生就是黄埔生,没错,林彪陈赓还是黄埔生呢,在什么样的指挥系统有什么样的作风,去查查60军起义以后是怎么改造的,特别是诉苦教育,再看看起义后整训了多长时间,人员做了多大程度的调整。滇军等等杂牌军本来就有各自的带兵练兵特点,杂牌军们抗战牺牲最大,受到的歧视最深。主官的个人教育背景代表不了地域特点和军内处境,不然也不会起义。
解放战争中,对俘虏的国民党尉级以上军官,少部分根据自愿留用,大部分都放了,后期也是在集中学习后大量遣返。隐瞒身份的国民党军官,一度没有引起注意,志愿军曾在1951年专门进行了甄别清理,因为出了问题,如180师被围时,有前国民党军官鼓动、胁迫战士投敌,并在战俘营大肆迫害、残杀要求遣返的志愿军战俘,手段令人发指。
这就是为什么作战部队里有解放战士一说,没有解放军官一说,解放战士也都是贫苦农民出身,是阶级兄弟,参加解放军后,个人身分是革命军人,后代填表也是革命军人家庭出身。国民党军官不一样,民国有钱人子弟可以不服兵役,上了军校不会当士兵,毕业就是少尉,没钱人家的子弟才去当兵,解放军对国民党俘虏,一向原则是要兵不要官(技术兵种有留用的尉官,校官都很少),起义部队例外。
这个基本框框掌握住,就不会被眼花缭乱的各种“人设”晃晕了眼,什么是瞎编就能看出来。
这些历史小常识,不符合某些人的“价值观”?那也没办法,历史就是历史,志愿军的功劳,不能想改就改,什么人都来代表一把。
来源:阳光灿烂照天山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