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只是男人可以创造,女人也可以创造,而且她们创造得非常漂亮。她们长袖善舞,或莺语呢喃,或语含机锋,在历史的舞台中充分展示着独特的魅力,构成了人类历史上一道道不可或缺的靓丽风景,使我们的历史变得丰富多彩。本文就给朋友们介绍一位并不为人熟知的女性--穆赢。
托 孤
在介绍穆赢之前,有必要隆重介绍一下她的男人--晋襄公。晋襄公,春秋霸主之一,是一位很能折腾的国君,而且折腾得有声有色。在他短暂而辉煌的任期内,对国内政治机构进行了大刀宽斧的改革:重组六卿,重用贤臣,使得晋国国力得到进一步强盛。所以,他治下的晋国才会北伐狄人,南略楚国,东击卫国,西征秦国,把他爸爸晋文公开创的霸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但是,这晋襄公运气不太好,只干了6年(公元前627-621)就翘辫子了。临死之前,他做一件很令人郁闷(主要是大臣们郁闷)的事情。他指定不足十岁的儿子夷皋接班,拜托自己最信任的头号重臣赵盾辅佐夷皋。这种事情在古代政治中有一个专业术语,叫托孤,属于委托培养业务最高级别的范畴。
除了托孤的甲方晋襄公之外,在这里有必要给朋友们介绍一下托孤的客体夷皋和受托方赵盾:
夷皋,就是后来的晋灵公,当时才四岁,搁现在正好上幼儿园中班。
赵盾,何许人也?他就是《赵氏孤儿》中赵武的祖父,又名赵宣子,春秋时大名鼎鼎的政治家、军事家,堪称雄才大略。
托孤,一个耳熟能详的政治剧本。托孤中的受托方是高风险职业,在中国历史上,善终的人很少。
晋襄公的托孤现场是这样的:
镜头特写1:病入膏肓的君主,和他那张写满了期待的脸;
镜头特写2:年富力强的大臣,心里一万个不情愿却又不敢言表;
镜头特写3:幼儿园中班的继承者在旁边一脸懵逼。
多么熟悉的场景,多么熟悉的剧情,历史在这里是注定要江海翻波浪的。
辩 论
对晋国而言,这真是一个多事之秋:旧君去世,新君年幼,国逢灾难。于是,晋国大夫们就动了心眼,想玩一票大戏——一次换国君继承人的好戏。大臣自己兼任编剧、导演、主角、制片人,而国君只能当一个配角。如果能成功,一定是年度政治题材大制作硬戏,拿个春秋版奥斯卡也许是可能的。想想都令人兴奋,跃跃欲试。
大臣们说干就干,于是换接班人的政治斗争大戏在晋国的朝堂上,拉开序幕。
场景:晋国朝堂。
剧情:辩论赛,主题:谁是最合格的接班人。
主演:男一号赵盾;另一个主角贾季,又名狐射姑。
群众演员:众大臣。
在这出大戏中,男一号赵盾和另一个主角大夫贾季在朝堂上为了各自推举的接班人发生了激烈的辩论。这种演员在戏中的辩论,有一个名词,叫对手戏。这次辩论堪称政治斗争剧的经典对手戏。双方辩手极其投入,辩论过程绝对高潮迭起,言语交锋堪称刀光剑影。作为观众,我给这场对手戏四个字的评语:精彩纷呈。(我在另一篇《一个伟大的辩论家》专门谈到这场精彩纷呈的辩论大赛)。
最终,男一号赵盾技高一筹,占据上风。他推选的公子雍--晋文公之子,晋襄公之弟--成为此次辩论赛的最终赢家,理论上的继承人,对!仅仅是理论上的继承人。为何只是理论上呢?因为理论上的接班人跟实际接班人相差太远。
而此时,晋襄公指定的继承人--夷皋似乎就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场继承危机,他的王位继承之路一下子显得扑朔迷离起来。同时,晋国政治也面临着陷入分裂的危局。
充分展示了辩论家天赋之后, 男一号赵盾又积极发挥了自己的另一项技能--实干家天赋。他动作十分迅速,立马派手下先蔑和士会去迎接在秦国的公子雍——这个理论上的继承人。
从晋国的国都绛(现在山西翼城)到秦国的国都雍(现在陕西凤翔)有1000里左右。在当时,先蔑和士会俩哥们能用的最快交通工具只有马,如果有今天的高铁或飞机,一天之内就可以往返,公子雍一回国都,那么换王位继承人的大戏演到这里,就基本上快结尾了。因为,接下来就是公子雍登基、周天子封赐、普天同庆、满天烟花的桥段了,然后,出现字幕END。
如果那样,历史也许会改写。可惜,历史的字典里没有如果,所以,历史还得老老实实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
抢 戏
正当大臣们为演好公子雍接位这场戏作积极准备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抢戏。为什么发生了抢戏呢?因为大家都忽略了一个人:晋襄公的遗孀穆赢。
穆赢,何方神圣?她就是晋灵公夷皋的母亲,本文的主人公。史书对她的描述不太多,在晋襄公时期也没有特别出彩的表现,但她在接下来的王位争夺大戏中大放异彩,抢戏成功,瞬间让所有人记住了她。
就在大臣们表演换新君大戏这些天,穆赢一直冷眼看着在朝堂上斗得昏天黑地的一干演员,等到他们的戏码演到高潮时,她如同神人一般,出现在晋国的政治舞台中心,爆发出非凡的政治敏锐性、舞台节奏掌控力和表演天赋,顷刻间改变了一班男主角的剧本,使得剧情峰回路转,瞬间逆转了儿子夷皋在王位继承上的不利局面,从而改变了晋国的未来。穆赢究竟是如何实现这一大逆转的呢?
三 问
就在先蔑、士会去接公子雍的时候(看看这时机把握的,一个字,准!),穆赢抱着夷皋来到朝堂上,先是大哭(说明她深谙哀兵必胜之道),对赵盾等大臣抛出了犀利的“三问”:“先君何罪?其嗣何罪?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将焉寘此?”
如何评价这段话呢?用今天的话来形容就是:高明!犀利!切中要害!收放自如!威力堪比政治核武器。下面我们就来琢磨琢磨这段话的厉害之处。
穆赢这段话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你们对待先君和他指定的继承人是什么立场和态度?“先君何罪?其嗣何罪?”对待先君和其指定继位者的态度,这关系到政治立场。晋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国人对政治核心晋文公、晋襄公是十分拥护的。如果大臣公开不承认先君及其继承人的权威,还要说国君和继承人“有罪”,那就是政治立场有大问题了。所以,穆赢的这一质问就直接把赵盾等人架在政治正确的高台上动弹不得。
第二,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不拥护,还去外国找什么继承人,准备翻天么?“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这句话是紧接着第一层意思来的,你们既然无法否定先君及其继承人的合法性和权威性,那还去国外找王位继承人,是准备造反的节奏么?
第三,你们到底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穆赢只说到“将焉寘此”就没有往下说了,让大臣们自己去想怎么办,给他们留有一定的喘气余地。瞧瞧这节奏把控力,非同小可!
客观总结穆赢的“三问”,逻辑结构严丝合缝,环环紧扣,句句切中要害。而且,她自始至终没有直接说一句让夷皋继位的话,也没有就事论事地同大臣们的择君标准——年长、成熟、坚毅、有外援——进行反驳。
这正是她的高明之处。因为,在她的政治字典里,君主不是臣子们所能选择的,因此你们所讲的择君标准统统无效,你们所推选的继承人都是不合法的。这叫什么?这叫政治站位高,穆赢讲的是政治的根本问题,大臣们讲的是事情层面问题。结果如何?结果就是赵盾等人听得这三句话,个个冷汗淋漓,湿透衣背,都害怕穆赢(宣子与诸大夫皆患穆赢)。
如果说,穆赢“三问”让诸大臣们见识到她的厉害的话,那么她更厉害的还在后头。出了朝堂,她就抱着夷皋直奔赵盾家(出朝,则抱以适赵氏)。因为,穆赢心中十分清醒,儿子继位的最大障碍就是赵盾,不搞定他,事情是不好办的。如何“制服”赵盾,彻底击溃他的心理防线,这显然需要更为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沟通能力。一句话,只可智取,不能硬来。
攻 势
到了赵盾家,穆赢一改朝堂上的咄咄逼人,而是先对赵盾盈盈下拜(顿首于宣子)。大家想啊,她堂堂一个国君妻子,储君的母亲,对下边大臣行此大礼,前后之间,判若两人,这姿态够低吧?紧接着,她对赵盾展开了攻势:
“先君奉此子也而属诸子,曰:‘次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今君虽终,言犹在耳,而弃之,若何?”
在攻势中,穆赢始终紧扣晋襄公这张王牌,恳切地劝告赵盾:
1,夷皋是先君指定的法定接班人(先君奉此子也);
2,先君将夷皋托付给您(而属诸子),还跟您说:“夷皋如果能够成材,这是你们对我的恩情和帮助;如果他不能成材,我在九泉之下只会埋怨你们”(次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
3,先君虽然已经走了,但托孤的话还响在耳边,您就打算背弃先君临终前的嘱托(今君虽终,言犹在耳,而弃之)
4,最后,穆赢还给赵盾留着台阶:您看这事怎么办呢?(若何)语气很温柔,姿态非常低。
穆赢的话看起来温柔,如同好朋友之间的促膝谈心,但话的分量却很重。这番话包含着三个信息:先君的人——夷皋;先君的信任——托孤;先君的话——言犹在耳。这三个信息就代表着政治的情与理,犹如三把锋利的匕首,射向了赵盾的心理防线构。
这时候,赵盾心里倒海翻江,巨浪汹涌,不免想起晋襄公的恩情,他在世时把军国大权(正卿)都交给自己,对自己的信任无以复加,先君一去,自己就把他的遗嘱和所托之人抛到九霄云外,这是人臣干的事情吗?
屈 服
面对穆赢强大的情理攻势下,赵盾心理防线崩溃,彻底被眼前的这个女人所征服。他只好放弃拥戴公子雍的主张,转而拥戴夷皋。这样一来,夷皋就顺利地成为晋灵公。当然,晋灵公也不是一个好君主,他在将来的任期里胡天胡帝,最终遭到赵盾弟弟(也有史书说主谋是赵盾)的屠戮,但这不是穆赢所能决定的,我们以后再展开篇幅谈谈这段历史。
至于去秦国迎接公子雍的先蔑、士会就被赵盾不得不抛弃了,连同那个理论上的接班人——公子雍,只得流落异国他乡。当然,这也是后话。至少,目前晋国政治分裂的危机暂时解除了,这场政治斗争大剧落下了帷幕。
启 示
读历史就是这样有意思,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之类的养分,或者是获得其它方面的感悟。
晋襄公去世后,没有处理好接班人的问题。晋国失去了政治核心,大臣们就纷纷登场“表演”,使得晋国陷入了政治分裂的危机中。穆赢的厉害之处就是她利用了丈夫的政治威信,为儿子夺回了继承权。实事求是地讲,穆赢的儿子晋灵公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后来他的胡天胡帝也证明了这一点,但这笔账显然不能算在穆赢头上,而是晋襄公的责任。至少,穆赢在客观上起到了化解晋国政治分裂危机的作用。
总之,一个国家存在强而有力的政治核心的时候,国家就会强盛,从胜利走向胜利。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汉武帝驱逐匈奴,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等等辉煌历史,都说明国家必须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政治核心。当国家没有政治核心时,国家就会陷入分裂。晋国后来没有了政治核心,就发生了“三家分晋”,晋国也就彻底丧失了统一中国的资格。这就是历史的教训。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