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具有同一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人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贯穿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党的十八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开启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途径,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追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着力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共同富裕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行动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共同富裕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把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贯通起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阶段同步进行,把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1]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二个阶段同步进行。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议稿中提出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为贯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的实质性内容和远景目标,这是在党的全会文件中第一次指明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3]。这些论述清晰地说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是一致的。本文试图厘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思想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贡献一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富裕做过明确说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4]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别于西方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带领人民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开辟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是一条从不发达社会阶段到发达社会阶段转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的道路。从时代特征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共同富裕,就是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问题,二者内在高度统一。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就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和特征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中强调,“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追求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共同富裕可以实现人民的幸福,它遵循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是谋幸福的重要手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入了新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6]作为朝共同富裕方向前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阶段性特点,中国共产党人善于站在全局高度分阶段、有步骤地在动态向前发展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一)顶层设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演变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提出不同的战略设想。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党的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7]1954年他提及:“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8]1957年毛泽东同志再次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9]1959年毛泽东同志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0]由此,毛泽东同志首次完整地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内容。1964年周恩来同志根据毛泽东同志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按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他指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1]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要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他在1979年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2]后来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把“翻两番”“实现小康”作为战略目标提出来。党的十三大规划了清晰的发展蓝图,确定“三步走”战略部署,即第一步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人民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13]由于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增加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4]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继先前提出的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第五个现代化”,这个现代化含义十分明确——21世纪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不仅仅是解决制度模式、价值体系等问题,更需要一个全面现代化的执政党,这对党和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人民总体上达到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提前完成,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更加凸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现处于同一历史进程。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由此中国踏上了全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党和国家依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新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调整为两个阶段,即“两个十五年”,前一个十五年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后一个十五年提出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体现了党中央的战略设想更加明确、更加坚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统筹考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15]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明确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中国的现代化是带领14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综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是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过程,反过来,共同富裕的深入推进,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二)坚实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的关键一步,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举措。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长久困扰中国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解决,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一步、关键一步。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和最大规模的减贫成就,为在新发展阶段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他将扶贫开发、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联系在一起,只有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才能实现全面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状态进而实现全面小康,只有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后,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习近平总书记手中,减贫进入“最艰难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一线亲自部署,从梁家河插队“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的初心到河北正定冒着风险也要摘掉“高产穷县”的帽子,在福建宁德探索“弱鸟先飞”的脱贫之路再到中央实施部署“精准扶贫”方略,这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这件事“花的精力最多”。这些年来,在他进行的多次国内考察中,脱贫攻坚是重要主题之一,他去过40多个贫困村,这些村多数集中分布在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也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在当选总书记的一个多月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看望革命老区的困难群众时提出要“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16],这是精准扶贫方略提出的思想萌芽阶段。时隔一年,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西部贫困的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17]的思想,至此,中国的扶贫开发事业由开发式扶贫转向精准扶贫阶段。
他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了一系列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每次会议都会聚焦一个主题。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2月在延安召开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中提出,没有革命老区的全面小康是不完整的小康。2015年6月在贵阳召开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他围绕科学谋划和“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六个精准”实施方略。2016年7月在银川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他提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2017年6月他在太原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研究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之策,将脱贫靶向对准主要难点,确保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18年2月在成都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他提出要将高质量脱贫放在首位,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9年4月在重庆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他指出,这一时期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这一问题的解决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质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工作增加不少难度,同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作出最后部署,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综上,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有一整套谋划和部署。2012年底拉开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方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提出脱贫攻坚目标的总体要求;2017年对精准脱贫进行全面部署;2020年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加试题”,向着最后的胜利进军。担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之路,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以上回顾和总结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未来指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接续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图景。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也即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阶段性目标的完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谋划未来发展目标时,强调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现在我国开启第二个阶段,向着新时代新目标奋进,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朝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努力。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的主张,“人民至上”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8]。“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首次提出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调整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在“发展全过程民主”的基础上,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并把“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纳入“坚持人民至上”这条历史经验中。无疑,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既是社会历史活动的创造主体,也是社会发展成果的受益主体。作为创造主体,人民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是一个推动力量,在认识和改造社会活动中是一个实践力量。在探寻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是少数人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早在宁德工作期间就表明“脱贫致富的实践过程不但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建设物质文明的过程,也是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19]。共同富裕要靠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来创造,不是什么书斋里的大学问,也不是什么镜中花、水中月,要“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避免‘内卷’、‘躺平’”[20]。注意激发个人的内生动力和调动社会全员力量参与共同致富。另外,作为社会发展成果的受益主体,人民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应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构建完善的乡村振兴衔接机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生活、奋斗的新起点,脱贫攻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而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21],并强调制定两个目标:到2025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到2035年,脱贫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应该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仍然在农村,“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22]。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步,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城市病的有效良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3]与过去单提“农业现代化”相比,将“农村现代化”作为“三农”工作的总目标,可见其意义之重大,也标志着“三农”工作进入新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摆脱农村贫穷落后的状态,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如何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乡村治理的硬核内容。党中央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因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是密不可分的,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否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在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即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口。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24]因此,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第三,在高质量发展中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共同富裕可以简单看作“效率”(经济发展)与“公平”(社会公平)的统一,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共同富裕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也即须不断做大“蛋糕”,否则即使消除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那也是普遍贫穷。推动共同富裕,就是要着眼于高质量发展,从注重“有没有”转变到注重“好不好”。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本质上是体现共享共建的新发展理念,重在思考如何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以此作为发展的突破口、着力点。二是在保证有充足的财富前提下,如何分好“蛋糕”成为重点、难点。我国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这就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劳动者创造的财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是“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这是一种平等的分配方式。“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25]社会主义能消除物质财富在占有、分配和享受上的不平等状况,实行公平分配方式,可以调动社会各成员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创造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公平与共同富裕和人民获得感相关联,他在2013年提到“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6],在2018年指出“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27],在2021年提到共同富裕的实现要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28]由此可见,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公平问题。公平分配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分配结构不协调,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偏低,影响着共同富裕的进程,构建合理公正的收入分配格局和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是逐步缩小差距、促进高水平均衡发展的题中之义。以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为抓手,旨在解决最广泛、影响最大的收入差距。初次分配的核心是要做到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高劳动者报酬占比,推进劳动者收入占有上的共同富裕;再次分配要以公平为主,核心是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等辅助性手段,通过实施个人累计税、房产税、遗产税等财产税来缩小收入差距,防止贫富两极分化;第三次分配核心是通过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虽然对于第三次分配的可行性看法不一致,但它作为推动全体人民精神富裕的重要补充是可以进行探索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大会上讲话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共同富裕为特征,创造了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途径,为那些既想加快发展又想解决贫富分化问题的国家提供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全新选择。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途径。共同富裕是区别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的显著标志。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早期的第一个社会形态,人类社会在原始共产制下,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普遍贫穷。以血缘家庭和氏族公社为组织的共产制家户经济形式不存在剥削和奴役,产品分配也是在全员之间进行,但是这种社会制度建立在生产极其落后和受制于大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上。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三次大分工的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阶级对立和贫富分化现象,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也即阶级社会,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分裂存在于整个阶级社会时期。“由于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所以它的全部发展都是在经常的矛盾中进行的。生产的每一进步,同时也就是被压迫阶级即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的一个退步。对一些人是好事,对另一些人必然是坏事,一个阶级的任何新的解放,必然是对另一个阶级的新的压迫。”[29]在资本主义社会,可以看到资本家采取或明显或隐蔽的剥削方式最大限度地无偿占有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一方面是极少数人获得大量财富,另一方面是一无所有的无产者被剥削,这无疑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对立,激化了贫富之间的矛盾。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笔下描绘的是一幅血淋淋的资本吃人的画面,在资本剥削压迫下,劳动者毫无幸福可言。“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30]
时至今日,无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社会贫富分化依然严重。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失业现象严重,社会不平等现象在逐年增加,201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19年度《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报告表明,全球尚有13亿人处于多维贫困状态,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巨大贫富差距。2015年9月联合国193个成员国达成共识共同签署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旨在推动实现三个史无前例的非凡创举,其中之一便是消除极端贫困,提出“我们决心在现在到2030年的这一段时间内,在世界各国消除贫困与饥饿”,[31]可见消除贫困、追求富裕生活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诉求。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决心?
以美国为例,美国整体富强面纱下隐藏着贫富严重分化的冷酷现实,“美国已经沦为贫富分化最严重的西方国家,约4000万美国人生活在贫困中,1850万美国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超过500万人的生活状态同第三世界绝对贫困人群相当”。[32]美国收入分配两极分化,2019年5月美国基尼系数达0.482,远超0.4的国际“警戒线”。“美国最富有50人的财富相当于最贫穷的1.65亿人的财富”,[33]这一数据相当触目惊心,高收入阶层人士一年的收入相当于普通人一辈子的收入总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让贫富分化雪上加霜,2021年1月19日拜登上任前一天,新冠肺炎患者死亡人数突破40万,仅一个月就增加了整整10万人,美国不幸成为疫情重灾区。这是因政府应对疫情政策不力导致,在这个重要历史关头无法拿出美国执政力量的责任担当,也无法拿出美国社会的团结,美国的民主政治已经走向极端化,社会不平等进一步加剧,人权灾难严重,底层民众陷入更加艰难的困境。在疫情中,不同族裔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差异,非洲裔和拉丁裔比白人的死亡率高,他们大多从事低端工作,生存环境很差,导致更容易感染病毒,而住院的几率也比白人低,因而死亡率更高。中产阶级逐渐萎缩,有稳定收入、住房和生活前景的美国蓝领工人原本属于中产阶级,但由于境况恶化,不少人掉出中产阶级家庭行列。2019年德国纪录片《美国的穷人如何生存》(Poverty In the USA),真实再现了美国工人阶级和贫穷人口的日常生活[34]。20世纪末美国约有1/10人口的部分食物还得靠政府救济,他们中也有很多之前就是中产阶级,后来沦落到靠救济为生。贫困压力导致民众健康状况下降,部分民众因贫失去医疗保险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身患疾病无法医治导致健康恶化。《大西洋月刊》网站2020年4月报道,美国低收入人群患病后因无钱都会延迟去看病。[35]
以上展现的贫困现象不是发生在贫穷落后的国家,而是发生在GDP经济实力排名靠前的美国。更可怕的是,这并非美国一国的问题,乌克兰的“广场革命”、巴黎的黄马甲、泰国的黑衣人、白俄罗斯边境难民危机等国际冲突不断,这一系列矛盾冲突问题的症结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也不能阻断贫困代际的产生。反观中国,我们不仅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胜利,而且完成了脱贫攻坚的阶段性任务,并迈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这充分地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向世人诠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化道路的可能性。“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中国的发展注定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36]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世界眼光的高度关注全球减贫事业,心系生活在贫困中的世界人民,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走来、依靠人民发展壮大,历来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而且对世界各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不仅愿意为中国人民造福,也愿意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37]当今世界南北发展差距、贫富悬殊问题依然严峻,在南亚、东南亚、非洲等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贫困问题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呼吸共命运的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要“发挥好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等国际减贫交流平台作用,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更加有效地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分享减贫经验”[38]。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系列国家智库报告中英文版共24册问世,报告以11个地方扶贫经典案例为依托,系统总结中国扶贫开发的做法、经验和实践模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减贫提供优秀范例,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丰富的借鉴与参考。
总体而言,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党和政府总体规划清晰的发展蓝图,加强顶层设计,在集中统一领导下按步骤、分阶段实施目标计划,还需要全体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添砖加瓦夯实基础,做好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接棒,顺利开启下一阶段的新征程。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如何更好地统筹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成为刻不容缓、民心所向的重点、难点议题。同时还要看到这两大历史任务实现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为此,需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脚踏实地朝着共同目标而努力。
注释:
[1]《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20页。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55页。
[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3页。
[4]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
[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4页。
[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27页。
[7]《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77页。
[8]《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9页。
[9]《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页。
[10]《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1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83页。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13]《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0页。
[1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47页。
[15]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
[16]《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7页。
[17]《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报》2013年11月6日,第1版。
[1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52页。
[19]《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4-115页。
[20]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
[2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4-5页。
[2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页。
[23]《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23页。
[24]《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求是》,2019年第11期。
[2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5页。
[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41页。
[27]《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731页。
[2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4页。
[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197页。
[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31]《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参见联合国官网2015年9月25日。
[32]《贫富分化导致美国人权问题日益严重》,《人民日报》2020年7月15日,第8版。
[33]Ben Steverman,Alexandre Tanzi,“The 50 Richest Americans Are Worth as Much as the Poorest 165 million”,参见彭博网站2020年10月8日。
[34]Sebastien Gilles 2019,Poverty In the USA,德国之声(DW)制作纪录片英文版。
[35]《贫富分化导致美国人权问题日益严重》,《人民日报》2020年7月15日,第8版。
[36]《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6年9月4日,第3版。
[37]《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9页。
[3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22页。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原刊于《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