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背后的深意
点击:  作者:花猫哥哥    来源:猫哥的视界713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3-03-10 06:57:38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成为社交媒体热议的话题。

 

虽然是热议,但是大多数人对国务院机构眼花缭乱的改革方案还是雾里看花,或者就是只看到一点皮毛。

 

对于为啥要这么改还是一头雾水,今天就给大家聊聊其中的深意。

 

1  两大核心领域

 

本次机构改革的重点领域就是金融与科技,有关改革说明中提到“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为解决金融领域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这里凸显出在中美竞争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科技与金融是决定全局的核心要素,也是未来

 

10年我们一定要发力的领域。

 

这两大核心领域的改革模式又各有玄机,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首先就是金融口全部变成行政编制。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派出机构均使用行政编制,工作人员纳入国家公务员统一规范管理,执行国家公务员工资待遇标准。

 

为什么要将金融口全部改为行政编制?

 

因为按照行政编制,工作人员就是公务员,执行国家公务员标准。

 

众所周知,金融口这几个管理部门过去是事业编,工资水平相对同级别行政编制要高很多,现在统一按照国家公务员工资标准执行,这就是要给这几个金融管理部门员工降工资。

 

那么为什么要给金融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降工资呢?

 

这里是有讲究的。

 

现在我们金融领域已经越来越有贵族化趋势。

 

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轻人,没有家世没有背景,即使进入金融领域只能干最底层的金融民工,职业的天花板是很低的。

 

然后有家世有背景的即使从底层干起,也可以轻易在揽储等指标上打败同龄人,从而得到快速提拔。

 

普通家庭孩子除非颜值出色,并且豁得出去,才有可能出人头地——这就是最近几年金融系统频繁爆出桃色大瓜的根本原因。

 

贵族化趋势不但形成阶层固化,封闭底层的上升通道,另一方面也形成一种“精英文化”。

 

世家弟子出身优越自诩精英,自然就产生追求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上行下效容易带坏了整个金融系统的风气。

 

前不久中纪委专门就此发出重磅文章。

 

 

(来源:新京报)

 

这里摘录一段文章的核心观点。

 

文章指出,深化对金融、央企领域和行业“四风”表现形式和特点的认识,坚决摒弃“例外论”“特殊性”“优越性”“无关论”“业务需要论”等错误论调,破除“金融精英论”“唯金钱论”“西方看齐论”等错误思想,整治过分追求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纠治行业“潜规则”和不正之风,铲除“破窗”效应、“法不责众”心理和“比烂”心态,不断加固金融和央企领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堤坝。

 

文章还提到,加大对“影子股东”“影子公司”“政商旋转门”“提前筑巢”“逃逸式辞职”等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查处力度,坚决斩断权力与资本的勾连纽带,在金融、央企领域形成惩治腐败的有力震慑。

 

很明显,要破除“金融精英论”错误思想仅靠纪委监督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在机构改革上下功夫。

 

回到之前的问题,为啥要将金融口管理部门调整为行政编制?

 

其一,调整行政编制之后,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员标准,相比过去事业编高收入,收入就降下来了,这样对有家世有钱的家庭的孩子吸引力下降,普通家庭孩子就有更多机会。

 

其二,过去事业编进人就是领导一句话,但是要成为公务员领导打招呼肯定不行的,考公是一个硬门槛。

 

用这个门槛将一些有家世有钱但是成绩不好学习能力不强的人群挡在外面,这同样就是给普通家庭年轻人提供了更多机会。

 

过去相当一段时间,我们金融口管理部门大量吸纳了有国外留学背景,国外金融从业经验的人员进入,大量国外背景的人员进入金融口管理部门不可避免造成我们金融系统“向西方看齐”的倾向。

 

现在外部大环境大家都知道很不乐观,金融系统“向西方看齐”是有巨大隐患的。

 

现在对于金融口管理部门加一个考公的铁门槛,就可以将相当一批国外留学背景以及国外金融业从业人员拦在门外。

 

原因也很简单,大家想一想,一个人在国外留学本硕博读完之后,又在国外金融机构从业多年,现在回国要进入金融口管理部门不但工资收入少一大截,还要从头吃苦考公,没有几个人愿意的。

 

其三,公务员管理比事业编管理更为规范与严格。

 

当我们金融口管理部门有更多普通家庭孩子进入,才能根本上破除金融系统“金融精英轮”以及改变金融系统贵族化趋势。

 

本次机构改革13条改革路线,涉及金融就占了6条,可见国家对于金融改革整顿确实是花了大力气。

 

本次金融机构改革基本思路是什么?

 

简单的说就是8个字——

 

分权制衡,加强监管。

 

分权制衡是手段,加强监管才是目的。

 

比如,将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相应监管职能抽出来,单独设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意思也很简单,相关金融部门你不能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以后你们主要职能就是做运动员,裁判员单独成立一个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来承担。

 

比如,过去发改委不但主管项目立项审批,还主管企业发债审批。

 

又管项目又管钱容易出问题,所以,这一次机构改革将发债职能从发改委剥离出来,由证监会主管。

 

比如,过去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包括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同时也是拥有巨大的金融资产的。

 

这些金融资产怎么办?

 

过去是由该部门自行成立市场经营机构负责运营,这就是裁判员兼任运动员,既不公平也容易出问题。

 

现在这些金融管理机构的市场经营部门统统撤销,相关国有金融资产划入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由这些机构负责运营——相当于这些金融管理部门只能当裁判员,不能当运动员。

 

以上就是金融机构改革的基本脉络,简单归结起来大致就是两句话:

 

打破阶层垄断,吸纳平民进入;

分权制衡,加强监管。

 

第二个就是科技领域。

 

对于科技部动作很大,官方表述叫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这是本次机构改革做减法最多的部门。

 

为啥科技部做减法最多?

 

因为过去我国科研体系存在较大问题。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迅猛,而科研体系却严重滞后。

 

国家对科技机构和高校投入巨资,但是成果却严重不匹配,很多拿得出手并且能够产生效益的科研成果都是产业界自己搞出来的。

 

1、至今未形成基于中国标准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中国的科研成果,需要由外国人来进行评价,必须要在外国人的报刊上发文章才能够证明,才能够获得高的奖项,才能够评职称。

 

中国有上万种科技期刊,却没有建立起一个中国科技水平的评价体系,让中国人给自己成果做一个合理的评价。

 

这种情况导致学术成果得不到公正评价,一切以外国人为导向,不但出现涉密科研成果泄密,更为严重的是导致我们科研体系受制于人。

 

2、未能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科研人才评价体系。

 

什么人才有价值,应该培养哪些人才,完全是一锅粥。最后搞成外国回来的就是人才,中国培养的不是人才。

 

在评职称、职务晋升上,严重歧视中国本土人才。国内缺少一个人才评价体系,缺少科学标准,唯洋、唯关系、唯人情等现象十分严重。

 

3、未能把科研力量和产业做很好的结合,形成畅通的渠道,让科研部门有事可做,有项目可做,有方向可循,企业做到有团队可找,有方向可支持。

 

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相互脱节,科研机构只发论文,产业界科研只能自己干。

 

既然国家投入巨资却没有形成像样的科研体系,那么主管科技体系建设的科技部自然就被大刀阔斧的做减法。

 

 

科技部重组方案(来源:人民日报)

 

科技部不但很多细分领域的职能被分解给其它部委,而且科技部一些分支机构也分给其它部委。

 

科技部职能被大幅度简化,未来科技部更聚焦宏观,主抓科技投入、创新、引导、成果转化——

 

也就是未来主要聚焦于科研体系建设,其它一些细分领域的具体工作就交给更专业的部委来干了。

 

其它你啥也不管,未来只管科研体系建设!

 

所以科技部重组方案核心精髓就是通过减担子的方式来压担子。

 

何为减担子?

 

就是将科技部能剥离的职能统统剥离出去;

 

何为压担子?

 

科技部职能聚焦在科研体系建设上,科研体系建设有成果就是干得好,否则就是不及格。

 

2  机构的加减法

 

本次机构改革涉及内容最多的就是对机构做加减法。

 

首先是央行分支机构做减法。

 

这一次直接取消央行县级支行,这是上收权力。

 

过去因为外汇短缺,为了刺激地方积极性,央行在县市都设置支行,这是给予人民银行地方支行拥有直接结汇售汇的权力。

 

过去这个政策对于激励地方积极性,扩大外汇收入起了积极作用。

 

现在我国工业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越来越强,每年贸易顺差也越来越大(去年高达8800亿美元),已经不需要继续刺激地方去出口创汇了。

 

结汇售汇的权力收回中央便于国家更有效统筹管理外汇收入。

 

乡村振兴局做减法。

 

过去国家单独设立乡村振兴局,其主要职能就是负责围绕脱贫攻坚工程拟定乡村振兴帮扶政策并且负责组织实施。

 

 

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工程已经取得重大胜利,基本画上一个句号,继续单独设立乡村振兴局意义不大。

 

所以本次撤销乡村振兴局,将乡村振兴的职能纳入农业农村部,由农业农村部全面统筹农业工作,避免令出多门,造成行政指令的混乱。

 

新增国家数据管理局是做加法。

 

 

(来源:人民日报)

 

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不仅是未来国家重大战略,数字建设还纳入地方领导KPI考核,这足以说明国家对这个工作的高度重视。

 

数据管理是数字建设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个不但工作量巨大,而且相当艰巨,特别需要各个部委的协助,所以将数据管理局纳入发改委直管。

 

发改委过去是由计委变革而来,曾经号称“小国务院”,是相当强力部委,由它来直管数据管理局实至名归。

 

3  机构改革换“婆婆”

 

国家知识产权局提级。

 

国家知识产权局过去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代管,现在提级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级别虽然还是副部级单位,但是国务院直管与市场监管总局代管意义完全不同。

 

这是与国家科技兴国战略相匹配,体现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

 

比如,过去知识产权案件一般集中在商标与专利领域,这个领域要执法是通过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承担。

 

这个综合执法队伍在市场监管总局系统内与知识产权保护局是同级部门,要执法对于同级部门只能是协调。

 

协调大家都懂的,力度就不够。

 

现在知识产权局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就不一样了,本次机构改革方案就明确规定,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对商标与专利案件的执法,必须接受知识产权局的专业指导。

 

信访局提级。

 

国家信访局过去是由国务院办公厅管理,现在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来源:新华网)

 

众所周知,办公厅一般就是负责行政工作,没有直接事务管理的权力,所以过去信访局遇到的信访案件一般就只能通过办公厅转发给地方,很多人跋涉千里跑到首都信访,实际上转一圈问题还是被踢到地方。

 

现在提级归国务院直属就完全不一样了,信访案件回到地方可能就带有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其意义完全不同。

 

说实话,这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最有诚意的改革。所以,这里必须点赞。

 

老龄委主管部门从卫健委划归民政局。

 

老龄委主要负责老龄事业,过去是卫健委主管,卫健委管啥?主要就是健康问题。

 

但是我国老龄人数量快速增长,整个国家即将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问题已经远远超越了健康这个单一范畴。

 

所以,改为民政局代管就是要强化其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职能,体现了老年问题的全面社会化趋势。

 

4  编制精减

 

最后就是大家热议的国务院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

 

很多人简单理解这是要裁掉5%的人,其实不是这样,编制精减的主要目的是在总体编制不动的情况下,盘活编制存量。

 

相比一刀切裁员,这是更加高明的改革手段。

 

这部分内容稍微有点敏感,这里就不展开了,我把这块内容放在今天知识星球文章来阐述。

 

5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

 

以上就是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整体脉络的解读,总体而言,改革的思路非常清晰,改革的力度与动作也很大。

 

阅读这个机构改革方案很有种行云流水举重若轻的感觉。为啥一份机构改革方案让我读出赏心悦目的美感?

 

因为这个机构改革方案感觉就像一双大手熟悉对机构职能进行最优方式的洗牌——

 

该做加法做加法,该做减法做减法,该换婆婆换婆婆,该分权制衡就分权制衡,轻重力度收发自如,一切都按照最优的方式进行重组。

 

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也算是熟读历史,古今中外什么改革最难?一定是官僚机构变革最难,没有之一!

 

 

因为官僚机构的重组意味着权力的重新分配,意味着动了无数权势人物的蛋糕。

 

过去历史上曾经也有政治强人试图改革机构体制的弊端,进行优化重组,最后的结果大都是一地鸡毛。

 

清末在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全力支持下,首席军机大臣兼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曾经雄心勃勃主导一场官僚机构的改革。

 

最高统治者+手握枪杆子政治强人联手推动的官僚机构变革在巨大的阻力下最后以惨败收场,直接奠定了慈禧死后袁世凯被罢官的命运。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想象官僚机构改革有多么难。

 

即使在当下,放眼全球各国,官僚机构早已固化成既得利益阶层。

 

不管怎么选举不管是什么样的政治人物上台,对于官僚机构也莫可奈何。

 

所以西方的所谓民主制度,实际上就是铁打的官僚机构,流水的政治人物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某种意义上西方国家选举上台的政治人物不过是官僚机构建制派的提线木偶而已——英国著名电视剧《是,大臣》就深刻反应了这个现实。

 

也只有二十大后的中国,才能云淡风轻实现机构改革的自我革命。

 

这一点非常非常了不起!

 

一个国家能对官僚机构进行动真格的自我革命,这个国家未来才大有希望。

 

作者:花猫哥哥 来源:猫哥的视界713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