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恩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成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指导委员;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作者】张杨,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博士“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论断,已载入我国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初心、使命、地位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制度等各个具体层面来保障。从具体层面出发,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公有制为主体、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出发,坚持党的领导是几个本质特征中最本质的特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决定着政治和文化的上层建筑,而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甚至是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决定性的反作用。纵观新中国的发展史,对于上述本质构成与内涵“三位一体”的全面坚持,是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也是改革开放前后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不能互相否定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长远战略规划的社会主义执政党,与西方资本主义执政党具有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性政党、建设性政党、先进性政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 从毛泽东提出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到邓小平强调的“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再到习近平指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都充分表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重要保证。把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本质内在地统一起来,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也是对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认识。不过,要避免误读误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政治上的共产党领导,不要经济上的公有制为主体而搞私有化,不要思想上的马克思主义指导而搞多元化。针对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事实上,以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为首的领导集团尽管组织上属于苏联共产党,但由于主动背叛马克思主义和公有制主体理论,因而思想上已不属于共产党人,从而极力推行西方宪政和私有化。这就提醒和告诫我们,共产党的领导和长期稳定执政,不可能脱离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公有制主体,否则,或迟或早必然亡党亡国,这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定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不断变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环节和方面。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生产力发展相对不够发达,必须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同时,让各种所有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以此推进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 40 年的经验早已证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经济成就的基石。邓小平早就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新时代更应严格遵照宪法和党中央一系列文件中关于坚持和巩固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要求,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搞“所有制无用论或中性论”。这样才能更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更好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才能贯彻落实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逐步使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富共享共福。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着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公有制如果体制机制操作得当,完全可以高效地与市场经济有机融合,在公平与效率层面会比资本主义私有制体现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公有制企业可以通过矫正价值规律的功能弱点体现出效益优势,通过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撑来填补其他所有制投资空白,还可以在初次分配中避免贫富的严重分化,以此来为国民经济平稳全面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产权保障。同时,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不仅可以在生产要素配置、科学技术创新、国际市场开拓等领域,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还可以在增加国家税收、创业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层面发挥重要作用。坚持社会所有制格局的“两个毫不动摇”是坚持强市场、强政府“双强格局”的微观产权基础,二者密切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有别于“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和国防等方面的建设和治理功能要相对较强,而机构和人员应该相对较少,即是“小而强政府”,这不影响要发挥市场和企业强大的良好功能。“双强格局”功能的有机结合,就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全面超越私有化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促进新时代民与国共同富强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本质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可见,意识形态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需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任何情况下应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是 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新时代不断坚持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文化事业产业持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广泛弘扬。新时代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够不断克服西方金钱民主、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不良影响,切实完善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 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我们要不断在学习与实践中汲取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有定力、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人类社会美好前景在中国大地上不断生动展现。(本文原载于《广西日报》理论版2019年8月22日;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自“程恩富新马派”)
【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