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昆仑专题 > 国资国企改革 > 阅读信息
梁军:发展国企的“初心”是什么?——与宋志平先生商榷
点击:  作者:梁军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19-08-20 12:50:44

 

1.webp (29).jpg 

就“国企最大的一个功能是支持民企发展”观点

与宋志平先生商榷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在8月16-18日于天津举行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19年夏季高峰会”上发表演讲,称“国企最大的一个功能是支持民企发展”。为避免断章取义,将媒体报道的前后完整意思摘抄如下——
宋志平认为,国企和民企的融合是一件很大、很重要的工作。他分析称,国有企业的主要功能是公益和保障,为社会经济搭台。在充分竞争领域里,国有企业所采取的方式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在一起混合。而在公益和保障事业当中,国有企业要无条件承担社会责任。“所以,国有企业最大的一个功能就是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而且现在事实上也是这样子的。国有企业更多地是去搞基础设施、基础能源材料,民营企业更多地是在充分竞争领域,我们就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合作是挺好的”。

我不认同宋志平先生的国企功能定位说。我甚至认为,当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某些国企并没有得到正确领会。因为,在国企的“初心”问题上,我们竟然还有如此偏差的认识。“初心”不解,“使命”何在?

 

宋志平先生的国企功能定位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企“初心”,等同于“其他什么主义”制度下的国企存在价值

这并非宋志平先生的原创,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新自由主义理论在国企改革问题上频频发出的“高见”。很多政府官员,乃至国资系统领导干部,都对这一观点持基本认同的态度。难怪,顺着这样一种国企存在价值认知,所开展的各项改革总是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了。

 

既然提出了商榷,那就亮明我的观点。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当时我就以国企的“初心”与改革的关系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学习与研究》杂志2016年第9期 。全文辑录如下,请宋志平先生批评指正!

 

1.webp (30).jpg

 

《不忘国企初心,继续改革前进》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党中央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的号令,也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做出的庄严宣示。

 

当前,正值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胜利前进的关键时期。每一个行业领域,都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历史与现实情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心”为基准,为本源,以此来检视过往,校正方向,统一思想,继续前进。

国企改革已开展30年了。走过的历程,可谓百转千回,跌宕起伏,取得的成就,可谓今非昔比,浴火重生。这样的过往与这样评价,并不能取得社会一致性的认可。各种理论与实践,一直在强有力地牵扯着改革的前进方向,有时候,还会由内而外出现偏移的动力。那么,我们在向前走的过程中,在走了很远,走在一个看起来十分光辉的区间时,有没有忘记走过的路,走过的过去,和为什么出发?

 

当前的国企改革,或者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国企改革,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大有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心”的倾向。若不能当头棒喝,予以警醒,必将酿成大错!

 

那么,发展国企的“初心”是什么?直白一点说,我们要国企干什么?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学习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讲到:
“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这是新一届党中央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明确、最直白的立场宣示。当前,一些对国企改革的错误认识,正是出自于对这一本源问题的理解上。

 

国企的“初心”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在特定历史时期暴力革命对官僚资本的剥夺,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公私合营赎买,国家资本金不断地投入,以及长期高投入、低消费的建设积累,形成了一笔庞大的经营性国有资本,这就等于是为每一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无偿提供了一笔能够带来财产性收入的“股本”。这笔“股本”通过国企的组织形式,所投入、运营、产出的税后利润,归全民所有,而不是归少数乃至极少数私人所有。国家通过对这部分资本税后利润的调剂使用与再分配,要么间接地用于改善国民福利和保障,要么在未来直接进行现金分红,从而抑制因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而引发的两极分化,促进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这就是社会主义与“其他什么主义”本质区别的直观体现。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是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国有企业的内生动力,在竞争中增强实力,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最终通过市场的力量而非国家机器的干预,使国有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国有资本不断保值增值,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全社会经营性资本中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最终自然而然地走进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因此,从社会主义的过去走来,朝着社会主义的光辉未来向前走,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初心”。当然,这个“初心”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与最终目标。

 

一些人似乎忘记了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心”,将国企的地位和作用等同于“其他什么主义”的国企,限定国企仅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上发挥作用(注:党中央的提法是国有资本“更多投向”上述领域,而非“限定”),或者要求国企仅在民企不愿干、不能干、市场机制失灵的行业领域发挥作用,而在经济效益较好的行业领域,则要求国企要给民企让出“饭碗”,甚至要求国企退出所有竞争性领域。一些政府部门把本该由政府公共财政承担的任务和责任,理所当然地压在国企身上,导致国企包袱沉重,资产回报率低于民企,反手又因此而要将国企私有化。在私有化的同时,却又将上述任务、责任和包袱由公共财政承接兜底。几经折腾,将本属于全民所有的资本逐渐耗散式微。且不说国企资产回报率低于民企这一判断是否科学准确,是否忽略了影响国企资产回报率的非经济因素,即使国企的资产回报率低于民企,就能成为国企让位于民企的理由吗?要知道,拿掉了本来属于全民的、资产回报率“也许”不太高的资本占比,即使后来“可能”高出几个点,其利润也只是属于极少数私人投资者所有,与全民没有了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关系。试问,这样的国企改革方向,是否违背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样的国企改革方向,是否违背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能否坐视不理、听之任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决定》的起草说明时讲到: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回过头来看,我们对邓小平同志这番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们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社会主义是原则,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是路径,改善人民生活是目的。发展经济可以看作是目的。但是相对于改善人民生活这一终极目的来说,它只能是路径。如果认为放弃公有制主体地位可以发展经济的话,但是因为这样而导致私人资本的过度膨胀,产生严重的两级分化,改善人民生活就成为一句空话,那就是对社会主义“初心”的背叛,那就真的是死路一条了

 

因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几次重要讲话所指出的,
国企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不是要用行政手段来人为地限制、约束国企的存在领域和发展空间,不是要束缚住国企在市场化竞争中的手脚,不是要将国企改造成类似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守夜人”的附庸。“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要在深化改革中通过自我完善,在凤凰涅槃中浴火重生”,“必须理直气壮地做强做优做大”,“必须搞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企,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从而体现社会财富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作者系广东省国有资本研究会会长、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自“全民监事”)

 

2.webp.jpg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