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隋云鹏: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
点击:  作者:​隋云鹏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19-08-04 08:37:15

 

1.webp (29).jpg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思想统领和发展指南,有其明确的根本立场、方法论、时代特征、奋斗目标、历史使命、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饱含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是世界范围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统揽世界文化发展大势,深刻把握文化全球化发展规律,批判借鉴西方优秀文化,积极引领文化全球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文化,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工人阶级创造的,能为工人阶级和人类社会提供文化支撑、精神指引和人文关怀的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带领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深入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文化全球化发展规律,取得了重大理论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意味着百年以来久经风雨的中华文化迎来了从自卑、自强到自信的伟大转变。这一思想,是对五千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两千多年世界优秀文化的弘扬,是对近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精神指引和人文关怀。

 

0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思想统领和发展指南。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他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314页】。“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314~315页】。“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316页】。“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318页】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方法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各民族在文化全球化时代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命脉,并以高度的文化使命感和文化自觉精神,大力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他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搬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313页】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时代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36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349页】。“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349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第41页】。迄今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兴盛都有自己的文化支撑,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都有自己的文化脊梁。中华文化有过许多次文化命脉危急险重、若断若缕、命悬一线的历史时期,如南北朝、五代十六国等,但最终都因无可匹敌的文化优势,并融合了新的因素而实现了文化复兴。今天的文化复兴面临着更加艰难复杂的局面,如何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在科学时代重建文化信仰,在文化全球化中站稳脚跟,在文化统一中让台湾社会心悦诚服,等等,不仅事关中华文化命脉,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百年大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第44页】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精神指引和人文关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历史使命。文化的本质是为人类社会、个体生命确立文化信仰,提供文化支撑、精神指引和人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第119页】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文化支撑、精神指引和人文关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5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表达,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第168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351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第42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方优秀文化、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全球化进入新时代交汇融合的产物。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期,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统领,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造新的文化形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引领文化全球化。

 

02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需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等,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到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构建国际新秩序的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精神指引和人文关怀。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上升为全党意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第44页】。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也明确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340页】。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349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饱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是世界范围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的典范,扭转了百年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不公正态度、观点、方法、倾向、立场和思潮,打破了百年来关于中华文化的自卑情结、虚无论调、落后局面,极大地振奋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调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拨乱反正,功莫大焉。

 

03

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弘扬

 

东西方文化交流在超乎人们想象的年代已经开始了,“一带一路”开辟后,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渠道。随着13世纪蒙古人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东西方文化交流开始加速,进一步促进了前文化全球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近代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刻影响了文艺复兴、全面影响了启蒙运动。“四大发明成为文艺复兴的主要推动力、物质基础和‘最强大的杠杆’,中国文化成为批判欧洲神学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武器,理性政府、理性法律、慈善专制成为参照对象,儒家学说成为启蒙运动的理论来源,中华帝国成为奋斗目标。从15世纪到18世纪,从大航海时代的冒险家到后来的传教士,乃至整个近代欧洲的共同目标都是中国。络绎不绝的冒险家、传教士、使者、侵略者将中国全面、持续不断的介绍到西方,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中国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欧洲理性主义者”【隋云鹏:《夸父追日:从伏羲到牛顿——兼论理性主义的发展》,《人文天下》2016年第23期】。这些介绍中国的信件、报告、书籍等主要有:1515年葡萄牙人皮莱士编写的《东方诸国记》、1541年葡萄牙人约翰的《旅行日记》、1539年-1563年出版的葡萄牙人巴罗斯的《亚洲史》、1599年出版的英国人哈克卢特的《英国航海、旅行和地理发现全书》、1565年出版的葡萄牙人伯来拉的《中国报道》、1570年出版的葡萄牙人克鲁士的《中国志》、1575年西班牙人拉达带回欧洲的丰富的中国文献和出使报告、1585年出版的西班牙人门多萨的《大中华帝国史》、1615年出版的法国传教士金尼格的《基督教远征中国史》(又名《利玛窦中国札记》)、1642年出版的葡萄牙耶稣会士鲁德昭的《中华帝国志》、1658年出版的耶稣会士卫匡国的《中国史初编》、1672年在巴黎出版的《中庸》的法文版《中国政治伦理学》、1687年出版的柏应理的《中国哲学家孔子》(又名《西文四书直解》)、1697年传教士白晋在巴黎演讲《易经》、1702年-1776年陆续出版的《耶稣会士书简集》、1711年印行的比利时耶稣会士卫方济的《中国六经》、1735年出版的《中华帝国全志》(全名《中华帝国及中国领鞑靼之地理的、历史的、编年的、政治的及自然的记述》)、1755年在巴黎公演的伏尔泰的《中国孤儿》、1767年开始连载的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1770年在巴黎刊印的法国传教士宋君荣的《书经》译本、1777~1783年出版的传教士冯秉正的《中国通史》、1776~1814年陆续出版的《中国回忆录》(全名《北京传教士关于中国历史、科学、艺术、风俗、习惯等的回忆录》)、1783年出版的法国传教士宋君荣的《中国天文学史》、1834~1839年在斯图亚特出版的法国传教士雷孝思的《易经》译本,等等。

空想社会主义是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新发展。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据称是似乎更彻底的发展。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775页】。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者们认为“应当建立理性的国家、理性的社会,应当无情地铲除一切同永恒理性相矛盾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643页】。而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他们和启蒙学者一样,并不是想首先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想立即解放全人类。他们和启蒙学者一样,想建立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但是他们的王国和启蒙学者的王国是有天壤之别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778页】。恩格斯进一步指出:“空想主义者的见解曾经长期支配着19世纪的社会主义观点,而且现在还部分地支配着这种观点……对所有这些人来说,社会主义是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788页】。而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这个方向,在无产阶级专政(这是无产阶级反对一切剥削的最后的斗争)的实际经验的鼓舞下继续进行工作,才能认为是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99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这一优良传统,是世界范围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批判的借鉴、吸收、弘扬外来文化的典范。当今时代,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向纵深发展,文化全球化日益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统揽世界文化发展大势,深刻把握文化全球化发展规律,批判借鉴西方优秀文化,积极引领文化全球化,把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迄今为止,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为生民立命有两个最为经典的体系:一个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忠孝仁义礼智信廉耻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一个是西方社会自启蒙运动以来的自由、平等、民主、博爱、人权、法治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隋云鹏:《天人之际新阶段——科学视野下的天人合一与文化复兴》,《人文天下》2017年第11期】。而前者对后者有着深刻的影响。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把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发展自由、平等。《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666页】。恩格斯也指出:“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66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第19页】。“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第37页】。“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第38~39页】。为发展社会主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指明了途径。面对世界发展潮流,习近平总书记首倡并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522页】。“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只有在多样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我们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524~525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第59页】。为我们积极参与、引领文化全球化指明了方向。

 

04
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化怀有深厚感情,首次提出了“红船精神”,并阐述了其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他指出,“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革命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化血脉和强大精神动力,他指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48页】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工人阶级创造的,能为工人阶级和人类社会提供文化支撑、精神指引和人文关怀的社会主义文化。真正意义上的工人、工人队伍、工人阶级、工业革命、工业社会、工业文明、工人政党诞生于近代西方。因此,近代化、现代化起源于西方,西方近代化、现代化的本质是工业化,是工业革命、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西方现代化也是迄今为止现代化的主要模式、参照物和奋斗目标。因此,现代文化的本质是工业社会的文化,现代文明的本质是工业文明。为工业社会提供文化支撑、精神指引和人文关怀是文化现代化的充要条件与必经阶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4页】。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工业化,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同时,社会处于狂飙突进的大转型期、大转折期,人们承受着空前的精神焦虑和心理压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精神指引和人文关怀。从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高铁精神,到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这个伟大时代不断激发着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引领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必须像恩格斯指出的那样,从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方优秀文化等“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工业革命、工业社会的产物,代表着人类社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局面。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方优秀文化、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统领、统率、统一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文化面貌为之焕然一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精神指引和人文关怀,为在世界文化发展大势和文化全球化中争取充分话语权提供了坚实基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共同价值支撑。

(作者系山东省文化厅对外文化联络处副处长,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自《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8年第2期)

 

2.webp.jpg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