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何新|经济学常识:什么是内需?
点击:  作者:何新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18-07-01 10:55:30

 

         何新|经济学常识:什么是内需?

【老病夫一身病自顾不暇,真不想管闲事说闲话。但是中国经济学家无知误国。发个微博私密圈里发过的笔记吧。】 易纲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由百分之六十以上降到了百分之三十左右,降了一半儿,低于国际指数。”一一其实这就是中国外汇储备近年连续下降的原因。 易纲又说“中国国内市场的内需很广大。内需为主足够支撑中国经济。所以中国不怕对外发生贸易战。” 就这两个问题简单谈两点看法。

第一、所谓“中国奇迹”的发生原因 这些年有所谓“中国经济奇迹”的说法。实际上中国奇迹之所以是奇迹,主要是由于近10年来,中国人似乎突然变得非常有钱了。 那么需要问一问中国人的钱究竟从何而来。 中国加入WTO以后,取得了广大的世界市场。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中国出口份额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市场,因此最近的二十多年来中国从国际市场上,通过出口和加工商品获得了巨大的外汇收入,形成了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 这种外汇储备是中国财富的重要来源。一方面,是中国对外投资具有实力的基础,另一方面,外汇储备又是中国国内人民币增发的主要来源,这是由于中国的特殊的外汇管理和换汇制度决定的。来自外汇储备所提供的人民币资源,乃是中国近十几年来,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包括房地产业兴旺的主要货币来源之一。

 第二、此次美国对华贸易战的目标 我认为川普集团打贸易战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把中国货从美国市场和国际市场赶回去。美国这次对中国的外贸战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中国经济走回国内去,转变为内需主导。一方面借此消除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幅度地消减中国外汇储备的美国来源。进而让中国的财富来源枯竭。 通过以上所说应该知道,一旦中国的外汇储备,如果以近两年这样的速度,甚至更快的速度大幅度缩水,那么中国经济对外的所有实力表现,以及作为所谓“内需”支撑的货币来源,都将被缩减以致消失。 最后再谈谈所谓内需主导的问题。

我一直说中国没有一个经济学家,真正懂得基本经济学原理的。经常鼓吹的所谓内需主导也是经济学家无脑的表现。 内需主导论的主要依据就是中国国内需求极为广大。他们所说的内需,实际上是什么呢?他们说就是中国市场广大,人口众多,物质需求非常大。 其实,如果物质需要就是内需,那么这个道理对世界上所有的穷国都适用,一些国家越贫穷,他们的内需就越大。但是,为什么这些国家无法解决他们的内需问题呢? 问题就 在于:物质的需求,不等于货币需求。也就是说,单纯物资或物质的渴求,并不等于有购买力的、真正的经济需求。经济的需求,意味着经济的货币需求。根本支撑点在于一一需要物质者必须手中也有货币。

 最近的十几年二十年来,中国国内市场内需极大,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中国百姓和国家、社会手里都有货币。而这个货币的重要来源,除了政府不断增发的货币以外,就是外汇市场的收入,包括巨额顺差构成人民币换汇的巨大支撑。 这个外部货币来源是中国十几年来经济繁荣的基础。也是支撑中国市场巨大的货币需求的基础。一旦失去,货币供应就将大大减少。有购买力的货币需求也将大幅减缩。 那么怎么办?要维持巨大的货币需求可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政府多印票子。 但是,大家可能都知道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就是政府若以印票子来支持国内市场的货币需求。那就意味着引爆无限制的通货膨胀。(1948一一1949年的国民政府这么干过。) 总结上述: 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就是必须记住一个基本的常识;需要并不等于需求。 经济学意义的需求必须伴随货币一一有钱才有购买力才有市场需求。没有钱的穷人无法创造需求。 没钱再有需要也等于零。所以穷人虽然有很大的物质需求,但是并不构成市场需求,他的需求就不算数。因为没有钱就买不起任何东西,不管物质渴望多大一一无论等米下锅还是嗷嗷待哺,都没有任何用处。 所以尽管中西部农村似乎物质需求广大,但是缺乏货币来源,所以实际市场需求极小。

 要想创造货币需求,首先要创造货币的来源。但是这个来源不能靠政府印钞票来提供。否则世界上的任何政府就都没有经济问题了。 近二十年来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货币来源,是来自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中最大的通货来源,是来自美国。 为什么川普周围的保守集团要为遏制中国而悍然发动贸易战?他的底气和原因就在于此。他知道中国比美国更需要依赖世界市场。 可笑可悲的是,许多中国人反而似乎却并不知道这一点。 (20186

何新:资本运动规律不利于“内需主导” ——何新经济学旧日札记整理(一则)

《资本论》所论之价值论,迄今为止中国经济界似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能够读懂,因此倍遭非议。

其实,马克思之全部价值理论所要解释的问题无非就是:

一、实物如何转化为商品,  

二、商品如何转化为金钱,  

三、金钱如何转化变成资本,  

四、资本如何转化成虚拟财富——当实物形态已在消费过程中消失,而其虚拟价值仍可无限倍增?  

——所以资本主义经济整体何以具有愈扩大消费(即消费市场愈大)则愈富裕的表象。  

1.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经济——即纯粹市场经济,是一种在质态上根本不同于历史上其他经济形态的经济系统。  

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三大特征:  

1)价值和财富形态的抽象化  

2)抽象价值和抽象财富凝聚化为物理实体——金钱(实物货币),再转化为虚拟的价值符号——纸币以及其他虚拟货币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追求抽象财富无限放大的趋势,否则即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生存,单一资本在本质上必然需要有不断开拓新市场,同时为保有既得市场而排挤外来资本——即追求垄断化的动力。因而必须具有推进生产力及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趋势,所以资本主义经济是具有高度活力的经济,这是资本经济运动区别于其他经济系统的根本特征。  

2.非资本系统的经济系统,包括封建土地经济,以及简陋的旧式所谓”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亦普遍具有两种基本的特征:  

第一是经济运动运行于封闭系统内(通常以本国为界)。  

第二是经济运动主要是物流运动——实物经济的运动。  

3、资本经济则不同,第一资本经济是无国界性经济(全球化),经济运动呈环流状螺旋式不断扩张的循环运动。第二其运动的载体不是单纯依靠物流的实物运动,而是以抽象价值的运动带动物流,从而表现为抽象价值在实物消费过程中反而可以继续积累(只要金钱在运动中,钱花得愈多反而愈富)、抽象价值增益之价值可以无限自我增殖。

马克思所论的这种抽象价值之增殖——即资本运动,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则被计算为抽象GDP的不断增长。  

4.总之,资本经济与非资本经济呈现出一种根本性不同:非资本经济作为实物生产经济和物流与实物分配经济,其终点是实物的积累(物资储存)或消费(实物被消耗掉)。其经济运动呈现典型非循环的特性:  

生产实物(有)→消费实物(无)  

因此在非资本形态经济系统中,实物积累是经济富裕的标志。实物被消耗,则是经济的贫穷,也就是“短缺”。  

所以所谓“短缺经济”,原则上并不是一个资本经济学的概念,而是实物经济学的概念。在传统的实物经济形态下——实物产出增加(实物生产力提高),意味着经济的发展;而随着实物的消耗,则意味着一个经济过程的终结。

5.而资本经济的运动特征却与此全然相反。

在资本市场系统中,实物之物流运行(从产出到消费),只是抽象价值的载体。故虽然实物在经济运动中已被消费过程所消耗掉,但资本运动却并未终结——抽象价值在实物之流转中传递以及继续在增殖。

同时最重要的是,促进实物增殖的生产力和技术手段(其抽象价值被转移进入资本之总价值),在实物消费和价值流转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增长。

马克思说: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优于其他一切生产形态的根本原因所在——资本主义的抽象价值循环运动,具有随资本积累而无限提高科技和生产力的能力。这个原理是马克思在《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发现并讨论的。旧式的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理论则一直未能真正理解这个极其重要的观点。

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就是以商品为载体,利用人类的体、脑创造力,通过抽象价值的不断转化,不断汲取剩余价值,从而创造积存价值(抽象财富)的历史运动。

6.但是,资本系统之循环增长运动有三大死脉:  

1)抽象价值循环不能停顿。抽象价值的流通,实际就是虚拟价值和虚拟货币及金融的流转——任何一个金融价值环节的梗阻,都会导致整个价值循环运动的中断和资本系统的瘫痪,此即爆发经济危机。  

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三种形态:  

一、商品过剩流通危机  

二、生产能力过剩(固定资本投资过度)危机  

三、金融资本不足(货币紧缩)或金融资本过剩(通货膨胀)导致的金融流通危机,简称金融危机  

2)为避免危机的爆发,资本循环运动要求市场扩张的速度,必须大于生产力及技术的进步,换句话说,即必须以消费带动增长。  

否则,随生产能力(生产力+新科技)的扩张与积累,必然导致产能过剩、产品过剩,导致资本之间的生死残杀。  

3)从物流、实物运动的角度观察,整个资本循环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累进消耗系统,它的一端是资源,另一端是人力的组织。随着生产力的扩张,实物流通不断加快速度,资源消耗发生递进性增长,有需求以几何级数递增的趋势。  

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提高,人力需求则有递减的趋势。换句话说,资本运动的高效率,必然意味着劳动力的过剩。

也就是说,在资本运动产生的废弃物中,人必然也是其中一种。  因此资本运动就内在规律而言,具有追求高效率和反人性的特征。

7.所谓内需主导的观念,是不了解资本运动上述本质的观念,是实物经济的观念。中国现代资本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建立在两个基本国情或曰社会前提上:

1)人力储备严重过剩,  

2)资源储备严重不足。  

如果中国经济主要以内需为主导,中国就会失去大量购买外部资源的能力,就无法从国际市场上汲取足够的经济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市场资源。  

同时,中国本国的过剩劳动力,将由于找不到进入资本主义市场组织的出路,而积压和必然转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结论:资本市场经济,就其本性看,天然是外延追求抽象价值无限扩张和资本必须不断外扩的经济形态。资本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向外看——即以全球体制为引导,寻求资源和市场”两头向外“的经济系统。  

所谓经济结构的调整,如果不明白资本运动的以上基本原理,则必然会陷入困境。

【何新附注】  

以上札记系写于1998年的读书札记。是时我正在读新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之“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马克思的资本经济学,他本人并未写完,许多精辟道理存在于手稿中。这些道理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不懂,但旧式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不懂。

马克思的经济学——当然并非旧式那种教条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并且必须超越三卷《资本论》而研究其全部的未完成手稿。这一体系至今仍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理论中最高水准的经济学,无可超越。

因之所有问题,有必要从价值理论开始,重新理解和诠释。可惜老夫心有余而力已不足矣,愿未来或有后来者勉之。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