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发展战略 > 阅读信息
发展“中国芯”需要双向发力:政府宏观引导+国企优先采购
点击:  作者:tieliu1988v    来源:“铁流”授权昆仑策网编发  发布时间:2018-06-16 10:40:12

 

1.webp (15).jpg

 

  近年来,中国每年耗费超过2000亿美元资金进口芯片,其中仅2017年中国芯片进口量就达到3770亿片,1.7万亿人民币,芯片进口金额已经超过了石油进口金额。在信息时代,芯片就好比是"工业的粮食",芯片大量依赖进口已经严重制约中国产业升级的因素,并对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造成巨大威胁。要解决"缺芯"的问题,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是杯水车薪,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宏观统筹,以应用为牵引发展中国芯片产业

 

  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行业必须使用中国芯

 

  根据斯诺登爆料,美国高科技公司与美国情报部门有非常紧密的合作。而去年的"永恒之蓝"在全球肆虐,根源仅仅是美国国家安全局麾下的方程式小组的黑客工具被盗,而相关漏洞被普遍认为是微软留给美国情报部门的"御用漏洞"。

不仅操作系统等软件存在后门,CPU等硬件也存在后门。自由软件之父理查德·斯托曼曾在网上公开表示:他之所以使用搭载中国CPU的电脑,原因之一就是外国公司的CPU存在后门

 

1.webp (16).jpg

  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

 

  国内相关单位已经通过对某些国外CPU的严格测试,证实国外CPU存在功能不明确的"多余"模块,还发现存在未公开指令,包括加解密、浮点操作在内共计二十余条。其中,有三条指令在用户模式就可以使机器死机或重启,作用机制直接穿透各种软件保护措施,防护软件不能感知,普通应用程序中嵌入一条即可使系统宕机

 

  这些存在问题的芯片要是被用在航天、装备、党政办公领域,将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因为敌对国家可以通过芯片后门轻易瘫痪中国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窃取中国军事、外交、经济机密情报,摧毁中国人造卫星、武器装备的中的"神经中枢",进而实现"不战屈人之兵"的目的。

 

  除了党政军之外,像交通、电力、金融、电信、能源、医疗等国家战略大行业也应当尽可能采购国产芯片。以金融行业为例:从央行到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从最早兴建核心业务平台和数据中心至今,其产品使用和维护仍大量采用IOE设备。"棱镜门"事件之后,"去IOE"风头渐劲,国内部分银行在一些小型硬件设备采购上才逐渐向国产整机厂商倾斜,但依然采用的是国外芯片,在采购上没有给予国产芯片重视。再如通信行业:我国几大电信运营商每年抛出总规模达百亿元的服务器集采订单,但最大赢家仍为海外芯片厂商。

 

  这样下去,一方面会形成供应链风险,特别是当外资企业技术实际形成垄断优势时,国内企业对外形成依赖、失去议价能力;另一方面,这种现象对于保障我国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非常不利,一旦国外掐断芯片供应,中国企业将陷入无芯可用的局面;而一旦他国利用芯片后门瘫痪这些战略命脉行业的信息系统,所造成的损失将不亚于一场战争。

 

  因此,必须将芯片国产化替代提升到国家安全层次,在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行业,必须使用中国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信息安全不受制于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独立自主,不受胁迫。前不久,国产芯片服务器首次进入央采目录,想必也是基于国家信息安全方面的考虑。

 

1.webp (17).jpg

 

  两头发力才是最佳方法:政府需宏观引导,国有企业需优先采购

 

  中国在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国产的高科技产品在问世之初往往存在"价高质次"的问题。商业公司出于趋利避害的考虑,必然会优先采购性能更好的国外芯片。因而在发展初期,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很难把国产芯片扶持和发展起来。但如今随着国产芯片性能和品质的提升,已初步解决了能用的问题。在接下来解决好用、多用这两个互为因果的关键问题上,则必须由政府、产业双向发力,共同攻克才行

 

  首先,政府需要出手进行宏观统筹,引导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多使用国产芯片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行为是被历史证明卓有成效的做法,美国就利用长达百年的高关税保护本土工业,德国也搞过关税同盟把英国、法国的工业品挡在国门之外。

 

  诚然,在如今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大背景下,效法百年前美国和德国高关税壁垒的做法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不过,政府在政策制定上给予国产芯片一定的引导和倾斜,并不与当下的时代精神矛盾,毕竟美国硅谷科技奇迹的最大推手就是美国政府。

 

  其次,战略行业的大型央企、国企需主动多用国产芯片。国家大型央企是掌管国家命脉的企业,享受着诸多国家政策红利,有责任和义务牺牲部分商业利益。对于这些大行业的国企来说,即便只是将一小部分订单开放给国产芯片,对这些大型国企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对国产芯片来说则是一个完善提升的良好机会。希望大型国企在政策的引导下,以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为先,不要太重视自己眼前的短期利益,主动为中国核心技术的发展提供机会,积极给予国产芯片一定的空间和市场

 

  如果在平时不去扶持本土芯片企业,在芯片供应链上被外商绑架,早晚有一天会作茧自缚——轻则失去了主导权和议价能力,重则失去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1.webp (18).jpg

 

  必须以应用为牵引扶持中国芯健康成长

 

  过去二十年,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对国产芯片的支持力度也很大,比较有代表性的有908工程、909工程等。不过,相对于国家的高额投入,获得的产出和收益却相对有限。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扶持的方式方法有问题

 

  一直以来,政府扶持更多的是以政策红利和资金输血为主。而这种扶持方式的资源利用效率相对偏低,很多资金往往在各个环节被消耗掉,没有真正被用在刀刃上。而且这种做法很容易养成企业的惰性和依赖性,使企业长期依赖政府输血过日子,始终无法形成自我造血能力。甚至还有不少在政府断奶后,企业直接停摆的例子。

 

  有鉴于此,李国杰院士提出了"自主芯片产业发展需要应用支撑"的观点。李国杰院士认为,发展自主芯片,不能等"做到跟国际水平一样"才用,在用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1.webp (19).jpg

  李国杰院士

 

  具体来说,芯片的技术进步与发展不仅需要工程师在实验室里研发,更需大规模使用。因为很多问题,如果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是无法被发现的。何况技术进步是循序渐进的,都是先发现问题,然后改正问题,最终实现螺旋式提升。

 

  如果把发展国产芯片比作爬山,那么应用就是大家上山的阶梯,如果没有这个阶梯,任何人都无法一步登顶。但只要有了应用这个阶梯,中国芯片就有了不断完善自己,改进技术的平台,一步一个脚印的追赶国外芯片。

 

  实践证明,政府直接给企业输血的方法性价比很低。政府主攻方向不是给国内芯片企业多少资金补助,而是考虑如何把国产芯片用起来,在应用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

 

1.webp (20).jpg

  国产CPU党政试点

 

  对政府来说,可以通过出台优惠政策,设立国产芯片试点工程等方式推广国产芯片规模化应用;对于率先应用国产芯片的、应用国产芯片量或占比大的企业,可给予一定的奖励,或减免一定的赋税;又比如以市/县为单位,进行国产芯片试点,把地方重点国企、地方党政部门的部分信息系统迁移到国产芯片平台上,用10年时间逐步完成全国重要行业的国产业替代。只有这样,中国芯片产业才能茁壮成长,中国才能形成一个全面的、较成体系的信息安全底层基石。

 

  结 语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中国的拥有全球最强大,且最有活力的国有企业,一旦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优先采购国产芯片,将会起到非常强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以个人电脑来举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所使用的个人电脑就超过3000万台,按照个人电脑6年报废来计算,平均每年需要采购个人电脑500万台;以一台电脑5000元的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可以为国产芯片商、板卡商和整机厂商提供一个250亿元的市场。这个市场规模足以养活从芯片厂商到板卡商,再到整机厂商一整条产业链。

 

  中国有700多万公务员,3000多万事业编制人员,以及几千万的国企员工,一旦有超过6000万人熟悉并认可了搭载了国产芯片和国产操作系统的电脑,对于搭载了国产芯片的个人电脑在民用市场推广会非常有利—— 产业界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当CPU和操作系统市场份额超过5%的时候,软件厂商就会主动给国产平台开发应用软件。当国产芯片和国产操作系统拥有数以千万计的用户之后,一直困扰国产芯片的软件生态问题将迎刃而解

 

  而在数据中心市场,2017年中国服务器销售量255万台,预计到2022年将达368万台,销售额达200亿美元,产业规模巨大。这其中有超过50%的行业是政府主导或国家战略行业,不准确粗算约合600-700亿人民币,约1/4金额是CPU。其中如能主动给予国产芯片一定的机会,对产业的推动作用也是大有裨益的。

 

  (原题:发展中国芯要双向发力 政府需宏观引导 战略行业国企需优先采购;来源:“铁流”授权昆仑策网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