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是意识形态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有了主动权,才能有做工作的自由权,才能做到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更好地服务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意识形态工作发表许多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和突出特点。
一、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也离不开这个根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这是关于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两者关系的基本定位。这一辩证认识,坚持了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凝结了党结合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经验,体现了党在政治上和理论上的高度成熟。经济运动在社会发展中归根到底起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是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因此,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党掌握国家政权、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的发展实践证明,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发展自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选择,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依然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这样,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才有牢固的物质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存在的反映,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在这一前提下,一方面,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无疑要依存并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它提供有力保障。但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会产生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体现程度和方式,随着具体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它既可以是一定社会历史进程的正向推动者、建设者,也可以是逆向阻碍者、破坏者。理论对规律的揭示越深刻,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引领作用就越显著。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无可估量的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作用,转化成变革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物质力量。同时,不容忽视的是,错误思想理论一旦被居心叵测的人操控、形成声势,也会导致严重后果。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颜色革命” 中,意识形态在推翻国家政权、改变社会制度方面,也成为推波助澜的重要力量。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以推动现实运动向前发展。这成为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毛泽东多次讲到,我们改变旧中国,主要靠“两杆子”,“笔杆子跟枪杆子结合起来,那么,事情就好办了”[2]。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的总体要求,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除了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和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用“极端重要”来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意义,还着眼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
在新形势下对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更为突出。意识形态先进性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其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生产方面,生产力发展程度是核心标志。与资本主义相比,我们的发展速度要更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更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二是精神文明方面,要比资本主义文明程度更高,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要有更先进、更科学的精神文化产品,来凝聚力量、引导方向。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现在,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突出,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相比较而言,中国道路、中国理论的说服力、影响力则亟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因而,共产党人要懂得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既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3]
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个“灵魂” 的工作任重道远。管思想、管方向的意识形态建设是经济社会建设的“统帅”和“灵魂”,是“理论上再造出现实社会”[4],其引领与塑造社会运动的作用十分突出。近年来,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方向、制度等基本问题上,一些错误思想观念,如全盘西化、历史虚无主义等相继泛滥,并且产生了不容小觑的消极影响。放任下去,势必削弱、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统帅”和“灵魂” 的地位和作用。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大背景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守理论定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意识形态领域的固本培元、与时俱进,是须臾不可放松的基本保障与必要前提。
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维护发展稳定大局的任务更为艰巨。我们正处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在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越是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也越多。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党内已经不同程度存在信仰动摇、精神懈怠的情况,甚至有少数党员干部出现“反水现象”;加上西方敌对势力的刻意组织、煽动,在特定条件下,就会产生难以预料的思想和政治后果。这个基本事实,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急迫的要求。对此,如果不重视或者处理不好,思想防线一旦被攻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我们就会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5]。可见,意识形态工作对实现党的发展目标、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安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具有直接的、关键的意义。
正是基于对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考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并不是说其他工作都不重要,可以一俊遮百丑了, “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6]这一振聋发聩的论断,体现了把握规律、争取主动权的辩证法。
二、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发展大局、大势
全面、准确把握客观条件及其发展趋势,抓住主要矛盾,作出科学预见,是掌握工作主动权的基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 “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这三个“大”,是对意识形态工作所必需的战略眼光、战略谋断的精辟概括。
明了大势,制定战略,要围绕大局展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是考虑所有重大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意识形态领域的各项工作,也都必须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围绕这个大局来展开。胸中无大局,或是大局意识不强,对大局不甚了了,就极易陷入小圈子、本位主义的窠臼,造成就事论事、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甚至为错误思想代言而不自知。
所谓大势,就是走向,就是趋势。认识大势,关键在于看清影响总体态势的各种力量的分合轨迹,看清斗争各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事物发展走向的基本影响。“分在哪里?合向何处?⋯⋯把世界发展态势看清楚了,机遇和挑战也就不言自明了。”[7]从这个思路出发分析就会发现,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决胜全面小康这个关键点上,我们既有化茧成蝶、临门一跃的光明前景,也面临着意识形态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风险。
第一,国内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要分别对待,辩证施治。主流、非主流同时并存,先进、落后相互交织,社会思潮纷纭激荡,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基本特点。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积极主动,阵地意识明显提升,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党和国家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得到深入研究和科学回答,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与此同时,分配方式多元化、利益多元化所导致的社会价值多元化,使意识形态工作环境更趋复杂,当前受到普遍关注的“两个舆论场”现象,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文化复古主义等不少错误思潮沉渣泛起,都是这种复杂性的突出体现。那么,怎样科学分析这种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8]。这一划分,把意识形态工作敌我友的基本态势、今后努力方向,都生动、准确地提出来了。
第二,我们与西方的意识形态斗争总体格局依旧是“西强我弱”。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我们与西方的意识形态斗争就始终存在。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较短,理论的成熟性、系统性,传播的广泛性、技巧性等方面都有待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无论是力量对比,还是与西方的交锋态势,总体上呈现出“西强我弱”的基本特征。加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受到重大挫折,西方在新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客观上扩大、加剧了这一态势。比如, 由西方国家掌握着核心技术与基础网络的互联网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意识形态乃至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挑战,事实上成为国外势力攻击、渗透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 “西攻我防”的特点十分突出。在这个战场上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9]
第三,西方对我国的渗透、演变出现了阶段性变化,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复杂严峻。冷战结束尤其是进入‘2l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全球更为积极地推行价值观战略,遏制中国、推动中国“政治过渡”是其中重要目的。近年来,随着我们发展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大,他们对我们的敌意和戒备愈益加深。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其焦虑更甚。所以,他们采取更直接、更露骨的方式,来干扰、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企图策动“颜色革命”,不断策划实施破坏、分裂活动,暗中支持、资助群体性事件乃至暴力恐怖事件等等,都是阶段性变化的表现。这些阶段性变化,与国内一些“带路党”“公知”的密切配合、遥相呼应一起,使围绕着维护还是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这个中心的意识形态斗争更趋复杂,识别、掌控难度更大了。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意识形态风险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可能遇到的重大风险之一[10]。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斗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搞垮共产党的领导,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些根本问题上, “我们同西方国家的斗争和较量是不可调和的”[11]。对此必须高度警觉, “保持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决不能天真,决不抱任何幻想”[12]。
从上述大局、大势出发,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需要谋划的“大事” 就有了明确的指向和目标。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有力应对了意识形态领域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比如,把以意识形态为核心要素的文化安全纳入国家大安全观中,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安排上抢占斗争先机,赢得战略主动;制定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秩序;大力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对内夯实凝聚力量的共同思想基础,对外争取国际话语权,解决“挨骂”问题[13];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智力支撑;等等。这些“大事”,都是立足于从源头、从长远上解决问题。有了“高屋建瓴” 的眼光与谋断,“势如破竹” 的工作局面就有了前提与保障。
三、牢牢抓住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个根本
意识形态工作千头万绪,在各种具体问题中找到关键、抓住根本,是取得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掌握主动权的核心问题。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它的“根”和“魂”,即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4],没有也不能改变。这个“根” 和“魂”,就是新形势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牛鼻子”,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因素。把这个“根”和“魂”巩固好、维护好,讲战略定力、讲工作主动权,才能有底气、有自信,才能达到“我自岿然不动” 的自由状态。
第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对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运用,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核心要求。因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真学真懂真用。在运用这些基本理论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集中表现为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这两个理想的辩证统一、始终不渝,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许多消极现象,如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以及对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党的领袖的歪曲和诬蔑,都与信仰改变、精神“缺钙” 有着直接关联。理想信念一旦有了缺口,就为错误思潮的蔓延、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
第二,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回应重大社会关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发现和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由之路。只有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化”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挥出指导、推动现实运动的积极作用。比如,怎么解读、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不同立场的人从不同的利益出发,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它是对西方“普世价值” 的接纳,新儒家认为它应当是对“道统”、对“心性之学”的全面回归。这些认识,事实上都抽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曲解了“中国特色” 的核心要义。能否讲清楚这个“中国特色”,成为判断当前意识形态工作是否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准。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突出了它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与创新,突出了它在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的个性特征,但其核心内涵,却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一脉相承,从未改变。如果丢掉了这个根本前提,就势必走到改旗易帜的邪路上去。对此,理论上必须有明确的、清醒的认识,并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
第三,有鲜明的阵地意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亮剑,坚持正面宣传和舆论斗争相结合。由于反映的阶级利益、阶级需求不同,不同性质的意识形态在世界观上是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的。所以,意识形态领域必然成为争夺“制脑权” 的没有硝烟的战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的统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绝不意味着可以放弃舆论斗争。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只有保持高度政治警惕性,始终绷紧意识形态斗争这根弦,一刻都不放松,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才能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性。回避矛盾、搞“爱惜羽毛”那一套,看不到矛盾,对敌对势力的渗透、演变掉以轻心,使意识形态工作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被动境地,甚至主动“接轨”西方价值观,盲目追求“国际化”,被人牵着鼻子走,势必搞乱党心民心,危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安全。
第四,全党动手,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全党动手搞宣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形势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要求“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党委应该把思想问题抓起来”,“第一书记应该亲自出马来抓思想问题”[15],就是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角度提出的。今天,这两项历史任务依然需要全党全社会相互协同、形成合力,才可能完成好。不仅党的宣传思想部门要尽好职责,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对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也都负有重要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只有全党都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它贯穿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全过程,在全社会开展教育,形成广泛共识,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大视野、大道理,融人广大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日常生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精神情感、思想认同。
四、讲究战略战术,创新工作方法
意识形态工作成功与否,最终要看实际效果。理论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指导行动。理性认识只说到了问题的一半,而且还不是十分重要的那一半。把理论方针落实到客观实际中去的关键环节,就是正确的工作方法。“方法对”,“讲究战略战术”,是获得工作主动权必不可少的保障。
第一,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掌握“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对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比如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反对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大话、空话;注重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对于错误思想敢于斗争等,我们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同时,又要掌握“变”与“不变” 的辩证法,总结经验的同时勇于创新,做到因时、因地制宜,避免“本领恐慌”,运用新办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16] 墨守成规或盲目求新,都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势必损害党的威信和意识形态工作效果。
第二,切实做好领导权和管理权的巩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管理权的核心是思想领导。这就要求,意识形态工作不能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规范” “管住”,而是必须从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人手取得实效,巩固、扩大思想舆论阵地。实现这一目的,一方面要强化和落实领导责任,不能专事表面功夫,条块分割、各管一段,做隔靴搔痒式的管理。要真正参与进去、深入进去,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同时重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打好主动仗,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要把握意识形态工作规律,成为“有几把刷子”、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一个道理能深入浅出阐释清楚,走到哪里能很快同群众打成一片,讲的话群众喜欢听,写的文章群众喜欢看”[17],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巩固扩大红色地带,影响转化灰色地带,最大程度挤压黑色地带。
第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区分不同矛盾的性质,有右反右,有“左”反“左”,有什么反什么,有多少反多少,要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两种性质的矛盾:一种是对抗性的,即“不可调和” 的矛盾,如中西方基于根本利益而产生的意识形态分歧;另一种是非对抗性的,即不牵涉基本原则的具体争论。这种争论大量地存在于人民内部。对于这两种矛盾,在工作中要作明确区分,对症下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一般性争论和模糊认识,要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靠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靠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用真理揭露谎言,让科学战胜谬误。但是,牵涉到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就决不能含糊其词,更不能退避三舍。丢掉起码的立场、界限,就会丧失思想警觉,不知不觉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18]。
第四,处理好时、度、效的关系。把握时、度、效,是舆论宣传工作的老话题。但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处理好这几者之间关系,把握主动权,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了。要根据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的巨大变化,及时改变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掌握润物无声的高超技巧,让被宣传对象自觉接受、认可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具有相当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局意识、判断能力、业务水平,是达到这一宣传目的的重要前提。比如,正确区分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既不纵容退让,也不上纲上线,就需要很高的政治敏锐性,深刻把握毛泽东提出的六条政治标准和邓小平阐明的四项基本原则,再加上一定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做到“看不见的宣传”。这些,都要在意识形态工作实践中不断锤炼,加以提高。
第五,善于“讲故事”,建立、完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快速发展的中国令世界瞩目,对外宣传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现在,“中国模式”“中国奇迹”成为各国学者研究、讨论的热点。但研究、讨论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并不在我们手中,目前我国学界流行的概念、理论,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西方,原创的核心概念不多,中国的国际形象主要还是以“他塑”为主。因而,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重要任务,就是逐步打造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以“讲故事” 的方式,向世界阐释好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在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把“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19] 形象展现给全世界。居高声自远。把握战略主动,占领意识形态领域制高点,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重要保证。
注释:
[1]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3页。
[2]《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7页。
[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6日。
[4]《毛泽东哲学批注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210页。
[5]《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86页。
[6]《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03页。
[7] 《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一),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年,第48页。
[8]参见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6年第9期。
[9]《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第421页。
[10]参见《习近平总托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第275页。
[11]《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一),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年,第51页。
[12]《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一),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年,第52页。
[13]参见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6年第9期。
[14]《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04页。
[15]《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2页。
[16]《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84页。
[17] 《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思想文化建设的新思想》,《党的文献》2015年第4期。
[18]参见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6年第9期。
[1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参考文献: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
[3]《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年。
[4]《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5]田心铭:《略论意识形态工作的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11期。
【原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9期。李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研究员】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侯惠勤 | 五大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性进展
2017-09-27丁堡骏: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兼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2017-08-30•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