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新生事物,它在改革开放之初诞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发展,在党的十八大之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管理机构,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新生事物。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改革开放之初诞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发展,党的十八大之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旨在从历史的线索回顾一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由来和发展历程,以期为当下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提供一些历史经验。
01 我国高校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在1992年诞生
全国高校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它成立于1992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的时候,曾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国内的形势出现了巨大的波动。1991年12月25日9点32分,克里姆林宫顶上的那面为苏联几代人乃至全世界人民都怀有深情的镰刀斧头图案的苏联国旗,在寒风中悄然落下。随后,东欧那些原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也相继出现了政治地震,一个接着一个地垮台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一下子进入低潮。没过多久,在柏林街头大声叫卖着两本书:《一个幽灵离开了欧洲》和《别了,马克思》。前一本书写道:“在20世纪40年代,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和全世界游荡,曾经使得有产者心惊肉跳,惶惶不可终日。现在好了,这个幽灵终于离开了欧洲,而它将很快离开全世界。”后一本书说:“记得在中国共产党夺取了政权,美国当年驻中国大使司徒雷登离开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写了一篇题为《别了,司徒雷登》的文章。在今天,红旗从克里姆林宫的旗杆上降下来的时候,我们也要写一篇文章,最好的题目则是《别了,马克思》。”这两本书集中反映了当时一些人对于苏东剧变真的是欣喜若狂的心态。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失败了,从此也就消失了。
1989年在北京发生的那场政治风波,使一些中国人的思想发生了不小的混乱,加上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波,更使他们的思想产生各种困惑。社会主义在中国还能不能坚持下去?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这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很严肃也很现实的问题。
正在这个关键时刻,世纪伟人邓小平站出来说话啦!1992年1—2月,他在南方视察中的谈话中坚定地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了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以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1](P382-383)
邓小平的这些话,斩钉截铁,铿锵有力,它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它使我们在关键时刻有了主心骨!
北京大学历来有愿意和敢于把国家和民族的重任为己任的光荣传统,它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早基地。学习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北京大学在新的历史关头应该有所作为。1992年3月17日,学校做出了一个令当时的人们为之一震的重要决定: 在北京大学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党发〔1992〕16号文件、校发〔1992〕37号文件即《关于建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决定》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学校的现状都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研究,更好地发挥北京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理论优势。过去几年中,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心和马列主义研究所,在困难的条件下为坚守马列主义理论阵地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体制不顺,力量分散,缺乏统一的指导协调和必要的扶植政策,这种状况急需改变。为此,学校党委和行政研究决定建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该决定指出:“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指导思想、落实德育首位的一个重要措施。该学院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负责统一组织全校马克思主义公共理论课的教学和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承担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和党政干部的力量培训任务,并接受学校委托,组织校内各方面的理论力量开展理论研讨活动,逐步把学院建设成我校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研究和培训基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鉴于以往马列主义教研室几分几合的经验教训,文件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要有比较长远的规划和相对稳定的政策。考虑到学院成立之初在师资、干部以及物质条件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学校决定采取必要的保护和倾斜政策,增加必要的投入,以使学院尽快发展起来。文件的最后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关键在于学院的干部、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扎实的理论修养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学院的党政班子,政治上要坚强,理论上要清醒,作风上要扎实,工作上要高标准、严要求。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对马克思主义要真学、真信、真教、真干。如果讲马列的人不信马列,那就没有说服力,也不可能对学生的立场、观点、方法起引领作用。在学院初创阶段会有不少困难,需要全体成员特别是干部、党员发扬同心同德、团结互助、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精神,为振兴北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研究事业做出贡献。”
经过紧张筹备,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当年4月2日召开成立大会,国家教委、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兄弟院校的领导同志以及本校有关部门和院校的同志到会祝贺。学校领导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国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马列主义面临严重挑战之时,北京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北京大学光荣传统的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全国高校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至今已经有25年多的历史。笔者在1992年以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长的身份参加过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大会,又从1996年到2009年曾担任过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今天回过头来回忆这段往事,心情依然不能平静!
02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发展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之后,一度被一些人冷眼相待,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个名字有着各种各样的怀疑,在好几年的时间里,孤苦伶仃,马克思主义学院只有北京大学一家。
1996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将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所合并成立了第二家马克思主义学院。1997年9月,南开大学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情况开始有了一点变化。不过在以后的五六年时间里,全国高校也只有这三家马克思主义学院。
进入新世纪后,情况稍有好转,只是在一段时间里人们依然处于思考之中,认识很不统一。特别是在一段时间里,相当一些理工科院校改走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路子,他们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力量发展文科,尤其是发展经济学、法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等等。许多高校没有独立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专门的二级机构,而是在院系下面设立三级、四级机构,甚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长期分散在不同的专业院系。这种做法在一定过程上弱化和边缘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来讲,有的年景好一些,一年成立一家、两家;有的年景不太好,好不容易成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又被改回去了。2003年之后,随着湖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吉首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情况开始有了一定改观。特别是2005年3月,吉林大学作为我国高校中教师最多的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了。接着,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也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
到2007年4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院15周年的时候,全国高校中已经有了25家马克思主义学院。由北京大学发起,得到这25家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支持和响应,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中宣部理论局、教育部社科司、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北京大学党委的领导都到会并讲话予以支持。
正是在那次会议上,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15年的实践经验中试图回答一些同志提出的“成立马院到底有什么好处”的问题,强调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能够实现“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高举一面旗帜,即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当代中国,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不动摇。二是有利于凝聚一支队伍,即专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和理论研究的教师队伍。把这支队伍集中起来,做到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三是有利于建设一个学科,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级学科。这个学科对于加强从整体上、综合上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对于从学理上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并开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四是有利于开好一类课程,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类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这类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学生成长和学校工作的大局。当年这“四个有利于”的认识后来逐渐成为同行们的共识。第一次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的有关材料得到中央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07年4月之后,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陆续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
2008年7月,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提出,全国各高校都要独立设置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当年9月23日,中宣部、教育部颁发了2008年5号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这个文件提出要大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文件强调,各高校应当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该机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依托单位。只是由于有的领导在表述中含有“一般不再新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说法,使得马克思主义学院本应在高校获得大发展的机遇被耽搁了。
即使如此,在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2008年5号文件的形势下,还是有一些重点高校或者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高校,在独立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时取名“马克思主义学院”。到2010年年底,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高校增加到50家左右,其中包括南昌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不过,也有几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属于挂牌行为,即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院、文法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一个单位两块牌子。这说明,当时人们(包括一些领导)对要不要独立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还有疑虑,对要不要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认识更是不统一。此时,有少量高校避开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个话题,转而成立了虚体性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不是一码事)。
2011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1号文件,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后来还通过连续4年专项督查的办法来推动建设标准的落实),着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的独立设置。武汉大学在2011年5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又一轮的示范作用,它动摇甚至打消了部分高校领导的观望心理。这一年里成立了一批马克思主义学院,包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河南科技大学、温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宁夏大学、郑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延安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河海大学、济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2012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长春同志在中央举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把“推动许多高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2004年以来党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之一。
2014年上半年,教育部社科司委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研制《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后又增加委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参与起草),其初稿2014年7月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上征求过意见,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同年11月24日在清华大学承办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上,教育部领导在讲话中指出:“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事关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事关党的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全局,事关马克思主义事业的薪火相传,我们必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着眼于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大局,着眼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顶层设计,主动做好谋划,以扎实有效的举措抢抓机遇,迎接挑战。”[2]这次院长论坛进一步宣传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初稿中形成的理念和要求,特别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要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队伍建设。到2014年年底,全国高校先后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达到200家。
03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党的十八大之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作了全面部署。这其中就包括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给予了新的定位,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15年,有六件事情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直接相关:
一是2015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4〕5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出要“重点建好一批有示范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是在中央文件中第一次使用“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个概念。
二是2015年7月27日,中宣部、教育部作为〔2015〕2号文件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其中强调要“建强独立二级机构,重点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学院”;还提到要“加强机构建设,建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制定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科学规范建设。实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程,建设一批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研究宣传、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使之成为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坚强战斗堡垒。各地宣传、教育部门要整合资源,推动社会力量共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三是2015年7月28日,中央召开党的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工作会议,认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为党的理论工作平台,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位列第三位,强调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理论人才培养上的基础作用。
四是2015年9月10日,中宣部、教育部颁发了〔2015〕26号文件,即《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该文件有一个附件,即《关于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实施方案》。随后立即启动了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年底评出9家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9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个文件和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评审向社会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它体现了中央最高领导层的意见。
五是2015年9月10日,教育部印发了修订后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其中进一步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二级建设。虽然这个文件没有提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制问题,但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后来又进行了多次讨论和修改,2015年10月底提出的修改稿在当年12月17日由吉林大学承办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上再次征求了意见。尽管这个建设标准当时未作为正式文件颁发,但是它对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六是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党校要姓党首先要坚持姓“马”姓“共”,并特别指出:“中央批准中央党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坚持党校姓‘马’姓‘共’之举。”[3]中央党校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于当年12月26日即正式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并提到这样的高度来强调,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发挥党校作用独特优势的重视和期待,而且也是对全国所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最大鼓舞和鞭策。
2015年,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个名字不仅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认可,而且由中宣部同教育部一起强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这种情况前所未有,意义重大。
2016年又有一个文件提到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1月19日教育部党组在教党〔2016〕4号文件即《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中几次提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求建好建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有两次重要讲话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有关。一次是5月17日,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特别提到,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思想理论工作平台的作用,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下转第14页)(上接第7页)另一次是12月7日,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各地各高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两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对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形势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加之2016年12月在中宣部和教育部的组织下,又评选出12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郑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一年,很多省市区也纷纷组织了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评审。12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很多家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无疑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和示范作用。
由于各省市区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各高校党政领导全力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高校出现了争相建立的局面。不仅在重点高校,而且在一般高校;不仅在本科院校,而且在高职高专院校;不仅在公办院校,而且在民办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一种潮流。到2016年年底,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高校突破了400家。随着形势的发展,到2017年底,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还会进一步有所增加。
如今,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高校已经有了一个相当可观的布局,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系统中的中坚力量。古人云:“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历史,其目的主要在于从历史中获取经验,促使我们珍惜其历史,爱护其荣誉,下大决心、用大气力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期待取得更大的成绩,实现更好的发展,这是我们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李卫红.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成意识形态工作坚强阵地——在首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暨清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建3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3]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5,(9).
作者简介
陈占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刊发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2017年第10期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刘子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未来发展——访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姆斯特分校大卫·科茨教授
2018-11-17•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