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村会有人争当贫困户吗?不会的。“不懂感恩”这种词,在大寨村的语言体系里是一定不会有的。
前两天,又有乡镇干部在群里抱怨贫困户如何如何不懂得感恩,更抱怨“不要脸的群众”越来越多了,争当贫困户。并且问我该怎么教育群众?我反问:贫困户为什么不感恩?多数群众为什么争当贫困户?回答竟然是:政府对贫困户的政策太好了!笔者又反问:既然是扶贫政策“太好了”导致贫困户不感恩,导致多数群众争当贫困户,为什么不去呼吁教育制定政策的人呢?这又如何通过教育群众来消除“政策太好了”的病根呢?
扶贫政策太好出了问题,就要教育群众,群众不应当冤大头
群众是什么冤大头啊?政策“太好了”导致出了问题,就想着教育群众?我们政府的“扶贫政策太好了”居然成了问题,那是不是“太好了”呢?我们分析一下。扶贫工作大体上包括五个方面:一、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二、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三、救急应急(如山体滑坡、洪灾、矿难等)及后遗问题处置。四、社会保障。五、贫困户增收。这五个方面中前四个是公共品,都是政府直接干的事,政策不存在“太好了”的问题。唯独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不是公共品,不应是政府提供的服务,如果政府提供了非公共品服务,就会后患无穷。笔者举个例子说明。有两兄弟都养羊,哥哥叫大明,弟弟叫小明。大明比较勤劳,比小明多收入了三百元,政府精准识别后,在小明家门口挂了一块贫困户牌子。刚开始小明很生气,把贫困户牌子砸了,但很快发现贫困户牌子又挂上了,并且家里多了三十头小羊羔,政府还给他老婆找了工作、逢年过节还有干部来送礼慰问。小明虽然懒一些、穷一点,但还是一个要面子要尊重的人,或者说尊严是小明最宝贵最值钱的东西,但小明很快发现,脸上贴个贫困户的牌子,虽然损失了尊严,但获得了实惠。小明想既然政府让我“不要脸”还能给实惠,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彻底“不要脸”更好。小明家有个小电视机,想换个大的,政府满足了,政府给小明送的小羊羔要政府包销,政府满足了。小明有很多“不要脸的要求”政府官员都满足了,稍不满足,小明就向上级说扶贫工作没做到位。而大明勤劳养羊,成本比小明的高,收入却比小明的少,福利更少或几乎没有。到了第二年,大明的收入比小明少很多了,心里不平衡,也申请当贫困户。
同样是养羊,小明没成本,大明成本高。大明说政府扶了小明养羊就是“害了”我这个勤劳的大明,政府造成了不公平。
“救急不救穷”,支持群众互助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过去家族共同体主导的传统社会里,有句老话:救急不救穷。老话很有道理的,因为救急是公共服务,救穷不是公共服务。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是件好事,政府不直接做,该谁做呢?社会贤达请专业机构做,最主要是让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做。帮助贫困户增收的最好办法是“助人互助、互助助人”,政府要支持群众互助起来,通过互助合作组织帮助其成员实现共同富裕!例如,大寨村是一个村民共同体,大寨村共同体内肯定有弱势的人,有贫困户吗?当然有。要政府帮助这些贫困户增收吗?不需要。因为共同体就会帮助弱势的人和家庭。大寨村会有人争当贫困户吗?不会的。“不懂感恩”这种词,在大寨村的语言体系里是一定不会有的。笔者建议政府不要直接拿钱再“精准”帮扶某一个农户增收了,收入是变化的。“精准识别”是件高难度的工作,臣妾做不到啊!政府千万不要在人门口挂贫困户牌子了,只能在老百姓家门口挂光荣户的牌子,尊严是“穷人”最大的财富。(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乡建院”)【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