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拜谒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故乡 -- “壮士”精神永远闪耀在沁水河畔
点击:  作者:葛西劝    来源:保定晚报  发布时间:2017-09-08 09:35:52

 

 

 

 宋学义故居卧室

 

 

宋学义大女儿宋强

 

 

故居的宋学义事迹介绍

 

 

故居院落

" 狼牙山五壮士 " 的故事家喻户晓,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五壮士 " 中幸存者之一的宋学义老英雄却销声匿迹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之际,7 28 日,记者来到河南省沁阳市,拜谒宋学义烈士旧居并采访他的后人和乡亲,了解到他回乡后许多不为人知的光辉事迹。

英雄威震北太行 太行南部是故乡

沁阳市是河南省焦作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是豫西北著名的富庶之乡。作为抗日战争中的英雄,宋学义是沁阳的现代名人,更是沁阳的骄傲和自豪。

当日下午,记者到达沁阳后打车前往宋学义故里——沁阳市王曲乡北孔村。问起宋学义旧居,村民纷纷指路。在一个开阔处往左一拐,一处青砖黑瓦尖屋脊的房子赫然矗立,乍看上去像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的民房,基本保存完好,这便是宋学义故居。大门边两侧墙上的展牌记录了主人的英雄壮举,木门两侧挂有 "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学义故居 "" 沁阳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 " 以及军属光荣、烈士之家等牌子,更显神圣和庄严。

记者跨进大门,坐在门洞的旧沙发上,听宋学义的大女儿宋强讲述宋学义的故事。

宋学义家世居北孔村东南方向五六里地的马坡村,祖父和父亲常年给地主打长工,哥哥跑太行山担挑山货为生。全家老小拼死拼活干,但依然食不果腹,还欠下了 40 块银元的高利贷,地主乘机把全家仅有的二亩保命田夺走了。他父亲为谋生移居北孔村,但贫困艰辛的日子没有改变。1918 年宋学义出生在北孔村,从小给县城一家面铺当童工,后来背井离乡,流浪要饭。1939 年在讨饭途中,他参加抗日游击队,后编入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七连当战士,1941 9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在易县的 " 反扫荡 " 战斗中,宋学义成为了 " 狼牙山五壮士 " 之一,用自己和战友们的壮举,展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 我姥姥家在狼牙山下,我们兄妹 8 人,有 6 个去过姥姥家,咱们是老乡呀!" 宋强说。原来,1944 年宋学义转业到易县北管头村,担任农会主席,并与贫农女儿李桂荣结婚,这么说来,宋家人还真是咱保定老乡。后来他们多次来易县探亲,至今仍有联系。

英雄埋名归故乡 永保本色为乡亲

宋强说,现在的旧居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改建的,当年宋学义回乡时建的房子在现在大门口的位置,临街的三小间,比现在简陋多了。

据介绍,日寇占领沁阳期间,宋学义的亲人和乡邻被日寇杀害,房屋被烧毁。1947 年宋学义回来后看到残垣断壁,大哭了一场。可当村里人要帮忙修缮时,他却无论如何都不让,而是找了些残椽旧瓦,盖起了三间房子,还把杨成武代表聂荣臻元帅授予他的勋章压在箱底,嘱咐家人不能提他在军队上的功劳。因此,从他回乡直到 1953 年的 6 年时间里,村民都不知道他是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直到 1953 年当地政府在北孔村给宋学义召开隆重的庆功大会,请他全家人坐在主席台上,大家才知道了。

" 狼牙山战斗事迹,我没听他在家说过。后来我到云南当兵,有一年他去部队看我,在部队的要求下他做了事迹报告,才知道父亲是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宋学义的二儿子宋二保说。" 当年回到老家正赶上土改,因为我们是贫农,又是军属,所以村里将好房好家具分给我们,可担任农会主席的爸爸说啥也不要,说咱是共产党员、农会干部,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好东西要让给更困难的人家。要不是我妈坚持要下了一张床,当年我们一家五口就得一直睡稻草地铺。" 宋学义的三女儿宋玉娥说。

据村里老人介绍,宋学义回村后还把积蓄的残疾金全部拿出来给村里买了一头牲口,剩下的钱分给了群众,还把政府给他的救济粮一碗一碗地分给群众,自己全家和乡亲们一同喝稀粥。" 我爸说现在刚解放,百废待兴,生产搞上去了,大家都富裕了,还怕咱们没好日子过?后来他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开始了新的征程。" 宋强说。

治涝治碱显身手 再立新功多打粮

北孔村地处沁河南岸大堤的堤窝里,当时外号 " 百苦村 ",十年九涝,土地盐碱,粮食产量低。回乡后的宋学义带领全村人挖河排涝,开工时,他带头跳进结冰的水里,和大家一起挥动钢锹,挖泥排水 …… 休息时分,人们发现腰部戴着特制的腰卡、躲在一边痛苦呻吟的宋学义(当年跳崖摔伤后,宋学义不得不长期戴着腰卡减缓痛苦)。后来,他把政府专门为他制作用来加固腰部的钢卡送给了素不相识却患有同样腰疾的石匠。

截至 1959 年,宋学义带领群众共开挖了南北 3 条排涝河,东西 1 条灌溉河;在滴水成冰的寒冬,他带头挖水塘,修建了可养 70 万尾鱼的大鱼池。通过治理,北孔村的水涝盐碱灾害基本得到控制,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60 年起宋学义任北孔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打机井,调整水渠,规划道路,平整土地,发展养猪业,建立农机站,筹资办电,兴办福利事业 ……20 多年的时间里,他带领乡亲们把贫瘠盐碱的家乡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新农村。

薪火相传家风严 儿孙成才福满堂

宋学义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不忘初心,关心群众的利益,带领乡亲们治穷致富再立功勋,直到 1971 年在郑州病逝前他还挂念着村里的生产。1979 年,他被追认授予革命烈士光荣称号。他返乡后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艰苦创业、勤奋热心,一往无前的精神,不但鼓舞和激励了社会上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对他的子女和孙辈更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宋学义、李桂荣夫妇共养育两男六女,其中 6 人先后参军入伍,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奉献青春。如今,他的 8 个儿女全部健在,都成家立业,过着温馨幸福的生活。9 个孙辈中又走出了 5 位共和国军人,其他的也个个学有所成,事业红火。

今年 70 多岁的宋学义的大女儿宋强在家务农,身体不好有腿病,享受烈士子女待遇,如今看守打理故居,她的两个儿子梁战胜、梁文峰都参军入伍;宋学义的大儿子宋大保 1968 年被特招飞行员进入沈阳空军部队,1982 年转业到洛阳市东方红第一拖拉机厂,后担任拖拉机厂配件公司总经理,他的儿子宋涛军校毕业,现转业到上海进入公安刑警队伍;宋学义的二儿子宋二保部队转业后上大学,曾任沁阳市科协副主席;宋学义的二女儿宋挺,在宋学义的老部队广州军区 " 红一团 " 当兵,后在洛阳 150 医院副师级岗位上退休,她的儿子苗伟军校毕业,部队转业后参加工作;四女儿宋玉梅和五女儿宋玉琴是孪生姐妹,一同参军又一同转业到洛阳一拖厂医院工作,现都已退休,宋玉琴的儿子王宇哲是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后,现在上海工作;六女儿宋保红部队转业到郑州一所大学工作,她的儿子项鹏鹏目前正在英国留学。

为英雄的后代,不但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勇于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更要教育好下一代,把这种精神继承下来,传承下去。

(河北日报记者:葛西劝)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网名:
    主办:
    宗旨:
    说明:
    昆仑策网
    昆仑策研究院
    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
    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
    主要板块:
    ● 建言献策:

    ● 决策支持:


    ● 民意反馈:
    国策建言、百姓话题、企业参谋、人生益友,从四个方面出谋划策;
    时事聚焦、社会调查、理论研究、国情资料、读史明智、他山之石、资料库等,登载相关参考资料;
    政策点赞、建言点赞、热点排行等,反馈民众评价。
            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