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任志刚:是主席无数次的正确和留苏派无数次的失败才导致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回到了主席的手中!
点击:  作者:任志刚    来源: 东方思想库  发布时间:2017-05-24 11:05:20

 

         我们继续学毛选。大家知道,主席基本上没有写过什么长篇大部头专著。他的多数文章都是为了说明问题或者是解释某种方针的,讲述的是一种道理。这是由他的使命所致。

而且中国人和欧洲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的历史是螺旋式前进着的,不想欧洲是原地不动很长时间之后突然间爆发的,所以表现为一种直线式的进步。而且欧洲人长期处于阶层分明的社会,所以绝大多数人是需要启蒙的。而中国人不需要启蒙,中国人从来不缺少造反的精神。

所以对中国来说,最需要的是路线方针政策战略战术,这一切构成了通往本原的路径。而主席早就注意到了高大上的那种概念和具体实践中的关联。所以我们现在学习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就是主席十年战争经验的总结。所以这篇文章非常重要!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是什么呢?

我以为有四个主要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

 “第二个特点是敌人的强大。

红军的敌人国民党,它的情况是怎样呢?它是夺取了政权而且相对地稳定了它的政权的党。它得到了全世界主要反革命国家的援助。它已改造了它的军队——改造得和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军队都不相同,而和世界现代国家的军队却大体相同,武器和其他军事物资的供给比起红军来雄厚得多,而且其军队数量之多超过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军队,超过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常备军。它的军队和红军比较起来真有天壤之别。它控制了全中国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枢纽或命脉,它的政权是全国性的政权。”

看清楚这第二点,如此重要的第二点。

也就是说,国民党的政权是建立在满清之后的一个相当稳固的政权。就是满清帝国垮台之后经历了十几年的军阀混战之后全国已经再次整合了。按道理是不应该再有一次大革命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那些认为中国革命必胜的口号,除了是中共自己鼓舞士气之用的外,如果作为理论性探索,就变的非常可笑了。

这样的表述其实是降低了中共领导的这场革命的苦难与辉煌。如果没有天才的毛泽东,中国革命真的没有任何可能胜利的。因为中国多数力量根本不希望产生这场革命,并且反革命的力量足够强大,能灭掉所有的造反者。

“第三个特点是红军的弱小。“

”不但处在中国的反动时期,而且处在世界上反动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比较稳定的时期。”

就是说中共被迫造反的时候,正好赶上国民党快速膨大,快速占据了中国的统治地位,而且还遇到世界处于平稳期。这越发显示了中国革命的困难。就是说白了,没有机会。

我们常说大人物都是风云人物,显然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时势造英雄。也就是说遇到了大动乱的时期,然后各路英雄群雄并起,一番打斗之后,留下胜利者。

在主席之前,基本上全是。只有少数人是自己制造的风云,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我知道的只有极少数人是从一无所有起步的,成吉思汗和穆罕默德这几位是特殊的人物。

 “没有任何的外间援助。”

是星星之火。红军之弱对应的是敌人之强大。

 “是尖锐的对比。红军的战略战术,是在这种尖锐的对比上发生的。”

就是说敌人是异常强大,红军是异常弱小。这种情况下中共还想着造反。能成吗?

这种情景下:

 “然而是能够胜利的,因为它有共产党的领导和农民的援助。”

“根据地虽小却有很大的政治上的威力,”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中共发动了土地革命。

 “因为我们有农民的援助。”

说到底这场革命的关键是中国占据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活不下去了。他们需要土地。这才是中共胜利的政治基础。

第二点是:

 “红军虽小却有强大的战斗力,”

主席说是因为上下同欲:

 “因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人员是从土地革命中产生,为着自己的利益而战斗的,而且指挥员和战斗员之间在政治上是一致的。”

这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和认同的解释。但是并不完全能解释清楚红军强大的战斗力的。这只是引子。

 “第三节 由此产生我们的战略战术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第一个特点和第四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其敌人。第二个特点和第三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不可能很快发展和不可能很快战胜其敌人,即是规定了战争的持久,而且如果弄得不好的话,还可能失败。”

如果所以看清楚了,主席说的是:

“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其敌人”

“而且如果弄得不好的话,还可能失败。”

所以革命必胜不是主席说的,而是基层的指战员为了鼓舞斗志打气用的。今天学毛选和中国革命史是为了找到历史的逻辑而不是为了给自己打气,所以把中国革命的胜利搞成历史的必然是对前辈牺牲的贬低和不敬。

主席说敌人的强大和红军的弱小就“规定了战争的持久”。就是说白了需要慢慢来,急不得也。这句话对今天的中国人依然有启示意义。就是商战比过去更加激烈了。全中国满世界的人都试图赚钱,所以没有获得足够财富的人如果还想着发财就只能采取久字诀。没有捷径。什么马云第二,都是资本设置的捕猎陷阱。这就是学毛选的用途之一。

主席说:

 “这就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两方面。这两方面同时存在着,即是说,既有顺利的条件,又有困难的条件。这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许多规律都是从这个根本的规律发生出来的。我们的十年战争史证明了这个规律的正确性。谁要是睁眼看不见这些根本性质的规律,谁就不能指导中国的革命战争,谁就不能使红军打胜仗。”

我看了这段话只有叹服了。

关键的问题是除了主席谁也不知道中国革命这样复杂,这样艰难。认为中国革命不可能成功的人错了。因为十几年之后,全中国人都会遭受这场风暴的洗礼。

认为中国革命很容易或者说必胜的人也错了。因为“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是一个人特殊的人找寻出来的,并且在此基础上推导出许多规律。

主席的原话是“许多规律都是从这个根本的规律发生出来的”。

怎么发生的?自动的吗?不是的是推导出来的。我们只能知道天才的结论,而无法知道其推导过程是怎么完成的。类似于牛顿定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都是只知道结论不知道推导过程是怎么产生的。这就是人类的天才们的作用。

这段话也能再次证明,中国革命是毛泽东主导的,中共的胜利是打出来的。而且胜利的理论基础也和外国人没有关系。如果还不相信,那么请看这段长文:

“很明显的,正确地规定战略方向,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转移时反对逃跑主义;

反对红军的游击主义,却又承认红军的游击性;

反对战役的持久战和战略的速决战,承认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的速决战;

反对固定的作战线和阵地战,承认非固定的作战线和运动战;

反对击溃战,承认歼灭战;

反对战略方向的两个拳头主义,承认一个拳头主义;

反对大后方制度,承认小后方制度;

反对绝对的集中指挥,承认相对的集中指挥;

反对单纯军事观点和流寇主义⒁,承认红军是中国革命的宣传者和组织者;

反对土匪主义⒂,承认严肃的政治纪律;

反对军阀主义,承认有限制的民主生活和有威权的军事纪律;

反对不正确的宗派主义的干部政策,承认正确的干部政策;

反对孤立政策,承认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最后,反对把红军停顿于旧阶段,争取红军发展到新阶段——所有这些原则问题,都要求正确的解决。”

这些中国革命战争的原则问题,是从外国的理论中抄来的?这显然是一个天才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啊。这是“中国革命战争的十年血战史的经验”。

 “第四章 “围剿”和反“围剿”——中国内战的主要形式”

主席回顾了十年来战争的历史。由于红军特别是主席一上山就打出了共产党的旗帜。就使得国民党总是试图以“围剿”的方式消灭红军。红军想着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反“围剿”。这里“围剿”两个字为什么必须用引号呢?

这是因为“围剿”的剿字后头跟着的是匪。

 “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

打仗吗就是进攻与防御。这一点是通用的。在主席看来虽然

 “党和军队和根据地的百分之九十

都丧失了。

 “广大根据地的丧失和红军的转移,这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失败,”

因为红军并没有被消灭。而国民党也不是看上去的那么强大。

 敌人没有如同我们所谓一万多公里的战略转移的那种情形,

“他们如果也学红军的长途转移,那是一定会被消灭的。”

问题还是出在中共内部了。共产国际指挥下的中共领导人:

 “不懂得中国内战的持久性”。

“在红军还幼小的时代就命令红军去打武汉,命令全国举行武装起义,企图使全国革命迅速胜利。”

而且这个错误还不断重复着:

 “一九三○年的立三路线”

“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的“左”倾机会主义”

都被主席扣上了“左”倾机会主义的帽子。所以我们就能看到,自从主席上山后,就主要是和共产国际指挥下的那些留苏的中央领导人斗争了。是主席的无数次正确和留苏派的无数次失败才导致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回到了主席的手中。

来源:”子任学院“微课堂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目ID=12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栏目ID=2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点赞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评论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