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赞同1月26日昆仑策研究院王立华发表的《我国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变化状况及建议》观点,“公有制为主体”是《宪法》和《党章》确定的基本经济制度,但是“在我国工业领域,公有制经济占比水平,本世纪初就失去了主体地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对公有制经济现状进行调查评估”,需要“坚决用新发展理念改变发展方式”,需要“探索建立新型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更需要“从经济体制上准备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重归公有制主体地位,已经成为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基础、全体人民共同利益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必由之路。为此,跟进提出以下建议。
一、破除“私有经济效率论”,确保公有制主体地位制度自信
自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长期以“私有经济效率论”唱衰国有经济,冲击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自信,甚至“到2006年,整个工业产值里,国有企业生产仅占9.7%,非国有企业占到90.3%”之时,新自由主义继续叫嚣“我们不仅完成了大部分国有企业的改革,而且已经找到了剩下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即继续在国有企业非国有化的道路上前进!”(张维迎《市场的逻辑》,西北大学出版社,第238、240页。)去年下半年以来,一股要求进行反马克思主义“理论突破”的势力,更是国内外遥相呼应、体制内外紧密配合,打出彻底消灭国企、实现私有化的黑旗,目的在于掠夺瓜分国家和人民的巨额财富,同时摧毁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必须以数据事实破除“私有经济效率论”的险恶用心,确保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制度自信。通过对2017-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发布的“私营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指标”进行逐年数据整理分析,明显呈现出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利润总额”增长率相对于私营工业企业的过倍与数倍效率(见表1)。表1 2016-2021年“私营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7-2022】
1. “营业收入”增长率,国有控股是私营近2倍。私营企业的“营业收入”,由2016年的410188.1亿元增至2021年的517444.3亿元,总增长率为26.15%。国有控股企业的“营业收入”由2016年的238990.2亿元增至2021年的350557.9亿元,总增长率为46.68%。国有控股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增长率高出私营企业20.53%,是私营企业总增长率的1.79倍。这说明国有控股企业较私营企业具有更为突出的高效率。2. “利润总额”增长率国有控股是私营4倍。私营企业“利润总额”,由2016年的25494.9亿元增至2021年的31774.1亿元,总增长率为24.63%;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由2016年的12324.3亿元增至2021年的24435.2亿元,总增长率为98.27%。国有控股企业的“利润总额”总增长率高出私营73.64%,是私营企业总增长率的3.99倍。这进一步说明国有控股企业较私营企业突出的高效率。(1)我国仅占10%的公有制企业,却承担着50%的税收;而90%以上的民营企业,却也只承担着50%的税收。从这里可见,公有制企业比民营企业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要大得多。(2)我国80%的劳动者是在民营企业就业,这就说明了目前我国80%的工农劳动者已经沦为了雇佣劳动;只有20%的工农劳动者在公有制企业中就业,不被剥削。(3)90%以上的民营企业只提供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而10%的公有制企业,却提供了其余40%的国内生产总值。(4)90%以上的民营企业,只提供了70%的技术创新成果;而10%的公有制企业却提供了其余30%的创新成果。如上数据的客观辩证分析,同样非常清晰地呈现出公有制经济的突出效率优势。公有制企业所呈现的“效率优势”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
二、发展“集体主义企业”,破解中小微民营企业注销倒闭
据“企查查”数据,2020-2022年,这三年企业注销分别为45.87万、63.59万、61.06万户,2023年截止12月7日注销85.31万户。如上企业80%属于被动注销倒闭,20%属于主动注销倒闭。4年时间255.83万企业注销倒闭,这说明不仅三年疫情对世界经济冲击,而且面对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的到来,中小微民营企业由于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难以跟进发达生产力,如果以私有制为发展理念,必然面对着熊彼特所谓“创造性毁灭”淘汰的资本主义本质事实。但是,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规律。中小微民营企业难以应对发达生产力冲击的同时,新自由主义将市场经济归结为“市场=价格+企业家”,“私有产权、自由价格、企业、企业家、利润”的市场基本制度安排,使私有企业将发展动力局限于企业家精神与私有财产保护,严重背离社会主义“人民主体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私有企业基于西方经济学设计花样百出的制度、流程,也根本违背“人民主体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使劳动者不再成为创新创造的主体,必然出现职员工作不再努力、人员流动比例过大、整体绩效下滑等状况。以华为为代表的“集体主义企业”,破解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更好体现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进一步探索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实现形式”的重大课题(见笔者《大道华为:民营经济的“公有制”实现典范》,昆仑策研究院 2023-09-13》)。“集体主义企业”使全体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人人都在为企业做贡献,人人都能分享企业的收益,人人都能同企业一起发展。全体成员都积极主动、不知疲倦的工作常态,只会出现在与己利益始终紧密相关的“集体主义企业”。《宪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集体主义企业”的本质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必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着力强化的所有制主体路径。第一,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强化对华为为代表的集体主义企业的引导推动。第二,新《公司法》实施过程中,重视对注销企业的集体性整合的引导激励。第三,重视产业链的集体性布局,对现有中小微企业发展实现产业链引领。
三、推动“平台经济国有”,实现1.19亿个体经济重生
2022年11月1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实施,着力推动已达1.19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67.4%的个体经济发展。第4条强调个体经济的地位:“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工商户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业创新、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25条突出对平台经营的规范:“国家引导和支持个体工商户加快数字化发展、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平台经营者应当在入驻条件、服务规则、收费标准等方面,为个体工商户线上经营提供支持,不得利用服务协议、平台规则、数据算法、技术等手段,对平台内个体工商户进行不合理限制、附加不合理条件或者收取不合理费用”。但是,“互联网平台的垄断倾销,冲垮无数实体个体工商户”的同时,电商经济的社会危害性日显突出,刘强东直言不讳:“电商没有给国家造就额外的就业,而是给国家造成大量的失业”。电商经济如果继续无序发展,中间商直接被消灭,工厂直接对接平台,在平台销售的压迫下,从制造商开始无底线低价销售,大量工厂因无利润而倒闭,平台将财富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与头部商家和垄断性工厂形成经济寡头,造成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普通百姓不仅失去购买力,还将日益严重地面对失业,政府税收失去税源,经济发展失去活力。平台经济到了必须理直气壮收归国有,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有序发展阶段。平台经济所有权理应属于国有,平台经济形成的基础设施无论硬件道路还是信息网络均属于国家,在中国之所以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14亿人的数据强大和居住聚集优势,尤其,是以对无数实体个体经济的冲击整合形成。“平台企业大数据资源的初始产权应是由国家代表全民所有,平台国企依法掌控和使用,其他企业依法有偿使用”(侯晓东、程恩富《基于产权视角的平台经济反垄断治理研究》,《管理学刊》2021-02)。少数垄断平台企业凭借对大数据、信息技术、金融资本私有占用权,长期维持“赢家通吃”地位,对良性市场竞争和消费者福利造成损害,对民生实体经济构成严重冲击,百姓就业无门,租个门面房试图维持生计,一半以上经营不到半年赔上几万撤退,平台经济造成的经济负溢出理应承担负溢出补偿性税收。第一,对1.19亿个体工商户经营状况予以调研,对闲置商业用房状况予以调研。第二,对平台经济收益与实体个体经济冲击的评估,经济负溢出税收额的确定。第三,启动平台经济所有权归属的论证,强化管理权、运营权与使用权的效能。第四,平台经济国家所有权归属、优先运营权确定后,个体工商户使用权推动。
四、重视“高校生公有制就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3年9月7-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12月11-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的新型劳动者基础。1999年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15%,处于精英教育阶段。2002年,毛入学率超过15%,进入了大众化阶段。2012年,毛入学率为30%;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6%,超过50%,进入普及化阶段;2022年达到59.6%,10年提高了近一倍。面对三年疫情以来,高校生就业面对的严峻形势与就业期盼,成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堪当民族复兴重任一代崛起的严峻考验。2021年以来26-24岁人口失业率一路走高(见图1)。
【图1 2021年以来16-24岁人口失业率走势图】图1呈现:2021年1月为16-24岁人口失业率为12.7%,7月16.2%;2022年7月19.9%;2023年1-6月分别为17.3%、18.1%、19.6%、20.4%、20.8%和21.3%。统计失业人口,指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并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的城镇常住人员。而4类人不计算到失业:在家啃老的,农民工回家务农的,一门心思考公考研考博的,懒得出去找工作,没进行失业登记。最后一次统计数据2023年6月21.6%,意味着五个青年人中至少一人失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不确定性,国有企业成为高校生就业期望占比第一的选择且逐年增加,2021-2023年分别为42.5%、44.4%、46.7%,3-4倍于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其他就业选项(见图2)
不仅基于“人才是第一资源”,而且基于“民族复兴脊梁”的定位,必须高度重视高校生更高质量就业。无论原始创新策源战略,还是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战略,都需要国有经济做强做大做优,也必然成为释放高校毕业生潜能潜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关键。我国众多学科专业的发展还面临一系列“卡脖子”问题,一些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在信息、工程、材料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取得突破,要求高校生能够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增强学科专业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第一,对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评估,更大限度满足高校生国有企业就业期盼。第二,强化国有企业对高校生就业容纳率提升,并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协同推动。第三,重视国有资产投资导向,将“高校生就业、原始创新策源与产业链中高端链战略”作为民族复兴脊梁的地位引领。(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