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三农建设 > 阅读信息
陆章流:当前耕地非粮化趋势原因探析——以平果市为例
点击:  作者:陆章流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4-01-24 16:23:38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民以谷为命。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近十多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增产丰收,但有一点要明确,粮食产量是田间估产的统计数据,同时,每年进口的谷物和面粉也在逐年增多。我国有14亿人口,保障民众有饭吃饱始终是个天大民生大事,也是保障民生的永恒主题。粮食安全是众生吃饭的保证,只有足够的耕地来种植粮食作物作为基础,才能保证粮食安全,否则是一句空话。

 

为追求生产经济效益,耕地非粮化倾向突出。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山区丘陵地区大体上还传承分田到户初期的单家独户生产经营方式,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许多农户种粮只求自家口粮供给,而流转租赁的耕地在流转过程中非粮化趋势更为明显。从中长远来看耕地非粮化可能危及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一、现状

 

近年来,我国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农村耕地流转(租赁),或组建家庭农场的生产方式,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但是山区丘陵地区耕地流转和组建大型家庭农场的不多,个别能人和资本进入耕地租赁流转或组建家庭农场的大多是追求高效益产业,种植高利润的经济作物,甚至是挂农业的名堂去开发旅游业或搞高附值的副业。

 

根据我国划定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分析预测,保持70%左右耕地面积用来种粮,加上适度进口一些结构上的粮食品种,那么粮食安全问题基本有保障。然而,从各地实际情况看,散户(农户)种粮积极性缺乏动力,租赁耕地大户却追求开发高效益的经济作物,而且问题比较突出。

 

按平果市以往的粮食种植区划分,可把耕地划分为三大主产粮基地:一个是以榜圩镇为中心的榜圩、黎明、凤梧等水稻主产区;一个是以坡造镇为中心的坡造、四塘、旧城等水稻和玉米主产区;一个是以太平镇为中心的太平、马头、果化、新安等水稻玉米混作区。其中,榜圩、坡造两大水稻主产区的数万亩良田良地,大多数是分布在从榜圩镇到马头镇炼沙村的218省道和324国道约80公里沿线两边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市耕地面积三分之二左右。一般来说论证一个论点应以数据来说话,但因没有权威部门牵头分别统计这三个主产粮区耕地种植粮食面积,单靠个人的能力也无法统计出其实际耕地面积来(也不可信),只能用肉眼观察了。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比如,榜圩主产粮区除了榜圩镇的春德、常星、榜圩、隆足、紫塘等村沿线见到常年保持种植几千亩连片水稻外,其余的大多数都是零星分散种植,有部分水田已被柑橘、柚树、桑苗等经济作物占领了,旱地面积种植玉米被挤兑非常明显。其次,再看看坡造主产粮区。进入本世纪初,一到春夏季乘车沿路都是看到生长茂盛的水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但近十年来沿线的耕地却被水果、桑园、花卉等经济作物甚至是苗木占领了。特别是从旧城镇兴宁村到坡造镇的龙马村,再到马头镇炼沙村这段40多公里沿线,耕地面积数万亩,过去沿路水田一直都是以种植水稻为主,旱地则以种植玉米为主,兼种零星的甘蔗。但近几年来沿线一路两边却被柑橘、香蕉、大青枣、柚树、桑苗、牧草甚至是构树代替了,有一些则是人工开挖池塘搞水产养殖,炼沙村上千亩良田的已被钢筋水泥楼房代替了,找不到一株水稻,看不到一颗玉米苗。再次,到太平主产粮区。可以说,太平镇袍烈、新圩等村公路沿线数千亩耕地,可以说是大自然对当地群众的恩赐,土地肥沃,旱涝保收,种植水稻、玉米粮食单产高,品质佳,以前一直都是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零星兼种一些蔬菜,近年来却被辣椒、火龙果等经济作物取代了,水稻、玉米已被挤占出边缘了。上世纪末,耕地80%以上都是种植粮食作物。据平果市2018年鉴统计,全市耕地面积68.85万亩。其中水稻15.24万亩(早晚稻复种累计面积,不是耕地面积。笔者注),玉米16.89万亩(与水稻相同),甘蔗5.55万亩,水果10.64万亩,桑园7.05万亩(2020年已超10万亩),蔬菜11.85万亩,其它1.63万亩。从这组数据看出,就是按水稻、玉米复种面积(早晚两造累计)计算,粮食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还不到一半,若以实际耕地面积计算,粮食种植面积才占耕地面积三分之一左右。

 

二、原因分析

 

1、种粮比较效益低。资本追求高利润无可厚非,这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粮食生产效益比水果葡萄、芭蕉、火龙果等效益低一倍以上,比桑树、蔬菜、花生、甘蔗等经济作物利润低七八成,比以农业为名堂实为开发旅游观光占用耕地收益更少。比如,1亩田种植葡萄年产3000斤,售价是4. 0/斤,亩收益12000元;1亩田种植水稻年两造产干谷2000斤(即吨粮田),售价为2.1/斤,亩收入4200元,直接经济收入相差二倍多。当然种植水果的成本要比水稻高一些,但不管怎么高剔除生产成本后种水果比水稻纯收益都高出一位以上。如此高的“非粮化效益”,加上地方政府对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种植的鼓动和财政补贴,怎能不让耕种者“趋之若鹜”?

 

据观察,近两年来,平果市场上的水果不论是品种或产量都很充足,已呈现出供方市场,价格也逐渐降低。葡萄从往年每斤6元左右降到4元左右,柑橘降价比较明显,从4/斤降至目前的2/斤。原因一个是受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地商户采购少,一个是近年来无序扩张种植起作用。

 

自古以来,粮价为百价之母。20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的三十多年里,中国市场物价一直稳定不变,除了计划经济调控之外,主要是以粮价为定价基础。以1978年为例,当时集市粮价为0.25元(国家牌价0.14/斤。下同),猪肉价0.9元,粮肉比价为13.6;目前市场大米价为3元,猪肉价28元,粮肉比为19.3,相差近三倍。再以米价与工业食品价相比,同年,市场大米价是0.25元,榜圩公社国营供销社门市部陈列一瓶茅台酒标价为7元,大米与茅台比价为128;目前市场大米价为3元,茅台酒一瓶为3000元,比价是1100028100028可忽略不计,相差近千倍。农民感叹:辛辛苦苦种植一垌田,一年到头都换不到半瓶茅台酒价值。市场价值规律已被行业寡头彻底地扭曲了。

 

2、田块分割,不利于机耕。自分田到户单干后,所有的田地都被分割为大块变小块,在那个缺粮的年代,田地是农家的命根子,连田埂都要逐年被铲小,更谈不上留机耕路了,不利于机耕作业,增加粮食生产成本。上世纪末农民主要靠经营田地维持家庭基本生活需求。物是人非,现在种田已不再是农户唯一的经济来源了,但是农民对田地的依托尚未完全丢开,在有前提条件下,租赁田地后,大多数还是不太情愿铲除原有的田埂进行小块并大块,以利于机械作业。更不允许开路经过自家的田块,怕日后久了变成事实,自家田地自然消失。

 

3、分散经营为主,租赁田地少,难以实现规模经营。近年来,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国家出台了许多的激励粮食生产政策机制,大力提倡农业生产走规模化经营,以减少成本开支,增加收入。有道是,设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喊话多年,在平原地区可能行得通,但在丘陵特别是喀斯特地貌山区的租赁很少,即使有租赁也是种植水果等高效益的经济作物、苗木等,大面积租赁田地种植粮食的不多见。从目前平果市土地流转租赁情况看,流转规模和数量都有限,年流转租赁面积占总面积四分之一左右,且农户之间流转占一半以上,企业、专业大户、合作农场等租赁种粮屈指可数。农户之间流转的大多数还是以种粮为主,但这部分面积少、分散,一般十几几十亩,百亩以上的少量,且有的是以代耕甚至是无偿耕种的流转形式耕种;专业大户、企业、合作社等资本进入农业生产租赁的耕地,多数都是选择租赁公路沿线两边肥沃的耕地,且以种植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为多,大面积租赁种粮食作物的很少,非粮化突出。

 

4、劳动力不足。平果市属典型的喀斯特山区丘陵地区,耕地连片流转少,80%以上的耕地仍是由农户单家独户经营。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出外打工,留守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妇女,劳动力少,大多农户种粮只是维持自家口粮所需,仍是传统的耕作方式,种植管理技术落后,有的播种后让其自生自长,甚至有的撂荒。

 

5、生产成本上升。种子、化肥、农膜、农药、农具等农资价格与市场物价、燃油等物价直接连动上涨明显,而粮食价格提升空间小,加上进口粮的冲击,粮价上涨动力不足,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导致原本底子薄弱的广大农民群众无力增加投入,最后影响农业产量和产值。尤其是,多年来随着栽培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粮食作物单产已接近极限,增产潜力减弱,成本投入加大,但产出比率低。

 

6、地方政府抓粮食生产力度不足,出台政策支持力度小。地方财政对粮食生产补贴少,甚至忽视。多年来,各地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生产者种植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如水果、桑蚕、牧草、药材、甘蔗等,粮食生产放任自流。不可否认的是,多年来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增收,平果市也制定出台了多部种植水果等经济作物和养殖高附加值产品的激励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副业经济生产的发展。比如,规定农户和专业户(租赁户)凡连片种植特定的经济作物,如葡萄、火龙果、桑苗、甘蔗等都设有高低不等的奖励标准,最高的每亩补助超千元,低的也有五六百元的奖励。而对种植粮食作物的却很少出台激励优惠政策,一直以来农户种粮的只享受到国家每年制定的数额极其有限的粮食综合补的普惠制(每亩50元左右)政策,比地方制定的财政补贴种植经济作物政策差十几二十倍以上。更为明显的是,近六年来,在实施精准扶贫工程中,平果市每年都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的“以奖代补”产业激励政策,对种植经济作物的都有奖补,对养殖猪、牛、鸡等畜禽奖补更高。比如,规定凡种植葡萄、火龙果、甘蔗、柑橘、桑苗、油茶等经济作物一亩以上,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的,都分别给予千元左右的奖励,唯独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被排除在外。

 

三、措施对策

 

1、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加工转化增值,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确保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种植粮食积极性,稳步逐渐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让农民从种植粮食生产中真正获得利益。

 

近年来受市场价格影响和进口粮的冲击,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出现一些波动。一个事实不得不承认,由于国内粮食生产比国外在技术管理、机械化程度、地方财政补贴等方面的差距,造成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导致产地(指地头收购价,而不是市场价)粮食价格与国外粮价形成倒挂,价格相对较高一些。尽管如此,从战略防备考虑和保护农民切身利益,国家逐年提价收储国内粮食,在有效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也激励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可是国内粮食进库,却为国外粮食打开了市场。粮食贸易商打着调剂品种结构、加上狂轰滥炸似的广告宣传,猎取了部分消费者尝鲜的好奇心,国外粮堂而皇之进入国内市场并高价销售,对国内粮食生产造成不小的冲击。

 

因此,要明确收储是主体,进口是辅助这一清晰的思路。一是不断探索储备粮调控机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进行“吞(收储)”和“吐(销售)”调节运行,发挥储备粮的稳定器功能和作用,最终达到保证供求、平稳市场的目的。二是严格加强对进口粮食的管控,防止商家变幻手法大量进口倒卖国外便宜粮食到国内高价出售,以保护国内粮农的利益和粮食生产安全。价值规律是调节价格的基本原则,但受到区域差异、交通条件、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市场上的产品是难以实现等价交换的。如各国粮食生产都受本国政策的调控,但市场却被行业寡头操控。

 

2、有计划逐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保护农民种粮积极必。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的重要基础。根据每年国家发布的物价上涨指数最高限度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粮食收购价格下滑,控制粮价波动带来的粮食种植面积下降风险。

 

3、提倡连片集中种植,走规模生产之路,提高生产效益。鼓励耕地租赁流转,动员农户把耕地流转给能人承包种植,或成立合作社,进行集中经营,提高种粮生产效益。把小块并大块,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减轻种田的劳动强度,减少成本开支。农户收租金,又可以在家门口跟企业(承包者)打工。再是动员有技术又有资金的在外打工青年回乡开发粮食种植和创办粮食加工企业,提高粮食产值。

 

4、就地加工增值,延长粮食产业链。打造优质米品牌,实现粮食就地增值和满足部分高消费者的需求。平果市境内目前没有一个上规模的粮食加工企业,大多数种粮户都是就地出售初始产品——稻谷,无法实现粮食增值目标,这也是收益低的一个原因。而平果县属双季稻耕作区,常年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水源优良,是生产优质水稻、玉米的主产区。榜圩、坡造、太平镇等三大主产粮基地所产的粮食品质上乘,灌溉用水分别来自达洪江、龙马、布见三大水库,水源都是发自泥岭土的山脚下“软水”,比石山区的“硬水”含钙镁等离子低,土壤中含硒等微量元素,所产的粮食不但品质超群,且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水源区无工厂、无养殖场、无污染源,水质清澈卫生,也是全县居民的饮水水源,所产水稻质量佳,煮的饭粒软糯、酥脆而有筋道,细嚼回味无穷,有很高的增值潜力可挖,是加工优质米品牌的最好原材料。指导有实力的企业家在当地建粮食加工厂,提高粮食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5、科学种植,提高单产和质量。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仍沿用单家独户的小农生产模式为主,部分农户还存在着种粮只为自家口粮的观念,大多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管理粗糙,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是必然的。一是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推广种植良种,做到良种与良法相结,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二是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实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有效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全面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

 

6、明确耕地流转以种粮为主。从目前平果的实际情况看,进入农业租赁耕地开发产业的专业能人(或称租赁大户)、企业(或称工商资本)等,主要集中在榜圩镇春德村到凤梧上林村、坡造镇龙马村到马头镇同仁村、太平镇新圩到袍烈村以及四塘镇的公路沿线两旁,这些地段是平果较为平整的平地,也是最肥沃的土地。地方政府对在耕地流转的农业用途要做具体的规划,政府在耕地流转中的职责也要明确,运用政策手段引导流转耕地优先种植粮食。对耕地流转中违反规划进行“非粮化”的行为,要采取鲜明的态度及时给予纠正,并立即停止享受之前实施的信贷支持、农业保险、及财政奖补等各项相关扶持政策。

 

7、制定粮食生产激励政策。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的扶植力度,着力解决种粮比较效益低、与其它经济作物剪刀差的问题。多年来,国家实行种粮综合补贴的普惠政策,尽管数量不大,但对粮食生产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面对千家万户和管理上的一些漏洞,有的农户拿到补贴后并没有种足实际的粮食作物面积。因此,在稳定和完善种粮综合补贴的基础上,地方政策也要拿出以往抓发展种植高效经济作物生产进行高额奖补的措施和勇气,进一步加大对种粮大户、种粮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奖励,建立示范样板点,以激励带动周边群众一起种粮的积极性。一是制定种粮大户奖励办法。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种粮大户奖励办法和基数。定基数和奖励金额时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如平原地区要种五百亩以上,丘陵山区一百亩以及上,确定奖励金额,年终验收复核合格的都要给予奖励,以激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二是在完善提高粮食综合补贴的普惠政策基础上,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粮食种子(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免费供应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播种期先由农户出钱购买种子,到成熟期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实地验收,验收合格的给予全额或略高于成本的系数给予奖励。三是对种粮有突出贡献者不但在资金上扶持帮助,而且在精神上大造舆论进行宣传鼓动,让农民种粮真正有利可图。

 

8、禁止耕地副业化。制定永久农田的农业生产经营范围,严禁以高效农业开发为名搞悠闲观光农业或农家旅游;不准租赁耕地进行搞养殖场、加工场等;禁止占用耕地种植水果、苗木、花圃;禁止在耕地里开挖池塘养殖;禁止非法开挖耕地取土、破坏耕作层的行为;禁止耕地闲置、撂荒等。受种粮效益低和劳动力外出影响,有些地方已出现部分耕地闲置丢荒现象,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注明:本文不需参考任何文献,文中一些论述在媒体网络文件中都可以见到,作者只是结合当地实际和本人工作经验综合阐述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作者简介:

陆章流,笔名章彰,男,壮族,籍贯平果榜圩,19609月出生,大学文化,百色市作协会员,农艺师。写过新闻通讯、调研材料、工作报告、讲话稿、叙事散文、随笔、杂谈、农业科普和专业论文等类型文稿,散见于一些省市报刊和公众号,多年获得各级报刊(社)奖励。在省部级科技期刊发表专业论文30多篇。代表作有《探析导致土壤污染直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因》等。著有散文作品《山村记忆》《常有岁月可回头》、新闻报道集《业余,我坚持报道平果数十年》、专业论述《实用甘蔗生产技术指导》(合著)《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初探》(公开发表的专业论文原稿集)等。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