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师伟 |可怜的波音吹哨人
点击:  作者:师伟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4-03-15 16:46:59

 

1.jpg

 

2024年3月8日,波音吹哨人巴尼特(1962~2024)被发现死在自己的车里,虽然后脑有六处伤口,但验尸官和媒体说他是自杀、两天就结案了!
巴尼特2017年从波音退休,他在波音工作了32年、是波音的资深员工。他2010年开始在波音位于南卡罗来纳州北查尔斯顿的工厂担任质量经理,该厂是建造波音787梦想客机的两家工厂之一。
在担任质量经理期间,巴尼特和波音发生矛盾,因为他发现波音的质量出了问题!    
巴尼特到北查尔斯顿工厂后不久就发现飞机的组装过于匆忙、造成了安全隐患:在多重压力(尤其是进度压力)之下,工人们甚至会使用废料箱中不合格的零部件!巴尼特向公司管理人员反映这些问题,但公司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退休两年后的2019年,巴尼特向媒体爆料波音787的氧气系统存在严重缺陷,可能导致多达四分之一的氧气面罩无法在需要时正常工作。波音否认了巴尼特的说法,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后续调查结论支持巴尼特:北查尔斯顿工厂内至少有53个不合格零部件去向不明,波音也被勒令采取补救行动。
退休前后的交锋导致巴尼特对波音展开了法律诉讼,他指责波音因他向上级指出问题而诋毁他的品格,并伤害了他的职业生涯,但波音否认了这些指控。
巴尼特去世前正在查尔斯顿县接受与该案相关的法律询问,按计划他应在3月9日接受进一步询问,但他没有按时出现,然后被发现死在自己停在酒店停车场的车里。
一个敢跟强大的波音对抗的人必然是神经坚强的,在法律程序进行中自杀实在是匪夷所思,我能只能佩服美国人的灭口手段,背后开八枪自杀是常规操作!
巴尼特生前整理资料的场面,镇定有序,你觉得他会自杀吗?
2.jpg
师老师就是搞质量的,是巴尼特的同行,所以我十分理解他的心态:搞质量的多多少少有点道德洁癖、理想主义、眼里揉不得沙子、爱护自己的声誉。    
我不知道关于巴尼特职业生涯的更多细节,但从现有资料推算,他是1985年进入波音的、时年23岁,当时的国际形势是中美联手拆苏联的台,美国正在扭转与苏联对抗的不利形势,整个国家算得上是欣欣向荣,波音也是春风得意——如果美国只有一个国企,那就是波音,毛头小伙子巴尼特面临美好的未来!
然而1991年开始一切都变了,那年苏联解体、美国打赢了对苏冷战,压力骤减的美国政府开始裁剪规模庞大的国防承包商,导致51家航空航天公司被压缩到只剩5家: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通用动力、雷神、诺斯罗普格鲁曼。
随着1990年代互联网经济的兴起,美国产业政策逐渐走向空心化,吞噬波音的火花也自此点燃,它在1997年与竞争对手麦道合并更是雪上加霜。
这次合并从表面上看是波音收购了麦道,但有意思的是后来领导层反而是麦道上位反客为主,外行詹姆斯·麦克纳尼也于2005年当上了波音CEO——
3.jpg
麦克纳尼曾在宝洁公司和麦肯锡咨询公司任职,担任过通用电气和3M等企业的高管,没有任何航天航空或工程领域经验,但美国人喜欢职业经理人之类的概念,既然波音派和麦道派明争暗斗,那就让外人当头吧。    
当时波音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民机型号研制一路坎坷、商业丑闻不断、大规模罢工频发的窘境。麦克纳尼基于之前在通用和3M的成功,踌躇满志地表示“这项工作几乎比我所能想到的任何工作更能考验我,我喜欢挑战。”
于是在麦克纳尼的领导下,波音开始剧烈转型,从关注质量安全和创新研发迅速滑向了关注股票价格和生产成本——波音于1916年成立,走上正轨后始终是工程师掌握发言权,但随着一批只懂金融不懂技术的麦道高管和麦克纳尼加入后,波音的企业氛围越来越向利润看齐,用美国媒体的话说,现在的波音“一切都必须考虑到成本合理”,“在他们看来,削减成本和提高效率近乎是一种信仰”。
麦克纳尼2016年退休,看似波音业绩好了,但这是以吃光波音老本为代价的。在他任上波音剥离了大量业务,减员增效,越来越依靠供应商的零部件组装飞机,这不但让波音的管理更加复杂、而且给良莠不齐的供应商提供了机会。
想想都知道,大飞机级别的产品怎么可能使用类似3M这种胶布行业的经验,胶布不行无非多缠几圈、又不会死人,大飞机上百万结构件中少一个就可能机毁人亡!
麦克纳尼得到全美最佳CEO的称号,具体做法其实简单粗暴——
1、疯狂省钱:凡是能省钱的、那就一定要省;
2、拼命分包:凡是能让别人干的、波音就不自己干,波音只干那些最核心的、最增值的部分。
波音疯狂省钱的典型代表是波音737MAX——为了省成本,新机研发投入又不足,那就给1968年就定型的波音737装上尺寸更大的发动机,为了保证足够的离地空间,短腿的波音737只好把发动机上移,改变了气动结构,那就修改飞控软件来弥补,然后出现了大量BUG(印度人现在是美国软件业的主力),导致2019年印尼狮航和埃塞俄比亚航空两起波音737MAX坠机事件,一时间全球大批国家停飞该款机型,波音大伤元气。    
4.jpg
巴尼特所在的北查尔斯顿工厂生产的波音787也是省成本的典型,这个机型交给供应商干的越来越多,波音只负责总装,质量控制的难度急剧增加,巴尼特的压力当然很大,所以他2017年提前以生病为由退休,似乎是惹不起但走得起的意思,2019年的爆料估计是受不了良心的谴责——须知大飞机这种复杂而昂贵的产品的追溯是很严格的,将来出事他也跑不了,不如主动出击。可惜他还是低估了美国资本家的狠辣!
波音拼命分包和美国这几十年来的做法一脉相承,美国多年产业空心化的结果是制造业在全球占比不断下降,从1950年的40%降到了现在的15%(现在中国是30%),由奢入俭难,再怎么打压中国、再怎么叫唤制造业回归美国也没用!
毫无疑问没有什么国家(当然包括美国)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打败中国,而高端制造业意味着自动化程度不会太高,比如类似波音这种大飞机制造企业,必然大量工序要依靠人工,然而美国现在已经很难招到足够的产业工人了,即便招到了也是勉为其难,搞不好还是瘾君子、过一会就要来一口的。
巴尼特死后,一段2014年半岛电视台记者卧底波音的视频开始在网上热传。这名卧底记者带着针孔摄像机,进入了南卡罗莱纳州的波音总装车间,并在波音787的组装现场逗留许久,还跟操作工们闲聊,当问及他们是否愿意乘坐自己的组装飞机时,竟然有67%受访员工直接表示不敢乘坐。    
这个细节让人极为感慨,要知道关于波音的文化衫、帽子上习惯于印上这样的口号:如果不是波音、那我就不坐——
5.jpg
这个卧底报道还引用了当年的统计数据:根据2014年美国联邦航空局对波音为期6周的审计结果,波音在质量管控方面存在众多缺陷,在全部89项审计中,只通过了56项,未通过比例占37%。此外还记录了波音共计97处需要马上改正的明显问题。
以前必须坐、现在不敢坐——这才多少年啊,航空巨头就变成这样了!
2019年两起波音737MAX的事故加快了波音的形象崩塌,从此大家对波音的问题和事故见怪不怪。
由此波音的事故开始密集出现:波音承认2022年波音飞机至少出了25次事故,2023年的统计我们没看到,2024年的事故已经纷至沓来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三月上旬波音已经出现15次事故了——
1、1月5日,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 MAX 9(投入使用仅两个月)升空时舱门脱落;
2、1月10日,新加坡航空公司的一架前往韩国的波音787飞行约2个小时后因空调问题被迫返航;    
3、1月13日,全日空航空公司(ANA)的波音737离开北海道的新千岁国际机场前往富山。途中座舱玻璃破裂,被迫返回;
4、1月17日,出席达沃斯论坛的美国务卿布林肯在做完演讲后乘波音专机回美国,中途发现飞机的氧气泄露,被迫转乘其它飞机;
5、1月19日,一架波音747-8货运客机从迈阿密国际机场出发后一侧引擎喷出大火;
6、1月20日,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一架达美航空的波音757在起飞阶段起落架突然脱落;
7、1月20日,美国联邦航空公司从拉斯维加斯到华盛顿的波音737-800在勒斯机场,由于前风挡被撞碎、在科罗拉多州丹佛降落;
8、2月19日,一架由旧金山起飞的波音757-200被乘客发现机翼严重受损,在丹佛紧急着陆;
9、3月4日,美联航的一架737-900在乔治布希国际机场起飞时发动机起火,被迫返回紧急降落;
10、3月5日,新西兰总理的波音专机故障,被迫推迟出访;
11、3月7日,一架美联航的波音777-200起飞过程中发生轮胎掉落事故;
12、3月8日,一架波音737客机降落时冲出跑道;
13、3月11日,一架美联航的波音777-300因液压油泄漏返航;
14、3月12日,智利拉塔姆航空公司的一架787-9客机在飞行途中飞行仪表异常,突然向下俯冲急降,多达50人受伤;
15、3月14日,美国航空一架载有249人的波音777因可能出现机械故障,被迫紧急降落在洛杉矶;
……    
在如此的风雨飘摇的局面下巴尼特跳出来吹哨,搞得波音雪上加霜、恼羞成怒,那不杀你杀谁啊!
可怜的巴尼特在波音干了一辈子,目睹了波音的沦落,他内心一定是不好受的,他万万想不到自己抗争的结果是被自杀!
如前所述,如果美国只有一个国企,那就是波音。所以波音就是美国的一个缩影,波音烂透了是因为美国烂透了。
波音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波音,美国传统的造船、军工、交通、科研各个领域,到处都是类似波音的现象:以次充好、玩忽职守、人员涣散。
尤其军工产品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最高工业水平,近年美国潜艇钢材数据造假和两栖攻击舰好人理查德号的火灾令人瞠目结舌,达到了印度的水平。
美国人的精神已经萎靡了,看看1985年和2008年的肥胖率对比,现在更加离谱了——
6.jpg
自从收购麦道、自从麦克纳尼上任,波音就从一家科技实业公司变为金融公司,从一个工程导向的公司变为一个财务驱动的公司。
巴尼特这样的老员工经历了这样的巨变,他们发现以前是解决问题、现在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办法多的是从降薪、排挤、开除直到被自杀。
不但波音如此,美国也是如此,不但硬件如此、软件也是如此,看看微软Windows现在是如何堕落,Win 10比以前的Win XP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你能相信这是美国的铁路吗?    
7.jpg
美国的铁路可是当年巩固西部的西部的关键。
美国先辈们的精神也随着铁路的衰败而消散了,如今的美国就是一个金融怪物,巧取豪夺、全球吸血,最坚挺的产业是印钞业。
少数觉醒反抗的美国人下场凄惨:自焚的布什内尔、被自杀的巴尼特。
美国有机会扭转局势吗?
难!
看看现在的巴尼特、看看之前的埃德·皮尔森。
埃德·皮尔森曾是波音737工厂的高级经理,他2019年就向上级反映波音737 MAX存在重大缺陷,但无人理会,他愤而辞职。四个月后印尼狮航波音737 MAX坠毁!
2019年12月11日,埃德·皮尔森出席国会听证会、反映波音737 MAX的问题,满脸茫然——    
8.jpg
看到没,在资本家的淫威下,巴尼特和皮尔森把哨子吹破也无济于事。
吹哨人这个概念在2020年疫情初期时被我们所知,其本意是“使公众注意到政府或企业的弊端,以采取某种纠正行动的人”,当时媒体使用这个概念描述武汉李医生,因为这个概念有一个“被体制打压”的隐含意思。
然而事实上武汉李医生根本不适合这个概念,媒体是借机暗戳戳腹诽体制、破坏抗疫而已。
如今巴尼特和皮尔森这样货真价实的吹哨人出现了,美国媒体噤若寒蝉可以理解(最先报道巴尼特死讯的是英国的BBC),中国媒体安静得跟死了一样就太过分了!
往大里说,美国的衰落对我们有利,我们应该结结实实地深度报道巴尼特,狠狠踩一脚美国制造业;
往小里说,中国是波音的大客户,波音表现如此拉胯,我们难道不该表示表示吗?
中国媒体啊,你们的立场到底在哪里?
看看今年以来你们的表现——
萝莉岛爆出丑闻,中国记者装作没看见
昆明动物园的两只猫被炒作,中国记者来精神了
大家抗议农夫山泉的继承人是美国人,中国记者说别破坏营商环境了    
伪海巡金门杀人,中国记者不去声讨
胖东来员工尝了一口面,中国记者恨不得吃了胖东来
波音员工离奇被自杀,中国记者不喊吹哨人
任正非女儿演戏稍显青涩,中国记者口诛笔伐
TikTok面临被霸占,中国记者跟死了一样
央视在燕郊救灾现场耍横被拦,中国记者集体撒泼打滚
……
你们到底是中国记者、还是美国记者?
我们唯一感到庆幸的是中国的短板出现在媒体、而不在制造业。
(作者系昆仑策特约评论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方中云讯”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