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朱亚夫:从纸糊“名车”当祭品说到文明祭扫
点击:  作者:朱亚夫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2-04-03 13:08:34

 

清明即将来临,断魂人在天涯。我想起了前些时候在美国有个城市唐人街发生的一件事:有位从事殡葬业的华人老板,按照中国人祭祀已故亲人的惯例,除经营传统的纸钱、长锭、冥币之外,又请人扎了一些纸做的劳斯莱斯、宝马、奔驰、保时捷等“名车”销售。不想这下闯了大祸,美国警方认为这是“侵犯商标权”,把他抓了起来,法院起诉后,老板遭了牢狱之灾。

 

也许有人认为:这些纸做的劳斯莱斯、宝马、奔驰、保时捷等“名车”,无非是祭祀用品,在仪式上烧了就完了。值得如此小题大做?岂非不近人情!但冷静下来细细一想,这里面固然有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过从他们对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商标权的重视中,也值得反思我们的祭祀理念,祭扫方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从这些描写清明的诗篇中,我们可强烈地感受到,清明祭祖扫墓,凭吊先人,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和行孝品德的生动表现,是二千多年来汉民族传承不息的特有传统。但无庸讳言,我们的祭祀理念,祭扫方式确实存在许多不文明、不科学的地方。比如祭品,不仅有酒食果品、纸钱冥币,现在还时兴扎纸洋车、洋房,以及家用电器,甚至还有烧纸糊的小姐、麻将牌等;又如祭扫方式,大多躬行墓地祭,不仅焚香燃烛烧纸钱,而且要磕头跪拜,燃放鞭炮,弄得墓园乌烟瘴气,吵扰先人不得安宁。同时由于清明集中出行扫墓,往往造成城市道路拥堵,公路长龙蜿蜒。这些陋习与我们倡导的文明、低碳、绿色的祭扫方式显然是不相符合的。

 

其实,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随着岁月的交替,清明祭扫方式也是不断改进的。比如古代清明祭扫,常有折柳之举,用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宛如战士的伪装帽,招摇过市,引以为时尚,并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现在随着社会的嬗变,折柳之举早已淘汰了,因此我们也不妨与时俱进,来个文明祭扫。

 

那么,我心目中的文明祭扫是怎样的呢?有两点,一是墓地祭扫。我想起我国高僧真禅法师生前曾对我说,他主持的上海玉佛寺大力提倡善男信女要文明敬香,反对点腊烛,烧高香,倡导“上三支清香,表一瓣心意。”因此,我们在墓地祭扫不妨来个“上三支清香,寄一腔哀思”,上仰苍天,下叩先人,遥祭父母在天之灵,佑子孙人间福康。同时要避免清明扫墓高峰,也可错时出行,只要孝心在,不必争正日。

 

二是网上祭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内许多墓园都有此类网上祭祀服务平台,你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在网站为已故亲友建立“纪念馆”, “纪念馆”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你可随时随地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祭奠活动,诸如点烛、烧香、敬酒、点歌、献花、植树等,皆可信手完成,并随兴可发追思留言、挽联和纪念文章等;而且还可把先人的生平简介、历史照片、纪念文章、个人作品、声像资料等永久存放在纪念馆内,供后人缅怀追忆,甚至可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亲友召集在这个网络平台上进行“家庭追思会”等活动。网络就是这般神奇,你无论是献一束鲜花,还是敬一杯美酒,都会有一种亲临其境的神奇感觉。当然祭奠活动可向公众开放,也可私密进行。

 

我想,这才是现代社会的文明祭扫方式!

 

本文作者为上海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浦东新区杂文学会顾问,本文原载《东方网评论》;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