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朱亚夫:世界上最有文化的地方在哪里?在书房!
点击:  作者:朱亚夫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2-03-27 13:09:21

 

 

现在,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定的小康社会正在向我们走来。可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缘故吧,我们放眼望去,但见“文化”帽子满天飞。且不说,重大的,如战争文化、企业文化、轮船文化,就是细微如指甲、纽扣、芝麻等等,也穿上“文化”的服装,冠之于指甲文化、纽扣文化、芝麻文化,堂而皇之地走进了文化殿堂。这也好理解,因为一冠上“文化”之帽,就有了历史,有了内涵,有了风雅,于是也就有了人气,有了市场。

 

何谓文化?“文化”乃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此语出于《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就更加明确:“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等。这里文化,可理解为文明。一般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有的说,文化是指“广泛的知识”,或是“内心的精神和修养”,甚至认为“文化是语言和文字的总和”等等。但在我看来,所谓文化,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是历史传统的沉淀,是人文遗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浓缩。因此,并不是随便什么东西,只要扣上“文化”之名,就如点石成金一般,它就会焕然五彩缤纷的。

 

那么,人间何物“文化味”最浓?世上哪里最有文化?我的回答是人间书籍文化味最浓,世上最有文化的地方是书房。20158月,我应上海书展和中华书房文化研究中心所邀,在书展开设读书讲座,主讲《书房是世界上最有文化的地方》,会场座无虚席,场外还站立了不少听从,场面让人感动。讲座刚刚结束,两位新华社记者还过来采访了我。

 

我说“书房是世界上最有文化的地方”,理由有四点。

 

一、书房是散发书香,熏陶心灵的绿洲。

 

书房,古称山房、文房,又称书斋、书屋等。我国有着悠久和深厚的书房文化传统。著名文史学者何满子在为拙著《书斋文化》的序文中说得好:“未来,在信息高度发达时代究竟会变成什么模样,今天还很难预料,至少到现在为止,书还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现代日益增多的传播工具都还只能分担书的部分职能而还不能夺它的席。音像录制和显示手段直至电脑信息网现在都置入书斋了,但人们还是称之曰书房,而不称VCD房或电脑房,公众用的网吧之类除外。可知这房里仍以书为主,名者实之宾,说明书之为物仍是压倒性的或第一义的文化储存工具。”因此“到现在为止,书还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的书房是散发书香文化、熏陶人类心灵的最佳绿洲。

 

有人说指甲、纽扣、芝麻等是文化,广义的说,也不错。本来一物一世界,一品一风情。世上万物总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有了“历史传统的沉淀”,那就有了文化的内涵。但是,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我们既论“世界上最有文化的地方”,那当然要比较了。

 

单就外观来说,诚如唐代文学家皮日休所云:“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文有华,秀于百卉” 。书籍及其汇聚而成的书房,“艳于西子”“ 秀于百卉”,当然相比较指甲、纽扣、芝麻等,要搏人眼球,有吸引力。书房会散发书香,能熏陶心灵,有一种神奇的诱人的力量。著名现代作家冯骥才曾经写过一篇题目叫《书架》的文章,文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冯年轻时,到一位同学家玩,这个同学的爷爷是位皓首银须的长者,“他室内四壁都是书架,几乎瞧不见一块咫尺大小的墙壁。我感到这房间又神秘又宁静,而且高深莫测”。为此他回家后,设法搬来一个大书架,“擦抹得干干净净,放在小屋最显眼的地方”。显然年轻的冯骥才把书和书架视为世上最美好最神圣的东西了,正是他神往书架、书房,于是有了后来的著名作家冯骥才。

 

“文姿笔态书香气,画意诗情翰墨缘”。书斋是文人气息、书生意气表现最为集中的地方,照梁实秋先生的话说:它“有女人的隐约的美丽,以及伟大城市的玄妙莫测。”试看,满室五花八门的图书散发着阵阵书香,而且书房门上有匾额,墙上挂书画,让人赏心悦目。一方匾额,但闻书卷气犹浓;两行联语,却见翰墨香正芬。一排书柜,万卷图书肃立;五尺书案,一身辛劳相映。桌上难觅文房四宝,唯见彩屏荟萃三江。小小书房,能容大千世界;咫尺荧屏,尽显四海风云。因此走近书房,一股书卷气油然而生。它充盈着浓烈的文化气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文化集居地。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说得好:“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补白大王”郑逸梅说得更加直白:“我每到人家去,首先留意他们的藏书,倘若看不到一帙半册,我就很诧异,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可见中外读书人受书香熏陶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有次,笔者采访一位老学者,他的书房四壁皆书,置身其中,真有一种“坐拥书城”之感。老学者自豪地说:“这是我的天堂!”是啊,借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语,我们不妨来个“上有天堂,下有书房”。对一个文人来说,他自己构筑的书房就是他心目中天堂。既是天堂,它对读书人感召和影响,是无法比拟的,在他们的心目中,当然书房是世界上最有文化的地方。

 

二、书房是提高心智,开拓视野的港湾。

 

上面是从外观上谈,现在再从内涵来说。外观再靓丽,内在无底蕴,也只能是绣花枕头一把草,中看不中用。书房外观搏人眼球,内涵在文化方面更是无与伦比,它相比其他东西,是一个学习知识、滋润心田、提高心智、开拓视野的港湾,相比其他东西,书房在感悟文化,浸沉文化上更直接、更全面、更深刻。

 

书籍是人类的精华,知识的海洋。走进书房,犹如走进知识的海洋。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走进书房,就像走进漫长的历史,鸟瞰着辽阔的世界,游弋于无数闪闪烁烁的智慧星座之间。我突然变得琐小,又突然变得宏大,书房成了一个典仪,操持着生命的盈亏缩张。”书里乾坤大,斋中视野宽。书斋,这小小的一方天地,能包含浩瀚的大千世界。你走进这个世界,历史的纵横阡陌,一览无余;当今之世象百态,任你观赏;先哲的真知灼见,沁入心田;时贤之民生话题,发人深省。坐拥书城,可净化浮躁的灵魂,清除尘世的喧嚣。此情此景,实乃人间至乐无尚,书房当然是世上最有文化的地方。

 

现代著名作家雷加说:“我把书摊、书店和个人的藏书,称为‘生命的绿洲’。它可以使人成长,使沉睡的心灵苏醒,它又珍藏着生命危急的医药良方。”书籍是人类“生命的绿洲”,书房是人类“家庭的绿洲”。书卷,记录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凝聚着先贤的智慧和才干。它是人类进步的坚实阶梯,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安身立命,创立事业的基石。清代学者徐乾学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生于书香世家,从小喜欢读书,成年后锐意搜求古籍,抄录图书,常为得一善本书而不惜花费巨资。他在昆山旧居后建造书楼一座,将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分别陈列于72个书柜中。藏书楼落成之日,他把几个儿子叫到藏书楼前,对他们说: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想为儿孙留下些土地和财产,然而其子孙未必能世代富裕;也有不少人想给子孙多留下些金玉宝物,然而其子孙未必能世代珍藏;有的人想把亭台楼阁、园池车马传给子孙,然而其子孙未必能世代享用。依我看,不论给后人留下什么财产,也难免有失去的那一天,不会长久享用的。那么,我把什么东西传给你们呢?徐稍顿片刻,指着满屋藏书笑道:“所传者惟是也!”遂把藏书楼取名为“传是楼”。宋代学者尤袤酷爱读书,曾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近代学者章钰是个读书迷,对此“四当”格言,十分欣赏,乃命其书室为“四当斋”。 台湾光头明星凌峰由于家境贫寒,13岁便走进社会,年少时读书不多。为了担起家庭生活重担,他是有心挣钱,无意读书。22岁那年,他成了一名歌手。有次参加文人聚会,大家高谈阔论,唯独他由于对其中许多话题很陌生而插不上嘴,感到挺尴尬。以后他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他最敬重的台湾作家许希哲,许先生开导他说:“一个人想要立业,必须多读书、长知识……”凌峰听了,茅塞顿开,从此发奋读书,终于成为才思敏捷的著名艺术家。泰康人寿的董事长陈东升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1996年他创办泰康人寿,原因之一是看了本书深受触动。这本书名叫《谁控制日本》,提到人寿保险控制的庞大资金,为日本每一个发展时期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保证,尤其是经济起飞阶段。由此陈东升放弃了做银行家的梦,决心立业人寿保险。现在陈东升事业越做越来越大,除人寿保险外,他还是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的创始人。近年泰康人寿又成为苏富比拍卖行的最大股东。你看,书籍文化味有多浓,书房的文化力量有多强!

 

三、书房是孕育新知,著书立说的作坊。

 

书房的文化味不仅表现在学习知识、滋润心田上,还表现在孕育新知,著书立说上。老实说,前两点,书店、图书馆也能多少承担,也能多少体现。但吃进去后,经过消化,还能以崭新的面貌吐出来,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却只有自家的书房莫属。

 

文化的力量不仅在于感化,主要还在于创新。书房好比工匠的作坊,科学家的实验室。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说过:“书本原是人类思想的结晶,也就是启发人类思想的母胎。它产生了人生存在的意义,它供给了知识饥渴的乳料。世界上的大思想家和大发明家,都从书堆中进去,再从书堆中回出来。”读了一本书,就等于经历了古人所经历的数千百年的经验,等于经历了他人所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在此基础上,经过消化,孕育新知,“从书堆中进去,再从书堆中回出来”,创立新的学说。马克思是“读书破万卷,打碎旧世界”的光辉典范。为了撰写《资本论》,他认真研读,做过笔记、摘录的书,就有1500多种以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曾经这样讲叙读书给自己创作的启示:“在我构思一部新的小说时,我总要读一读屠格涅夫的书《父与子》或是《前夜》。他的书情节取单线条发展,故事开展的时候,从来不拖泥带水。这种艺术上的特色,使我神往,并且不知不觉地学习了这种表达方式。”

 

古人云:“拥书百城,学问自成。”读书多了,濡染既深,腹储渐富,学问自然丰厚,融会贯通,达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就是书房的魅力。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的书斋“读书堂”中,藏书有万余卷。他自述在读书堂中的情景:“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原,探礼乐之绪……”由于他一生读书治史,孜孜不倦,终于成就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南宋史学家郑樵所著《通志》,堪称典籍,那是他在书房“欲读古人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如此一生,则无遗恨。忽忽三十年,不与人间流通事。”了解他“寸阴未尝虚度,风晨雪夜,执笔不休,厨无烟火,而诵声不绝”,方才明白他的《通志》是辛勤劳作的结果。

 

四、书房是取舍方便,活力迸发的熔炉。

 

说“书房是世界上最有文化的地方”,最后一个理由就是书房之书,都是自己或亲自选购,或亲朋赠与,是自己的心仪之书,这不像书店、图书馆内的书,虽多但泛泛。书房中的书,上面有过自己的体温,书内存有自己的墨迹,心头留下过喜怒哀乐的情感,放至何处,心中有谱,取舍格外方便,它与主人有着格外的亲和力,存在异常的吸引力,因此它更能迸发活力,激发灵感。著名学者余秋雨就说过:“一个文人的其他生活环境、日用器物,都比不上书房能传达他的心理风貌。书房,是精神的巢穴,生活的禅床。”他这里说作为“精神的巢穴,生活的禅床”的书房,胜过“其他生活环境、日用器物”,也就是说书房是世界上最有文化的地方。

 

据元代伊世珍所著《琅嬛记》上说,天帝也有书房,某日,张华游于洞宫,遇一人于涂,相与共至一处,大石中忽然有门,引华入数步,则别是天地,宫室嵯峨。引入其室中,陈书满架,……华历观诸室书,皆汉以前事,多所未闻者,华问地名,对曰“琅嬛福地也。”明张岱在《琅嬛福地记》中也有此记述。天帝自然是虚构的,但它反映书房是读书人的天堂,却是真实的。记得国学大师季羡林在《我的书斋》中曾经深有感情地写道:我的藏书都像是我的朋友,而且是密友。我虽然对它们并不是每一本都认识,它们中的每一本却都认识我。我每走进我的书斋,书籍们立即活跃起来,我仿佛能听到它们向我问好的声音,我仿佛看到它们向我招手的情景,倘若有人问我,书籍的嘴在什么地方?而手又在什么地方呢?我只能说:“你的根器太浅,努力修持吧。有朝一日,你会明白的。”说得有些玄乎,但是事实。“我每走进我的书斋,书籍们立即活跃起来”,其实 ,“活跃起来”的不是书本,而是季老本人,是他的心灵,他走进书房,好比进入熔炉,能激发活力;也好比智能手机中的软件,点击后被激活一样。他曾表示,书房中的书每一本都蕴涵着无量的智慧。这智慧我是能深深体会到的。它们不知道是施展一种什么神秘的力量,把自己的智慧放了出来,像波浪似的涌向我来。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他年至耄耋,还能活力不减,宝刀不老。

 

当然, 我们说“书房是世界上最有文化的地方”,不是提倡埋首书房,脱离生活,脱离实际。其实走进书房与联系实际,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火热的生活是我们的研究之源,为我们走进书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面走进书房消化领会,深思熟虑,才能弃芜存精,去伪存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书房是文明的摇篮,家庭的绿洲,城市的花朵,是世界上最有文化的地方。

 

“小康不小康,主要看书房。”一个民族,血脉传承是体,文脉传承是魂。我们倡导书房文化,可以感受中华民族追求文明,尊重知识的精神风貌,有利于普及书香知识,促进书香社会,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这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生活质量,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为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书房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文原载上海《晨刊》;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