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北京日报评论:主旋律的《觉醒年代》为何能够火出圈
点击:  作者:汤华臻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1-03-10 09:01:34

 

来源 @觉醒年代官博

 

近期,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剧《觉醒年代》引发追剧热潮,各大平台的评分着实亮眼。“处处有考点”“篇篇是论文”……线上线下讨论不亦乐乎,有人点赞其为“少有的具有思想深度、历史深度、艺术深度的好剧”。

 

《觉醒年代》,剧如其名,反映的是1915年《新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这段历史单元。彼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动荡衰败、人心思变,“两千五百年不变的车辙如何去面对船坚炮利,只有一条路——觉醒”。在这条觉醒之路上,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风雷激荡,有一大批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的苦苦探寻。这段思想启蒙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崭新开端。这历史的一瞬,对中国革命、民族复兴而言,却是孕育初心、锤炼使命、奠基思想的重要阶段。

 

对这段岁月,文献资料、课本教材都有或详或略的记载。对不少重点事件、重点人物事迹,大家恐怕还都“背诵过”。《觉醒年代》之所以能引人入胜,不仅在于将这段历史从文献课本的字里行间,投映于屏幕之上,更在于以“更精准、更生动、更丰满、更立体”的创作手法,为今人提供了一次与先辈隔空“对话”的契机。北京城“黄沙满地,车辙纵横”,那个年代最有思想的一群人来到这里,以各自方式为未来中国艰辛“寻路”,其间的情感冲突、思想分歧、道路分野,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和时代烙印。细腻的人物刻画、考究的历史细节,以及多线叙事的手法、蒙太奇的拍摄艺术、穿插版画和大长卷等,激活了观众的感官与感情。草蛇灰线、伏笔千里,诸多历史名场面的再现,让人屡屡有“彩蛋”之感,也愈加明白中国道路选择之必然。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有太多耐人寻味的动人故事。围绕于此,学术界的研究汗牛充栋,影视圈的作品数不胜数。但回顾一番,经典的好剧好片却并不太多。有的影视剧“端”得厉害,说教味儿浓重,人物脸谱化、事件概念化,根本抓不住观众;还有的胡编乱造、嘻嘻哈哈、浅薄异常,严重消解了历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创作态度不对头,屏前幕后下的功夫远远不够。据报道,《觉醒年代》剧组在艺术创作时,曾反复钻研历史、钻研党史,“从红楼出发,跨过长城,走到中共一大会址,又走到了嘉兴红船”。这份钻研,让他们找到了影视演绎与党史研究的共通点,这也是其“火出圈”的关键。

 

影像是岁月的再现。中国为什么能有今天,为什么能走到今天,厚重的文字记载固然重要,生动的影视呈现亦不可或缺。近年来,《外交风云》《跨过鸭绿江》《觉醒年代》等历史题材影视剧频频冲上热搜,观众直言“不敢开倍速”,因为信息密度太大,每一帧都不能错过。这充分说明,社会大众对历史风云的热情、对伟人风骨的景仰、对理想信仰的追寻一直都在,历史题材、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是有市场的,也是大家所期待的。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用多样技术,将这些异常珍贵的故事讲好,既是党史研究者的责任,也是影视创作者的责任。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觉醒年代》超过3亿的播放量开了一个好头,期待能有更多经得起审视的优秀剧集涌现,带领我们走进历史,感知时代。

 

作者 汤华臻   来源 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