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荐读丨《走向乡村振兴》:扶贫助弱的世纪回响
点击:  作者:王宏甲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1-03-04 09:13:02

 

【王宏甲 著《走向乡村振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年3月】

长篇报告文学《走向乡村振兴》以大历史观看近代以来的乡村问题,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看乡村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的伟大成就。“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天,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乡村振兴不只是乡村的事,仍然需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乡村振兴。书中讲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战中,英勇奋斗,克难攻坚,取得的辉煌成就,既是当今学习党史的重要内容,也是向党百年华诞的献礼!


扶贫助弱的世纪回响
王宏甲

这几年我跑了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70多个县市,近300个自然村寨。正是这次采写,让我对我国社会现实,特别是农村,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

当代世界,人类在不同的国度再一次重新认识自由、平等、正义、尊严和幸福的重要性。“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均贫富”,是中国先哲和农民千古相传的追求。中国当代开展的脱贫攻坚战,是人类减贫事业中最为波澜壮阔的行动。

从前谁见过农民有档案?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的脱贫攻坚战,通过精准扶贫,干部进村入户精准识别出贫困人口9899万人,全部建档立卡。到2018年底,全国有280多万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前线。那些“乡村的末梢”“峡谷里的山寨”,留下了这个星球上扶贫助弱的世纪回响。有一批干部没有回来,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遥远的村庄。这就是发生在当今的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我是遵循总书记这句话去做的。我创作的《走向乡村振兴》,在关注全国脱贫攻坚大战场的同时,特别记述贵州毕节脱贫实践,这是全国贫困程度最严重的地级市之一。它有三个深度贫困县,也在全国最后脱贫之列。为什么关注曾经最贫困的地区?你可知它以怎样的验收实绩脱贫?

脱贫的系列指标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脱贫线,2020年全国指导标准为4000元。全国最富庶省份之一的江苏,自定标准为6000元。毕节最后脱贫的三个县,能达到怎样的脱贫线?经“第三方”验收,评估结果显示,毕节最贫困的威宁、纳雍和赫章三县,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一万元。

很多人可能感觉这有点意外。多少年,“贫困的标签就贴在毕节的脸上”。毕节是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且是我国唯一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早在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中就指出,“毕节曾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典型”。总书记对毕节倾注了最深切的关心,曾指示:“建设好毕节试验区,不仅是毕节发展、贵州发展的需要,对全国其他贫困地区发展也有重要示范作用。”

贵州省及毕节市没有辜负总书记的期望。他们收获的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农民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历史告诉我们,“组织起来”是不能忽略的常识。1840年中国的大门被英军炮火轰开之时,中国就像个大乡村。从那时起,“振兴乡村”就放在中国人面前了。西方列强的公司、工厂都是组织起来的状态。中国人多,各自耕种形同一盘散沙。1840年那场战争,是组织起来的英国侵入一盘散沙的中国。结果是,“组织起来”打败了“一盘散沙”。

即便是“一盘散沙”的中国农村,仍蕴藏着救中国最伟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农村中把广大人民组织起来,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经历了土改、合作化运动,建立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这是春秋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劳作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几亿农民也组织起来了,与西方社会的根本区别是:中国农民走上了共同致富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百年实践也让我们反复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多么重要。加强党的领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更要加强共产党的领导。在我国农村真正加强党的领导,就意味着要坚守党的宗旨,要有紧迫感地引领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和集体经济,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毕节的具体措施,首先是遵照省委部署,学塘约村在党支部领导下创办“村社一体”的合作社,取得试点经验和成效后,在全市推行“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村干部和党员率先入社,将贫困户全部吸收进合作社,以强弱联合凝聚乡村社会,并不断吸收非贫困户自愿入社。毕节有3700多个行政村,均分别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全体村民所有的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党支部领办的村集体合作社,实现了党组织对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全面领导。实践表明,这是脱贫攻坚的最佳途径,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保障脱贫不返贫的必要举措。

本书还记述了山东烟台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实践。毕节和烟台,一个在西部,一个在东部。两地实践证明,把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贫困地区可推行,在经济发达地区也可推行。

2018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毕节在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并要求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自此,遵循新发展理念,倾力去做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成为毕节的奋斗目标。

再说毕节的第二个重要举措。几年前塘约村脱颖而出,在于解决“一户农民的单打独斗”问题。毕节全市推行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后发现:如何解决“一个村的单打独斗”,上升为具普遍意义的新问题。这促使“乡镇党委统领合作社”在毕节应运而生。此举非常重要,因为即使把一个村的全体农民都组织起来了,仅靠“村自为战”是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迈出这一步,乡镇党委书记、县委书记也由此凸显出更关键的领导作用。

毕节通过“大党建统领大扶贫”,把多种经济形式的经营者组织在新时代的统一战线里,村集体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私营企业并存,共同致力于乡村振兴。由于村集体合作社吸纳了全部贫困户和很多非贫困户农民,倡导按劳分配为主,劳动报酬一般高于大户支付的劳动力工钱,越来越多农民更愿意加入村集体合作社。劳动力流向发生改变,跟随大户打工的农民逐渐减少,以至有一批种养大户相继加入到村集体合作社中来。这个新情况说明,最有力量的其实就是劳动人民,人民选择哪里,哪里就会发达。

无论乡村与城市,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才是我们国家坚强有力的保障。乡村振兴不只是乡村的事,它需要全民族的关注和努力。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全民族的复兴。

乡村振兴,匹夫有责。

民族复兴,匹夫有责。

 

【荐评】南方日报:

脚板踏访出来的扶贫书
高庆成

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王宏甲新著《走向乡村振兴》,是一部反映现实、观照现实的长篇报告文学,关注全国脱贫攻坚大战场,讲述了2012年以来,中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历经8年决战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故事。

《走向乡村振兴》是王宏甲用脚板踏访出来的扶贫书。在关注“有多穷”的同时,王宏甲还关注文化,关注人的精神和心灵,比如贫困农村中的“母亲出走”现象。这也使得这本书在讲述决战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故事时,更有“血肉感”,更加丰满,更能打动人心。

“中国当代开展的脱贫攻坚战,是人类减贫事业中最为波澜壮阔的行动。”王宏甲在该书“导言”中指出:“从前谁见过农民有档案?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的脱贫攻坚战,通过精准扶贫,干部进村入户精准识别出贫困人口9899万人,全部建档立卡。到2018年底,全国有280多万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前线。那些‘乡村的末梢’‘峡谷里的山寨’,留下了这个星球上扶贫助弱的世纪回响。有一批干部没有回来,把青春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遥远的村庄。这就是发生在当今的中国故事。”

近几年,王宏甲跑了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70多个市县300多个自然村寨。“我以脚板的踏访看到,如果不是‘精准扶贫’‘不能落下一户一人’,那些散落在高山深谷里的非常贫困,是可能被忽略掉的。那样的贫困不管多么触目惊心,不能忽略。还因为,富与穷,不仅是哲学、社会学探索的问题,还有人的尊严、精神、平等、自由呢?没有人能与此无关。”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王宏甲在《走向乡村振兴》中通过在自然村寨实地走访的亲身经历,对脱贫攻坚的最佳途径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譬如,该书在关注全国脱贫攻坚大战场的同时,特别记述了贵州省毕节市和山东省烟台市的实践。


毕节是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且是我国唯一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在脱贫系列指标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脱贫线2020年全国指导标准为4000元。全国最富庶省份之一的江苏,自定标准为6000元。毕节最后脱贫的威宁、纳雍和赫章三个县,经“第三方”验收评估结果显示,所有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

这是怎么做到的?王宏甲指出:“毕节实践最突出的是,在新时代坚持‘大党建统领大扶贫’,遵照贵州省委部署,在农村开展学习塘约村党支部领导创办‘村社一体’合作社的经验,取得试点成效后,在全市推行‘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村干部和党员率先入社,将贫困户全部吸收进合作社,以强弱联合凝聚乡村社会,实现了党组织对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全面领导。其经验得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肯定。实践显示,这是脱贫攻坚的最佳途径,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保障脱贫不返贫的必要举措。”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将实现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谈及乡村振兴,王宏甲直言:“无论乡村还是城市,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才是我们国家坚强有力的保障。乡村振兴不只是乡村的事,它需要全民族的关心和努力。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全民族的复兴。”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综合编自“文艺报”“宏甲文章”)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